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湖北美術出版社 作者:雷志雄 頁數:40
內容概要
《石鼓文》因紀游獵事,故又稱“獵碣”,為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形似鼓,花崗石質,圓頂平底,高約90厘米,徑60厘米,共10鼓,各刊四言詩一篇。依詩體例,論者多以各鼓起首文字名之,分別為《妍沔》、《酃雨》、《而師》、《作原》、《吾水》、《車工》、《四車》、《奉敕》、《馬薦》、《吳人》。原文共計700余字,現存272字。
石鼓原在岐州雍縣三畸原(今陜西鳳翔縣南原),唐初即見于文獻,杜甫、韋應物、韓愈曾有詩歌頌之。石鼓于宋大觀(1107—1110年)中移至東京(今洛陽)辟雍,后置于保和殿稽古閣。一說曾在汴京(今開封)建屋陳置,并詔以黃金實其刻痕。金兵破汴后,輦歸燕京,掘其金,后置于國子學大成門內。1937年遷蜀避寇。幾經流離,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拓本有趙孟頫藏本(即范氏天一閣本)、安國藏中權本、先鋒本(即前茅本)、后勁本。惜天一閣本已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于火,中權、先鋒、后勁三本亦流入日本。
石鼓刊刻年代,自唐以來即有眾說種種:唐張懷璀、竇泉、韓愈主周文王說;韋應物主周宣王說;宋董迪、程大昌主周成王說;清俞正燮主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說;宋鄭樵、清震鈞主秦文公說;近人馬衡主秦穆公說;唐蘭主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說;郭沫若主秦襄公說。石鼓字大約4厘米,且鐫刻于平整堅硬的花崗石上,非鑄金刻范刀所能。以其材料及工具推斷,非堅韌銳利的鐵器不能整治如此規(guī)整的石形和鐫刻出充分表達筆意的復雜線條,故石鼓文的出現應是在制鐵工藝高度發(fā)達和鐵器用之于生產十分廣泛的時期。又,據1986年西安近郊秦公大墓出土之石刻大篆字體與石鼓文之相校,將石鼓文斷為李斯厘定小篆之前的秦文字當不為謬。
石鼓文自唐以來,備受推崇,被尊為“小篆之祖”(唐張懷罐語)、“為篆之宗”(清康有為語)。然歷代卻無一家得傳其法。直至清季吳昌碩出,石鼓文才真為書家所知。
石鼓文章法子正齊整,結體疏朗勻凈,筆法古雅、樸厚。清季以降,及至當世,吳昌碩得其樸,而以郁勃出;王福庵得其勻,而以古逸出;鄧散木得其雅,而以妍俊出;來楚生得其厚,而以雄勁出;陶博吾得其質,而以野逸出。真可謂“一花開五葉”,各盡風流。
研習石鼓文,無論取法何者,要妙在體味一“寫”字,萬不可如村姑描鞋花,徒成依樣葫蘆。寫吳昌碩一路,用短鋒羊毫筆,入紙狠,行筆疾,落筆藏鋒,收筆一停即起不遲疑。寫王福庵、鄧散木一路,亦用羊毫筆,但鋒不宜太短,起止類吳法,但提按不宜太過,轉折環(huán)曲處尤須勻凈婉麗。寫來楚生一路,參用吳、王、鄧法,不妨用長鋒硬毫一試,用筆求天真爛漫,俊逸灑脫,入筆猛,行筆爽,自能神情畢現,是得石鼓之真精神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