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知識產權法論叢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韓赤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03出版)  作者:韓赤風 編  頁數:210  

內容概要

  《京師知識產權法論叢》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產權限制制度的法律變革、知識產權利濫用的認定與規(guī)制——以立法和司法實踐為視角、為視障者獲取信息的著作權限制與例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相關議案述評等。

書籍目錄

京師論壇    知識產權限制制度的法律變革    知識產權權利濫用的認定與規(guī)制    ——以立法和司法實踐為視角    企業(yè)知識產權戰(zhàn)略、市場競爭優(yōu)勢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探討    為視障者獲取信息的著作權限制與例外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相關議案述評    國際商標立法的現狀與未來    試論版權公共服務機構的職能定位與機制建設    論學位論文著作權歸屬之界定    論作品上利益的分配    ——以文字作品為模型    計算機軟件商業(yè)模式的變化以及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學術爭鳴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怪胎”?    計算機字庫中單字著作權之證偽制度綜述    中國商標制度概況域外法學    《菲律賓知識產權法典》述評判例研究    淺析改劣技術方案的非專利侵權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83號判決評析    商標權與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沖突及法律適用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6)粵高法民三終字第111號民事判決評析    有合法來源可免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之責    ——北京優(yōu)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訴TCL集團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及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案評析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結果。當然,利益平衡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總體上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①因此,當客觀條件的變化導致利益平衡的格局發(fā)生改變時,知識產權限制制度也會相應發(fā)生變革。 新技術革命的影響。知識產權制度在其不太長的歷史中,歷經從工業(yè)革命到信息革命的不同時期,可以說是基于科技革命而生,基于科技革命而變。我們看到,當代新技術、新知識對現行知識產權限制制度帶來新的挑戰(zhàn)。在著作權領域,新的傳播技術引發(fā)了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的不斷變革。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進入“電子版權”時代,靜電復印機和音像錄制設備不僅進入了圖書館、文獻資料中心、政府部門,而且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社會上也專門出現了以復印、錄制為業(yè)的商店,數以萬計的作品被個人、家庭或社會無償復制。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tǒng)計,每年各國對作品復印的數量約有25000億張,非法復制唱片的價值每年超過十億美元。而且,新的復制技術的誕生使復制他人作品變得“輕而易舉”,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大大削弱了原件與復制件在音質上的差異,使“過去在復制方面存在的專職者和非專職者的‘分工關系’崩潰了”②。著作權人和使用者之間本因一個作品發(fā)生關系,但他們之間并無鏈條相連。所以,“從一條信息開始,像網眼一樣出現了無數根‘繩子’,權利人無法知道‘繩子’的另端系向何方。在權利人那里,即使想主張某種權利,但對‘繩子’另端的情況真實卻無法支配”。③從20世紀以來一直到今天,在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中我們步人了“網絡版權”時代。網絡技術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而且為經濟、科技、文化交往提供了技術保證?;ヂ摼W的廣泛應用與普及,拓展了獲取信息的途徑,使得信息的傳播在全球范圍內變得迅速而方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變成了迷你型的“地球村”。與此同時,網絡版權的法律難題也開始出現:電子數據庫對作品的利用產生了海量需求,使得傳統(tǒng)的著作權許可制度不敷使用。例如,期刊全文電子數據庫依托于傳統(tǒng)紙質期刊,其收錄的期刊種類成千上萬,涉及的文獻資料數以百萬計。

編輯推薦

《京師知識產權法論叢》有不少文章屬于國內重大研究或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成果,這也增強了《京師知識產權法論叢》的學術價值。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京師知識產權法論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