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貴州人民 作者:金文學 頁數(shù):197
Tag標簽:無
前言
對一個學者,文人墨客來說,最欣慰的是莫過于寫書、出書。而自己的許多舊著新作結(jié)成新集子且以系列的形式出版,則更是大快人心之事矣。這套《金文學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的編輯出版,是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樊慶標先生極力籌劃、安排下得以實現(xiàn)的。如果說我在中日韓東亞圈能夠有所成功,應該感謝這個全球化時代,感謝中國改革開放的英明及東亞三國的文化氛圍的共性。而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東亞三國學界、出版言論界許多慧眼識人的“伯樂”們。我自稱是一個快樂的越境知識人,可以說“越境”是我永遠的課題與宿命。據(jù)已故母親講,在我母親懷我之前做了個胎夢,說我將來肯定在國際上有所成就,或若在國內(nèi)可做一個部級官僚。當然后者與我無緣,前者正圓了老母的胎夢。我慶幸自己已成為一個快樂的跨境者、文化探險家。我像多產(chǎn)的母雞一樣大量產(chǎn)出比較文化的雞蛋,雖然不能保證一個個都好看,但自負味道都是保鮮的。當慶標先生多次提議出版這套系列時,我說自己的這些著作只不過是“在荊州和氏所掏到的質(zhì)樸的璞玉而已,無光無彩”。但他說“和氏璞玉只有廣大讀者來讀她,將她磨煉得光彩奪目”。畏友真摯的贊辭,使我下定決心同意出本套系列,使其在廣大讀者中間得以完美光大。作為一個東亞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我一直主張20世紀的世界是意識形態(tài)支配人類的社會,而21世紀是文化的時代。文化代替意識形態(tài)成為全人類共存或沖突的首要因素。
內(nèi)容概要
日本的名人和放屁有緣。與柳田國男并稱為“日本民俗學兩大泰斗”的天才南方熊楠,少年時曾為研究屁的顏色而在澡堂里進行過實驗。但最終只留下了“根據(jù)食物的不同,屁可以有5種顏色的假說”后,就中斷了研究。 日本女人對性和婚外戀持有十分寬容的態(tài)度,與之相比,韓國女人仍然很重視“貞操”,她們認為如果自己獻身于男人,就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正是與儒教的女性貞操觀念相關(guān)聯(lián)的女性弱者心理的表露。 當外貌上有難以掩飾的缺陷時,韓國女人會立即去做整形手術(shù)。長得不漂亮的女人為了漂亮,漂亮的女人為了容貌更有個性,都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臉托付給整形外科醫(yī)生。 …… 本書作者從三國文化的表情、三國人的背影、三國人的習俗、三國人的民族性以及三國的未來等方面來比較和認識了中日韓三國人的文化風貌。
作者簡介
金文學,比較文化學者,作家,文明批評家,是世界上研究中、日、韓三國比較文化學的最知名學者。
1962年生于遼寧沈陽。1985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外文系日本文學專業(yè)。1991年以亞洲第一名的成績獲日本“新島獎學金”,赴日本著名私立大學同志社大學留學。2001年博士后期課程畢業(yè)以后,任教于廣島文化學園大學社會情報學系,并任日本數(shù)所大學客座教授。專攻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及文化人類學。
主要著作有《裸戀》、《假面世界與白色世界——日韓比較文化論》、《中國人留學日本百年史》、《瞧,這三國人——個留日博士的中日韓三國人文體驗記》、《中國人的潛力》、《中國的性文化》、《日本文化之謎》、《丑陋的韓國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中國朝鮮族大改造論》、《東亞三國志》、《新丑陋的日本人》、《朝鮮人的思想與性格》等六十余種,另有學術(shù)論文、評論、散文、小說數(shù)百篇。作家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天馬年代記》在日韓兩國同時出版。
以中日韓三種語言寫作和演講,曾獲大小文學獎多次,被譽為“國際派鬼才”。其作品以辛辣、幽默、精練的文風風靡東亞及歐美,十分暢銷,在海內(nèi)外擁有眾多讀者。
書籍目錄
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總序第一章 三國文化的表情 1.名稱趣聞 2.三國的語言感覺 3.三國的洗手問文化 4.“封閉”的日本人,“開放”的中國人 5.清與濁的民族習性 6.放屁和日本人第二章 三國人的背影 1.三國的婚外戀變奏曲 2.美顏,美胸,還有美腿 3.東方美人十一德 4.“裙帶”當風——三國的媽媽像 5.三國的文人過美人關(guān) 6.是白糖,還是食鹽? 7.從釋迦牟尼淡到“牙簽” 8.辣椒醬、榨菜、梅干 9.“石頭、剪子、布”和中日韓三國的力學第三章 三國人,如此不同 1.是南北,還是東西? 2.火炕、榻榻米、椅子的比較文化 3.“禮物”的哲學 4.手拉手 5.兔子、烏龜、猴子 6.虛構(gòu)出來的三國形象 7.摔跤與相撲第四章 三國人的民族性 1.“情”、“義”、“理”和中日韓三國 2.緊張與放松 3.口的文化,耳的文化 4.國歌中的文化 5.三國的沐浴文化 6.中國人的民族性 7.日本人的民族性 8.韓國人的民族性第五章 東亞三國的未來 1.積蓄與斷絕 2.塑像的社會文化比較論 3.通過圖書解讀三國文化 4.親切和冷漠都有理由 5.扒金宮、教堂、飯店的比較生活學 6.從出人境印章的比較談起 7.中國中心主義、日本最新主義、韓國第一主義 8.文化的流動性與選擇性 9.東亞文化的黎明附錄一 金文學:“跨文化”的探索者附錄二 導讀:《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的方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的名字是“慎之助”,那么就會用“慎”字給兒子起名為“慎太郎”,也就是說名字也是傳宗接代的。日本佛教也流行從師傅的名字中取字給徒弟起名。自古以來,中國、韓國就處在嚴格的儒教體制的支配下,祖上和子孫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從屬關(guān)系,所以名字當然也不可以相同。但是在日本,由于儒教并未體系化地控制整個社會,所以比起嚴格的上下關(guān)系來,人與人之間的橫向關(guān)系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所以就像日本人可以毫不顧忌地領(lǐng)養(yǎng)別人的孩子以及師徒之間可以重姓一樣,在橫向人際方面,日本與韓國、中國有明顯的對比。中、日、韓三國雖然同屬于漢字文化圈,但實際上常常是相同的名字或名詞也有著各自不同的意思,再加上其民族性和社會條件的差異,所以也就會時常發(fā)生各種笑話甚至爭端。中韓建交以前,韓國人并不知道中國人把Seoul譯為“漢城”。雖然從大韓民國建立起,韓國就向世界宣布了Seoul是韓國首都,但是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然稱之為“漢城”。依據(jù)《辭?!返慕忉?,漢城是朝鮮半島南部的城市,是李朝的都城。最初叫漢城府,1913年改名為京城,1945年又恢復為漢城。對此,韓國人曾抗議,為什么明明是Seoul,中國人卻偏要叫做漢城呢。當然,中國人也有理由,韓國人并沒有告訴中國人Seoul的漢字標記法,所以,責任也就不在中國人了。雖然韓國也有幾種把Seoul直譯為“首烏兒”的方案,但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中國人仍然稱之為漢城。同時,雖然日本人用片假名標記Seoul,但如果中國人用漢字念“首烏兒”的話,恐怕連懂日語的人也聽不懂指什么??磥恚琒eoul的漢字標記法的確定已經(jīng)迫在眉睫了。“東洋”一詞,在日本和韓國都是亞洲、東亞的意思,也就是相對于西方而言的東方的概念。在中國,“東洋”則指日本,東洋人即日本人。中國人罵日本人為“東洋鬼子”,罵西方人則為“洋鬼子”,也就是“西洋鬼子”的意思??梢姡谥袊?,與西洋意思相反的詞寫做“東方”而非“東洋”。中、日、韓三國雖然可以利用共通的漢字進行筆談交流,但如果一不小心,也會犯錯誤而招致誤解。如果濫用三國通用的漢字,會時常鬧出笑話。
后記
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他們到底是誰?這東亞三國人都具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為什么同屬漢字文化國,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外貌如此相似而文化又如此不同?作為一個比較文化學者和作家,我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長期思考、觀察、閱讀和比較。通過繁茂的青枝綠葉,就能想象深入地下的樹根之扎實。我在本書里,試圖以比較、闡釋三國人的現(xiàn)實生活文化細節(jié)來探明其文化的深層內(nèi)涵。所以說,拙著只表達了我自己以體驗為基礎(chǔ)而得出的觀點。我沒有竭力證明自己的觀點怎樣高明和出眾,而是以“深入淺出”為一個出發(fā)點,走出了只屬于我個人的比較文化之路。我舉雙手歡迎人們贊同我的觀點,也同樣舉雙手歡迎人們對我的批判。就如同孔子讀他自己的《春秋》(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一樣,無論贊成還是反對,我都可以甘心情愿地接受。為他人,也為自己。我想說明的是,本書不是學術(shù)論文,是用隨筆形式寫成的比較文化論。所以力圖用簡練、直觀的方式闡述自身體驗和從中得出的三國文化特點。如果說世上有真理存在的話,那么我認為它只能被感知而不能被證明。我在這里順便提一下,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只屬于一種文化的人,而是超越了國界的地球籍人。當然這只不過是一種比喻罷了。我敢說,我會像愛自己的家園一樣,去愛地球上的所有家園。這就是“地球籍人”面對世界的一種姿態(tài)。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