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作者:鄒紀孟 頁數(shù):308
Tag標簽:無
前言
對于政治人物的生存和活動空間,有各種比喻性的稱呼,如政壇、政治舞臺、官場、宦海、仕途等,寫書人取了最后一個喻義。幾千年來在這條路途上前仆后繼的跋涉者,何止千萬!有的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步一個臺階,順利到達終點,但這樣的幸運兒為數(shù)極少;更多的人則歷經(jīng)坎坷,大起大伏,跌跌撞撞,鼻青臉腫,滿身傷痕;還有不少人,雖盡力掙扎,卻終于跌入陷阱,摔下懸崖,落得個粉身碎骨。以寫書人比較熟悉的中國古代作家為例:屈原自沉汨羅;司馬遷身體被殘;蘇軾一生顛沛流離,死后多年也未能翻案;曹雪芹更是終生布衣,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凄涼境況中消磨歲月……而另一些人,如李林甫、秦檜之流,雖志行貪鄙、心地險惡、禍國殃民,卻一輩子高官顯貴、大紅大紫,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古希臘一位哲人有句名言:“性格就是命運?!边@句話有道理,但不全面,難道真如一位現(xiàn)代詩人所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難道卓越人物的悲劇命運竟然是性格注定或咎由自???不,這既不符合現(xiàn)實,更不公平,它完全否認了客觀的、外在的因素對命運的巨大作用,這會為悲劇制造者逃脫責任提供借口。一粒優(yōu)良的種子,如果沒有適合的光照、土壤、水分、肥料和精心的培育,未必能結出鮮美的果實。相比之下,倒是馬克思的認識更為深刻-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命運,當然也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綜合作用的結果。這里所說的“一切社會關系”,其覆蓋面相當廣泛。寫書人通過對眾多歷史和現(xiàn)實人物生平遭際的考察、剖析,深切地意識到,決定人物命運的除了性格外,天時、地利、人和是幾種最為重要的因素,從而得出了這樣一個公式:天時+地利+人和+性格=命運。至于各因素的具體含義,則因人物社會角色性質的不同而各有差異。仕途時而坦坦蕩蕩,時而險象環(huán)生。本書所展現(xiàn)的,便是跋涉在這條路途上的人的不同命運及造成這種命運的主客觀原因。
內容概要
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百家爭鳴”,源于政治領域的“百家爭權”;而當政治領域變成一家獨裁時,意識形態(tài)領域也就只能是一家獨尊。無論是秦始皇的“以吏為師”,抑或漢武帝的“獨尊儒術”,都是“家天下”的必然產(chǎn)物?! ]有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種獨特的歷史背景,而人為地來提倡“百家爭鳴”,那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充其量也就是在一些枝節(jié)問題上小打小鬧、彼此辯駁,而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百家”,更無所謂“爭鳴”了。 “百家爭鳴”只能是相應歷史的產(chǎn)物,靠權力的意志推行,所“鳴”出來的,也只能是權力意志的心聲?! r勢使然:“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睔v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任何人只有按照這個規(guī)律去生活、去行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就會身敗名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便是相應的歷史產(chǎn)物?! R堂之高:“廟堂”是權力的核心,集中著權力機構的上層人物,也是通往上層最具優(yōu)勢的立足點。但這里并不是遍地錦繡,而是陷阱密布、是非叢生。,只言固可以動君,片語也可以致禍。蘇軾的“高處不勝寒”,代表了大多數(shù)人對“廟堂”的體驗?! 【枷嘁溃骸熬茧H遇”乃君臣關系融洽的寫照,即君臣雙方有共同的政治理念、共同的政治目標和共同的追求,彼此間相互信任,終于成就一番事業(yè)。君臣際遇之最佳者,當數(shù)齊桓公與管仲、劉備與諸葛亮。
作者簡介
鄒紀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東方文化研究所教授,主攻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和官場問題,是研究中國歷代官場和權術問題的專家,也是這一領域的主要開拓者。
鄒紀孟教授積數(shù)十年學問之功力。潛心于對中國歷代官場奧秘的探索,對中國歷代官場的權力得喪之因、忠奸賢愚之辨、官際關系之道、榮辱升沉之由的研究,尤為致力。至今,圍繞中國歷代官場這一主題。鄒紀孟教授已有數(shù)百萬字的著述面世。
書籍目錄
天時篇 第一章 時勢使然 各司其職的歷史人物 唯一的百家爭鳴 如果家有兩頃地 兩個成都才子的不同遭遇 前忠后亂司馬懿 第二章 改朝換代 歷史轉折關頭的兩難選擇 垂釣老人的奇跡 時需英雄,使豎子成名 身披袈裟的謀士 錢謙益情有可原 第三章 太平年月 歷史的不同需要 功臣的末日 曹參的獨特貢獻 開元盛世第一相 兩位能臣,一對冤家 第四章 艱難時世 善政少而亂俗多 屹立的高峰 唐德宗過河拆橋 無力的勁草 第五章 關鍵時刻 善于抓住歷史機遇 皇權易手之際 后妃選立之時 國家多事之秋 帝王困危之中 第六章 生不逢時 時代的犧牲者 背時的圣人 “超前”的才子 遠志何以成小草 我是一粒銅豌豆地利篇 第七章 朝秦暮楚 人才流動的黃金歲月 人才為何西行 植根本土的巨匠 流落異域的才子 第八章 龍興之地 親不親,家鄉(xiāng)人 蕭何的先期投資 小同鄉(xiāng)免遭大禍 功臣與貳臣 第九章 門第出身 百丈松與徑寸草 一個私生子的發(fā)跡 “王與馬,共天下” “斯人不出,如蒼生何?” 第十章 廟堂之高 高處不勝寒 一株扭曲的大樹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魚兒離開了水 第十一章 宮闈之近 不可或缺的蛀蟲 相聲界的始祖 不服丈夫勝婦人 雞倌成了寵兒 又一個乳母 第十二章 江湖之遠 “何似在人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得之江湖,失之廟堂 失之廟堂,得之江湖 失去權力便失去了一切 第十三章 山林之隱人和篇 第十四章 君臣相依 第十五章 君臣相爭 第十六章 君強臣弱 第十七章 君弱臣強 第十八章 站隊跟人性格篇 第十九章 忠 第二十章 奸 第二十一章 正 第二十二章 邪 第二十三章 智 第二十四章 愚 第二十五章 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各司其職的歷史人物(1)天時篇所謂“天時”,重點在一個“時”字,即一個國家、社會的一定歷史時期。對此,古人也有用“天”這個概念來表述的,如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中的“天”,指的就是“天時”。人離不開天時,就如同人離不開地球和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寒暑冷暖一樣。對于從政者來說,天時實在是決定其得失成敗、榮辱禍福的第一要素。關于天時對從政者的重要,古人早就有著十分深刻的認識?!兑讉??系辭下》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荀子?宥坐篇》也說:“今有其人,不遇于時,雖賢,其能行乎?茍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奔词褂性俅蟮谋臼拢础安仄饔谏怼保⒃俑叩牡滦校础半m賢”),也要“待時而動”、“以俟其時”,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將一事無成。這個意思,還有一種人所共知的說法-時勢造英雄。其實,時勢不光是造英雄,也造壞蛋、造庸人,任何政治人物都是時勢的產(chǎn)物。與此同時,這些政治人物也在造就著時勢。第一章時勢使然各司其職的歷史人物人和歷史,大致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關系:一是人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二是人順應了歷史的發(fā)展;三是人逆歷史的潮流而動。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任何人只有按照這個規(guī)律去生活、去行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就會身敗名裂。有一句話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边@里所謂的“世界潮流”,其實就是歷史潮流,只不過是從縱向來說罷了??梢?,能否順應歷史潮流,不僅關系到能否建功立業(yè),還關系到生死存亡。所謂“歷史潮流”,指的當是這種規(guī)律吧!可是,這種規(guī)律究竟是什么樣的,恐怕誰也說不清楚。歷史不是道路設計師手下的藍圖,起點在哪里、途經(jīng)哪幾個車站、止于何處,可以規(guī)定得一目了然。歷史不會聽從任何人的指揮,它有自己的走向和路徑。蘇軾在論及文章的做法時,有一句名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歷史的發(fā)展大約也是這樣:它并沒有固定的目標,但卻不斷地在發(fā)展著,“行于所當行”;一旦它的發(fā)展受到遏制,也會“止于所不可不止”,出現(xiàn)暫時的停頓甚至倒退;但它絕不會就此不前,它最終會以“砰崖轉石萬壑雷”的巨大力量,沖破一切障礙,尋找新的出路。各司其職的歷史人物(2)那么,歷史的發(fā)展是盲目的嗎?不,它雖然沒有固定的目標,卻有明確的走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句人所共知的俗語,前半句“人往高處走”,便道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走向,這也可以算是規(guī)律吧!求生存,這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求發(fā)展,則是人類社會得以進步的動力。向什么方向發(fā)展?“往高處”。吃不要“瓜菜代”,要有米有面,有魚有肉,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精;穿不應止于遮體防寒,還要穿得舒適,穿得美;住不應止于遮風避雨,還要住得寬敞明亮,環(huán)境優(yōu)美;行不應止于跋山涉水,還要有馬有車,有自行車、小汽車、飛機……這還只是物質生活方面的。精神方面,不應止于歌呼“杭育杭育”派的下里巴人,還要高山流水樣的陽春白雪??萍挤矫?,不再使用結繩、甲骨、竹簡記事,而要使用計算機。思想意識方面,不安于行尸走肉,還要做一個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人;不安于做供人驅使的牛馬,要做自己的主人……如果說到規(guī)律、潮流,我看首先源自于民心,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民心就是潮流。對于這個規(guī)律、潮流,真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人,無論你是政治家、科學家,還是思想家,只有順應這個潮流,才能夠建功立業(yè),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就會身敗名裂,甚至自取滅亡。英雄可以創(chuàng)造時勢,就是由于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建立了豐功偉績,但有些人的行為卻未必同潮流合拍,甚至有時逆歷史的潮流而動,也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如昏君奸臣。其實這也并不奇怪,所謂潮流云云,不過是事后諸葛亮們的高論,置身其中的人,當時大多是渾然無知的。人們投身政治,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動機,有的是為形勢所迫,有的是由于身份所致,有的是為了建功立業(yè),有的是為了升官發(fā)財,有的就是為了混碗飯吃……當然,也有一些優(yōu)秀人物,有著出國家于水火、救百姓于涂炭的明確目的。這些人匯集到一起,相互撞擊,就形成了歷史。除了那些優(yōu)秀者外,絕大多數(shù)人未必了解自己在歷史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但由于他們在歷史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歷史也就不能將他們抹去。如果將歷史真的比成一座大舞臺,這座舞臺上不能只有一種人,而是應該生、旦、凈、末、丑各司其職,每種角色都不可缺少。除了英雄和奸邪,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片極其廣闊的地帶,眾多的歷史人物便是在這片地帶中大顯身手,對歷史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唯一的百家爭鳴(1)唯一的百家爭鳴恩格斯在論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曾說,那是個需要英雄也產(chǎn)生過英雄的時代。其實,這樣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xiàn)過,那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蕩的年代,頻繁的改朝換代、社會制度以及統(tǒng)治秩序的破舊立新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無數(shù)的小諸侯國在激烈的兼并戰(zhàn)爭中被吞并、消滅,最終形成幾大強國爭霸的局面。奴隸制的滅亡已成定局,社會到了“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境地,需要打開一條新的出路,而新的社會制度又尚未定型,未來的社會將是一種什么樣式,誰也不知道。為了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成為新的霸主,或者取得有利的地位,至少不被淘汰出局,列國的掌權者都在絞盡腦汁地尋求辦法。那時,他們的頭腦里沒有框框,不管黑貓白貓,能富國強兵就是好貓,可是權勢者有權力卻沒有思想;士人們也在各顯神通地出謀劃策,那時也沒有什么先圣前賢可作準則,每人都是獨出機杼,可他們有思想?yún)s沒有權力。權力需要思想的指引,思想需要權力的支持,雙方一拍即合,于是,便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那真是一段輝煌燦爛的歷史、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為了確立治國的指導思想,涌現(xiàn)了分別以老子、孔子、韓非子、墨子為代表的道、儒、法、墨各派思想家;為了富國強兵,涌現(xiàn)了李悝、商鞅等一批改革家;為了爭霸圖強,涌現(xiàn)了孫武、孫臏、吳起等一批軍事家;為了治國理民,涌現(xiàn)了管仲、晏嬰、李斯等一批良相能臣;為了搞好政治外交,涌現(xiàn)了蘇秦、張儀、范雎等一批縱橫家……當時這一大批在歷史上留下顯赫名聲的巨人,究其出身,大部分都來自社會底層:老子不過是個國家檔案館的管理員;孔子放過牛,當過鄉(xiāng)村小會計;孫臏被剔掉膝蓋骨,是個“刑余之人”;管仲窮得連老娘都養(yǎng)活不起;蘇秦落魄得連父母都不以其為子、兄嫂不以其為弟;張儀還得靠蘇秦的援手才有碗飯吃;范蠡更是從茅廁里揀回一條命……這些在歷史上留下顯赫名聲的巨人,有許多在當時卻很不得志,有的不知所終,有的終身碰壁,有的不得其死。如果說當時的潮流是趨向統(tǒng)一,那么,既做到了合乎潮流又功業(yè)斐然的,除了武將們,當數(shù)商鞅、張儀、范雎,正是他們的內政外交政策,使得偏處一隅的秦國最終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的勝利者。唯一的百家爭鳴(2)這批巨人的作用絕不可小視。如果沒有他們,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不過是一場弱肉強食的軍閥大混戰(zhàn)罷了。正是由于他們,當時的歷史才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創(chuàng)新,充滿了智慧,出現(xiàn)了至今還令中國人為之驕傲的璀璨文明,他們的活動甚至影響了中國此后幾千年歷史的基本走向。然而,這樣的輝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也只出現(xiàn)過這一次,此后雖然也曾產(chǎn)生過諸多大家,但像先秦諸子這樣開一代學風、創(chuàng)一家學派,能影響整個歷史的大師級人物卻再也沒有了。后來曹植弟兄在論及他們所生活的東漢末年的建安時代時,曾有過一番夸贊之辭:“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山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保ú苤舱Z)“斯七子(指建安七子)也,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保ú茇дZ)仿佛那個時代曾經(jīng)有過多么繁榮的文化,有過多么出色的文人。其實都是夸張之辭,是小圈子里的相互標榜。就以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而論,他們充其量也不過是在詩文方面小有成就,有的人連詩文也沒有流傳下來。與先秦時代相比,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呢?難道華夏民族的鐘靈神秀全都集中于春秋戰(zhàn)國那幾百年,此后幾千年出現(xiàn)的全是平庸之輩?非也,此一時,彼一時。后世的中國,雖然改朝換代的事不絕如縷,但大多換湯不換藥,制度定于一體,思想定于一尊,像春秋戰(zhàn)國那樣獨特的歷史背景,在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是什么樣的天才,也都只能如同戴枷的舞者、籠中的蒼鷹,哪里還有自由的天空任你去展示你的雄姿呢?
后記
對于政治人物的生存和活動空間,有各種比喻性的稱呼,如政壇、政治舞臺、官場、宦海、仕途等,寫書人取了最后一個喻義。幾千年來在這條路途上前仆后繼的跋涉者,何止千萬!有的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步一個臺階,順利到達終點,但這樣的幸運兒為數(shù)極少;更多的人則歷經(jīng)坎坷,大起大伏,跌跌撞撞,鼻青臉腫,滿身傷痕;還有不少人,雖盡力掙扎,卻終于跌入陷阱,摔下懸崖,落得個粉身碎骨。以寫書人比較熟悉的中國古代作家為例:屈原自沉汨羅;司馬遷身體被殘;蘇軾一生顛沛流離,死后多年也未能翻案;曹雪芹更是終生布衣,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凄涼境況中消磨歲月……而另一些人,如李林甫、秦檜之流,雖志行貪鄙、心地險惡、禍國殃民,卻一輩子高官顯貴、大紅大紫,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古希臘一位哲人有句名言:“性格就是命運?!边@句話有道理,但不全面,難道真如一位現(xiàn)代詩人所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難道卓越人物的悲劇命運竟然是性格注定或咎由自取?不,這既不符合現(xiàn)實,更不公平,它完全否認了客觀的、外在的因素對命運的巨大作用,這會為悲劇制造者逃脫責任提供借口。一粒優(yōu)良的種子,如果沒有適合的光照、土壤、水分、肥料和精心的培育,未必能結出鮮美的果實。相比之下,倒是馬克思的認識更為深刻-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命運,當然也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綜合作用的結果。這里所說的“一切社會關系”,其覆蓋面相當廣泛。寫書人通過對眾多歷史和現(xiàn)實人物生平遭際的考察、剖析,深切地意識到,決定人物命運的除了性格外,天時、地利、人和是幾種最為重要的因素,從而得出了這樣一個公式:天時+地利+人和+性格=命運。至于各因素的具體含義,則因人物社會角色性質的不同而各有差異。仕途時而坦坦蕩蕩,時而險象環(huán)生。本書所展現(xiàn)的,便是跋涉在這條路途上的人的不同命運及造成這種命運的主客觀原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