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史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正明  頁數(shù):30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楚人以祝融為始祖,其歷史的起點,原本在神話與傳說之中。歷經(jīng)篳路藍縷的歲月之后,楚國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著“蜚將沖天”、“鳴將驚人”的雄心,“撫有蠻夷”、“以屬諸夏”的氣魄,終于在春秋中期躋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這樣的成就后,政變與內(nèi)亂讓楚國招致了吳師入郢的巨大外患,實力大損。戰(zhàn)國時代,楚國用吳起變法以求打破困局,為國家?guī)砥鹕?,楚國一度達到了強大和繁榮的頂點。但在懷王時代,遭遇連番挫折,勢力頓衰。此后,郢都淪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領。楚人雖亡羊補牢,但已經(jīng)無法改變“六王畢,四海一”的趨勢。秦末起義中,“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又給八百余年的楚國史留下了一個長長的尾聲。    一部楚國的興衰史,讓人看得心情跌宕、目眩神離。

作者簡介

張正明(1928—2006),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史家和史學教育家,先秦楚國歷史文化研究專家,楚學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195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先后在國家民族工作部門和民族研究機構供職;1980年冬到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歷任研究員、副院長、學術顧問;2002年初受聘為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楚國歷史文化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北省屈原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一生勤于著述,成果豐碩,代表作有《契丹史略》、《楚文化史》、《楚史》、《長江流域民族格局的變遷》、《楚文化志》(主編)、《楚學文庫》(主編)、《楚美術圖集》(主編)、《長江流域古代美術(史前至東漢)》(主編)、《試論漢民族的形成》、《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先秦的民族結構、民族關系和民族思想》、《屈原賦的民族學考察》、《和親通論》、《料器與先秦的楚滇關系和中印交通》、《地中海與“海中地”》、《楚文化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古希臘文化與楚文化比較研究論綱》、《楚與吳越文化異同辨》、《巫、道、騷與藝術》、《歷史文化的多元復合與二元耦合》、《楚墓與秦墓的文化比較》、《古代中國版圖成因試析》、《巴人起源地綜考》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司天”、“司地”的遠祖  第一節(jié)  祝融與古帝的世系和位次  第二節(jié)  祝融的功業(yè)  第三節(jié)  大巫·尊神·精靈  第四節(jié)  祝融八姓——陸終六子第二章  “篳路藍縷”的歲月  第一節(jié)  鬻熊奠基,熊繹受封  第二節(jié)  棲于幽谷的雛鳳  第三節(jié)  周昭王南征、周穆王東征與楚人  第四節(jié)  熊渠開拓“江上楚蠻之地”  第五節(jié)  動蕩的時世  第六節(jié)  優(yōu)越的環(huán)境  第七節(jié)  在階級社會的門檻上第三章  暴力與文明  第一節(jié)  “羋姓有亂,必季實立,楚之常也”  第二節(jié)  滅權國,創(chuàng)縣制  第三節(jié)  得志漢東  第四節(jié)  兼顧側背  第五節(jié)  武王暮年的壯舉  第六節(jié)  越漢水,出方城,入中原  第七節(jié)  文王與國人第四章  內(nèi)聚國力,外爭霸權  第一節(jié)  令尹子文與成王  第二節(jié)  齊楚爭霸  第三節(jié)  會盟,交戰(zhàn),燕饗  第四節(jié)  令尹子玉  第五節(jié)  晉楚城濮之戰(zhàn)  第六節(jié)  成王晚年的變故  第七節(jié)  走向繁榮第五章  蜚將沖天,鳴將驚人  第一節(jié)  轉禍為福的莊王  第二節(jié)  問鼎周室  第三節(jié)  晉楚鄴之戰(zhàn)  第四節(jié)  霸業(yè)的頂峰和霸主的本色  第五節(jié)  令尹孫叔敖第六章  撫有蠻夷,以屬諸夏  第一節(jié)  晉楚修好之盟前后  第二節(jié)  晉楚鄢陵之戰(zhàn)  第三節(jié)  “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第四節(jié)  勞掩庀賦  第五節(jié)  晉楚弭兵之盟前后  第六節(jié)  成熟的文化第七章  侈靡和虛榮,陰謀和暴行  第一節(jié)  靈王以政變始  第二節(jié)  游宮,細腰,巫音  第三節(jié)  靈王以政變終第八章  內(nèi)亂導致外患  第一節(jié)  求安  第二節(jié)  招禍  第三節(jié)  吳師人郢與楚國遷都  第四節(jié)  等級和階層第九章  中興  第一節(jié)  和于內(nèi)而慎于外  第二節(jié)  白公與葉公  第三節(jié)  吳亡、越興與楚人  第四節(jié)  戰(zhàn)國的大勢和楚國的前景  第五節(jié)  漸臻全盛  第六節(jié)  老子與道家第十章  吳起變法與威王興楚  第一節(jié)  變法前的困境  第二節(jié)  吳起變法  第三節(jié)  變法后的起色  第四節(jié)  威王興楚  第五節(jié)  莊子與道家第十一章  從極盛到頓衰  第一節(jié)  秦人得計,楚人失策  第二節(jié)  懷王與張儀  第三節(jié)  懷王的末路和晚節(jié)  第四節(jié)  栽郢淪陷  第五節(jié)  科學和技術  第六節(jié)  美學和藝術  第七節(jié)  屈原和宋玉  第八節(jié)  莊趼的暴郢和入滇第十二章  滅楚必秦,亡秦必楚  第一節(jié)  頃襄王亡羊補牢  第二節(jié)  春申君始榮終枯  第三節(jié)  決勝階段的秦楚國情  第四節(jié)  六王畢  第五節(jié)  四海一  第六節(jié)  偉業(yè)和暴政的頂峰  第七節(jié)  陳勝、吳廣首義  第八節(jié)  秦亡  第九節(jié)  漢興

章節(jié)摘錄

  那么,楚人的始祖是誰呢?假如只追溯到祝融,那是眾口一詞,絕無疑義的。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中,都能找到力證?!蹲髠鳌べ夜辍酚洺膭e封之君夔子不奉祀祝融和鬻熊,楚王忍無可忍,興師問罪,把夔子廢黜了,把夔國滅掉了。鬻熊是楚國始封之君熊繹的曾祖,祝融則是楚人的始祖,不奉祀鬻熊已罪不可恕,不奉祀祝融則罪莫大焉?!秶Z·鄭語》記周太史伯答鄭桓公問,明確指出楚國的公族是祝融的后裔,這是述及楚人始祖為祝融的一則最早的記載,時在西周末。1987年發(fā)掘的湖北荊門包山2號墓,墓主是戰(zhàn)國中期與晚期之際的楚左尹邵舵,墓中出土的竹簡記錄著墓主奉祀的祖先的名字,其中就有祝融,這是證實楚人的始祖為祝融的一個最新的發(fā)現(xiàn)。  假如不滿足于祝融,而要上推到比祝融更早的顓頊或者高陽,似乎也不無線索可尋。屈原在《離騷》中自述家世說:“帝高陽之苗裔兮……”《史記·楚世家》的起句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屈原博聞強識,以楚人言楚事,其必有據(jù)?!妒酚洝返淖髡咚抉R遷相傳也是祝融的后代,而且治史如理絲,所言也絕非無稽之談。那么,楚人的族譜似乎可以從別稱高陽的顓頊寫起了。無奈《離騷》的上述說法是附會,《史記》的上述說法是誤會,附會加上誤會,就失真愈甚了。這牽連到神譜的形成和變遷,不能不多費些口舌?! ≈袊拿褡迨嵌嘣模麄兊纳裨捄蛡髡f自然也是多元的。民族是在動的,是會變的,與此相適應,神話和傳說也在動,也會變。民族的融合,國家的兼并,以及正統(tǒng)觀念的形成,促使來源各異的諸多古帝實行縱向的整合,本來沒有從屬關系的有了從屬關系,本來沒有裔嗣關系的有了裔嗣關系,全不顧資歷的深淺和神通的大小,總是強者為尊,后來居上。民族的流徙,國家的播遷,以及五行與五方、五色相配的學說的確立,促使先已整合的諸多古帝實行橫向的改組,易位者有之,變姓者有之,升者、沉者亦有之?,F(xiàn)在我們所能看到的中國古代的神譜,就是這么一個幾經(jīng)整合、改組的雜拌兒。這個神譜可以告訴我們許多饒有意趣的信息,但它所開列的古帝世系和位次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如《楚史》作者張正明指出,楚國的文化建設之路,亦是楚國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fā)展之路。這條獨特的道路,一方面得益于天然的地理環(huán)境,另一方面在于楚國君民頑強的圖生存、求發(fā)展的傳統(tǒng)?!  G璞,《尋根》,1997年第2期  以往史家論秦興楚滅的因緣時,多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人心等具體因素著眼,其言不可謂不對,但缺乏一種提綱挈領式的力度。張正明先生認為秦楚相爭,事實上是高原文化與平原文化的較量?!苏撌欠癯终?,筆者不敢妄斷,但縱觀數(shù)千年來的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爭史,南征成功者殊多而北伐成功者殊少,似可作此論的注腳?!  獙O作云,《民族研究動態(tài)》,1996年第4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楚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3條)

 
 

  •   通讀過幾個不同的作者所寫的楚國史,以張正明的作品為最佳。語言生動、老道,敘史絕不落入俗套。堪稱經(jīng)典之作!
  •   資料豐富,筆法靈動,很好的一本楚國史
  •   很好的一本楚國史
  •   張正明先生的《楚史》等了很久,終于翻到了,就是不一樣的心情與感覺,對于我的畢業(yè)論文寫作很有幫助?。?!
  •   相較于現(xiàn)在風行的談史系列,還是這類正經(jīng)研究的歷史類書籍更值得收藏,也更有內(nèi)涵,此書考據(jù)嚴謹,算是楚史研究的入門書籍吧。
  •   一部介紹楚史的經(jīng)典之作,內(nèi)容詳實,有理有據(jù),值得拜讀!就是正文生僻字如注上音義就更好了。此書像一杯醇酒,需慢慢品嘗!
  •   出生于楚地,被楚先人所吸引。
  •   雖然還沒有讀完,但從中抽取了我選擇的幾篇閱讀。感覺還是不錯的,既有歷史知識,語言也精妙,有自己的一定見解在其中??勺x性很高
  •   先生論史,入木三分。然華年早逝,惜哉惜哉!
  •   不錯正在閱讀 很學術的一本書
  •   最近在關注這方面的內(nèi)容,買了,還沒看。
  •   評價晚了,抱歉!好書!
  •   大師的作品,值得擁有!
  •   用功無過其矣
  •   很不錯,很透徹,很喜歡!熱愛湖北,熱愛荊楚。
  •   品味楚國歷史,先秦時期南方中國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建
  •   先秦國別史,講楚國比較全面的一本論著
  •   全面了解神秘楚國的好書,要是能碰上彩圖就完美了
  •   閱完全書,對整個楚的歷史有了比較簡明、全面的了解,雖然史料不夠詳盡,但是整個脈絡十分清楚,如是研究,還需要親自閱讀相關佐證之書籍。
  •   為什么北京老是缺貨呢
  •   略略翻看,暫覺不錯。
  •   還可以,沖著人名買的
  •   此書基本不錯,但是有些內(nèi)容缺少考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