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朱曉進 頁數(shù):4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魯迅研究》是研究魯迅的一部很有分量的書,作者朱曉進是研究魯迅的著名專家?!遏斞秆芯俊啡珪ゾw論,共分九章,主要介紹和討論了魯迅的人生選擇與創(chuàng)作道路、魯迅的文化思想、魯迅的文藝觀、魯迅小說世界的獨特敘事、魯迅雜文世界的文學意義、魯迅散文世界的“生命痕跡”、魯迅詩歌世界的“新與舊”、魯迅的學術研究、百年魯迅研究綜述等,頗多新意。
書籍目錄
緒論一 魯迅對中國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貢獻二 魯迅的人格魅力三 魯迅的當代意義第一章 魯迅的人生選擇與創(chuàng)作道路第一節(jié) “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1881-1909)第二節(jié) “新青年”的吶喊與彷徨(1909——1927)第三節(jié) “橫站”中的苦斗(1927一1936)第二章 魯迅的文化思想第一節(jié) 魯迅的文化哲學思想第二節(jié) 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第三節(jié) 魯迅的倫理文化觀第四節(jié) 魯迅的宗教文化觀第五節(jié) 魯迅的民俗文化觀第三章 魯迅的文藝觀第一節(jié) 魯迅的文藝本質論第二節(jié) 魯迅的文藝創(chuàng)作論第三節(jié) 魯迅的文學文體論第四節(jié) 魯迅的文學鑒賞論第五節(jié) 魯迅的文學批評論第四章 魯迅小說世界的獨特敘事第一節(jié) 魯迅小說對傳統(tǒng)小說的革命第二節(jié) 魯迅小說的主題意蘊第三節(jié) 魯迅小說的形式特征第四節(jié) 魯迅歷史小說的演義與新編第五節(jié) 魯迅小說精品舉隅第五章 魯迅雜文世界的文學意義第一節(jié) 魯迅雜文的文體與時代“詩史”第二節(jié) 魯迅雜文現(xiàn)代社會、思想、文化史的負載第三節(jié) 魯迅雜文藝術的“獨一無二”第四節(jié) 魯迅雜文精品舉隅第六章 魯迅散文世界的“生命痕跡”第一節(jié) 記憶舊事的《朝花夕拾》第二節(jié) “虛妄與希望”間生長的《野草》第三節(jié) 生命中難以忘卻的紀念第四節(jié) 魯迅散文精品舉隅第七章 魯迅詩歌世界的“新與舊”第一節(jié) 魯迅詩歌創(chuàng)作的線索……第八章 魯迅的學術研究第九章 百年魯迅研究綜述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魯迅論述宋人說話的產生與講述佛經故事的變文的流行這二者之間的關系、《紅樓夢》的主題思想與佛家色空觀念的關系等,都具有特別的精到之處。佛學知識對魯迅考證歷史作品的真?zhèn)我嘤泻艽髱椭?,如他曾經考證出六朝六種小說(《神異經》、《十洲記》、《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洞溟記》、《西京雜記》)系后人所作而謬托漢人,其依據(jù)就在于一是與漢人“筆調不類”,再則“中間夾有佛家語——彼時佛教尚不盛行。且漢人從來不喜說佛語——可知也是假的”①。魯迅的這種判斷力,正是來自他對中國佛學不同時期特點的精到研究和準確把握。毫無疑問,魯迅關注佛教,研究佛學,這是有積極意義的。這種意義不僅僅屬于魯迅,而且屬于自近代到“五四”整整兩代的文化先驅者。在近代到“五四”這段歷史時期,佛教文化的受推崇,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只能是文化轉折時期的必然現(xiàn)象:在文化轉折中產生的失落感,使一些人從佛教中尋找精神依托;從反對舊文化傳統(tǒng)的需要出發(fā),使一些人從佛教中找尋思想武器;出于建立新的倫理文化的要求,使一些人從佛教中找尋有益的可供借鑒的道德內容;為了適應文化轉換的需要,為了對付作為文化先驅者所必然面臨的環(huán)境壓力,有些人試圖從佛教中汲取一些精神力量,以強化自己的心態(tài),修煉自己的人格。而在魯迅身上,這幾個方面都有所體現(xiàn),同時又不僅僅是這些,這也正是魯迅的博大精深之處。在很多的情況下,魯迅對佛教問題的評價,其目的其實往往與佛教自身無關,而只是以佛教為“窗口”,由此作文化的延伸,以達到文化批判的目的。例如魯迅對“大乘、小乘”、“居士、佛子”的有關論述就是這樣的。
編輯推薦
《魯迅研究》:漢語言文學專題研究系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