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楊小林 頁數:192 字數:30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楊小林在國家博物館科技中心從事金屬類文物的保護工作,我們多次在考古新發(fā)現(xiàn)、文物保護的現(xiàn)場接觸。后來她透露將來要寫一本書,我將信將疑。所謂信,是相信她有這個實力。所謂疑,是懷疑她能否真的寫出來,因為這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兩年后她果真寄來了書稿,令我吃驚而感動。我曾經寫過書,深知其中甜酸苦辣,而她作為由工人轉為文物保護再到著書立說恐怕更為艱難,從書中的引文可以看出閱讀了大量龐雜的著作,寫出這本書很不容易?! ∪缃駮芏?,不少是重復勞動,有時讀者面對大量書籍茫然失措,竟找不到需要的著作來讀,因此一部貢獻給讀者的新著有恰當的定位才是必要的。古代金銀器出土越來越多,引起了人們研究探討的熱情。這些金銀文物是反映歷史的實物材料,提供的線索有材質、制法、造型、紋樣、色彩,有時還有文字刻銘,研究需要綜合知識,但人們又很難具備如此廣博的知識結構。對于考古學家來說,最有難度的恐怕就是對材質和制造方法的探討,因為這不僅需要自然科學知識,還需要有實踐經驗?! 钚×衷诠S親自制作過金銀器物,懂得各種工藝,目前又有保護文物的豐富經驗,這一知識結構,正是考古專業(yè)出身的人望塵莫及的。有關金銀工藝技術方面的著作并非沒有,可對于考古工作者來說,直接閱讀學習這類專業(yè)書籍很困難,需要有關于金銀工藝技術聯(lián)系古代文物的橋梁式專著,由楊小林來寫這本書不僅合適,書的定位也恰當,因此決定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在古代文物研究中金銀器是比較特殊的門類,千百年來一直沿襲著傳統(tǒng)的技法,工藝以師徒相傳的形式傳承,古今器物在制作技術上有驚人的相似,古今對照,從今看古進行探討是可能的途徑?! ≡摃且袁F(xiàn)代工藝技術為基礎介紹了金銀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與檢測,這無疑是考古研究中應該了解的,而書中詳細介紹的各種工藝技術名稱,既有技術工作的術語,也有實踐中的“行話”,對考古研究的幫助更為直接。古代金銀器研究中經常被提到的工藝技術有錘揲、掐絲、鏨刻、鏤空、焊綴金珠、鎏金等,這些定名或來自于古代文獻,或根據現(xiàn)代工藝,或自行命名,人們以約定俗成的方式理解其含義,然而具體制作方法多不知其所以然。金銀工藝技術造就積累出一些術語、行話,如何與古代器物的命名對號,不僅是個學術走向規(guī)范的問題,也不光是個名稱問題。
內容概要
本書以現(xiàn)代金銀細金工藝技術為基礎,對國內考古出土的文物進行分析,是將工藝與文物相結合論述的一部著作。全書在概述了中國金銀器的發(fā)展史和金銀開采提取的歷史之后,分別論述了現(xiàn)代金銀開采與提純,貴金屬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與檢測,以及花絲、實鑲、鏨刻、焊接、鎏金、燒藍、鑲嵌寶石等工藝在出土文物上所見的痕跡,最后介紹了一些國外金銀器的代表作品。 本書適合于從事金銀器研究、工藝分析以及文物考古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專業(yè)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序 齊東方緒言第一章 中國金銀器發(fā)展史簡論 1.1 夏 1.2 商 1.3 西周 1.4 春秋戰(zhàn)國 1.5 秦漢時期 1.6 三國兩晉南北朝 1.7 隋、唐、五代 1.8 兩宋時期 1.9 元 1.10 明 1.11 清 1.12 現(xiàn)代第二章 我國金銀的開采與提取 2.1 古人對金、銀礦藏的認知 2.2 古代采金技術與提煉 2.3 現(xiàn)代采金與提純第三章 細金工藝常用貴金屬及合金物化性能、加工方法與檢測 3.1 概述 3.2 細金工藝常用貴金屬及合金物化性能 3.3 金銀鉑鈀化學性能 3.4 細金工藝中的貴金屬合金 3.5 細金工藝中常用貴金屬及合金的加工工藝 3.6 金銀提純 3.7 金、銀片材條材的加工 3.8 細金工藝中常用貴金屬及合金檢測第四章 花絲工藝與文物 4.1 概述 4.2 花絲工藝所用材料與工具 4.3 花絲的制作與基本技法 4.4 出土文物中透露的傳統(tǒng)花絲工藝制作信息 4.5 出土金銀器中花絲工藝制作技法簡介第五章 實鑲工藝與文物 5.1 概述 5.2 實鑲工具與材料 5.3 鑲嵌工藝 5.4 鑲嵌寶玉石石碗的制作 5.5 鉆石鑲嵌 5.6 鑲寶石與嵌金銀的文物介紹第六章 鏨刻工藝與文物 6.1 概述 6.2 鏨刻工具的制作及應用 6.3 鏨刻的基本技法 6.4 出土金銀器文物中的鏨刻工藝信息第七章 打胎工藝與金銀器皿 7.1 錘打制胎工藝 7.2 材料與工具 7.3 打胎工藝基本技法 7.4 出土的以胎型制作而成的金銀器皿第八章 金銀器制作中的焊接工藝 8.1 概述 8.2 貴金屬焊藥簡介 8.3 金銀器中的焊接工藝 8.4 古代金銀器焊藥分析 8.5 對不同時期金銀器焊藥的認知 8.6 焊接處腐蝕產物的分析 8.7 大焊與小焊第九章 鎏金工藝 9.1 概述 9.2 鎏金工藝 9.3 古代鎏金器分析第十章 燒藍工藝 10.1 燒藍工藝簡述 10.2 燒藍工藝 10.3 清代和現(xiàn)代金銀器中的燒藍工藝第十一章 鑲嵌在金銀器上的寶玉石 11.1 概述 11.2 寶玉石的分類 11.3 寶玉石的鑒定第十二章 金銀器表面處理工藝 12.1 金銀飾件鍍前表面處理 12.2 貴金屬飾品電鍍方法 12.3 貴金屬電鍍的應用 12.4 貴金屬電鍍后處理 12.5 金銀表面鍍層質量的檢測第十三章 國外金銀器賞析 13.1 國外金銀器工藝對中國的影響 13.2 秘魯 13.3 希臘 13.4 古羅馬 13.5 俄羅斯 13.6 近代國外金銀器制作工藝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國金銀器發(fā)展史簡論 1.6 三國兩晉南北朝(220年~589年) 東漢瓦解后,進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黃金產量有所下降,但是黃金的加工技術卻不斷提高。此時期的金銀器以飾物為主,容器較少,其制作有機地結合了細金工藝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充分運用了花絲工藝的掐絲、制大邊、填絲、炸珠、焊接和鏨刻工藝中的平脫及鑲嵌工藝中的圈石碗、嵌寶石技術?! ?991年湖北省安鄉(xiāng)縣黃山頭林場南禪灣劉弘墓出土的金帶扣,1988年陜西省西安咸陽機場出土的荷花鸚鵡紋金梳背、嵌綠松石金耳墜,以及1981年山西省太原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金飾和江蘇省蘇州市張鎮(zhèn)墓出土的東晉羽人馱龍金飾,其掐絲技術分別體現(xiàn)在金梳背上的荷花紋與鸚鵡紋,金帶扣上的花紋和金飾葉脈的制作中。上述金器的外部輪廓均是用金絲或金片制成大邊狀,將掐制成形的各種紋樣以花絲平填的形式填人規(guī)定的大邊中。而金帶扣和馱龍金飾的鏤空部分則是用鋒利的脫鏨刀將多余的金片脫出而成的。寶石鑲嵌處包邊石碗的制作則是用拍扁的金絲或金片按照寶石的形狀圍成圓形對頭焊接后再黏結或焊接在底托之上?! ?98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科爾沁左翼中旗西伯花鮮卑墓出土的北魏金奔馬和金瑞獸均為鑄造成型,器物風格簡約,線條流暢。金奔馬頭、尾部鑄造的兩孔洞處系有一條金絲編織的魚骨刺紋鏈。金瑞獸上的寶石已脫落,鑄造預留的嵌石部位清晰可見?! ?964年河北省定縣華塔墓出土的北魏金耳墜與2004年山西省大同出土的北魏金耳墜★,無論在形制還是制作工藝上都如出一轍。大同出土的北魏金耳墜由琥珀、銀環(huán)、金環(huán)、花絲柱、鏤空金珠、麥穗花等多部分組成,全長1Oem,耳墜最上方是一顆水滴琥珀,與其相連的是活圈銀環(huán)和金環(huán),金環(huán)下是由三根兩股花絲柱組成的耳墜主身,與其銜接的是一鏤空金球,金球的實體部位焊接有小金珠,下半部的三根花絲上分別系有編織的麥穗花絲。編織絲為金、銀合金,直徑最細的0.29ram,最粗1.32ram。耳墜在制作過程中主要以多種不同粗細的金花絲編織為主,并配有焊接、錘打、拔絲等技術?;ńz的種類有麥穗絲,單股素金、銀絲,兩股、三股花絲,金珠等。
編輯推薦
本書從工藝的角度介紹了中國金銀器的發(fā)展史,以及各時代金銀工藝的特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