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課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玉民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21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歷經(jīng)滄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風范,將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會貫通,同時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學者,他們對于人生有著獨特的經(jīng)驗與智慧。本書匯聚中外哲學大師的思想精華,穿插北大人的生命體悟,不僅是一本哲學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導現(xiàn)代人生活的著作。

書籍目錄

│中國哲學│
百家之言,百種人生
生命的平衡 制禮作樂的能臣 
一代智者的道德修養(yǎng) 順其自然莫妄為 
用愛己之心愛他人 君子成人之美 
得人心者得天下 賤民的博愛 
萬物與我為一 辯客的奇思 
古代邏輯學 宇宙盡在我心中 
盡人事再聽天命 立法為規(guī)矩 
不同智慧,別樣境界
黃老之學的興盛 無為也有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模仿大師 
挑戰(zhàn)“天人感應” 
快意江湖,隨性生活
萬物亦有亦無 天人之際是奇才 
放浪形骸皆自然 多一點隨意,少一點羈絆 
享受天然人生 我欲成仙 
思想界三分天下 挑戰(zhàn)神學統(tǒng)治 
多元開放,兼容并包
佛教宗派的創(chuàng)立 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壓不垮錚錚鐵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心系天下,放眼世界
理學的興起 憂國憂民的情懷 
君子清而雅 萬物是我的朋友 
萬物皆只有一個天理 圣人當以道心為主 
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最完備的政治 我勸天公重抖擻 
睜眼看世界 
│西方哲學│
愛琴海岸的淳樸
愛智慧的源頭 智者的頓悟 
和諧就是一切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萬物不變都是一 讓生活快樂起來 
心是事物唯一的因 精神上的助產(chǎn)士 
不懂哲學的人只能看到影子 
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讓生命快樂一點 
芝諾悖論 對話你的心靈 
任何存在都是可懷疑的 人生的最高目的 
宗教的興起 
黎明前的黑暗
黑暗中的曙光 一段被遺忘的時代 
修道運動 教皇國的真正建立者 
物質(zhì)也具有思考能力 修道僧的信仰 
伊斯蘭文化及其哲學 教父般的權(quán)威 
異端的反抗 
陳酒中釀出新味來
政治哲學的新發(fā)展 真信仰是一種愚癡 
最低級的奴隸也能享有自由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始 君主擁護者 
我思故我在 被罵名包圍的哲學家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帝國的路線取道西方 探索人性的奧秘 
政治上的美德 人生的價值由自己決定 
誠實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最大的幸福原則 
19世紀的精神生活
兩大主義的反抗 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 
高舉唯物主義旗幟 理想社會應該沒有戰(zhàn)爭 
為了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松鸀楹尾煌?br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狂人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

章節(jié)摘錄

  生命的平衡  陰陽五行的智慧  陰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其中蘊涵了中國哲學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畛跏窃醋怨湃藢ψ匀坏奶剿骱涂偨Y(jié),即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后來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皆分陰陽?! 」湃肆晳T用陰氣和陽氣來解釋四季的變化和事物的此消彼長。他們認為,蒸發(fā)上升的是陽氣,沉滯下降的是陰氣。陽氣的季節(jié),氣從大地由內(nèi)而外,促使萬物生長;陰氣的季節(jié),氣沉滯下降,萬物凋零歸根。這陽氣和陰氣是萬物的根本,如果能相互平衡協(xié)調(diào),則四季風調(diào)雨順,不會偏衰;如果陰陽失衡,便會發(fā)生災難?! ∵@種觀點現(xiàn)在來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當時卻解釋了很多難以理解的現(xiàn)象。西周末年,太史伯陽父就曾以陰陽二氣來解釋地震的發(fā)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這也是史料中有關(guān)“陰陽”觀念使用的最早記載?! ≈袊糯恼軐W家們認為,陰和陽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作用,由此才會有此消彼長的現(xiàn)象,這也是一切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史記?天官書》中說:“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認為,陰陽是促使一切事物產(chǎn)生的根本,而五行則是構(gòu)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逍校茨?、火、水、金、土,這五種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它們相互作用、相互發(fā)展,維系著自然的平衡。木代表生長的物質(zhì);火代表可以散發(fā)熱能的物質(zhì);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動的物質(zhì),可以循環(huán);金代表堅固的物質(zhì)。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屬陽,水、金屬陰,土是中性?! №樦h(huán)來,五行便會互相生發(fā),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著循環(huán)走,五行便會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陰陽與五行這種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來闡釋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即自然界陰陽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則產(chǎn)生萬事萬物的無窮變化。  在傳統(tǒng)文化中,陰陽與五行影響深遠,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已經(jīng)具有了崇高的地位,而正式將陰陽與五行相結(jié)合在一起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鄒衍。作為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同時,也是古代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yī)學等發(fā)展的基礎(chǔ)?! “素缘膴W秘  陰陽學說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周易》的成書。  《周易》,也稱《易》或《易經(jīng)》,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古代帝王之學,人們常用它來預測未來、反映當前、決策國家大事。一直以來,各朝各代都有人研究《周易》,許多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更將其奉為一生必讀之書?! £P(guān)于“周易”,東漢經(jīng)學大師鄭玄認為,“周”就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大學士孔穎達則認為“周”只是一個地名,是周朝的代稱?! τ?ldquo;易”的解釋就更是眾說紛紜了。東漢經(jīng)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易”是因蜥蜴而得名,只是一個象形字,是蜥蜴的俗稱“變色龍”的引申義?! 《F(xiàn)代哲學家胡適則認為,“易”是變易、變化的意思,天地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時時刻刻變化的。他還舉了個例子:孔子在江邊看到滾滾不絕的江水,不覺嘆了一口氣說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者”便是“過去種種”。天地萬物,都像這滔滔河水,才到了現(xiàn)在,便早又成了過去,這便是“易”字的含義?! ≡谶@多樣的解釋中,雖然還沒有得到定論,但《周易》書中涉及的諸多占卜知識,以及對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描述,早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精髓和自然哲學的依據(jù)?! “素?,就是從《周易》中來的?!吨芤住分姓f:“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兩儀,即陰陽;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髡f八卦是上古時期伏羲所畫,象征自然世界的八種物象,后來周文王將八個單卦兩兩相疊,又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因此《史記》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記載,后世也有許多學者認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 ≈芪耐?,姓姬名昌,又稱伯昌。商紂王時期,他還只是西岐的一個諸侯,人稱西伯侯,因不滿商紂王重刑辟暗、淫樂后宮,而被崇侯虎告發(fā)。崇侯虎對商紂王說:“西伯積德行善、政化天下,諸侯都心有所向,這將對大王您十分不利呀!”于是紂王下令將西伯侯姬昌囚禁在一個叫羑里的地方,不讓他再回西岐?! ”焕г诶为z中整整七年的姬昌,無以打發(fā)時日,便發(fā)揮自己平生所積累的學識,潛心研究易學八卦。他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xiàn)在《周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留予后代子孫?! ∑鋵?,所謂的卦象,并沒有吉兇之分,只是用來分析說明人們在順境和逆境時,應采取的態(tài)度、行為和處事方法?!  吨芤住房胺Q我國文化的源頭,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諸子百家中,無論是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黃帝內(nèi)經(jīng)》都與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hellip;…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中國哲學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論,人生論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論。人生理想論即是關(guān)于人生最高準則的理論?! ?mdash;—張岱年  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哲學史家,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tǒng)相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mdash;—馮友蘭  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被譽為“現(xiàn)代新儒家”

編輯推薦

  東方之感性,西方之理性,相互碰撞交融,這便形成了人生的原貌。在哲學中發(fā)現(xiàn)生命,釋放心靈的壓力,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自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大哲學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