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懷瑾講佛學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武向南  頁數(shù):246  字數(shù):246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學貫古今、富有學養(yǎng)的老者,自幼接受傳統(tǒng)私塾的嚴格教育。他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箲?zhàn)時期,他先是投筆從戎,執(zhí)教于軍校,后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在名寺閉關研修佛學。    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間,南懷瑾先生發(fā)表了大量著作,堪稱博學多產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有三十多種。如此龐大的著作群,構成了一個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廣闊世界,內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術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學說,以及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方方面面。盡管南懷瑾先生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介紹,常因不合乎標準的學術規(guī)范而每每引發(fā)爭議,但卻深入淺出、觸類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筆流暢,沒有干澀古板的學究氣,并不時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和獨到的見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風靡臺灣和海外,自90年代初中國大陸開始陸續(xù)出版其著作,幾年間,僅《論語別裁》一書的銷量就已突破百萬冊。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國家實力亦目漸雄厚。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這樣一個文明古國之所以能重新煥發(fā)青春,在根本上與她那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就文化與國家的關系問題,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歷數(shù)朝甚至外來統(tǒng)治而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他說:“我們知道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試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無前例?!绷攘葦?shù)語已將文化對社會歷史的影響及作用深刻點明。    儒、釋、道三教合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特質。三種誕生于同一個時代的思想,經過近兩千年的融合,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對中國文化殿堂中的這三件瑰寶,南懷瑾先生曾有一生動的比喻:儒家當屬糧食店,是每個人及社會每天都要用到的,并且一時也離不開;道家則是藥店,當個人或社會出現(xiàn)問題時,當用道家的道論進行調治;而佛家則是百貨商店,里面的東西琳瑯滿目,什么都有,你可以進去拿上一二件,也可以走馬觀花般看上一番。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一股國學熱,而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忽略了佛、道兩家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儒釋道三家都是人間的學問,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儒學的普及與傳播在過去更多的是通過學校教育和科舉制度的實行,而佛道思想則更多地滲透到文學、藝術乃至生命哲學的方方面面,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們更為清醒地認識人生,明了自性。佛教自從東漢年間傳入中國,中外不計其數(shù)的大師經歷了數(shù)百年的翻譯經典和融會貫通的過程,使佛教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也雄辯地證明,中國固有文化有著博大的胸襟和超凡的包容力。    人們的生活好比是一座大山,每個人都在這山中。儒家強調的是有為,孔子就像是眾生的啦啦隊隊長,站在人群中鼓動著大家向山上爬;道家注重的是道,是自然,老子像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他告訴眾生,這山是怎樣的,人們怎樣做會有怎樣的結果;而佛呢,注重的是人心,釋迦牟尼直指人心,對那些處于困惑中的人們發(fā)問: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同時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以宇宙觀的角度來觀察人生,觀察社會,提出了“空”的思想。它的意義在于,將人們從單純的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中拉出來,擺脫一般的二元論、辯證法,以一種新的視角審視一切。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可使自心在紛亂中保持平靜,讓自我與周圍一切合而為一,達到和諧。    愛因斯坦晚年曾經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xiàn)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痹谥袊鸺医浀淙纭督饎偨洝贰毒S摩經》《法華經》以及《六祖壇經》,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這些經典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啟發(fā)。佛學指引我們修煉心靈,讓我們洞察世事,心胸豁達,用平和的心和宇宙天地間的智慧來指導我們處世行事,在紛繁復雜充滿困惑的人生旅途中,做到有所不為和有所作為。    在國學復興的今天,南懷瑾先生通過一本本深入淺出的著作再一次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加以整合、貫通,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帶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南懷瑾先生扮演著一個領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進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殿堂,領略千年中華文化的魅力。    大凡學者的論著觀點,多有過人之處,可作參考指導,但見解非作真理解??v然是學貫中外、縱橫古今的南懷瑾先生,也不外如是。盡信人則無己,我們在理解和消化南懷瑾先生觀點的同時,也需要有正知見,在“拿來主義”的同時,還要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智蘸。

內容概要

  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南懷瑾先生發(fā)表了大量著作,堪稱博學多產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達三十多種,內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術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學說,以及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方方面面。本書主要總結了南懷瑾先生的學術理論和研究成果,是對其系統(tǒng)整理研究的一個全面過程。對于佛學愛好者來說,能夠從本書中詳細了解到佛學的起源、發(fā)展以及現(xiàn)狀,還能對佛學著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作者簡介

  南懷瑾,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傳播者,曾任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高等學府教授。他編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他生平致力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著有《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禪與道概論》等學術專著。

書籍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清凈蓮華藏世界
◎佛教與印度文化的關系
◎釋迦牟尼,一切義成就者
◎中國佛教的傳播與發(fā)展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第二章 拈花微笑解禪宗
◎初祖達摩大師
◎二祖神光大師
◎三祖僧璨大師
◎四祖道信大師
◎五祖弘忍大師
◎六祖慧能大師
◎維摩禪傅大士
◎馬祖道一禪師
◎牛頭禪初祖法融
第三章 禪茶一味悟佛理
◎三法印
◎四圣諦
◎十二因緣
◎業(yè)報輪回
第四章 明心見性閱佛典
◎金剛經
◎楞伽經
◎楞嚴經
◎宗鏡錄
◎圓覺經
◎藥師經
◎維摩詰經
附 錄 傳記及著作概述
◎南懷瑾小傳
◎南懷瑾著作概述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道信大師一生的經歷和事跡,主要見于《楞伽師資記》《續(xù)高僧傳》《傳法寶紀》《神會語錄》《歷代法寶紀》《祖堂集》《傳燈錄》等文獻。道信生于隋朝開皇前一年(580),俗姓司馬,世居河內(河南泌陽縣),后遷徙至湖北蘄州廣濟縣。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政局復雜多變,王朝更迭頻繁,地域分分合合,世態(tài)紛亂無常。道信大師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中成長。    道信生而超異常人,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脫法門非常感興趣,對佛法的信解表現(xiàn),更是猶如宿世熏習。初出家修行之際,并未有善知識引導,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中,卻保持著潔身自愛的行誼。道信七歲出家,其剃度師戒行不清凈,道信曾多次勸諫,但是對方卻聽不進。沒有辦法,道信只好私下持守齋戒,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師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    后來,道信聽說舒州皖公山(安徽潛縣)有兩位僧人在隱修,便前往皈依。這兩位僧人就是從北方前來避難的三祖僧璨大師和他的同學定禪師(亦有說是林法師)。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僅十四歲的道信來到舒州皖公山禮拜僧璨大師,說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脫的法門。”三祖問道:“什么綁縛了你?”道信回答:“沒有人綁縛我?!弊嬖唬骸澳敲春伪馗蠼饷撃??”在三祖幾句話的啟發(fā)下,道信豁然大悟。原來,我們所感到的束縛不在外,而在我們的內心。束縛完全來自于我們自心的顛倒妄想,也就是分別、計度、執(zhí)著。如果看破了這些妄想,知道它們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當體即空,不再被它們所轉,那我們當下就解脫了。內心不解脫,到哪兒都不會自在的。因此,解脫在心,不在外。    道信開悟之后,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xù)留在祖師的身邊,一方面侍奉祖師,以報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師的加持,做好悟后保任的工夫。這樣有近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三祖不時地點撥道信大師,并不斷地加以鉗錘,直到因緣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給他。付法之時,三祖語出成偈: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從此以后道信接引群品,廣開禪門,是為禪宗四祖。找到禪門繼承者后,僧璨大師便前往羅浮山(廣東增城縣)弘法,道信原本要相隨,卻被大師制止,并說“但于后住,必大弘益”。在大師看來,道信學禪已成熟,可以離開自己身邊自行修禪傳法。從此,道信開始獨立修禪傳法。    當時的隋朝對出家為僧有一定的制度要求。按國家規(guī)定,必須先經國家定期舉行考選,由僧眾選舉人員考核,通過之后才能剃度出家,再由國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行,這才是真正入了“僧籍”。道信大師雖于七歲出家,但當時正值國家兵荒馬亂、人民流離失所之際,因緣際會下并沒有得到國家的剃度允許,僅屬私度,未能有一個合法的身份。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與世同存,化樂有情。于是在隋大業(yè)年間(605—617),國家大量度人出家之際,道信得以參加考試,得到政府承認,發(fā)給度牒,分配至吉州(江西吉安縣)的寺院居住,這時他已是出家近二十年的比丘了。    在吉州期間,由于道信為吉州百姓避免了一場劫難,因而受到民眾的敬仰,于是名聲大振。不久,道信欲往衡岳,在路過江州(江西九江市)時,應僧俗兩界的邀請,住持廬山大林寺,且一住就是十年。廬山大林寺是三論宗興皇法朗的門人智顗創(chuàng)建的道場,智顗曾師從三論宗高僧興皇法朗大師,又跟隨天臺宗的智頭修學禪法。道信在這里受到以般若性空為核心的三論宗義以及天臺宗的浸熏。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今天的世界唯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yǎng)成沒有了,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yǎng)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fā)展,才有希望。    當年我讀四書五經,都是要背的。小朋友們要放學了,心里高興,一邊嘴里唱著一邊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這樣讀書,心里會記住,一輩子忘不了。想起來的時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南懷瑾

編輯推薦

《聽南懷瑾講佛學》編輯推薦: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與南懷瑾同行,聆聽來自佛門凈土的清凈智慧!這是一場與智者高人的對話,一次對自我靈魂的審視。無量佛如蓮,無邊佛法如蓮,人生亦應如蓮,安詳則步步生蓮。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fā)達,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幸福;壞,是指人們?yōu)榱松娴母偁幎β担瑸榱藨?zhàn)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欲海的難填而煩惱。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這物質文明發(fā)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今天的世界唯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yǎng)成沒有了,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yǎng)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fā)展,才有希望?!蠎谚?/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聽南懷瑾講佛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