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大江健三郎 頁數(shù):215 字數(shù):110000 譯者:王成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nèi)毡救苏幱凇?·11”東日本大地震、大海嘯和福島核電站大事故后的危機之中。作為一名上了年歲的作家,凝視置身于這場危機之中的自我,其實是在回顧自己的人生——從早在十歲這個人生剛剛開始的時期便已經(jīng)歷的巨大危機算起,直至將要迎來人生終點的當下這場以國家級別再現(xiàn)的危機?;仡欁约菏侨绾螐闹猩钸^來的。 就在持續(xù)著這一切的時日里,我意識到這套“精選文集”所選入的自己的作品群,對于仍將繼續(xù)凝視和回顧的我來說,無疑是最佳的文本,而且確實是以令人驚異的高超水準選編而出的文本?,F(xiàn)在,我把這些作品的日文版本排列在書桌上并繼續(xù)著我的思考。我抽出其中的作品開始閱讀,任由時間流逝。接下去,我不可遏制地將下一本書捧入手中。 《個人的體驗》講述了我人生中所發(fā)生的最重要的變故,映現(xiàn)出早在將近三十歲的時候,第一個孩子帶著頭部病疾誕生,自己如何陷入混亂、不安和痛苦,試圖從這種狀態(tài)中抽身逃出,最終卻決心與這個孩子共同生活下去?!缎氯撕牵褋戆?!》則幸福地敘述了二十年之后,這個決心如何得以實現(xiàn)并成為我人生中的可靠支柱。 《遲到的青年》描繪了主人公生活于其中的日本社會。那位青年雖然生活在戰(zhàn)后的民主主義體制之下,他父親所信奉的國家主義信條,卻是怎樣地使他面向國家的往昔并試圖將他拉回到那種往昔?!队H自為我拭去淚水之日》同樣描繪了這一切,而且,在我置身于作家的晚期而創(chuàng)作的、目前的最新長篇小說《水死》中,這個主題打破了長久以來的沉默,猛然復活過來?!犊辗穭t完全從其他側(cè)面將小說本身的光亮投射于如此這般地持續(xù)著作家生活的生涯。 綜合性論述我身為作家的文學活動之手法和主題的文學論,是《小說的方法》,而《大江健三郎 講述作家自我》,則一如書名那樣講述了我這么一位作家的人生故事?,F(xiàn)在,我懷有一種感覺,認為業(yè)已重新并完整地把握了自己身為作家的生涯。 在此基礎上,在此后并不長久的余生中,我將如何表現(xiàn)當下的危機?我能否以此形成自己“最后的小說”?我并沒有準確、可靠的預測。不過,當我正要嘗試著去做這一切的時候,這套《大江健三郎精選文集》在中國的出版發(fā)行,于我來說,便成為至高無上的激勵。 二0一一年七月一日,于東京 (許金龍譯)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大江健三郎自選的文論集。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文學理念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法論一直備受關(guān)注。大江健三郎的創(chuàng)作基本態(tài)度、理念和表述方法是一以貫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其創(chuàng)作立足于現(xiàn)實,又超越現(xiàn)實,將現(xiàn)實與象征世界融為一體。再加上大江的文學使用的是“物質(zhì)化的語言”和“比喻·引用文體”,以適應現(xiàn)實狀況的復雜性,擴大其想像活動的范圍。這種語言和文體,不僅保證了大江在文學上的想像的生命力,而且也從根本上保證了大江的存在主義文學日本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從而創(chuàng)造出大江文學的獨特性。
作者簡介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94年以作品《個人的體驗》和《萬延元年的Football》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借助《空翻》、《被偷換的孩子》、《愁容童子》、《別了,我的書!》等作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并于《在自己的樹下》、《兩百年的孩子》等作品里表現(xiàn)了對新人、孩子和童子等未來之象征所寄予的希望……
書籍目錄
文學語言和“陌生化”
構(gòu)思的各種層次
對于作者來說,文體是什么?
活躍的想象力
讀者與意象的分節(jié)
個體、整體與騙子的模式
戲仿及其展開
從邊緣到邊緣
荒誕現(xiàn)實主義的意象體系
作為方法的小說
怎樣寫?寫什么?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吟唱和歌曾經(jīng)稱為注視和歌。我們可以重新想起前面的話題,作為“陌生化”所表現(xiàn)的文學形式,小林秀雄把和歌放在日語的基礎上去認識宣長的意識與物的關(guān)系?;谶@樣的經(jīng)驗,我相信對語言作過深刻思考的人,無論通時的還是共時的,都會到達一個相同的境地。 有關(guān)“陌生化”的方法論,我主要從語言和詞匯的層面去作考察。“陌生化”有效性的廣度,包括從詞語的層面到文學類型的層面,甚至超越了這一領(lǐng)域并散發(fā)著能量。什克洛夫斯基作為一個使用“陌生化”方法的高明的評論家對托爾斯泰作了評價。鮑里斯·艾亨巴姆①同樣認為托爾斯泰是一個徹底的“陌生化”手法藝術(shù)家。托爾斯泰是如何把一切都“陌生化”的?對于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他是如何反復執(zhí)拗地否定,反復強調(diào)事實不是那樣而是這樣,不斷地實現(xiàn)“陌生化”的呢?“勇氣并非如此表現(xiàn)出來的,人們并非可愛,也并非如此生活、思考甚至死亡的——托爾斯泰的整個源泉就在這里。對托爾斯泰來說,的確,破滅性的、不可避免的‘并非如此’即將來臨。也就是說,藝術(shù)并不像人們描寫的或思考的那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托爾斯泰實際上是一個把危機作為準則的人物,暴露、破壞的力量隱藏在他幾乎所有的手法里。”(B.M.艾亨巴姆著,山田吉二郎譯,《青年托爾斯泰》,三鈴書房) 就藝術(shù)的體系范圍來講,藝術(shù)本身的“陌生化”存在于最徹底的地方。到達此處之前,從一個詞語的“陌生化”層面開始細致地構(gòu)筑一個層次,經(jīng)過依次連續(xù)的下一個階段,“陌生化”便形成了。因此,采用“陌生化”的方法論作為小說創(chuàng)作手法的人,在現(xiàn)實的所有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能夠通過這種手法做到自我檢驗。同時,對他人創(chuàng)作的小說,也可以運用“陌生化”手法進行批評,包括從語言、詞匯到整個作品的各個層面得到對其批評的契機。在此,我想分析一下,作為一個實際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自己是如何運用“陌生化”手法的。 譬如說,我正在寫一部小說。小說是由許許多多詞句堆砌而成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之前,自己的意識和無意識是互相重疊的,這里有一個給予或?qū)ふ以~語的模糊構(gòu)思階段。首先,在最初的層次上能夠判斷自己的構(gòu)思是否被“陌生化”。本來,語言如果不寫在紙上,一切就不會清晰。在書寫詞語、完成句子及組合句子構(gòu)成段落、表達想象力這三個層面上,都可以問自己這一切是否被“陌生化”。 下面,我想分別實際分析一些其他的例子。正像這種“陌生化”的方法所表述的那樣,關(guān)于小說方法存在許多有說服力的觀點,它們都是從語言、詞匯開始而面向文學藝術(shù)的整體,然后把它擴展,刻印在各個細微的層面,靠各個層面來發(fā)揮它的作用。小說是語言的有機結(jié)構(gòu)體,這些有說服力的觀點強調(diào)了小說的方法論特征,也顯示出小說的結(jié)構(gòu)特點。
后記
《小說的方法》是大江健三郎創(chuàng)作轉(zhuǎn)折期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1978年作為“巖波現(xiàn)代選書”之一由巖波書店出版。那是日本廣泛譯介外國文化理論的時期,正如大江在《大江健三郎講述作家自我》(許金龍譯,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中所講的那樣,“在我的一生中,那是一段最好的時期,是進入由文學理論與具體的文學以及作家和詩人們?nèi)趨R而成的整體里去,并且經(jīng)歷了沸騰一般的邂逅相識的最好時期”,此書也成為讀者關(guān)注的對象?!缎≌f的方法》是大江吸收借鑒結(jié)構(gòu)主義美學、人類文化學等歐美文化理論,運用俄羅斯形式主義、想象力、陌生化、戲仿化等,研究文學方法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從中可以看出他把文學作為方法思考人類未來的軌跡。大江在“后記”中記述了寫作《小說的方法》的目的。那是為修改小說《同時代游戲》所做理論探索的結(jié)晶。所以,《小說的方法》對于理解大江健三郎的文學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1993年,《小說的方法》收入巖波“同時代圖書館”系列叢書,1998年作為“特裝版巖波現(xiàn)代選書”再版。2000年,大江健三郎親自把《小說的方法》選人中文版《大江健三郎自選集》之中。 我記得最初接受翻譯《小說的方法》的任務是在2000年4月下旬。這是我留學回國后接受的第一個文學翻譯工作。當時,擔任中文版《大江健三郎自選集》編委的許金龍和王中忱兩位先生找到我,向我介紹了為配合大江健三郎先生訪華,河北教育出版社計劃翻譯、出版《大江健三郎自選集》,并且,讓我承擔《小說的方法》的翻譯任務。我很痛快地答應了,我為自己能夠翻譯大江先生的作品感到自豪。但是,開始翻譯工作之后,為自己的貿(mào)然承諾感到后悔。大江的文章實在是太難理解。大江先生在“后記”中也說:“《同時代游戲》和《小說的方法》與后來發(fā)表的作品相比,只被少數(shù)人理解”,“《小說的方法》看起來就好像是僅供自己閱讀的作品”,“我通常是在論述一個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新問題,然后不斷深入探討下去。”《小說的方法》內(nèi)容豐富,文章艱澀難懂。大江先生精通法語和英語,博古通今,對于文學語言有著獨特的感受,許多“陌生化”的句子,大量的世界各國文學事例(不僅是歐美文學,甚至非洲某國不甚有名的作家,太平洋島國的文學,都有涉及),讓我難以應付。通過翻譯《小說的方法》,使我切身體會到大江文學世界的博大精深。 翻譯《小說的方法》的日日夜夜,至今記憶猶新。為迎接大江先生9月份訪華,翻譯出版的時間很緊,翻譯工作壓力很大。所以,那一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我確實是在翻譯工作中度過的。筒子樓里的居住環(huán)境很差,在狹小的空間中,在夜深人靜時,為《小說的方法》中的文章而冥思苦想,奮筆疾書。那時因特網(wǎng)還未普及,為核對文學作品的書名、人名和引文,經(jīng)常跑圖書館。為了使我能夠盡快完成翻譯任務,妻子給了我最大的支持。不僅家務活她全包了,還幫我謄寫譯稿,遇到讀起來不通順的句子,她還和我一起斟酌。盡管,我在翻譯過程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由于時間緊,加之我對大江文學研究不深,譯文中不免留下一些遺憾。我很感謝金城出版社,這次出版大江健三郎作品集,給了我一次翻譯修訂的機會。 中文版《小說的方法》2001年出版至今將近10年,其間,2008年臺灣麥田出版了繁體字版,收入王德威主編的“麥田人文”叢書之中。由呂淳鈺校閱的麥田版《小說的方法》增加了西文的人名、書名,修改了一些錯譯、誤譯的語句,使譯文更加完善。在此,我要感謝呂淳鈺女士。但是,為了符合臺灣讀者的閱讀習慣,麥田版《小說的方法》中,有許多固有名詞(例如人名、書名等)和句子結(jié)構(gòu)被改成了臺灣式的中文,不太適合大陸讀者的閱讀習慣。這次翻譯修訂過程中,參考了呂淳鈺校閱的文本,重譯了一部分譯文,增加了西文的人名、書名和注釋,使《小說的方法》的翻譯文本更加精確。然而,翻譯是遺憾的藝術(shù),譯文中還會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我期待新版讀者對《小說的方法》的譯文批評指正。 王成 2010年11月11日
編輯推薦
《小說的方法》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創(chuàng)作轉(zhuǎn)型期的文學理論著作,吸收借鑒結(jié)構(gòu)主義美學、人類文化學等歐美文化理論,綜合論述身為作家的文學活動之手法和主題的文學論,以文學思考人類的未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