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周德生,郭志華 總主編 頁數(shù):277 字數(shù):232000
內容概要
《指南后論》系清代名醫(yī)葉天士的門人華岫云、邵新甫、鄒時成、姚亦陶、鄒滋九、華德元、蔣式玉、龔商年、丁圣彥、秦天一、鄭望頤、陸履安等根據《臨證指南醫(yī)案》一書整理編撰而出的。本書與《臨證指南醫(yī)案》內容一一對應,對醫(yī)案進行評注并解析,介紹了很多葉天士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實用性很強。
《指南后論》介紹了葉天士的主要學術成就和臨床經驗,對于當代中醫(yī)外感病學、內傷雜病學理論的發(fā)展以及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書籍目錄
第一節(jié) 中風論
第二節(jié) 肝風論
第三節(jié) 眩暈論
第四節(jié) 頭風論
第五節(jié) 虛勞論
第六節(jié) 咳嗽論
第七節(jié) 吐血論
第八節(jié) 失音論
第九節(jié) 肺痿論
第十節(jié) 遺精論
第十一節(jié) 淋濁論
第十二節(jié) 陽痿論
第十三節(jié) 汗論
第十四節(jié) 脫論
第十五節(jié) 脾胃論
第十六節(jié) 木乘土論
第十七節(jié) 腫脹論
第十八節(jié) 積聚論
第十九節(jié) 痞論
第二十節(jié) 噎膈反胃論
第二十一節(jié) 噫噯論
第二十二節(jié) 嘔吐論
第二十三節(jié) 吐蛔論
第二十四節(jié) 不食論
第二十五節(jié) 腸痹論
第二十六節(jié) 便閉論
第二十七節(jié) 肺痹論
第二十八節(jié) 胸痹論
第二十九節(jié) 哮論
第三十節(jié) 喘論
第三十一節(jié) 呃論
第三十二節(jié) 疸論
第三十三節(jié) 風論
第三十四節(jié) 寒論
第三十五節(jié) 風溫論
第三十六節(jié) 溫熱論
第三十七節(jié) 暑論
第三十八節(jié) 濕論
第三十九節(jié) 燥論
第四十節(jié) 疫論
第四十一節(jié) 癍痧疹瘰論
第四十二節(jié) 痰論
第四十三節(jié) 痰飲論
第四十四節(jié) 郁論
第四十五節(jié) 肝火論
第四十六節(jié) 不寐論
第四十七節(jié) 嘈論
第四十八節(jié) 三消論
第四十九節(jié) 脾癉論
第五十節(jié) 瘧論
第五十一節(jié) 泄瀉論
第五十二節(jié) 痢論
第五十三節(jié) 便血論
第五十四節(jié) 脫肛論
第五十五節(jié) 痿論
第五十六節(jié) 痹論
第五十七節(jié) 痙厥論
第五十八節(jié) 驚論
第五十九節(jié) 癲癇論
第六十節(jié) 衄論
第六十一節(jié) 疝論
第六十二節(jié) 頭痛論
第六十三節(jié) 心痛論
第六十四節(jié) 胃脘痛論
第六十五節(jié) 脅痛論
第六十六節(jié) 腹痛論
第六十七節(jié) 肩臂背痛論
第六十八節(jié) 腰腿足痛論
第六十九節(jié) 諸痛論
第七十節(jié) 耳論
第七十一節(jié) 目論
第七十二節(jié) 鼻論
第七十三節(jié) 牙論
第七十四節(jié) 咽喉論
第七十五節(jié) 瘡瘍論
第七十六節(jié) 調經論
第七十七節(jié) 淋帶論
第七十八節(jié) 崩漏論
第七十九節(jié) 胎前論
第八十節(jié) 產后論
第八十一節(jié) 癜瘕論
第八十二節(jié) 熱入血室論
第八十三節(jié) 痘論
第八十四節(jié) 疳論
第八十五節(jié) 吐瀉論
第八十六節(jié) 癇痙厥論
第八十七節(jié) 蟲論
章節(jié)摘錄
第七十七節(jié) 淋帶論 【原文】 帶下者,由濕痰流注于帶脈,而下濁液,故日帶下,婦女多有之。赤者屬熱,兼虛兼火治之。白者屬濕,兼虛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補脾腎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最要分辨。白帶、白濁、白淫三種,三者相似,而迥然各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黏,此下元虛損也。白濁者,濁隨小便而來,渾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而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也。至于淋癥,由腎虛膀胱積熱所致。腎虛則小便數(shù),膀胱熱則小便澀,淋有氣、血、砂、膏、勞五者之殊,皆屬濕熱。氣淋為病,小便澀滯,常有余瀝不盡。血淋為病,遇熱即發(fā),甚則溺血。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尿血。砂淋為病,陰莖中有砂石而痛,溺不得卒出,砂出痛止是也。膏淋為病,溺濁如膏,敗精結者為砂,精結散者為膏,又煮海為鹽之義。勞淋遇勞即發(fā),痛引氣沖。大約帶病,唯女子有之,淋濁男女俱有。景岳云:婦人淋帶,其因有六。一心旌搖,心火不靜而帶下者,先當清火,宜朱砂安神丸、清心蓮子飲之類。若無邪火,但心虛帶下,宜秘元煎、人參丸、茯菟丸之類,一欲事過度,滑泄不固而帶下者,宜秘元煎、苓術菟絲丸、濟生固精丸之類。一人事不暢,精道逆而為濁為帶者,初宜威喜丸,久宜固陰煎之類。一濕熱下流而為濁帶,脈必滑數(shù),煩渴多熱,宜保陰煎、加味逍遙散。若熱甚兼淋而赤者,宜龍膽瀉肝湯。一元氣虛而帶下者,宜壽脾煎、七福飲、十全大補湯。若陽氣虛寒,脈微澀,腹痛多寒,宜加姜、附、家韭子丸。一脾腎氣虛下陷多帶者,宜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之類。已上淋帶辨證論治,仿佛已備。語云:鴛鴦繡出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若求金針暗度,全憑葉案搜尋。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