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民文集(第4卷)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林超民 云南出版集團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林超民  頁數:424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80年代初,云南省政府決定編修地方志書。從1949年《新纂云南通志》刊印后,30多年間云南沒有撰修過地方志書。參加撰修《新纂云南通志》的老一輩學者都已仙逝,30多年間,沒有培養(yǎng)過方志學的專門人才。要編修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云南省志及各地州市縣地方志,急需培養(yǎng)方志人才。為此,1984年6月,云南省地方志辦公室與云南大學歷史系聯合舉辦云南省首屆方志主編培訓班。我被任命為培訓班的班主任,同時擔任《云南政區(qū)沿革》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我?guī)煆脑鴧⒓印缎伦朐颇贤ㄖ尽纷薜摹暗崾肪揠ⅰ狈絿そ淌谘辛曉颇系胤绞?,獲聞緒余,對地方史志一知半解,且從未編修過方志,既無實踐,又無理論。我充任班主任實在是因為“山中元老虎”。在三個多月的研習期間,我與參加培訓的各位主編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探討,從中得到不少啟迪,為日后云南地方史志的研究與教學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經過十年撰修地方志的艱辛探索與認真實踐,新修的方志一部接一部地問世,方志理論在修志實踐中有較大發(fā)展和提高,涌現出一批修志人才,形成一支相當可觀的修志隊伍。當時的學員大都成為修志專家和編修地方史志的領軍將帥。他們時常把自己的修志成果與研究心得寄給我,我這個班主任和教員成為當年學員們的“函授學生”。正當我這個“猴”向他們這些修志之“虎”學習的時候,不少學員在出版他們的方志學著作時,向我征序。他們寫的書,都是來自撰修地方史志的實踐,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方志學有所貢獻,能為他們的大作寫序,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是我為專家學者的著作作序的開始。

內容概要

  20世紀80年代初,云南省政府決定編修地方志書。從1949年《新纂云南通志》刊印后,30多年間云南沒有撰修過地方志書。參加撰修《新纂云南通志》的老一輩學者都已仙逝,30多年間,沒有培養(yǎng)過方志學的專門人才。要編修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云南省志及各地州市縣地方志,急需培養(yǎng)方志人才。為此,1984年6月,云南省地方志辦公室與云南大學歷史系聯合舉辦云南省首屆方志主編培訓班。

作者簡介

林超民,云南人學歷史學、民族學教授。1967年畢業(yè)于云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yè)五年制本科。先后當過軍懇戰(zhàn)上、茶廠工人、中學教師。1978年9月考取云南人學中國民族史專業(yè)研究生,從方國瑜、江應樑教授研修,獲歷史學碩士與博士學位。1990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1991年被嘲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2年被評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3年獲國務院專家津貼,1998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

書籍目錄

謝辭/1自序/1《東陸瑰寶——董澤傳》序/1《昆明醫(yī)學院校史》序/3《抗日戰(zhàn)爭滇西戰(zhàn)事篇》編后記/5《秉燭集》編后記/7《(南中志)校注稿》編后記/9《民族學文庫》前言/10《云南大學史學叢書》前言/12《云南民族文化知識叢書》前言/13《云南民族研究叢書》前言/17《智慧的明燈——中華文化名人》叢書序/19《云南鄉(xiāng)土文化叢書》總序/21《那方水土那方人》叢書總序/24《中國民族史研究叢書》總序/27《民族學通報》發(fā)刊詞/29《民族學評論》卷首語/32《西南古籍研究》2006年卷首語/34《云南大學伍達觀教育基金年刊》前言選/36《云南大學伍馬瑤人類學博物館藏品圖集》前言/44伍馬瑤人類學博物館碑記/47瑤華清新惠風和暢——云南大學伍馬瑤師生書畫作品展前言/48《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zhàn)》前言/50《金秋頌——云嶺老人風采》序言/57《金秋銀杏》前言/60《中國民族史博士論文叢書》前言/62《云南對外交通史》序/65《民國云南彝族統治集團研究》序/68《明清云南婦女生活研究》序/72《清代云南綠營兵研究——以汛塘為中心》序176《走向世界的納西文化——20世紀納西文化研究述評》序/81《商人與近代中國西南邊疆社會:以滇西北為中心》序/87《安北與單于都護府——唐代北部邊疆民族問題研究》序/93《清代云南瘴氣與生態(tài)變遷研究》序/97《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序/103《道教與云南文化》序/106《水目山志》序/108《中國古代民族思想與羈縻政策研究》序/111《云南史話》序/114《千瓣蓮花》序/116張問德先生《偏安騰北抗戰(zhàn)集》和《秋生草堂詩文錄》序/120《漢夷雜區(qū)社會研究——民國石林社會研究文集》序/125《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研究》序/128《大理宗教論稿》序/131《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萃要》序/135《大洋彼岸的目光——美國學者眼中的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文化》序/138《聚散之間——滇西北納人喪葬儀式研究》序/143來自邊地的鮮花——《滇邊文萃》序/146拓展民族研究的新視野——《從圖騰符號到社會符號——少數民族色彩語言揭秘》序/148《騰越文化覽勝》序/150《故園一脈——施甸縣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序/153《佤山行——西盟佤族社會調查紀實(1956~1957)》序/158《云南石林舊志集成》序/161《新松集》編后記/164《新浪集》前言/166《新鳳集》前言/169《新鳳集》后記/172《新翼集》序/174《圓通山》發(fā)刊詞/178《南詔國史探究》序/180《姚安高氏族譜》序/183《爨氏與南中大姓研究》前言/187《南碑瑰寶——爨寶子碑與爨龍顏碑研究》序/190《爨文化論叢》序/194《爨文化新探》序/196《遠逝的繁華——爨氏家族興衰研究》序/199《玉出云南考》序/201《滇國研究》序/203云南歷史研究的堅強基石——方國瑜的《云南史料目錄概說》/205歷史地理與民族關系研究的杰作——方國瑜的《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208方國瑜著作提要/211《民族研究》——我離不開的良師益友/219來自實踐的真知灼見——讀《云南民族工作的實踐和理論探討》/221天下一統與華夷一體——讀《中國古代的民族思想與羈縻政策研究》/223探究中華民族凝聚與認同之魂的哲學新著——《中華民族的形成與凝聚新論》一書讀后/229云南民族史研究的開創(chuàng)之作——重溫范義田《云南古代民族之史的分析》/232云南民族服飾:喜聞樂見的歷史與文化/236有益今日惠澤千秋——讀《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238取經東洋建設云嶺——周立英整理《乙巳東游日記》書后/243獻給云南母親的精美項鏈——讀《云南歷史文化名人錄》/245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讀優(yōu)秀科普著作《生命的歷程》/248改革與歷史科學暨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開幕詞/250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緬戰(zhàn)場國際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致辭/25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緬戰(zhàn)場國際學術討論會閉幕詞/256在中國宋史學會閉幕式上的講話/259在2000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致辭/2612000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討論會閉幕詞,265給南詔大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的賀信/267首次盛會創(chuàng)新學術友好合作開拓前進——在廣西民族學院“中國與東南亞民族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270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孫中山逝世80周年學術交流會開幕式上的致辭/273……古代驃國/413后記/424

章節(jié)摘錄

以往.人們對瘴氣的認識較為模糊,甚至有些混亂。大多將瘴氣混同于瘧疾。這種情況不僅是人文學者、社會科學工作者,就是自然科學、醫(yī)學T作者,都難脫此窠臼。周瓊在閱讀大量文獻和田野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仔細考辨、反復比對,提出“瘴”、“瘴氣”、“瘴癘”是性質不同的三種病態(tài)。瘴是在特殊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形成對人體有害的自然物質,包括瘴氣與瘴水瘴癘則是人們在沾染瘴氣或漲水后罹患的疾病。瘴癘不只是瘧疾,而是種類紛繁、表現各異的多種疾病。本書對所涉及的關鍵詞作了周詳系統的清理與厘定。厘定“瘴氣”的概念,在學科研究上的意義和價值是不言而喻的。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對歷代文獻作考辨的功底,沒有對諸家論述作綜合研究的細致,沒有對已有成果的大膽質疑和獨立思考,顯然是不可能的。本書的“學術回顧”中,作者對以往在瘴氣、瘴癘研究方面的基本文獻、重要文章幾乎無所遺漏地進行了分析研討。這不僅是研究方法,更是治學的態(tài)度和學者的品格。作者在清理和厘定“瘴氣”的概念上,真正實踐了陳寅恪所說“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名論。清代的紀錄,近人的描述,對云南的瘴氣無不籠統言之。周瓊在厘定瘴氣概念的基礎上,對清代云南瘴氣分為七大區(qū)域分別考察。七個瘴氣區(qū)域的劃分考慮到地理的、生態(tài)的及人文的因素。科學注重的就是差異,忽略了差異就不可能得出普遍的規(guī)律。我們看重作者在學術上第一次對清代云南瘴區(qū)分布區(qū)域的劃定,但更值得稱道的應該是作者對不同區(qū)域的瘴氣的不同特點的質的區(qū)別。科學研究的區(qū)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的把握。沒有對特殊的把握,就談不上二對一般規(guī)律的總結。只有切實地研究事物的不同特點,我們才可能避免主觀性、表面性、片面性,我們的研究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這就是本書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

后記

小時候就聽父母講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后羿射日的故事,深為他們的英雄氣概所感動。稍長,看女媧、夸父等古代英雄的連環(huán)畫,中學讀魯迅的《故事新編》,對我國古代的英雄更加敬仰。大學開始讀《山海經》,對中國古代的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讀《陶淵明集》頗喜歡《讀(山海經)十三首》。每當我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便會吟誦“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以此激勵自己。年過花甲,我依然深深地愛著《山海經》的英雄們?!渡胶=洝钒殡S著我的一生,更確切地說,是《山海經》給了我理想、志氣、決心、勇敢、堅定、毅力,引導我在生命的歷程中不斷進取、不斷向前。《山海經》凝聚了中華民族不計功利、不畏艱險、不懼挫折、不怕犧牲,只知開天辟地、披荊斬棘、造福人類的偉大精神?!渡胶=洝酚⑿蹅兊墓餐攸c是:無私、無畏,一心救民眾于水火、為民眾謀福祉。與那些詭謀狡算、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涂炭生靈的所謂英雄相比,無異天淵之別。在聰明人看來,《山海經》的英雄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不識時務的傻瓜。但中國歷史正是這樣的傻瓜譜寫的?!渡胶=洝返挠⑿蹅兇蠖嗍×耍麄兊木裰档萌f眾崇敬并萬世永存!也許,靠禍害民眾、犧牲百姓取得勝利的強俊豪杰也會得到一時的贊頌,但他們最終會戴上“亂世奸雄”的帽子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女媧、夸父、精衛(wèi)、后羿等等英雄鼓舞我走過泥濘、崎嶇、坎坷的漫漫人生路。在不斷進取的路途中,寫下的文字,記錄著我學習、研究、教學的心得,結集出版,展現我求索的過程。在我看來,進取的過程是最重要的,成果倒在其次。步人花甲之年,重溫《山海經》,我還會像陶淵明所云:“高酣發(fā)新謠,寧效俗中言”!

編輯推薦

《林超民文集(第4卷)》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林超民文集(第4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