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7輯)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作者:曹順慶 編  

內(nèi)容概要

《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7輯)》是比較文學論文集,共分四章,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西方跨文明研究、中外文藝理論比較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本輯主要集中探討“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與比較文學研究”的諸種問題,所收錄的論文是沿著中國學派研究路徑進行學術創(chuàng)新的一次頗具意義的努力。

書籍目錄

方法論與變異學主持人語變異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重大突破比較文學研究之方向和方法論新時期比較文學教材的發(fā)展從《文心雕龍》“風骨”英譯及闡釋看關鍵詞的重塑和話語秩序的建立現(xiàn)代性影響下“晚明敘事”的矛盾與修飾策略文學意義論比較研究主持人語“意象”和“意境”:中國古代詩論的意義論的取向語義雜多:新批評的文學意義論語言之邏各斯:話語“樣式齊全,榫合完美”——評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中西詩學平行研究主持人語直觀與解脫:在尼采與克羅齊之間的朱光潛美學他者的視角:西方中國文論研究——以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為例“詩學”東方文化比較研究主持人語梵語詩學的現(xiàn)代運用中朝文論關系比較中日詩話的影響與比較一一十至十三世紀中日詩話關系探析訪談與介紹格林布拉特與歐美當代文化詩學編后語

章節(jié)摘錄

二、影響研究的特點與面臨的困惑法國學派提出比較文學就是研究國際文學關系史,堅持實證性的科學精神正是法國學派的突出個性,但是實證性的文學關系也同時包含變異的問題。因為當一國文學傳到另一國時,它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變異。實際上,國際文學關系的兩大支柱是實證與變異,也就是實證性的國際文學關系與變異性的國際文學關系。對于實證研究,我們可以做如下分類:詩歌的實證關系研究、小說的實證關系研究、形象學的實證關系研究。對于變異研究,我們也可以做如下分類:翻譯的變異研究、語言的變異研究、接受學的變異研究等等。在法國學派的研究中,國際文學關系研究只突出了實證性的一面,即只注重研究存在著事實聯(lián)系的不同國家的文學,而忽略變異性的一面。法國學派不但回避談論審美判斷與平行比較的問題,也沒有認識到在影響研究中存在著的變異。這是法國學派學科理論的兩大缺憾。其中,放棄“比較”,忽略文學審美的缺憾,被美國學派所彌補,而變異性的缺憾至今仍未解決。法國學派提出國際文學關系時,一直強調實證性和科學性,但是在具體從事影響研究時卻遭遇了很多無法實證的困難。比如,運用實證方法就很難對形象學進行研究。實際上,形象學研究的實質就是變異,而且法國學派在最早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就已經(jīng)提到了文學作品中的“他國形象”問題,這證明他們早已涉足非實證性的變異學領域的研究,只是自己還未察覺,因而也沒有能夠從學科理論的高度加以總結。

編輯推薦

《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7輯)》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7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