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正義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李普曼 等著;展江 主譯評  頁數(shù):453  字數(shù):549000  譯者:展江  
Tag標簽:無  

前言

由展江博士主編的《新聞與正義》殺青之前,囑我寫幾個字,我爽快地同意了。在我看來,在中國翻譯出版以普利策的名字冠稱的新聞獎作品,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情。對多數(shù)新聞界人士來說,普利策其人其事并不陌生。這位被尊為美國現(xiàn)代報業(yè)之父的報業(yè)主,年幼時雖家境貧困,仍受過良好教育。他當過兵,干過雜工,21歲起步入記者行當,不久即成為報紙合伙人。他辦的另一份報紙,以“真理的喉舌”作為辦報方針,倡導社會改革,但又以聳人聽聞、煽情報道和展現(xiàn)暴力來擴大發(fā)行。1883年,他買下作為他報業(yè)活動里程碑的《世界報》,四年后又出版《世界晚報》?!妒澜鐖蟆肥蛊绽叽蟪鲲L頭。這份報紙不僅令他賺錢,還使他有了一塊改革試驗的樣板田。普利策對《世界報》的經(jīng)營與編排在許多方面是獨樹一幟的。他宣稱《世界報》是獨立的報紙,為市民服務。他強調報紙要揭露貪污腐敗,鼓吹開展社會改革運動。他主張報紙發(fā)表的新聞要真實和準確,文字要簡潔和通俗,還要花力氣寫好社論。他的報紙,對于當年美國的政治演變與社會生活曾產(chǎn)生重大影響,對于美國報業(yè)的進步和報業(yè)作為社會角色的定位,也有著舉足輕重的示范作用。普利策本人由于這一系列成就而被后人譽為19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新新聞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人。普利策的魅力百年不衰,正是由于他在遺囑里指定撥出200萬美元創(chuàng)辦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并贈款設立“普利策新聞獎”。這個人實在聰明。他贈款設置此獎,不僅使他著意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后繼有人,而且每年評選一次,宣揚一番,也是對他英名與業(yè)績的懷念?!捌绽擢劇焙膶W、歷史、音樂等獎,以新聞獎的比例為最大。新聞獎頒給有突出貢獻的美國媒體與新聞從業(yè)者,獲獎作品必須是上一年度發(fā)表的。1917年授獎時只有5項,以后不斷增加至14項。其中,公眾服務獎授予對美國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新聞單位,頒發(fā)一枚金質獎章,其他單項則以現(xiàn)金作獎。在富裕的美國,一枚金質獎章,單項獎每人5000美金①,對不少人來說實在是“區(qū)區(qū)”小數(shù)。但人們不這樣看。在美國經(jīng)常評選的各種新聞獎中,“普利策新聞獎”向來為業(yè)者與社會所看重。究其緣由,恐怕同它是“學院獎”有關。普利策新聞獎的評選機構為普利策獎金評選委員會,該委員會固定成員是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和獎金設立者之孫小普利策,每年春天,經(jīng)這個評委會評出的新聞獎,由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生院頒發(fā)。這樣一種評選機制,決定了這個獎種,同純粹由各傳媒自行評選的新聞獎有根本的區(qū)別。“學院獎”的獨立性與公正性,有助于張揚普利策新聞獎的權威地位,因此人們對其另眼相看。多少年來,我國新聞教育和新聞學術界一些人士,如甘惜分教授,有感于中國若干新聞獎項評選中的種種弊端,幾次提出由幾所大學的新聞院系合作設立“學院新聞獎”。呼號奔走經(jīng)年競一事無成,原因之一,找不到普利策一類的有識之士;原因之二,乃是我國新聞學術界對新聞實務界的影響甚微;原因之三,學術界脫離實際搞象牙塔式的研究之風遠沒有克服,一些人對實際工作關心甚少。也許還有別的原因。希望這套書的問世,對上述各種障礙有所沖擊,至少有點觸動或反思。普利策新聞獎的獎項目前已增至十余個,但老傳統(tǒng)不變,即每個獎項只表彰一人(有時并立二人)或一個媒體,所以每年獲此殊榮的只有十余人。以新聞大國聞名的美國,一年下來獲此大獎的只十余人,自然鳳毛麟角,十分耀眼。這種做法,似乎也可作為我們的“攻錯之石”。我們現(xiàn)行的各種新聞獎,從全國到省市,一評就是上百篇,百余篇。結果如過眼煙云,沒能留下太深的印象。有人曾為此舉辯護,說中國乃舉世無雙之大國,不多評幾個擺不平、“難得平衡”。對照一下真正的新聞大國美國的這種做法,以及每年普利策新聞獎頒布之后的熱烈反響,這種辯護也許是不必要的,抑或是無力的。從本質上講,每種評獎都是一種指揮棒。普利策新聞獎的評獎標準,自然離不開美國新聞的價值取向。從總體上說,維護美國的內外政治路線,宣揚美國人的文化傳統(tǒng)與生活方式,永遠是美國記者和作為記者“裁判”的評選人共同的取舍新聞的標準。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我們對一些獲獎作品的深層剖析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不是僅僅靠簡單的說教與演繹,而是運用客觀報道的手法,巧妙地、隱匿地表達著這種價值取向;他們不是靠一味的吹捧與“幫忙”,而是更多地通過嚴肅尖銳的揭露與抨擊,甚至借助嘲笑挖苦等方法,以達到消祛毒瘤和缺陷的目的,使美國社會不斷走向健康和興旺。在普利策獎的評選人看來,揭露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關注社會弊病的滋生與防治,深挖公眾注目的、與生存相關的熱點問題,是他們首先要關注的題材。這種“指揮棒”的引航作用,在全黨反對腐敗,社會整肅民風的中國,應該是有啟迪作用的。在中國新聞界同仁中,包括年輕的新聞學子中,有人對新聞科學的客觀性表示懷疑。他們說,新聞選擇和好新聞的評選有什么規(guī)律?領導意志就是“科學”,就是“好新聞”的入選標準。所謂: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仡櫧?0年的新聞評獎,此種例證確有不少。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出幾例新聞評獎搞唯意志論,唯領導點頭論的,完全可以理解。相反,如果沒有這類低俗的評獎,在一個“不唯實只唯上只唯書”尚有影響的中國,在新聞科學尚未普及、更不為人尊重的今天,倒是一樁奇怪的事。但是,也應實事求是地看到,在鄧小平理論引導和鄧小平唯實主義作風的感召下,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奉新聞規(guī)律為圭臬,視新聞科學為治世之劍;許多起初不為某些人歡迎的報紙專欄和廣電節(jié)目,也在公眾的壓力下(實際是新聞科學的力量)鼓起掌來??梢院蛻撓嘈?,這是人心所向,潮流所向,科學所向。這種良性變動的總趨勢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因此,在這種新的傳播歷史條件和人文情景下出版普利策新聞獎作品文集,無疑是一種社會進步與新聞興旺的助燃劑。我們要感謝主編和他的合作者們的這一辛勤之舉、適時之作。讓我們以新聞科學的名義歡迎這套譯作的問世,以新聞科學的名義借鑒書中的寶貴財富,以營養(yǎng)我們自己的新聞實務與新聞評獎活動??茖W是老老實實的學問。對于外國人的精神產(chǎn)品,要有所吸收,有所揚棄,好比吃一條魚,吞下魚肉,吐掉魚刺。誠如列寧所言,潑洗澡水時,千萬留下盆中的白胖小子。學者借鑒普利策新聞獎作品,也要采用這種方法。我想,無論是這本書的譯者還是讀者,都會這樣做,也是這樣做的。一番絮語,且作小序,乞編者、譯者和讀者指正。

內容概要

真實是真正的新聞的生命。普利策說過:“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徹底弄清之前,絕不放過它。連續(xù)報道!連續(xù)報道!……一定要堅信,真實對報紙來說猶如貞操對女人一樣重要?!苯裉?,有那么多的內幕、丑惡得以揭露,仍得益于這一優(yōu)秀的新聞傳統(tǒng)。    本套叢書匯集了西方優(yōu)秀記者們近100年來對新聞正義的理解和追求,其中絕大多數(shù)已成為新聞作品中的經(jīng)典。雖然這些報道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卻可以讓我們看得更真實、更完整。

作者簡介

展江,1957年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教授,系主任。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法學博士。曾在海軍部隊服役9年,從事記者、編輯工作10年。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新聞學、政治傳播和軍事傳播。2001——2007年主辦七屆“新世紀新聞輿監(jiān)督研討會”。
  著有:《戰(zhàn)

書籍目錄

導言:作品鑒賞、歷史探尋與新聞精神的把握新聞報道國際報道  關于德國的報道(1916)    關于美歐關系的報道(1928)    關于法國的報道(1929)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30)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31)    關于德國的報道(1932)  關于德國的報道(1933)    關于埃塞俄比亞的報道(1935)    關于意大利的報道(1936)    關于德國的報道(1938)    關于德國的報道(1939)   關于法國的報道(1940)    關于中國的報道(1941)    關于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報道(1942)    關于所羅門群島的報道(1942)    關于所羅門群島第五次戰(zhàn)役的報道(1942)  關于南太平洋的報道(1942)    關于南斯拉夫的報道(1943)    關于法國的報道(1944)    關于意大利的報道(1944)   關于法國的報道(1944)    關于日本的報道(1945)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46)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47)    關于印度的報道(1948)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49)    關于朝鮮的報道(1950)    關于朝鮮的報道(I950)    關于朝鮮的報道(1951)    關于加拿大的報道(1952)    關于韓國的報道(1952)    關于朝鮮的報道(1953)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54)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55)    關于古巴的報道(1958)    關于波蘭的報道(1969)    關于越南的報道(1963)    關于越南的報道(1963)    關于越南的報道(1965)    關于中東的報道(1967)    關于越南的報道(1968)    關于南非的報道(1970)    關于巴基斯坦的報道(1971)    關于中國的報道(1972)    關于蘇聯(lián)的報道(1973)   關于非洲的報道(1974)    關于柬埔寨的報道(1975)    關于東南亞的報道(1977)    關于中東的報道(1978)    關于柬埔寨的報道(1979)    關于薩爾瓦多的報道(1980)    關于黎巴嫩的報道(1982)    關于約旦的報道(1983)    關于埃塞俄比亞的報道(1984)    關于菲律賓的報道(1985)    關于南非的報道(1986)  國內報道  南方的秘密帝國(1921)    當月亮遮蓋地球時(1923)    墳墓之旅(1925)    伯德飛越南極(1929)    “也許這個案子中還有一個女人”(1930)    百萬人觀看退伍老兵游行(19(31)    威脅迫使林德伯格一家離開美國(1935)    每星期四的反叛(1941)    “她只能活7小時”(1943)    號角報人帶著自己和他人捐獻的血來到馬里亞納群島(1944)    世界末日即將來臨(1945)    人們是怎樣走上那條路的?(1946)    森特勒利亞煤礦5號礦井爆炸慘?。?947)    聯(lián)邦政府忠誠調查是首都的頭號話題(1947)  與那幫人見面(1948)    心智不健全的槍手打死12人(1949)    “在這兒——雷德——38年”(1949)    脫離十八層地獄(1962)    “我從噩夢中醒來”(1954)    “杜瓦爾縣公爵”的覆滅(1954)    “我寧愿做一名記者”(1956)    墜入大峽谷(1956)    “我還活著,親愛的”(19田)    北達科他州風災紀實(1967)    縱火者口號:“燒吧,孩子,燒吧”(1965)    穿上法官服未必就是法官(1967)    琳達·菲茨帕特里克的兩個世界(1967)   戰(zhàn)爭壓力與殺戮者的產(chǎn)生(1969)    狂野之夜(1969)    一個恐怖分子的成長(1g7())    《紐約時報》發(fā)表五角大樓文件(1971)    新罕布什爾州預示總統(tǒng)競選難分伯仲(1976)    伯莎老太太最后的日子(1976')    約翰斯敦諸水壩人稱“定時炸彈”(1977)    澤普的最后一次出庭(1979)    聯(lián)邦官僚機構是如何運作的(1981)    洪水毀家園災民夜難眠(1982)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這個新國家的問題確實嚴重,但是,它已經(jīng)顯示出某些力圖解決這些問題的能量和效率。巴基斯坦的領導者們已經(jīng)開始實施一個全面的計劃,以重新安定去年在印度次大陸各宗教區(qū)域間發(fā)生嚴重騷亂而導致流入的660萬難民。并且,他們幾乎從零起步,組成了一個起作用的政府,平衡了預算。他們期望著糧食能夠自給,甚至能夠出口。如果不是碰上社區(qū)間的屠殺和一個收成不好的年頭,上述目標或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無論如何,巴基斯坦的勞動力中有許多看起來顯然是永久性的殘疾人。主要是地理原因造成的。這個國家人口近7600萬,面積達357683平方英里①。1947年夏天,它從英帝國的舊印度中分離出來,這種分割一分為二,以吸納大多數(shù)穆斯林居住區(qū)。西巴基斯坦,擁有303583平方英里的面積和3200萬人口,包括西旁遮普、信德、俾路支斯坦、西北邊界省和一些部落區(qū)以及王室領地。它的主要中心是首都——坐落在印度河潮濕低陷的人??谏系目ɡ?;以及拉合爾——旁遮普的重要商業(yè)城市。東巴基斯坦,夾在印度的兩個區(qū)域之間,擁有4400萬人口,面積達5.41萬平方英里,它的準首府在達卡,它的主要港口是吉大港(從加爾各答橫穿孟加拉灣可到達此港)。盡管大部分西巴基斯坦由無人區(qū)和白骨累累的塔爾沙漠覆蓋,這個區(qū)域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富饒的農(nóng)業(yè)區(qū),像旁遮普以及信德精心構建的灌溉區(qū)。東巴基斯坦在孟加拉——一個饑餓區(qū),長期掙扎在死亡的邊緣上;但是,在主要的商品作物黃麻上,它占有近乎壟斷的地位,它生產(chǎn)的黃麻占世界產(chǎn)量的四分之三。這幅地圖表明了為什么這樣的安排并不像它聽起來那樣令人愉快。從拉合爾到達卡的陸上距離大約l150英里,大部分道路穿過不大友好的印度疆域。巴基斯坦人說,如果經(jīng)過印度的陸上交通變得過于艱難的話,他們國家的兩部分仍然因海洋而連接在一起——某種程度上,這是句廢話,因為兩者之間的海上距離接近了往來頻繁的英國和印度港口之間路線的距離。這是真實的,但是從卡拉奇到吉大港的船只仍然必須橫越印度洋達2800英里,而且巴基斯坦的商業(yè)性海運比英國要小得多。即使有了良好的交通和正常的食物供應,至少仍然保留著一個大問題。西巴基斯坦主要生產(chǎn)小麥,而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吃的是大米。

后記

本譯叢自1998年起初版,至今整整十年。據(jù)說曾經(jīng)影響過如今35歲左右的那一茬記者,有些人甚至把它作為枕邊書。而本書的初版也早已從市場上絕跡。據(jù)初版編輯稱,后來有人從本書得到啟示,出版了以普利策新聞獎中的攝影作品為最初素材的《黑鏡頭》,結果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獲利不菲。平心而論,本書的受到認可和產(chǎn)生影響,實在是拜普利策新聞獎之價值和魅力所賜。當然,這也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產(chǎn)物?;叵胧昵?,國人雖然對普利策之名早有所聞,也可能零星接觸過一些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但是多數(shù)人恐怕還無緣閱讀其獲獎社論和專欄文章,更不用說是大量閱讀了。從國外優(yōu)秀作品中借鑒其新聞理念和表現(xiàn)手法,為中國的新聞改革注入活力,這是新聞傳播學研究對新聞界的一個貢獻。本人是從軍界和業(yè)界轉入學界的,因此如果說改革開放30年來學術研究的成果,前20年與我是沒有太多關聯(lián)的,那主要是眾多前輩和同輩學者的貢獻。近十年來,本人和一些同道翻譯和引介了一定數(shù)量的國外著作和教材。如果說十年前的初版算是開端,那么譯介國外著作和優(yōu)秀作品如今已成燎原之勢,各大書店里原本為數(shù)寥寥的新聞傳播學書架如今已一再擴容,聲勢日益壯大。本書此次修訂,基本上沒有改動作品部分,而是對譯序、背景等部分做了比較全面的更新。當年的合作伙伴主要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一批研究生,以及林克勤先生和我所在學校的一些年輕教師。如今,他們多數(shù)已遠走高飛,或成為媒體中堅,或在國內外任教。記得當年的合作曾經(jīng)是那么愉快,而那時我們還是鋼筆寫作,毛筆潤色。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

編輯推薦

《新聞與正義: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集1(修訂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素以評選的權威、公正、嚴格而著稱的普利策新聞獎,是美國乃至全球新聞界的最高獎,數(shù)十年來,它一直以新聞的公正、客觀、準確、自由的精神作為其評選的準則,獲獎作品更是因其直面社會政治、世道人心而成為新聞寫作的范本?!缎侣勁c正義: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集1(修訂版)》是該獎項獲獎作品集,通過這些新聞報道,讓我們看到更真實、更完整的世界。一部《新聞與正義》分明展示著,那些優(yōu)秀的記者在與非正義抗爭時,他們所能期待的最好命運就是將自己作品與非正義一起埋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聞與正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本套叢書共三本,都非常出色!說實話,此三本叢書雖然不是理論書籍,但是從里面的篇篇報到中,能清晰的了解美國新聞的理念,和新聞工作者的信仰!國家利益為重!
  •   新聞專業(yè)必讀之一~~~
  •   很喜歡展江老師,也很喜歡展江老師的書。值得一看。
  •   好書,如品一杯清茶,令人清新。
  •   寫的不錯,但是新聞都很老了,建議買三
  •   highquality
  •   還沒有看對書的內容暫時不予評論
  •   還可以 就是封面有點臟
  •   幾年前曾經(jīng)看過老版本的,感覺還行,這次就又買了一套。要是有每年都出上一本最新的就更好了
  •   主要是為了收藏及空閑時翻閱,雖然看得出譯者是用心的,但有些文章還是有些拗口,這也是無可避免的。
  •   我打算買的是有照片的,然后講解照片的那本書來的,這個我買錯了!努力看了幾頁,沒繼續(xù)下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