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楊耕 頁數:28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論》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作者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體系及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力圖在當代實踐和科學的基礎上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包括哲學及其歷史演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及其基本特征、物質與世界、實踐與世界、社會與實踐、個人與社會、聯系與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過程及其特殊性、辯證思維的方法及其特征、真理與價值、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等內容;吸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成果,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體系的建構上有較大突破,既以高等師范院校政治、法律專業(yè)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為使用對象,又具有較廣泛的適用性,并可作為高等學校哲學專業(yè)的教材、“兩課”教學和黨校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哲學及其歷史演變 一、總體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認識 二、反映、塑造和引導時代精神 三、人類存在矛盾性的理論抽象。哲學的階級性和民族性 四、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表現形式 五、哲學的基本派別和主要派別 六、哲學的歷史演變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及其基本特征 一、時代課題的哲學解答 二、馬克思創(chuàng)立“新唯物主義”的歷史進程 三、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 四、以徹底的批判性為標志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哲學現代化的一致性 六、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辯證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人生 觀、世界觀、價值觀 七、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第三章 物質與世界 一、物質: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二、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當代意義 三、自在自然的物質性、先在性與人化自然的社會性、物質性 四、人類社會形成的自然前提和現實基礎。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 五、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六、人類意識的產生和本質。意識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 七、意識的結構和自覺能動性。人類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八、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第四章 實踐與世界 一、實踐:人類能動改造物質世界的活動 二、實踐:人的存在方式。對象性活動是實踐的本質特征 三、實踐的主體和客體及其關系 四、實踐運行的內在機制。實踐活動中的理論理性、實踐理性和評價理性 五、實踐: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分化與統(tǒng)一的基礎 六、實踐: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分化與統(tǒng)一的基礎七、實踐的世界觀意義。實踐是現實世界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第五章 社會與實踐 一、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二、社會結構:交往關系的制度化 三、社會的經濟結構。生產力標志著人與自然的現實關系 四、階級:特定經濟結構中的人群共同體 五、社會的政治結構。國家與社會的關系 六、社會的文化結構。文化的社會功能 七、不斷自我更新的社會有機體。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維系著社會機體的存在和發(fā)展第六章 個人與社會 一、“有生命的個人”與“社會的個人”。“個人是社會存在物” 二、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三、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及其關系 四、“社會生產人”與“人生產社會”。人是歷史的“劇中人” 和“劇作者”第七章 聯系與發(fā)展 一、世界的普遍聯系與系統(tǒng)聯系。物和物的關系和“為我而存在的關系” 二、世界的永恒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性。規(guī)律的客觀性及其對人的活動的制約性、規(guī)定性 三、反映聯系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決定論原則 四、質量互變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與當代科學中的突變理論 五、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第八章 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其特殊性第九章 認識發(fā)生的過程及其規(guī)律第十章 諺語思維的方法及特征第十一章 真理與價值第十二章 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哲學及其歷史演變:六、哲學的歷史演變:哲學的歷史演變不僅表現為不同哲學派別的爭論與沖突的展開,而且表現為階段性的理論變革和進步。古代哲學推動人類的生存從自在轉向了自為,提高了人類的理論思維水平,但它并未自覺意識到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而只能直觀地理解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即直觀地理解為存在物之間的關系,或感性存在與理性存在之間的關系,或個別存在與一般存在之間的關系。盡管古希臘的德爾斐神殿刻有“認識你自己”這句話,但并沒有改變古代哲學力圖從永恒不變的“初始本原”或“終極存在”出發(fā)去理解和把握世界萬物的本性(包括人及其行為的本性)的理論思路。這一理論思路經過柏拉圖的理論加工,而在亞里士多德那里達到了系統(tǒng)化的程度。亞里士多德把哲學規(guī)定為關于存在之存在的學說,認為哲學是探求一切實在對象背后的終極存在,“尋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最高智慧”。在古代哲學中,存在脫離現實事物和現實的人,成為一種抽象的凌駕于人與世界之上的神秘力量。也就是說,人的存在及其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人的自由和價值尊嚴等問題都被抽象掉和消解掉了。從整體上看,古代哲學是一種從人之外去尋找整個世界的“本原”或“秩序”,而忽視了人的主體性的本體論哲學。盡管晚期古希臘羅馬哲學,即伊壁鳩魯哲學、懷疑主義和斯多葛主義,推動了古希臘羅馬哲學的倫理化轉向,但并沒有因此真正轉向對人的主體性的發(fā)掘,相反,卻使古代哲學走人了相對主義的困境。中世紀哲學不僅使哲學變成了神學的“婢女”,而且還沿襲著古代哲學的思維方式,因而它不可能解決古代哲學的困難。將哲學從古代哲學理論框架中拯救出來的是實現了“認識論轉向”的近代哲學。認識論轉向的完成是通過17世紀的經驗論與唯理論、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和德國古典哲學完成的。經驗論的肇始者是培根。培根以“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命題,通過強調真理性知識依賴于科學實驗以及經驗歸納方法,提出了經驗論的認識原則。洛克在培根的基礎上第一次系統(tǒng)論述了“凡是存在于理智之中的無不首先存在于經驗之中”這一經驗論的認識原則,把人類的心靈與外部世界、思維與存在的統(tǒng)一基礎確立為感官經驗。洛克有力地駁斥了唯理論的“天賦觀念”原則,但他最后卻陷入了知識來源于感官經驗,而對經驗之外的存在的解釋又來源于知識的循環(huán)論證之中。貝克萊通過取消物質實體,強調“存在就是被感知”,試圖將經驗論的原則貫徹到底以解決洛克的困難。但是,由于他肯定并且只承認精神實體是觀念的原因,背離了經驗論的原則,仍然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休謨反對從任何實體存在出發(fā)來說明知識的來源及其真理性,主張把一切知識觀念理解為人類心靈對知覺印象的模仿以及習慣性的因果聯想,但這種做法將經驗論推向了“懷疑論”與“不可知論”,從而徹底瓦解了經驗論哲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