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長征出版社 作者:孟森 頁數:30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說:經典是那些正在重讀的書,經典是常讀常新的書。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代經典作品中蘊藏著富民強國的豐富智慧、眾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經驗教訓。民為貴、君為輕的治國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潔、克勤克儉的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如臨如履、朽索馭馬的防腐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精忠報國、捐軀濟危的民族大義,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氣節(jié)操守,自強不息、精進向上的積極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溫良恭儉、己欲達而達人的人間關愛,厚德載物、不涓細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對領導干部有著重要的鏡鑒和啟迪作用。 《領導干部讀經典》第一輯輯選民國人文精粹,囊括梁啟超、章太炎、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朱自清、鄭振鐸、呂思勉等大師級作品,為領導干部提供治國理政參考和修養(yǎng)鏡鑒,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并具有現實指導價值的經典讀物。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體例第二篇 各論 第一章 開國 第一節(jié) 太祖起事之前提 第二節(jié)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節(jié) 明開國以后之制度 第四節(jié) 洪武年中諸大事 第二章 靖難 第一節(jié)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節(jié) 靖難兵起之事實 第三節(jié) 靖難后殺戮之慘 第四節(jié) 靖難以后明運之隆替 第五節(jié) 靖難兩疑案之論定 第六節(jié) 仁宣兩朝大事略述 第七節(jié) 明代講學之始 第三章 奪門 第一節(jié) 正統(tǒng)初政 第二節(jié) 土木之變 第三節(jié)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節(jié) 景泰在位日之功過 第五節(jié) 奪門 第六節(jié) 成化朝政局 第七節(jié) 弘治朝政局 第八節(jié) 英憲孝三朝之學術 第四章 議禮 第一節(jié) 武宗之失道 第二節(jié) 議禮 第三節(jié) 議禮前后之影v向 第四節(jié) 隆慶朝政治 第五節(jié) 正嘉隆三朝之學術 第五章 萬歷之荒怠 第一節(jié) 沖幼之期 第二節(jié) 醉夢之期 第三節(jié) 決裂之期 第四節(jié) 光宗一月之附贅 第六章 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 第一節(jié) 天啟初門戶之害 第二節(jié) 天啟朝之閹禍 第三節(jié) 崇禎致亡之癥結 第四節(jié) 專辨正袁崇煥之誣枉 第五節(jié) 崇禎朝之用人 第六節(jié) 李自成張獻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顛沛 第一節(jié) 弘光朝事 第二節(jié) 隆武朝事 第三節(jié) 永歷朝事 第四節(jié) 魯監(jiān)國事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凡中國所謂正史,必作史者得當時君主所特許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國家從而是認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擇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謂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雜眾手而成之。唐時所成前代之史最多,有是認一家之言,亦有雜成眾手之作;唐以后則修史之責皆國家任之,以眾手雜成為通例。其有因前人已成之史,又經一家重作而精密突過原書者,惟歐陽修之《新五代》足當之,其余皆敕撰之書為定本,私家之力固不足網羅散失以成一代之史也?!睹魇贰芳措沸匏芍?。在清代修成《明史》時,有國已將及百年,開館亦逾六十載,承平日久,經歷三世。著手之始,即網羅全國知名之士,多起之于遺逸之中,而官修之外,又未嘗不兼重私家之專業(yè),如是久久而后告成,亦可謂刻意求精矣。既成之后,當清世為史學者,又皆以尊重朝廷之故,專就《明史》中優(yōu)點而表揚之,觀《四庫提要》所云,可以概見。然學者讀書,必有實事求是之見,如趙翼之《廿二史札記》,世亦以為稱頌《明史》之作,其實于《明史》疏漏之點亦已頗有指出,但可曲原者仍原之,若周延儒之人《奸臣傳》,若劉基、廖永忠等傳兩條中所舉,史文自有抵牾之處,一一又求其所以解之,惟喬允升、劉之鳳二傳,前后相隔止二卷,而傳中文字相同百數十字,不能不謂為纂修諸臣未及參訂三條皆見《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一。
編輯推薦
大體論之,明以后的社會,仍與宋代相似。在政治上,沒有特殊的階級分別。在社會上,全國公民受到政府同一法律的保護。在經濟上,仍在一個有寬度的平衡性的制約制度下,不讓過貧與過富之間尖銳對立化。 ——錢穆 明太祖起于草澤,而能鏟除胡元,勘定群雄,其才不可謂不雄。他雖然起于草澤,亦頗能了解政治,所定的學校、科舉、賦役之法,皆為清代所沿襲,行之凡六百年。衛(wèi)所之制,后來雖不能無弊,然推原其立法之始,亦卻是一種很完整的制度,能不煩民力而造成多而且強的軍隊。所以明朝開國的規(guī)模,并不能算不弘遠。只可惜他私心太重。廢宰相,使朝無重臣,至后世,權遂入于閹宦之手。重任公侯伯的子孫,開軍政腐敗之端。他用刑本來嚴酷,又立錦衣衛(wèi),使司偵緝事務,至后世,東廠、西廠、內廠遂紛紛而起。這都不能不歸咎于謀之不臧。其封諸子于各地,則直接引起了靖難之變?! 獏嗡济?/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