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馬勝利,鄺楊 主編 頁數(shù):307 字數(shù):31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歐洲認同是塑造歐洲模式的觀念基礎;歐洲認同并非固定和僵化的事物,而是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征,并體現(xiàn)在政治、社會、法律、文化等各個層面。 本書力圖從多種視角考察和分析歐洲認同的歷史與現(xiàn)狀、觀念與實踐,并通過中國和歐洲學者的共同研究展示出歐洲認同博大精深的本質。
作者簡介
馬勝利,1950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社會文化室主任,研究員,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歐洲學會法國研究會秘書長。主要著作:《爭取社會主義和民主——饒勒斯評傳》、《列國志·比利時》、《西方人看中國龍》、《歐洲的人權政策》、《法國的激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編 歷史考察與理論闡釋?、? 歐洲觀念的變遷:1492~1992 Ⅱ 地中海神話的破除與再造?、? 歐洲人的政治認同? Ⅳ 超越民族國家——哈貝馬斯“歐洲認同”思想研究第二編 專題探討與政策研究?、? 歐盟公民權與歐洲認同 Ⅱ 論社會層面上的歐洲認同建構?、? 移民與歐洲認同——政治人類學的視角?、? 變化中的瑞典文化政策:地方化與歐洲化?、? 法國對外文化政策的歐洲化與認同問題第三編 經(jīng)驗調查與實證分析 Ⅰ 青年人的歐洲意識——對法國普瓦圖—夏朗特大區(qū)高中生的調查?、? 歐洲認同的形成——新制度主義的解釋第四編 觀點論爭與思想對話——歐盟建設中的歐洲認同問題引言 Ⅰ 關于歐洲認同的論爭:歷史回顧?、? 認同論爭的產(chǎn)生:起源、演進、變異?、? 全球化時代的歐洲認同?、? 塑造認同的樣板:歐洲法律?、? 是否應在認同原則下重塑歐洲計劃?
章節(jié)摘錄
導言第一編 歷史考察與理論闡釋Ⅰ 歐洲觀念的變遷:1492~1992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和1992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在“歐洲觀念”的演變史上,是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標志性事件。1492年及隨后年代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導致歐洲步入了海外大擴張的進程,歐洲與其他地區(qū)人民及其本土文化的相遇,使歐洲對自身文明特點有了對照性的新認識,也對自己身份認同的界定產(chǎn)生了持久的影響。這些認識和界定,是與歐洲自身的文明進程交織在一起的。自1492年之后,歷經(jīng)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工業(yè)革命的歐洲,一方面對外大舉擴張,另一方面則因現(xiàn)代民族國家之間的劇烈沖突,沉陷于歐洲內(nèi)部頻繁戰(zhàn)爭的困局?!皯?zhàn)爭與和平”問題成為歐洲的一個持久主題。作為尋求和平的解決之道,關于“歐洲統(tǒng)一”(European unity)的各式各樣的思想觀念與政治計劃被不斷地推出。但在很長時間里,“歐洲統(tǒng)一”只是停留在思想層面,直到第二次世界太戰(zhàn)之后才產(chǎn)生了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歐洲一體化”運動。歷經(jīng)《巴黎條約》、《羅馬條約》和《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當代的歐洲一體化在人類歷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種在超國家層次上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的新境界??v觀1492~1992年這五百年的歐洲史,可以看出,“歐洲觀念”是建構性的話語,這種話語處于近現(xiàn)代文化思潮以及現(xiàn)實政治考量的語境之中。對此五百年里“歐洲觀念”含義變遷的考察,可以顯示出兩條歐洲觀念的主線,一條主線是“歐洲文明”觀念的形成與再塑造,另一條主線則是“歐洲統(tǒng)一”觀念的種種時代主張。另外,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展,作為話語的“歐洲認同”觀念近年來呈現(xiàn)出熱烈的局面。一 “歐洲文明”觀在現(xiàn)代時期之前,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長久對峙,是歐洲觀形成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背景。這種對峙導致了一種關于“自我一他者”關系的持久意識。歷經(jīng)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戰(zhàn)爭使“十字軍意識形態(tài)”得以產(chǎn)生,這種意識形態(tài)與在歐洲范圍內(nèi)進行的廣泛動員有關。兩個文明世界之間的強烈沖突,導致了歐洲的地域認同(sense of territorial identity)的形成。歐洲的民眾因面對一個共同的異教敵人而加深了對“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的歸屬意識。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陷落之后,正教拜占庭帝國不復存在,伊斯蘭奧斯曼帝國成為天主教“拉丁基督教世界”(Latin Christendom)的強勁對手。正是在15世紀,“歐洲”一詞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歐洲”概念與“基督教世界”等同的用法也流行起來。作為文化共同體的“基督教世界”被稱作“基督教共和體”(Respublica Christiana)。15世紀后半葉,教皇庇護二世(Pope Pius Ⅱ)在號召抗擊土耳其人的呼吁中,曾把“歐洲”與“基督教共和體”作為可以互換的同義詞來使用。據(jù)說,庇護二世是第一個將“Europeus”作為形容詞使用的人,他還用“Europeus”一詞指稱居住在歐洲地區(qū)的居民。從l6世紀開始,“基督教世界”的概念在使用上相對減少,而“歐洲”概念的使用則漸趨增多。在1566年,甚至出現(xiàn)了一本由佛羅倫薩人撰寫的《歐洲史》。奧斯曼在1453年的勝利,使歐洲的東邊地帶成為基督教世界持久而又敏感的防御邊境。但在1492年,自西班牙人收復了曾被伊斯蘭摩爾人占領的最后據(jù)點格蘭納達之后,來自西部的穆斯林的威脅就消失了。1492年,因同時涉及收復格蘭納達與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在“歐洲觀念”史上就成為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年份。當代法國學者茨維坦?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指出:1492年這個年份標志著西班牙人開始面對兩類“他者性”(otherness),即“內(nèi)部的他者”與“外部的他者”。前者指摩爾人與猶太人,他們在西班牙占領格蘭納達之后被驅逐出伊比利亞半島;后者指在美洲大陸發(fā)現(xiàn)的土著居民。因此,托多羅夫認為,發(fā)現(xiàn)美洲的1492年,是一個具有全新意味的“現(xiàn)代初始期”(the beginning of mod.ern era)的標志性年份,這個初始期對今后歐洲身份認同的形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了歐洲人的無情征服。在這一征服過程中,歐洲人確立了對自己文明優(yōu)越性的信心,而印第安人則被視為低下等級的“野蠻人”。由此,產(chǎn)生了兩極化思維方式,即“文明的歐洲人”與“不文明的蠻族”。在以后的世紀中,當歐洲殖民主義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qū)時,歐洲人的這種文明優(yōu)越性就成了殖民主義政策精神基礎的一部分。在中世紀的歐洲,作為共同文化基礎的基督教一直是歐洲文明的內(nèi)核。修道院、教堂、大學等文化機構在維系作為歐洲特性的基督教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浇淌俏鳉W各地的人們,尤其是教士與貴族等精英階層的認同對象。但是,隨著文藝復興的展開,首先在意大利出現(xiàn)了一種重視人生和重視現(xiàn)世的世俗化運動,并逐漸向西歐各地擴散開來,從而對基督教原先的至尊地位產(chǎn)生了文化侵蝕作用。宗教改革運動中產(chǎn)生的新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又從體制上使原本統(tǒng)一的基督教會發(fā)生了大分裂,由此導致蘊含統(tǒng)一意義的“基督教世界”這一概念難以繼續(xù)使用?;浇痰姆至褳槿蘸笃渌庾R形態(tài)的興起提供了空間。伏爾泰(Voltaire)就不把“歐洲”視為一個“基督教共和體”。他在1751年將“歐洲”描述為:“一種大的共同體被分為幾個國家,一些是君主制的,其他是混合政體的……但所有國家都相互來往。它們都有同樣的宗教基礎,即使分裂為幾種信仰。它們都有同樣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則,這是世界其他部分不知道的。”伏爾泰看待“歐洲”的方式,已經(jīng)屬于一種世俗化的眼光了。伏爾泰還特別強調歐洲文明的獨特性。從文藝復興開始的世俗化態(tài)度,到了17世紀在歐洲啟蒙運動中已成熟,運用人類理性來照亮世界的理念也日益得到強化。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思想潮流對基督教形成了巨大沖擊。在17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中,“文明”這一單詞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法語、英語和德語中。文明概念本身是世俗性的,然而在啟蒙運動時期,“文明”概念卻內(nèi)含了走向理想狀態(tài)這一核心含義?!拔拿鳌备拍钍桥c人類“進步”概念密切相關的?!皻W洲”與“文明”開始在觀念上被等同起來。對于歐洲人來說,歐洲文明相對于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文明顯示出優(yōu)越性。當代法國思想家埃德加?莫蘭(EdgarMorin)指出:“到1830年時,出現(xiàn)了‘使歐洲化’(Europeanize)這一動詞,這個動詞表達出對歐洲的一種理解,即歐洲把它的最高級文明帶給世界的其他部分?!?828年,法國的自由主義歷史學家弗朗索瓦?基佐(Francois Guizot)就現(xiàn)代文明的歷史演化問題在巴黎大學作了一系列講演,講演稿被匯集成為專著《歐洲文明史》?;粽J為,歐洲的現(xiàn)代文明始于羅馬帝國的衰亡與基督教世界的興起。歐洲文明的實質是自由,而自由源于歐洲文明內(nèi)部的多元性。例如,世俗權威與精神權威的分離使良心自由成為可能?;魧W洲文明史寫成了一部西歐自由史。在他看來,歐洲的宗教改革追求的是思想自由,英格蘭1688年的“光榮革命”帶來了宗教自由和公民自由,而啟蒙運動則是人類精神自由進程中的一個新階段??傊?,“歐洲文明”被描述為關于“自由”的寬泛概念;基佐關于歐洲文明的闡釋,對當時歐洲思想界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1846年,英國學者喬治?格羅特(George Grote)出版了一本關于希臘歷史的著作。書中,歐洲文明的源頭被進一步推至古希臘,雅典民主(Athenian democracy)被視為歐洲文明的搖籃。至此,我們今天在西方教科書中習見的關于西方文明的大量敘述,其實是由基佐和格羅特奠定理論基礎的。在歐洲文明的宏大敘事里,不僅有明顯的歷史進步觀,還潛藏著“歐洲中心論”。歐洲的現(xiàn)代文明被視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標桿。而在法國大革命中產(chǎn)生的《人權宣言》,則為歐洲文明的現(xiàn)代核心提供了一種“普世主義”的表達。當然,“歐洲文明”的話語空間并非是由歐洲的自由主義者一家獨占的。保守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也對歐洲的現(xiàn)代文明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國的保守主義者伯克(Edmund Burke)和德國的浪漫主義作家諾瓦利斯(Novalis)就是持有其獨特觀點的典型代表。伯克針對法國大革命的理性主義理想提出了批評。他將歐洲看作是一個由共同歷史遺產(chǎn)所塑造的文化單位,歐洲各國在道德和法律等方面是很相似的。歐洲是一個有著共同習俗和傳統(tǒng)的實體,這種實體遠非用理性主義的方式就能說明的。諾瓦利斯在1799年發(fā)表的著作《基督教世界或歐洲》 (Christendom or Eu.rope)中,將目光投向了過去。他認為,歐洲若要避免民族主義幽靈和革命恐怖,就應返回基督教去尋求“統(tǒng)一”和“文明”的靈感源泉。他還期望將人類文化價值與自然相結合,實現(xiàn)健全的人性。盡管存在不同的觀點,但就總體而言,19世紀的歐洲人對“歐洲文明”的自信仍然隨著工業(yè)革命與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進程而得到了強化。到20世紀初期,特別是在歐洲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歐洲悲觀主義”(European pessimism)出現(xiàn)了,歐洲文明進步觀受到了強烈質疑。一方面,像施賓格勒(Oswald Spengler)關于“西方的沒落”這樣的悲觀論調流行開來;另一方面,則有一些思想家在反思歐洲文明的危機,呼吁“歐洲精神”(European spirit)。這些思想家包括哲學家胡塞爾(Husserl),詩人保羅?瓦萊里(Paul Valery)、艾略特(T.S.Eliot)等。一戰(zhàn)中歐洲民族國家之間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慘烈后果,為對過去關于歐洲文明的樂觀理解投下了濃厚的陰影。其實,在歐洲近現(xiàn)代史上,“戰(zhàn)爭”從來就是一個環(huán)繞在歐洲人身邊的現(xiàn)實問題,而“和平”也是一個歐洲人長期不懈追求的目標。二 “歐洲統(tǒng)一”觀從中世紀晚期開始,由于以領土為基礎的主權國家的興起,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歐洲內(nèi)部,因主權國家相互之間的沖突而導致的戰(zhàn)爭頻頻爆發(fā)。從16世紀至20世紀,在歐洲發(fā)生了一系列多國參與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例如,16世紀的宗教戰(zhàn)爭、17世紀上半葉的“三十年戰(zhàn)爭”、18世紀初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之后由拿破侖發(fā)動的戰(zhàn)爭、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這些戰(zhàn)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因此,從16世紀起,以和平為目標的“歐洲統(tǒng)一”這一主題在“歐洲觀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盡管在16世紀之前也有過關于“歐洲統(tǒng)一”的構想,但這些構想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來自穆斯林的外部威脅。例如,法國人皮埃爾?杜布瓦(Pierre Dubois)在1306年發(fā)表的《論圣地的收復》中,主張建立一個由歐洲基督教國家組成的聯(lián)盟,并發(fā)動一場針對穆斯林的十字軍運動。又如,1464年波希米亞國王波德布拉德(George yon Podebrad)在法國人馬里尼(Antoine Marini)的建議下,提出了一項成立基督教國家聯(lián)盟的計劃,其目的是抗擊奧斯曼帝國。但從16世紀開始,“歐洲統(tǒng)一”的觀念所關注的焦點更多的是歐洲內(nèi)部國家之間的持久和平。和平思想在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517年伊拉斯莫(Erasmus)就在《和平的哀訴》中表達了反對國家之間相互仇視的基督教和平主義。歐洲近代史上最早的和平計劃是由克魯西(Emerie Cruce)在1623年發(fā)表的《新大西國》(The New Cyneas)中提出的,他建議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來對國家之間的爭端進行仲裁。但克魯西所提議的國際組織是世界性的,并不是局限于歐洲??唆斘饕云帐廊宋闹髁x(universal humanism)觀點為基礎的和平計劃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而與他同時代的法國人蘇利公爵(Duke of Sully,1560~1641)所提出的“大計劃”(Grand Design)相比則有較多的實用主義特點。這一計劃提出設立一個由歐洲各國代表組成的常設參議院,以處理在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爭端。蘇利公爵對宗教問題持寬容態(tài)度,認為歐洲的羅馬天主教、加爾教和路德教應該和平共存?!按笥媱潯彪m以歐洲的和平與統(tǒng)一為目標,但明顯具有“均勢”思維特征。這一計劃企圖消解哈布斯堡王朝因占據(jù)廣大領土而具有的霸權勢力,將哈布斯堡的領土局限于西班牙境內(nèi),并將它在歐洲其他地區(qū)的領土加以分拆和重組,但以承認哈布斯堡保持海外殖民地的權利作為補償。英國的兩位貴格派教徒(Quakers)也提出了他們的和平計劃。威廉?彭恩(William Penn)的計劃見于《論現(xiàn)在與未來的歐洲和平》(Essay To—ward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eace of Europe,1693),約翰?貝勒斯(JohnBellers)的計劃則見于《一個歐洲國家之理由》(Some Reasonsfor an Euro—pean State,1710)。彭恩和貝勒斯在制度設計上提出了建立“歐洲議會”的設想。他們的和平體制框架中的成員國包括了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而蘇利公爵的“大計劃”則將這兩者排除在“歐洲統(tǒng)一”框架之外,而奧斯曼帝國本身就是“大計劃”所針對的敵人。法國人圣皮埃爾(Saint—Pierre)因提出獨特的“歐洲統(tǒng)一”方案而廣為人知。他在1713年發(fā)表了《確立歐洲永久和平的方案》。其主要觀點是:若要實現(xiàn)歐洲的永久和平,則應從制度上著手,組建一個歐洲的“邦聯(lián)政府”;這種政府若要得以長久存在,則一方面應基于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應基于文化習俗和道德精神的共識;并且,各成員國必須遵守邦聯(lián)的和平原則,違反者將受到邦聯(lián)的制裁。圣皮埃爾的方案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即他假設君主對戰(zhàn)爭的危害后果有理性的認識,君主具有良知上的覺悟。法國啟蒙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sseau)對圣皮埃爾的假設持批判態(tài)度,指出君主對內(nèi)實行專制統(tǒng)治,對外有強烈的戰(zhàn)爭動機,不會接受約束與制裁,因此,認為皮埃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盧梭從人民主權的共和思想出發(fā),建議在聯(lián)邦的基礎上實現(xiàn)歐洲和平。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也是一個共和派人士,他認為只有實行共和制的國家才能保證和平的實現(xiàn),因為人民不需要戰(zhàn)爭??档略?795年發(fā)表了《永久和平論》,從理論上探討了普世和平理想的發(fā)展過程??档碌摹昂推秸軐W”雖然不是實踐方案,但其深刻的思想對后人思考和平問題具有啟迪作用。哈貝馬斯指出:“圣皮埃爾神甫所追求的‘永久和平’,在康德那里是一種理想,它可以使世界公民觀念充滿吸引力和直觀性。依靠這一理想,康德為法律理論引進了第三個維度:除了國家法和國際法之外,還應當有世界公民法(權利),這是一次意義深遠的革命?!笨档碌挠^點雖具有理想的深意,但歐洲的現(xiàn)實卻是嚴酷的。緊隨法國大革命而來的拿破侖戰(zhàn)爭,以暴烈的方式打碎了歐洲的秩序現(xiàn)狀。拿破侖企圖以武力統(tǒng)一歐洲,并強行輸出法國的革命原則。在拿破侖遭受失敗之后,歐洲列強齊聚維也納商議恢復被打破了的歐洲均勢,并提出了作為維護和平之道的“歐洲一致性”原則。……
編輯推薦
歐洲認同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觀念基礎,具有多層次、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征?!稓W洲認同研究》力圖從多種視角考察和分析歐洲認同概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