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社  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  頁數:574  譯者:劉漢生  
Tag標簽:無  

前言

父母將僅剩的幾件允許帶出德國的行李打好包,15歲的眼鏡少年獨自佇立在墻角,回想著這里曾經上演的點點滴滴。他是個書蟲式的和多思的男孩,帶著一種長大懂事后卻慘遭迫害時產生的一種自尊自負和不安全感的奇怪結合。”總有一天我會回來的,”他沖著翻檢他們行李箱的海關檢查員說道。多年后,他憶起當年那海關小官是如何看著他,臉上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鄙夷,”一言未發(fā)。亨利·基辛格沒有食言:多年后他確實又多次踏上了巴伐利亞的土地。最初是作為美軍反情報部隊官員,后來是知名的國際關系學者,最后則作為享譽時代的政治巨頭。不過他重返故里時,是作為一個美國人而非德國人?;粮駝傄粊淼郊~約便發(fā)現,在這里他不必為了閃躲對面沖過來的非猶太裔的孩子們的毆打而繞到街對面去走路,從那時起,基辛格便渴望能被看作并被接受為美國人。他的愿望實現了。當1973年基辛格坐上國務卿寶座時,據蓋洛普民調顯示,他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公共人物。當基辛格在雞尾酒會上以貴賓身份跳動外交舞步的時候,他總是成為那些最能抓住國際社會眼球的名流人物之一?;粮裨L問玻利維亞,禮賓官不讓玻利維亞總統(tǒng)加入機場的歡迎人群,但固執(zhí)的總統(tǒng)竟然隱姓埋名地跑到了機場里頭,就為了能親眼見到基辛格抵達。但是,基辛格也遭到許多美國公眾的鄙視,從自由派知識精英到保守主義活動家,都認為基辛格是個危險的、核戰(zhàn)爭狂式的權力操縱者,沒有任何道德原則。在美國主流外交機構的官僚群體內部,諷刺基辛格也成了一種時尚,即使人們都親切地稱他亨利。美國資深外交家喬治·保爾曾給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寄去一份書稿,結果編輯告訴他:”里頭有個大麻煩。在每一章里,您總是說著說著就停下來奚落一番基辛格?!北柣貜驼f:“編輯先生,請告訴我有沒有哪些章節(jié)我漏下了,我好再加上些(關于基辛格的)流言蜚語。”正因為人們對基辛格抱有十分不同的意見,而且往往立場特別堅定,要想寫一本關于基辛格的傳記,就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對基辛格究竟是褒還是貶?這問題很奇怪,寫關于亨利·史汀生、喬治·馬歇爾甚至迪恩·艾奇遜的傳記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離開官位多年后,基辛格這個人物仍能引發(fā)激烈爭議,而且人們在評價基辛格時往往持有鮮明的個人喜好——憎恨或崇拜、厭惡或者敬畏,所有的爭論都旗幟鮮明,很少夾雜中立立場。基辛格風格詭秘,像個變色龍,這些特質使得外界要抓住他在某個問題上的真實色彩變得非常困難,要想得出客觀的評價就更復雜了。那些在不同時候和基辛格一同卷入某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入侵柬埔寨、在海防港布雷、圣誕節(jié)轟炸河內、1973年恢復對以色列武器供應等等,往往對基辛格如何看待事物有著相互沖突的認知。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講述基辛格外交政策的著作都持有觀點鮮明的或褒或貶的立場,這也是為什么從來沒有一本完整的基辛格傳記的原因。筆者的目標是寫一本能夠描繪基辛格所有復雜特性的、不偏不倚的傳記,當然,我寫的成功與否留給讀者去判斷。在我看來,基辛格叱咤風云的年代畢竟遙遠,逝去的時間已夠長,曾經的主角們已走進職業(yè)生涯的晚期,他們仍舊保留著歷史記憶和私人文件,并且不再受制于保密規(guī)定和個人升遷野心,這就使我們能夠獲得對基辛格的客觀評說。寫這本傳記并沒有得到授權,書出版之前,基辛格并沒有去批準甚至了解其中的內容,他也無權去規(guī)定我寫什么或不寫什么。當然,對書里披露的一些東西和作出的判斷,基辛格肯定會懷疑,尤其是出于他的自負和敏感,他很可能覺得連自己的回憶錄都不足以公正地評價他取得的豐功偉績。但是從另一方面講,這也不是一本未經授權的傳記。到最初決定下筆時為止,我和基辛格之間唯一一次聯系,是為創(chuàng)作一本有關其他當代美國政治家的著作而進行的采訪(該書名為《明智之士》)。我決定寫他的傳記后,出于禮貌,給他寫了封信?;粮竦膹托爬锪髀冻鲆唤z興奮。他說,他沒法阻止我干這件事情,但是也不想看到我極力推動此事。但當我逐個采訪他以前的下屬、收集文獻資料的時候,我開始察覺到,基辛格的興趣也越來越大。書的主題深深地吸引了基辛格。畢竟。他自己從未寫過有關尼克松政府之前的回憶錄和關于他個人自身的東西,也沒有寫過其在福特政府任職期間及其后的經歷。作為基辛格個性的一部分,他對努力說服別人理解他的言行有一種近乎強迫癥般的關注,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批評者總是對基辛格非常有吸引力,他常常顯得急于去轉化他們,或至少向他們解釋些什么。所以。當我再次和基辛格交談的時候。他改弦更張,轉而同我充分合作。我們進行了超過兩打以上的訪談,我得以接觸了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文件。此外,基辛格還請其家人、前助手、生意伙伴和幾位前總統(tǒng)配合我的工作。他甚至幫我找到了他從前的一些敵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努力不夾雜任何個人偏見,但還是想突出一些主題,希望讀者能夠體會得到并且感到信服。其中最基本的一點,我相信,就是基辛格對于構造大國博弈和創(chuàng)造新的全球勢力均衡有著本能般的天才,但比較而言,在運用美國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念在國際關系中創(chuàng)造力量方面,基辛格的才能并不那么強,而制度和價值二者才是美國全球影響力的真正來源。基辛格有著魅力十足但有時頗具欺騙性的個性——才華橫溢,善弄權謀、行事詭秘、對人際關系和細微差別的敏感多慮、嗜于對抗和爭權奪利。我所探究的一個問題是,這種個性和作為基辛格政策基礎的權力政治、秘密外交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政策根植于個性,正如基辛格從梅特涅那里學到的那樣。基辛格登上權力舞臺之時,正值歷史發(fā)展的各種力量風云激蕩的大時代,蘇聯獲得了和美國平起平坐的戰(zhàn)略地位。美國在越南狼狽掙扎,而中國正面臨結束長達一代人自我封閉的歷史渴求。而同時,這也是一個復雜而傳奇的英雄人物在世界大舞臺上縱橫天下、一逞風流的時代,這其中有尼克松、毛澤東和薩達特,也包括基辛格本人。還是年輕學者的時候,基辛格曾這樣描述俾斯麥和他所處的時代:“這位天才試圖通過駕馭國內外相互競爭的各種力量間的敵對和仇視對它們加以遏制,而新秩序則被量身打造成適合他施展拳腳的樣式?!边@個說法同樣適用于基辛格和他所處的時代。而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正好是一個敏感、多才的少年學習所謂“相互競爭的力量和駕馭對抗”的好地方。

內容概要

  《基辛格:大國博弈的背后》內容基于對基辛格本人大量的采訪和其他150多個信息來源,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和基辛格的生意伙伴。這是第一部關于基辛格的傳記全本。它引用了基辛格本人許多私人文書和機密文件,講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美國人的傳奇經歷。這《基辛格:大國博弈的背后》以親切生動的敘事風格,令人驚奇的內容揭密,將讀者帶入了這個色彩斑斕、叱咤風云的政治家的一生——他曾經在納粹德國被迫害的童年,他主導一個超級大國的外交大略、他和總統(tǒng)尼克松痛苦的關系,以及其晚年作為經濟顧問在全球各地奔走的經歷?! ∷欢缺淮蹬鯙椤巴饨粦?zhàn)略家”、“獨腳智囊團”和“超級國務卿”,又一度被媒體指責為美國歷來掌權者中“最危險的人物”  他構筑了一個穩(wěn)定的世界和平結構,為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又被總統(tǒng)尼克松視為“功高震主”的權力之爭對象  他作為總統(tǒng)的特使秘密訪華,打破了中美建交的堅冰,又被美國媒體稱為“踩著鋼絲表演”的“唐?吉訶德”  他的聲望因“水門事件”一路狂跌,又因伊拉克戰(zhàn)爭而被公眾稱為“現實的外交成就尚無人能出其右者”  他既是善于“用筷子吃魚子醬”的“縱橫捭闔的能手”,又是善于靠不斷制造與好萊塢女星緋聞來筑固公眾形象的政治明星  當基辛格在1973年被任命為美國國務卿的時候,蓋洛普調查顯示,他已經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人物。但他也被許多美國大眾——從開放的學者到保守人士——所斥責?;粮耧L格詭秘,像個變色龍,這些特質使得外界要抓住他在某個問題上的真實色彩變得非常困難,要想得出客觀的評價就更復雜了。那些在不同時候和基辛格一同卷入某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八侵柬埔寨、在海防港布雷、圣誕節(jié)轟炸河內、1973年恢復對以色列武器供應等等,往往對基辛格如何看待事物有著相互沖突的認知。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講述基辛格外交政策的著作都持有觀點鮮明的或褒或貶的,立場,這也是為什么從來沒有一本完整的基辛格傳記的原因。

作者簡介

作者:(美)艾薩克森 譯者:劉漢生 等沃爾特·艾薩克森,美國著名的傳記作家,生于美國新奧爾良,曾先后就讀于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畢業(yè)后,成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由此開始了他的職業(yè)生涯。曾出任美國著名雜志《時代》周刊總編輯和世界傳媒巨頭CNN公司的總裁。曾撰寫《本杰明·佛蘭克林:一個美國人的一生》、《聰敏人:六個朋友和他們創(chuàng)造的世界》(和伊萬·托馬斯共同撰寫)、《愛因斯坦:生命的全部》等傳記暢銷書。目前沃爾特·艾薩克森和妻子和女兒在華盛頓居住。

書籍目錄

前言1:基辛格的現實主義和當今的理想主義前言2第1章 童年時代:納粹時期的菲爾特(1923~1938)巴伐利亞的基辛格家族年輕的海茵茨被毀滅的世界失落的童年意味著什么第2章 在華盛頓高地的日子:一位雄心勃勃的會計師的“美國化”歷程新世界出路第3章 軍旅生涯:“亨利先生”重返故里(1943~1947)“大熔爐”弗里茨·克雷默重返菲爾特“再見吧,我的青春時代”占領者“我可能建立起了一種自我防備的心理”第4章 求學哈佛:志向遠大的學生(1947~1955)“小冒煙兒”和大學究伊利亞特教授歷史的意義基辛格太太嶄露頭角——國際研討會《融合》(Confluence)季刊卡索里和梅特涅生活與競賽第5章 紐約試水:供職權力部門(1954~1957)對外關系委員會《核武器和外交政策》核戰(zhàn)略名人新伯樂——納爾遜·奧爾德里奇·洛克菲勒第6章 重返哈佛:教授(1957~1968)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終身教授婚變軍備控制問題《選擇的必要》“鐵血宰相”俾斯麥第7章 行走在權力邊緣:肯尼迪,約翰遜和洛克菲勒(1961~1968)鼻子貼在窗上往里看的人等待時機跨入爛攤子的第一步“賓夕法尼亞談判”洛克菲勒1968年競選第8章 天造地設的搭檔:基辛格和尼克松(1968)兩手準備任職邀請“古怪二人行”諂媚者的直覺暗中發(fā)力第9章 越戰(zhàn)風云:秘密抉擇,秘密轟炸全新的一天越南選項“國安研究備忘1號”“連環(huán)套”原則起舞歐洲1969年3月,秘密轟炸柬埔寨“黑鷹墜落”第10章 基辛格的白宮帝國:“大老板”的權威及其行事風格二把手之爭基辛格的管理風格國務卿威廉·羅杰斯國防部長梅爾文·拉爾德官運進行時秘密渠道“亨利調解委員會”第11章 耳邊的秘密:“辦公室竊聽器,死鍵,其他裝置”1969年5月,國安竊聽各色陰謀“死鍵”第12章 死路一條:深陷越南泥沼1969年6月,“越南化”政策1969年7月,“尼克松主義”1969年8月,秘密談判1969年11月鴨鉤計劃(DUCK HOOK)1969年,盤點1970年2月~4月基辛格VS黎德壽第13章 入侵柬埔寨:擴大戰(zhàn)爭,辭職,狂暴1970年4月,打還是不打?1970年5月,“進入”柬埔寨團隊危機討好布賴恩和其他抗議者第14章 危機雜耍術:9月份的兩周隨記1970年的黑色9月9月14日,星期一9月15日,星期二9月16日,星期三9月17日,星期四9月18日,星期五9月19日,星期六9月20日,星期天9月21日,星期一9月22日,星期二9月23日,星期三9月24日,星期四9月25日,星期五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天結果危機之年第15章 限制戰(zhàn)略武器談判:幕后渠道的武器控制個案:“MIRVn問題1970年4月,第一個限制戰(zhàn)略武器方案1971年5月,“重大突破”1971年6月,《五角大樓文件》單方面撤軍計劃第16章 接近巨龍:“三角鼎立”通向北京之路小球轉動世界1971年7月,兩天零一小時的夢幻中國行舉國沸騰第17章 權力和欲望:世界頭號非性感名人的私生活:秘密放浪子喬治城名利場獵艷好萊塢絕佳春藥第18章 黑云壓城:失手印巴之戰(zhàn)?;粮竦涞凸仁钟“蛢裙碇溕砗蟮墓碛盎粮窈痛髢瓤偣軅儜已逻吘壏寤芈忿D又一年第19章 三角平衡術:莫斯科-北京春季峰會擁抱巨龍春日秘訪莫斯科海防港布雷1972年5月,言歡莫斯科第20章 和平在望:巴黎談判達成難以捉摸的協(xié)議薄暮微明和平在望混亂中的角力第21章 圣誕節(jié)轟炸:炮轟河內西貢就范圣誕節(jié)幽靈!權力更迭的先兆1973年1月,和平降臨越南:破壞評估第22章 國務卿基辛格:眾人失落,唯我得意1973年5月,黑格取代霍德曼1973年5月,與勃列日涅夫獵豬二人行1973年5月,竊聽曝光1973年9月榮升美國第54任國務卿演出終結第23章 贖罪日戰(zhàn)爭:中東問題上演,再補給之爭,核警示1973年10月,贖罪日戰(zhàn)爭1973年12月,通向日內瓦之路第24章 穿梭外交:逐個拿下以色列,埃及.敘利亞第一次以色列一埃及穿梭外交基辛格的外交風格徘徊的猶太人石油危機1974年5月,敘以穿梭外交第25章 閃光燈下的名人基辛格:垂簾生輝第26章 變遷:仕途末期和全新開始告別光棍生活尼克松的衰落和下臺基辛格與福特第27章 “緩和”之死:奇怪的聯盟走強硬路線奇怪的同床者《杰克遜-瓦尼克修正案》1974年11月,海參崴峰會第28章 奇跡消失與全線挫?。簲∽呶髂魏蜄|南亞西奈之痛柬埔寨和越南的“淪陷”第29章 外交政策中的道德:基辛格的實力政策及其遭遇的挑戰(zhàn)現實主義的根源基辛格的現實主義1975年7月,索爾仁尼琴,赫爾辛基,人權丹尼爾·莫伊尼漢與美國理想主義1975年,內閣大換血第30章 非洲:秘密介入+穿梭外交1975年,透過東-西棱鏡看安哥拉1976年,羅得西亞:人權回歸第31章 嗚咽中謝幕: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凄凄切切1976年,大選,黯然離職第32章 平民基辛格:無公文包部長的空中飛人生活重返紐約城沒有公文包的部長第33章 從老牌外交到富商巨賈:世界頂級顧問是怎樣一夜暴富的外交“雇傭軍”斗爭與利益中國之爭老當益壯第34章 基辛格的政治遺產:政策與個性

章節(jié)摘錄

巴伐利亞的基辛格家族一座小小的巴伐利亞村莊洛德爾希(Rodelsee),坐落在沃爾斯堡(Wurzburg)附近,這里的猶太居民里,亞伯拉罕?基辛格的虔誠和淵博的宗教學識是出了名的。他生意做得很成功,每逢星期五,總能在日落前早早打烊,好好地過安息日。不過他擔心自己的四個兒子要是投資做買賣大概沒法處理好這種事情。于是亞伯拉罕定下規(guī)矩:他們要像祖父那樣做名教師,以保證能夠老老實實地守好安息日。就這樣,亞伯拉罕的四個兒子約瑟夫、梅爾、西蒙和大衛(wèi)長大成人后離開了洛德爾希(Rodelsee),在臨近的德國人村莊建立了一些非常出色的猶太學校。而他們的孩子們——至少有五個,其中包括大衛(wèi)的長子路易斯?基辛格,后來也當了老師。多年后,路易斯的大兒子又成為一個遙遠國度一所知名大學的教員,這個勤奮內向的年輕人在舉家逃往美國前,名字一直叫海茵茨。巴伐利亞的猶太人自公元10世紀定居此地以來,便反復遭受壓迫。他們大多是商賈和放債者,對當地經濟有所貢獻,故此在巴伐利亞許多城鎮(zhèn),猶太人是受到保護的,而一旦王公權貴們脾氣變幻無?;蛎褚獠▌訒r,他們就會遭到野蠻的放逐。1276年始,猶太人被從巴伐利亞地區(qū)驅趕出來,由此掀起的驅猶風潮到1349年黑死病爆發(fā)后達到頂峰。及至16世紀,巴伐利亞地區(qū)殘存的猶太人社區(qū)已經寥寥無幾。18世紀初,猶太人開始重返巴伐利亞,大多來自奧地利。其中一些是銀行家,被弄回巴伐利亞是為了資助德國打西班牙王位戰(zhàn)爭,其余都是商人或奶牛販子。盡管時不時反猶浪潮還會發(fā)作,但無論如何,猶太人逐漸在巴伐利亞社會中找回了安全的位置,或者至少看上去是這樣。1804年到1813年拿破侖統(tǒng)治期間,頒布了一系列法律,規(guī)定允許猶太人上公立學校、參軍并享有完全的公民權。此外,猶太人還獲得了起族姓的權利。基辛格家族中第一個啟用“基辛格”這個族姓的成員是亞伯拉罕的父親邁耶(Meyer)。邁耶年輕時曾在沃爾斯堡(Wurzburg)北邊的旅游勝地巴德—基辛根(Bad-kissingen)鎮(zhèn)定居過。當時,那里居民才1000多人,其中猶太人大概就有180個。后來他搬到洛德爾希(Rodelsee),就是在這里,1817年,邁耶正式擇定了邁耶?基辛格這個名字。次年,亞伯拉罕出生了。亞伯拉罕是邁耶所生的10個孩子里唯一一個活過童年的幸運兒。不但活過童年,這老頭兒一直活到8l歲,成了一個大家族的族長,有四個兒子——都遵其志愿當上了教師、四個女兒和32個孫子孫女。盡管一家人都是根紅苗正的正統(tǒng)猶太人,但這也是個純粹的德國中產階級家庭,對這個給予其恩惠和善待的國家充滿深深的忠誠。亞伯拉罕的小兒子大衛(wèi)?基辛格生于1860年,后來搬到厄爾梅索森(Ermershausen),在那里建了一所小學校,他自己還在猶太人教堂里擔任唱詩班的領唱。后來他在沃爾斯堡的猶太神學院任過教。大衛(wèi)總是衣著得體,被朋友們開玩笑地稱為“安息日基辛格”,用以區(qū)別他哥哥西蒙,西蒙穿得比較隨便,因此便有“平日基辛格”的外號。大衛(wèi)和妻子莉娜老練成熟,飽讀詩書,是典型的德國人,他們給1887年降生的第一個兒子起了個法國名字——路易斯。路易斯是這對夫婦七個孩子里唯一一個做老師的。1923年5月27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來到了世間。這就是海茵茨?阿爾弗雷德?基辛格。大名叫海茵茨,因為葆拉喜歡。中間名阿爾弗雷德實際上是“亞伯拉罕”的德文變種,就像基辛格的叔叔阿諾的名字一樣。小海茵茨從爸爸那兒繼承了“Kissus”這個昵稱。15年后,海茵茨一家移民到美國,從那時開始,他才取名亨利。

媒體關注與評論

精彩不斷???一本關于權力的研究。卓越不凡,又令人不安。                                                                                          ——《紐約時報》“一絲不茍的研究, 充滿智慧,尺度公平……充滿睿智和洞察力的好書。”                                                  ——古德弗雷?霍奇森,《華盛頓郵報》“該書既確定了基辛格偉大的國際外交家的地位,也把他拉下神壇,……基辛格本人如果讀到他喜歡的部分肯定會愛不釋手,讀到不喜歡的部分定會大發(fā)雷霆……一本令人愛不釋卷的好書?!?                                                ——彼得?詹寧斯,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一本好看、好玩、權威的傳記?!?——喬納森?惠特尼,《洛杉磯時報》書評"該書涵蓋面之廣,研究之精深,壓倒了所有有關基辛格的書籍。對基辛格的追捧者來說,該書簡直令人愛不釋手。對他的外交政策的追隨者來說,該書乃必讀書目?!?                                                                           ——《紐約時報書評版》“立論扎實,內涵豐富,是一本有關動蕩年代傳奇人物的可讀性極強的好書。”——大衛(wèi)?特雷克索,《波士頓周日環(huán)球》艾薩克森用一種富有同情心的,令人感動的敘事風格點亮了基辛格的復雜的人物性格。他對基辛格生動的描寫,令讀者以為他和基辛格一起親歷了歷史。艾薩克森是一個真正領悟了歷史的人。                                  ——羅伯特?卡洛,《林登?約翰遜的歲月》的作者。 艾薩克森的這本書,充滿了洞察力,文風精致優(yōu)雅又不失公平,以輕松的步伐將讀者帶入了美國人最貼近的一段歷史,以不可估量的深度,描寫了一個塑造美國外交政策的學者和政治家。  ——《紐約客》

編輯推薦

迄今為止基辛格傳記中的最全面、最公正、最權威者,在世界各國暢銷不衰。深刻解讀大國博弈背后的政治秘密?!痘粮?大國博弈的背后》是研究國際政治、外交的必讀書。深刻的洞察力,精深的研究,富有同情心的、令人感動的敘事風格,一本令人愛不釋卷的好書。

名人推薦

該書涵蓋面之廣,研究之精深,壓倒了所有有關基辛格的書籍。對基辛格的追捧者來說,該書簡直令人愛不釋手。對他的外交政策的追隨者來說,該書乃必讀書目。 ——《紐約時報》 立論扎實,內涵豐富,是一本有關動蕩年代傳奇人物的可讀性極強的好書。 ——《波士頓周日環(huán)球》 艾薩克森的這本書,充滿了洞察力,文風精致優(yōu)雅又不失公平,以輕松的步伐將讀者帶入了美國人最貼近的一段歷史,以不可估量的深度,描寫了一個塑造美國外交政策的學者和政治家。 ——《紐約客》 該書既確定了基辛格偉大的國際外交家的地位,也把他拉下神壇,……基辛格本人如果讀到他喜歡的部分肯定會愛不釋手,讀到不喜歡的部分定會大發(fā)雷霆……一本令人愛不釋卷的好書。 ——彼得·詹寧斯,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辛格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