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

出版時間:2003-8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王安憶  頁數(shù):35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長恨歌》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壘了無數(shù)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diào),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的津津樂道中,展現(xiàn)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xiàn)代上海史詩”。

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隨母到滬。1970年赴安徽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徐州地區(qū)文工團,1978年調(diào)回上海,任《兒童時代》小說編輯,1987年進上海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創(chuàng)作至今。自1976年發(fā)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發(fā)表有小說《雨,沙沙沙》、《本次列車終點站》、《流逝》、《小鮑莊》、《叔叔的故事》、《69屆初中生》、《長恨歌》等短、中、長篇,約有400萬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學(xué)理論。其中一度獲全國短篇小說獎,二度獲全國中篇小說獎。翻譯為外國語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韓等文字。

書籍目錄

第一部愛麗絲公寓 愛麗絲的告別上海小姐 三小姐 程先生 李主任片廠 開麥拉 照片 滬上淑緩弄堂 流言 閨閣 鴿子 王琦瑤第二部鄔橋 外婆 阿二 阿二的心 上海平安里 熟客 牌友 下午茶 圍爐夜話康明遜 薩沙 還有一個程先生 分娩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第三部薇薇 薇薇的時代 薇薇的女朋友薇薇的男朋友 舞會 旅游圣誕節(jié) 婚禮 去美國 老克臘長腳 禍起蕭墻 碧落黃泉

章節(jié)摘錄

上海的弄堂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它們有時候是那樣,有時候是這樣,莫衷一是的模樣。其實它們是萬變不離其宗,形變神不變的,它們是倒過來倒過去最終說的還是那一樁事,千人千面,又萬眾一心的。那種石窟門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權(quán)勢之氣的一種,它們帶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遺傳,有一副官邸的臉面,它們將森嚴壁壘全做在一扇門和一堵墻上。一旦開進門去,院子是淺的,客堂也是淺的,三步兩步便走穿過去,一道木樓梯在了頭頂。木樓梯是不打彎的,直抵樓上的閨閣,那二樓的臨了街的窗戶便流露出了風(fēng)情。上海東區(qū)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門是鏤空雕花的矮鐵門,樓上有探身的窗還不夠,還要做出站腳的陽臺,為的是好看街市的風(fēng)景。院里的夾竹桃伸出墻外來,鎖不住的春色的樣子。但骨子里頭卻還是防范的,后門的鎖是德國造的彈簧鎖,底樓的窗是有鐵柵欄的,矮鐵門上有著尖銳的角,天井是圍在房中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西區(qū)的公寓弄堂是嚴加防范的,房間都是成套,一扇門關(guān)死,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架勢,墻是隔音的墻,雞犬聲不相聞的。房子和房子是隔著寬闊地,老死不相見的。但這防范也是民主的防范,歐美風(fēng)的,保護的是做人的自由,其實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誰也攔不住的。那種棚戶的雜弄倒是全面敞開的樣子,牛毛氈的屋頂是漏雨的,板壁墻是不遮風(fēng)的,門窗是關(guān)不嚴的。這種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鱗次櫛比,擠擠挨挨,燈光是如豆的一點一點,雖然微弱,卻是稠密,一鍋粥似的。它們還像是大河一般有著無數(shù)的支流,又像是大樹一樣,枝枝叉叉數(shù)也數(shù)不清。它們阡陌縱橫,是一張大網(wǎng)。它們表面上是坦露的,實際上卻神秘莫測,有著曲折的內(nèi)心。黃昏時分,鴿群盤桓在上海的空中,尋找著各自的巢。屋脊連綿起伏,橫看成嶺豎成峰的樣子。站在至高點上,它們?nèi)歼B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東南西北有些分不清。它們還是如水漫流,見縫就鉆,看上去有些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的。它們又遼闊又密實,有些像農(nóng)人撒播然后豐收的麥田,還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滅的。它們實在是極其美麗的景象。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王安憶修改《長恨歌》2003年07月21日  14:57    深圳新聞網(wǎng)  繼獲得“茅盾文學(xué)獎”的長篇小說《長恨歌》被成功改編成話劇后,原著作者王安憶乘勝追擊,與作家出版社結(jié)束8年合作關(guān)系,改嫁近幾年才崛起的南海出版公司。 昨日,該社有關(guān)人士向記者透露,王安憶此番“改嫁”,不單單是再版《長恨歌》那么簡單,她親自對原著動了“手術(shù)”,而為此番修改支招的人正是剛剛買下《長恨歌》電影版權(quán)的香港著名導(dǎo)演關(guān)錦鵬。記者輾轉(zhuǎn)聯(lián)系到王安憶,對于《長恨歌》改編一事,她婉拒了記者的一切提問,只說“感謝大家對《長恨歌》的喜愛”。 而新《長恨歌》會有哪些地方改動,王安憶也表示“暫不透露”。不過,出版社有關(guān)人士卻向記者證實,新版《長恨歌》的變化基本上都是為了配合電影的敘事。新書上市那天,王安憶將在上海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出版社正在聯(lián)系關(guān)錦鵬,希望其作為特邀嘉賓扎場子。(趙斌 王嘉) (來源:四川新聞網(wǎng))    編輯:方玨          

編輯推薦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還是中學(xué)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nèi)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fù)雜關(guān)系,想來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shù),與女兒的男同學(xué)發(fā)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這部獲茅盾文學(xué)獎的<長恨歌>,也是著名女作家王安憶的巔峰之作。本書是王安憶的著名作品《長恨歌》,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講:愛麗絲公寓 愛麗絲的告別、上海小姐 三小姐 程先生 李主任、片廠 開麥拉 照片 滬上淑緩、弄堂 流言 閨閣 鴿子 王琦瑤。第二部講:鄔橋 外婆 阿二 阿二的心 上海、平安里 熟客 牌友 下午茶 圍爐夜話、康明遜 薩沙 還有一個程先生 分娩、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第三部講:薇薇 薇薇的時代 薇薇的女朋友、薇薇的男朋友 舞會 旅游、圣誕節(jié) 婚禮 去美國 老克臘、長腳 禍起蕭墻 碧落黃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長恨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好東西價格合理手感好
  •   很好的書籍,很大眾化,讀后有感想值得深思。
  •   看見一直以來就很火,我們很多同學(xué)都賣了看了,確實很不錯。
  •   同學(xué)先看了
  •   一本值得看看的書,不過現(xiàn)在沒時間,空閑了認真看看
  •      王琦瑤非但長得漂亮,那漂亮的臉蛋下還有一顆聰慧過人的心。她一眼便能看出來人的出身、家境,比如長腳,當別人正陶醉在他富豪之子的光環(huán)中時,她知道他不過是個“癟三”角色;她洞察身旁人的一切心思,情人也好,朋友也罷,她都能很好地揣摩出她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然后在各個關(guān)系中游刃有余。她的天資聰穎還體現(xiàn)在對穿著的獨特品味上。但她的這種聰明是小家小戶過日子的聰明,缺少大智慧。
       她短短的一生可以說是糊里糊涂過完的,輾轉(zhuǎn)了幾個男人,這些男人沒有一個能真正給她幸福的生活。而真正愛著她并能給她幸福的人,她卻一再錯過。這種糊涂,其實有一半是因為她的聰明,另一半是她的美貌。
       她的女兒薇薇,與她恰好是個鮮明的對比。薇薇長相平庸,未能遺傳到王琦瑤姣好的面容,說話做事魯莽,失分寸。甚至是在穿衣打扮上,王琦瑤都技高一籌。薇薇是個天生的被領(lǐng)導(dǎo)者,在“流行”上屬于那種跟著別人后頭走的人,而她媽卻對時尚有著相當前衛(wèi)的觀念。但薇薇的一生很平坦,她知道自己沒有良好的外形條件,所以對男人也不挑剔。她和小林平淡地走到一起,然后結(jié)婚,接著移居美國……用句王琦瑤的話,這是糊涂人有糊涂福。其實如果當初她沒有做李主任的“外室”,而是選擇與程先生結(jié)合,這種小幸福她也是會有的。
       其實幸福是一種幾率,幸福不會因為你樣貌端莊而格外青睞你,相反的,很多時候,長得丑的往往比長得漂亮的容易感到幸福、享受滿足。幸福也不會因為你溫柔大方或是賢良淑德而眷顧你。總之,幸福是一種偶然,但這種偶然恰恰又是因為你個性的一種必然。王琦瑤的這種看似偶然的“不幸?!保鋵嵤侨菝才c聰慧的使然。王琦瑤的死同樣也是一個“偶然的必然”,長腳心存歹念其實是她自己引狼入室的,她的話語間透露出她有“金條”,這還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她對于男人過分自信的估計,使得長腳有機可趁。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其實清醒的人比糊涂的人活得痛苦?!睆堄兰t就是另一個王琦瑤,同樣漂亮、聰穎、有著年輕女孩子的傲氣,她交往了很多男人,最后鎖定的一個人——長腳,表面上花錢大方、生活奢華,其實是個騙子、小偷、甚至殺人犯。不難預(yù)見,她的人生將是王琦瑤的翻版。
       其實很多聰明漂亮的年輕女孩,都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qū),認為自己漂亮、聰明,便覺得對于人生有莫大的選擇權(quán)利,她們挑三揀四,很多稍具瑕疵的“正品”,在她們手中流過。漸漸地,可挑的不那么多了,就連稍具瑕疵的也漸漸消失在她們視線范圍內(nèi),最后得的那個是其實是最蹩腳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吧!
       幸福其實是需要分寸和自知的。
      
  •      《長恨歌》中每一部分都會要那么幾段文字專注于寫上海的物和景。看似無意的環(huán)境描寫,恰恰奠定了故事的整個基調(diào),甚至是故事每一個情節(jié)的暗示。若我們足夠細心,王琦瑤最后甘愿做李主任的情婦也不應(yīng)該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每一個上海弄堂里的女人都是會這樣做的。王琦瑤不僅是她自己,也是那個社會的文化縮影。
       王安憶的文字是包含深情的,每一個文字好像都是一段感情的化身,她輕輕地落在我們的心上,讓我們慢慢地深陷其中,等睜開眼的時候才發(fā)覺原來我們早就被包圍了。《長恨歌》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嗅久了便渾然不覺,身心都浸透了。對啊,剛開始以為的冗長瑣碎,到后來竟是深入骨髓了。王安憶的人物刻畫是及到位的,王琦瑤的形象則是躍然紙上的。
       王琦瑤的生命中有四個及其重要的男人和一個與她不可分離的女人。這幾個男人中,最讓人心酸流淚的是程先生,接近半生的孤單幾乎迷失自己,卻還是沒能與心上人長相廝守。王琦瑤離開程先生后,程先生荒廢了自己的興趣——照相,而當程先生決定離開王琦瑤以后,程先生又重新開始為人照相。其中有一段文字讓我流淚。
      
       “他放完最后一張照片,拉開暗房窗戶上厚重的布幔,看見了晨曦中的黃浦江,這是久違了的情景,卻是熟人心底的情景,程先生想他已有多少日子沒有對它垂目,可它卻一直駐守著,等待他的回心轉(zhuǎn)意?!?br />   
       王安憶用她及其細膩的筆觸,極好地表現(xiàn)了一個已然下好決定的男人的形象。程先生經(jīng)歷了半生的離別,一切對他而言好似真的能夠放下了。程先生是愛極了王琦瑤的,但他也確實是驕傲的。直到后來他都不青春自己對王琦瑤剩下的究竟是迷戀還是愛戀。
       突然再看眼下的風(fēng)景,時光好像能夠倒流到?jīng)]有認識王琦瑤的那會。那時候的自己還是一個極年輕的男子,有著一份極佳的工作,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很多女子所欽羨的對象,而他偏偏只對王琦瑤上了心。如今,他放下王琦瑤,他本以為自己一無所有了,卻不曾想自己的身后并非無人之境。原來那段瀟灑不羈的青春還是有目睹者的。
       程先生仿佛是下了決心似的要與那段時光作別,以至于后來他選擇死亡的時候還是要讓這個窗口的風(fēng)景來見證自己的滅亡。
      
       王琦瑤生命中徘徊著各色各樣的男人,而這些與她有瓜葛的男人們最后都是離她而去的,連唯一血肉相連的女兒也是離她而去的。
       微微看似是極不像王琦瑤的,事事都與母親對著干,凡是王琦瑤說好的,她偏認為那是極不好的;王琦瑤說了要往東,她就要往西去??蛇@個女子正是王琦瑤的翻版,只是她沒有自己的母親來得出色,而正是這份“不如”,才使得微微獲得一份比王琦瑤幸福安穩(wěn)地多的生活和可靠得多的丈夫。王琦瑤其實是嫉妒女兒的,王琦瑤穿過古典的紅色旗袍,穿過純潔的白紗,卻不曾擁有一個能與她白首的男子,微微卻擁有了。微微的不夠美麗讓她放心,但王琦瑤在女兒結(jié)婚的那天卻看到了一個讓所有的美麗都甘愿偃旗息鼓的女子,這也正是她那個成為新娘的女兒,而這一切都是王琦瑤終其一生都沒能得到的。
       王琦瑤的天空是無風(fēng)無云,無邊無沿的,她的生命好像是黃浦江的水,一直在流淌,卻流淌不盡。她仿佛甘于平庸,但她卻一直記得自己三小姐的輝煌過去,直至死,想起的依舊是片場那個“死去”的女子。
      
       從開始對王安憶文字的排斥,到最后的愛不釋手,這是王琦瑤的功勞,更是王安憶的。
  •     王琦瑤生得不壯烈,死得亦悄無生息。 王安憶給了她一個最超乎我們想象卻又是恰到好處的結(jié)局:死于他殺,無關(guān)感情;死于偶然,但又逃不離命運的追趕。 其實,這又何償不是一種成全,成全的是王琦瑤世事倍嘗后對生的倦?yún)捄退赖南蛲?,成全的是萬念俱灰的絕望,阻不得,救不了,只能成全。 王琦瑤的死,是對她一生美的繼承。 王琦瑤是個美人,這是眾人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的,而且是在她被程先生精心包裝之后。從某種意義上說,王琦瑤的美是低調(diào)的,隱蔽的,是一種細水長流式的美,她美得從容,淡定,不張揚。但這樣的美一旦被發(fā)掘,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她的美,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道,但又美而不媚,不俗,不妖,這樣的美,首先要建立在慧眼獨俱的基礎(chǔ)之上,沒有一雙火眼金睛,她的美便會自動藏匿,任你千呼萬喚,我自巋然不動,穩(wěn)如泰山。 或許就是因著這美,王琦瑤到死都不肯委屈了自己,寧愿死都不肯放開那個她視若珍寶的匣子,仿佛那里有她一生受用的美好回憶,一松手,一失去,她的一生就白過了。 因著這美,她可以一次次毫無顧忌地踐踏程先生那顆時時追逐著她的眼神而早已游離于自己身體的玲瓏心,任他獨自漂零,孑然半生,即使到了她最落魄的時刻,他以草莽英雄的形象出現(xiàn)在她的視野中,兩人有機會日日家長里短,柴米油鹽,卻依然無關(guān)愛情。 這便是了,有些人,相伴一生,我們依然無法冠之以“廝守”的名義,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終日同行走于一個屋沿下,同食一粥一飯,同感世事維艱,他們可以談山談水談風(fēng)景,卻獨獨不敢提感情?;蛟S他們對感情的見解有著驚人的共鳴,卻只字不提,不是不想提,是不能,是不敢,有些話,開口即錯,所以,有些智慧的人選擇把它嚼碎了,咽在肚子里。任由他們相敬如賓,不逾矩。
        這種不越雷池半步,對于王琦瑤的美和程先生對美和愛情的守護是錦上添花,是對他們?nèi)烁竦目隙?。二人此次的再相逢,都已屬于該退而求其次,向世事投降的年紀,男未娶,女未嫁,本該良緣天成,皆大歡喜,卻為何那般吹毛求疵,毫不含混? 人生苦短,還有誰比程王二人更深通此道,他們都飽嘗求而不得的痛楚,卻又甘于命運的無可奈何,所以,咫尺天涯,而后郁郁滿腔地轉(zhuǎn)身離去。離開并不是他放手后心的釋然,他的不計成本的愛戀必將如一把沉重的枷鎖殘忍地存在于他一生的夢境,他,今生,注定無路可逃。 真正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償所愿的是閱人無數(shù)的李主任,也正是憑著這種在世上摸爬滾打后將人事都參透的成熟與睿智,擄獲初出茅廬的王琦瑤的芳心便變得如此輕易,小計略施,春水已皺。手到擒來,當然是易上加易。他與王琦瑤相處的時間短得屈指便可數(shù)清,然而,這樣的短暫卻被王琦瑤刻到了骨子里,少得可憐的耳鬢廝磨,她打算用一生來回憶。李主任用匣子為王琦瑤編織了一個夢,就著這夢,她可以無休止的忍受生活的熬煎,當忍無可忍,便從頭再忍。 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里,王琦瑤以死水的狀態(tài)存在著,這種存在,使我們再也尋不出比“茍且偷生”更恰如其分的形容語。她活得興致索然,仿佛生命的繼續(xù),只是為了履行一種義務(wù),盡一個生命的責(zé)任,她沒有把剩余的時光活出千般滋味來的野心,她早已喪失了斗志,抑或,從一開始,她都不曾有過一個足以令她為之心潮澎湃、寢食難安的奮斗目標,所以,才會時時刻刻呈現(xiàn)出恬淡適意的態(tài)勢來,如同這個世界,這個時代與她已不再有關(guān)系。而世界上事情的發(fā)展往往如此,你越是對某人事物不在意,它到最后偏偏會找上你,老天總是攪盡腦汁,搜腸剮肚地讓我們不如意。 正是王琦瑤這種繁華過后甘于靜謐的神秘之感,才使得康明迅有了一探究竟的勇氣和毅力,也讓王琦瑤看清了自己的心,原來,它并未完全老去,所以,才能死灰復(fù)燃。雖然,已不復(fù)當初少女情懷,可她清楚的感覺到,它已經(jīng)被喚醒了。然而,幾番溫存后,因著她不清不楚的過去,他周圍的他們無論如何不肯寬恕她,終于,她成為眾矢之的。她也知道,他確實抗爭過,只不過,他對她的愛敵不過他懦弱的天性,這場抗爭也便不了了之。
        她到底是個有主意的女人,所以能克服種種阻力生下他與她的孩子,這樣的決定里,似乎有點懲罰自己,也賭氣給上天瞧的味道,或者,已被敲開的心門再也無法關(guān)閉,她的寂寞已無能力自醫(yī),索性就拈一個孩子來拯救自己??得餮甘峭蹒幵谶@亂世之中生出的僅有的一絲希望,然而,這希望終是因缺乏成長壯大的動力而不了了之,于是,孩子成了王琦瑤退而求其次,求其次而不得的見證和痕跡。孩子的出生并未使王琦瑤的生活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她依舊活在自己封閉的小天地里,從從容容,波瀾不驚。孩子緊跟著時代亦步亦趨,身上全無她的半分影子,寂寞于她如影隨,從未遠離。
        不管她愿不愿意承認,王琦瑤的青春歲月,年少時光都在漸行漸遠,最終埋葬在時間無涯的荒野里。出現(xiàn)在她生命盡頭的最后一個男人老克蠟,無足輕重到?jīng)]有提及的必要。
        一朝春盡紅顏老的王琦瑤,如水中浮萍,任何一個愿意傾聽她的人都是救名稻草,孤獨凄清無所寄成了她難以跋除的死穴。這樣的狀況下,老克蠟成了一種符號,他只是王琦瑤凄涼晚景中的一絲慰籍。
        一個上海弄堂女子傳奇的一生,就這樣在悄無聲息中死于非命,我們寧愿相信,那是上蒼慈悲的召喚。
        
  •     ---我讀王安憶《長恨歌》
      
      王安憶3月份在巴黎圖書沙龍上說,“寫作者始終是在回憶”。
      “在上海,懷舊是危險的事,把感情變成一種商品。對于寫作者來說,這種題材,我們要謹慎對待。懷舊對我們來說,是積累很多思想、認識后,才能去寫的?!?br />   生活在從一個舊世界到一個新世界過渡時代的人,是最容易懷舊的。
      王琦瑤是懷舊的。她開始懷舊就是從某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變的粗魯了?!榜R路上一下子涌現(xiàn)出來那么多說臟話的人,還有隨地吐痰的人,星期天的鬧市街道,形勢竟是有些可怕的,人群如潮如涌,噪聲喧天,一不小心就會葬身海底似的…這城市變得有些暴風(fēng)急雨似的,原先的優(yōu)雅一掃而空…火車座的皮面換了人造革,瓶里的鮮花換了塑料花。西式糕點是泄了秘訣,一下子到處都是,全都是串了種的。中餐館是靠豬油和味精當家,鮮的你掉眉毛。熱手巾是要打在菜價里的,女招待臉上的笑也是打進菜價的…”
      王琦瑤從鄔橋回到上海就一直是活在對“舊”的懷念中的,懷著懷著就有些幻想,最后幻想和現(xiàn)實也無法分的很清楚了。西班牙刻花木雕的盒子,天鵝絨大花的窗簾,弄堂里的夾竹桃,都是她懷的舊。
      老克臘是王安憶為了寫懷舊而特意出場的。他是在八十年代去懷念五十年代的碩果僅存的一小部分代表,雖然他懷的“舊”是寄生于聽聞見聞而非親身經(jīng)歷的。“雖然他們都是新人,無舊可念,可他們?nèi)ミ^外灘呀,擺渡到江心再驀然回首,便看見那屏障般的喬治式建筑,還有哥特式的尖頂鐘塔,窗洞里全是森嚴的注視,全是穿越時間隧道的?!?br />   有了老克臘的懷舊,才有了他初到王琦瑤平安里的家中說的,我在上一世怕是見過你的。
      程先生是懷舊的,所以才有他被那個滑稽的“新”世界折磨撕碎后的縱身一躍;蔣麗莉是懷舊的,所以才有她積極向“進步”思想靠攏后對程先生仍然念念不忘;嚴家?guī)熌甘菓雅f的,毛毛娘舅是懷舊的,就連混血兒薩沙也是懷舊的。
      只有薇薇的無舊可懷,才顯的她輕飄飄的,隨便一飄就飄到了美利堅。
      想想王安憶筆下的有舊可懷,是總比無舊可懷要幸福多的。
      80后的一代是無舊可懷的,自有記憶的時候起,那個叫做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就已經(jīng)吹過好幾輪了,吹的春花都謝了好幾撥了。教科書上的“舊”世界是被上一輩人改造過后描繪出來的樣子,去掉了什么80后不知道,就把精力完全放在去相信剩下的是什么了。有好多斷篇兒后的遺留痕跡80后看過了,想一想,確實有很多搞不明白,想要去問上一輩人的,可他們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就應(yīng)付一下蒙混過關(guān)的,80后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去查書,也好像是被人刻意涂改過的,湊湊活活相信了,可還是心有疑慮的。
      80后是無暇懷舊的,或者還沒有到應(yīng)該懷舊的時候。每天有太多的事情是必須去做或者是摩拳擦掌準備去做的。能有本日記寫個流水賬已經(jīng)是很難堅持了,一年前做過的事也許還有跡可循,可五年前的事情就變的模糊了,即使是記住的,也是以個人為中心,談不上對大世界的懷念的。
      沒準兒80后從明天開始就計劃著懷舊了,可這“舊”是哪里的“舊”就不好分清楚了。有多少人還會把自己出生的地方叫做“家鄉(xiāng)”?十年間可能就從小鎮(zhèn)搬到了小城市,又從小城市來到了大都會,然后從大都會到了異國他鄉(xiāng),記憶是瞬間跳躍轉(zhuǎn)換的,是從南到北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閃過,思想都沖突矛盾著,新來的推翻了過去的。所以這“舊”也就成了沒有歸屬感的“舊”,是亂七八糟的“舊”。
      “發(fā)生的事情,我們開始記憶它時,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形。我總是對很多人說,千萬別相信我寫的上海。但上海給我們的想象力提供了很多材料,這個想象力材料還是來自于它的快。它的變化太快了。”
      “我相信在變化中有不變的東西,這些不變的東西在哪,這就是我們寫作者要的東西。我們寫小說的人,我們總是知道昨天前天甚至更久之前的事情。某種意義上,我們就是非常落伍的人,我們好像不是懷舊,我們就是舊人,”王安憶說。
      
      
  •      讀《長恨歌》的時候,腦海中是這樣想象著王琦瑤的。一個穿著舊式旗袍的女人,燙著短的卷發(fā),一張化著淡妝的有點蒼白的臉。眼瞼一垂,一個轉(zhuǎn)身,身影慢慢地消失在灰灰的弄堂里。這樣的一個女人,不同于《半生緣》里的顧家姐妹的潑辣和委屈,也不是瓊瑤戲里舊上海小姐的那種純善與隱忍。這樣的一個女人,應(yīng)該是平淡而真實的,風(fēng)情是含蓄的不外露的。
      
       若要問王琦瑤這一生究竟有沒有愛過別人,很難說的清楚。細細地梳理一下,王琦瑤一生中,和她出現(xiàn)過感情糾葛的男人一共有六個。
      
       王琦瑤的第一次給了李主任。對于李主任來講,王琦瑤只是他的一個情人。不過年紀輕輕的王琦瑤并沒有介意自己的這個名分,卻是心甘情愿的搬進了愛麗絲公寓。書中寫的很清楚:“王琦瑤也不是愛他,李主任不是接受人的愛,他接受人的命運。他將人的命運拿過去,一一給予不同的責(zé)任。王琦瑤要的就是這個負責(zé)?!被靵y的年代,王琦瑤的心是上海那曲折婉轉(zhuǎn)的巷弄,深深淺淺的,枝枝杈杈的,是需要一面墻圍起來的。而李主任就是那面墻,“依偎在李主任的懷里,心是落了地的,很踏實的感覺”。
      
       王琦瑤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是鄔橋的阿二。阿二是情竇初開的少年學(xué)生,王琦瑤對于他來講,就是那電影中走出來的,是一個繁華又旖旎的夢。阿二對王琦瑤的愛是想藏也藏不住的,而這份愛王琦瑤也是知道的,但王琦瑤“只把阿二的心當成少年之愛來領(lǐng)會”。鄔橋從來沒有能成為王琦瑤的歸宿,王琦瑤的心里念的想的始終是上海。
      
       康明遜是王琦瑤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卻也是影響王琦瑤最深的。他算是王琦瑤最后的一次羅曼蒂克,同時他也給王琦瑤留下了一個小孩。王琦瑤其實也是幻想過的,她曾對康明遜說:“我也有求你的,我求的是你的心”,但王琦瑤自己心里也清楚,康明遜不敢也不會為了她不顧家庭背景,而且像她這樣的女人,“太平就是福,哪里還敢心存奢望”??得鬟d的那點愛,是個“劫后余生”,本就沒指望千秋萬載,所以抓住的一點點只是眼前的歡愛??得鬟d最后的消失,王琦瑤是早就預(yù)知的。就像年華是好年華,卻是經(jīng)不起數(shù)的,終究是要散去的。
      
       薩沙是王琦瑤生命中的第四個男人。在那個年代,王琦瑤本也就只是看中他的特殊背景,利用他幫助自己和康明遜脫身而已。因此,盡管兩人同居,但王琦瑤對薩沙也是全然沒有感情的。
      
       程先生其實早在李主任出現(xiàn)之前就出現(xiàn)了。他是陪伴在王琦瑤生命中最長的一個,同樣,他也是愛王琦瑤愛的最深的一個。可惜王琦瑤并沒有給他同等的愛,程先生與她來講只是一個備胎。在李主任出現(xiàn)之前,王琦瑤和程先生的曖昧源自于少女不安定的內(nèi)心,有一點虛榮,有一點得寵的驕傲。王琦瑤從來就沒給過程先生任何承諾,也從來不點破和程先生的關(guān)系。王琦瑤懷孕之后,程先生的再次出現(xiàn)竟然也還是對她癡心一片。只是王琦瑤發(fā)現(xiàn),十二年過去了,“程先生沒變,可她卻是變了的”。王琦瑤也不是沒動過想和程先生在一起的念頭,但這個念頭“倒不是對程先生有什么欲望和愛,而是為了報恩”。程先生的專情和癡情讓王琦瑤徒增的是一份愧疚,此時王琦瑤的心的也只是一顆知恩圖報的心。
      
       最后一個和王琦瑤產(chǎn)生感情的男人,是王琦瑤邁入中年之后出現(xiàn)的一個年輕她二十歲的老克臘。這個新時代出生的文藝青年偏生得一顆懷舊的心,癡迷于舊時代的傳奇。于是當他見到曾經(jīng)是滬上淑媛的王琦瑤時,一下子就深深的陷入一個夢境中去了。王琦瑤的女兒薇薇移居美國,留下王琦瑤一個人在上海。王琦瑤對于老克臘的感情不是愛情,這種感情來自于一個人生活的寂寞,來自于老克臘能帶給她的那種依賴。這種依賴感強烈到王琦瑤拿出了李主任留給她的那個西班牙風(fēng)的雕花木盒。
      
       這個雕花木盒是王琦瑤的全部寄托。書中對這個雕花木盒的敘述出現(xiàn)過很多次,但最詳盡的一次出現(xiàn)在書中第二部第四章第15節(jié)?!拔宥窓怀閷侠?,那盒金條,她只動過一次,是孩子出麻疹時,托了康明遜去兌換的,等兌來了錢,她卻一分沒用 … … 雖然差點兒累倒,可是想到那筆財產(chǎn)完好無缺,卻是倍感安慰 … … 這盒金條,是她的后盾和靠山”。拿出這個雕花木盒之后,王琦瑤對老克臘說了這么一段話,“萬般無奈的日子里,想到它,心里才有個底,現(xiàn)在她想把這個底交給他了,她已經(jīng)沒多長的歲月,要說底的話,眼睛也看得到了,他不必擔心,她不會叫他拖幾年的,她只是想叫他陪陪她,陪也不會陪多久的… …”。但是老克臘“再是崇尚四十年前,心還是一顆現(xiàn)在的心?!崩峡伺D想,“這地方他再不能來了”。
      
       終其王琦瑤一生,王琦瑤自己覺得,“她這一輩子,要說做夫妻,就是和李主任了,不是明媒正娶,也不是天長地久,但到底是有恩又有義的”。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盡王琦瑤這幾十年來的情與愛,卻覺得她是沒有真正愛過的。
      
       其實王琦瑤愛過也好,沒愛過也好。這些個人的情和愛,放在時間長河里,本也就不可能是什么天長地久千秋萬載的事情。時光如琥珀,巷弄里的哀怨的故事與傳奇都被鎖在里面,最后沒有幾個人會記得的。
      
  •     花了兩個晚上,終于看完了長恨歌,其實很喜歡一氣呵成的感覺。但是看到毛毛舅,嚴師母等四人總是聚在一起時,就覺得沒什么意思了,料想肯定是與其中之一發(fā)生的故事吧,后來才知道是兩個,沒有之一。果斷關(guān)燈睡覺,明天繼續(xù)。
      其實很多女人都是通過男人成長的,王琪瑤也不例外,但是她是每次都動靜很大,心痛靈魂也痛的,真是傷筋動骨。
      象長腳這樣的男人,他對待自己都那么殘忍,一旦動了歪心,后果很嚴重,有些窮兇極惡了。不由得想起身邊的某個例子。
      再說說李主任給王琦瑤留的小盒子,總是被作者三番四次點到,而那個小盒子里的金條以及小盒子本身都是王琦瑤的念想,王琦瑤的精神支柱。我們不由得對這個女人另眼相看,她雖然委身李主任,但是之后的日子也算自食其力,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養(yǎng)育了女兒,但凡她是個貪慕虛榮,自私自利,懶惰至極的女人恐怕早將錢財揮霍一空,若是這樣,我就不會覺得她是個這樣可憐可悲的女人了。
      挺反感毛毛舅的。書里的男人沒有幾個好的,不過有句話不是說嗎,你是什么樣的人便會遇上同類或救贖者,可惜書里的男人都不是救贖者。
      有機會深讀之后再來寫評論。
  •     寫江南風(fēng)物,沒有比這更細致入微的了.描寫人物心理細膩傳神,用一切通感為人物情緒服務(wù),在中國小說中非常少見。復(fù)活了《紅樓夢》的傳統(tǒng)。
      夜晚很凄涼,無思無想,也沒有夢。看起來象死了一樣。似乎是被放逐的靈魂在做夢。作者本有一顆自由的心,卻被放逐,離我們遠去。
      有人說,王安憶太啰嗦了。個人認為,這恰恰是她的優(yōu)點所在。
  •     新的fashion替換了舊的摩登,新的風(fēng)景取代舊的印記,新的開放擠掉了曾經(jīng)的羞澀,新的社會更替了舊的時代,而永恒的是被驚起的鴿語,還有那輪明月照耀下的年年歲歲。
      生于兩代之間的洪流,身不由己,又偏偏美人命運多舛,最美的時候經(jīng)歷過最耀眼的矚目,聽憑直覺,不信命運,偏走險道。最終人散,花落,小舟一葉,前途漂流!重回繁華之地,已是物是人非,一樣的巷弄,一樣的上海,一樣的流言叢長之地。
      告別水鄉(xiāng)的平淡,卻深入鬧市中尋找安逸,哪知不安分的性格決定不尋常的命運,你的路豈是尋常女兒家的簡單,可預(yù)知。幾番倒騰,你獨自生養(yǎng)一女,心性日漸沉靜,老友的離去,帶著日漸淡掉的歷史,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去接受新的風(fēng)尚,你是新時代的旁觀者,卻最終在新時代的浮塵中,不幸了卻了性命……
      《長恨歌》對人物的塑造,深刻而飽滿,對于女人的洞察深入細微,對于時代只能一聲嘆息。王倚瑤曾是時代的寵兒,又最終為時代所害,她的一生是時代所致,是美貌所致,也是脾性所致,在欣慰自己生活的時代對女人的限制日漸減少,女人人格日漸獨立的時候,又不禁想,難保日后咱的后輩看咱們這代的糾結(jié)、掙扎、悲喜的故事之后,可能也會像自己今天一樣覺得一聲嘆息吧!
      朝朝歲歲間,往日舊時皆成故事,就伴著永恒的月光,得一夜安眠吧!
  •     這是我第一次讀王安憶的書,但似乎身邊所有讀過王安憶寫的人都說,這是一本讀了很累的書,但又會情不自禁的去讀的作者。
      
      的確,從開篇就覺得有些許吃力,因為是師父借我的,于是也只能硬著頭皮硬上了。其實說難讀也好,因為常年出沒在書中的上海各種小徑,對一些往事也是如數(shù)家珍,看起來到也沒有什么文化差別。
      
      我是不喜歡王琦瑤的,但若說起恨,或則厭。我想我已經(jīng)暴露了,恨均由愛起,又怎么說自己不喜歡王琦瑤呢。
      
      說實在的對于上個年代的弄堂我是不曾體會的,縱使這幾年頻繁出沒在老城廂中的各種弄堂尋覓各種吃的,但我對弄堂其實仍是陌生的,咫尺天涯。但其實我也理解沒人喜歡弄堂,這種螺螄殼中做道場的感覺,恐怕也只有老客勒可以體會了。但硬說是種味道,到也不如說是一種死要面子的逞強。但味道還是有的,只是猶如山東好大蒜,川中好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王琦瑤注定是一個悲劇,從故事開頭就有種揮之不去的悲情流露在文章的每一個角落。她是有資格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但其實已經(jīng)時過境遷,獨剩長江之水空自流的。我又不忍心讀到這個悲劇點,于是看會不免要去喝口水,做些別的事情。便拖了一周才看完某神人一天看完的的故事。
      
      最嘆的不是程先生,蹉跎一生,不如夢一場。程先生是一個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人,說起癡心倒也是少欠幾分,但也詞窮,再也找不到別的話語。程先生大半輩子是給了王琦瑤的,但注定是一場沒有結(jié)局的劇,也許王琦瑤只是喜歡被程先生寵溺著的心態(tài),但無論劇里劇外誰都明白,這場游戲終究會以程先生的一敗涂地,和王琦瑤的黯然傷神作為結(jié)局結(jié)束的。就如同網(wǎng)上那段著名的流言蜚語金岳霖、徐志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但林是幸運的。但和那段被大家細說的故事一樣。王琦瑤不過是民國風(fēng)流往事中的一位,故事都是何其相似,殊途同歸的結(jié)局,我覺得對于程先生用上小主的一句話也許再合適不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對程先生總有種難以言表的感覺。
      
      其實最嘆空難的李主任,也許李主任和王琦瑤并不般配,但若是沒有那場空難,王琦瑤也許注定寫下如此難堪的結(jié)局。其實李主任算起排名,在書中也許只能排在男四,倒數(shù)幾位的。雖不敢斷定王琦瑤是否深愛過,但一定回事結(jié)局最好的一對,但按照所有小說的套路,必是天不遂人愿的故事,于是一場空難,斷絕所有的美好向往。
      
      至于另兩位男主角,我想沒有擔當?shù)哪兄?,我一概帶著眼睛忽略的?br />   
      王琦瑤是讓人惋惜,但更多是哪個時代的上海所造就的。或則說我一直懷念的哪個上海,我是不想回到過去的,但我還是繼續(xù)追憶曾經(jīng)的上海的。相濡以沫不如兩忘江湖的用來形容現(xiàn)在的心境是再合適不過的。
      
      幸運的是我在一個相逢未曾相識的時代。只需追憶,不用相識。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看完了王安憶的《長恨歌》,去網(wǎng)上找了相關(guān)了資料,看到了這樣的話,很是喜歡“一曲娓娓道來,弦音頓挫,臺上的人伊伊啊啊,熱鬧非凡;臺下的人看的清晰,不過是趕了一回繁華,只是低回慢轉(zhuǎn)都作著告別,曲終人要散,幕臺上的冷清無人眷戀,不過是述說著無法挽回的難過?!边@么簡短的幾句話卻是把內(nèi)心想說的卻無法表達出來的描寫的很透徹。
       看的過程中,總是感覺不是在看書,而是在聽一個女子在我耳邊呢喃地講述著屬于她的傳奇,旁邊也許還有著舊時的留聲機,緩慢地,慵懶地,講述著一個女子的一生,中途幾次想要放棄,興許是不喜歡太過緩慢的節(jié)奏,不喜歡太過平淡的劇情,但是一直沒有放下,就這樣看完,說不出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最初的王琦瑤和每一個少女時代的我們沒有什么不同,是像白紙一樣的人生,有屬于自己的小九九,自己的虛榮心,自己的小天地,自己的簡簡單單那的友情,就這么安安靜靜的成長著,是什么導(dǎo)致了她后來的悲劇呢?其實我覺得應(yīng)該是在從片廠拍戲到登上摩登雜志到舞會流連再到選舉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眾人羨慕吹捧的高度,這不是幸事,我們都知道氣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爆炸,和這個原理類似的,王琦瑤面臨的這樣前所未有的高度導(dǎo)致少女變成了人們眼中的交際花,勾三搭四,成為了別人的情婦,到最后的被人謀殺。
       其實在看到王琦瑤失去吳佩珍這個好友是時候,我很替她感到難過,天真可愛的吳佩珍呀,一心一意對王琦瑤好,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王琦瑤少年時代最為純真的友誼,書中有寫她們友情斷了之后倆人把彼此當成比陌生人還有尷尬的存在,至少陌生人不會躲避彼此,或許是因為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對這段尤為深刻。王琦瑤的友情到后來難免帶了功利性,從吳佩珍到蔣麗莉到嚴家?guī)熌冈俚綇堄兰t,這些友情不過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計較,講不清道不明的各懷鬼胎,但彼此做了個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嘗不可。不知這個時候的她會不會很想念當初那個只為她好的傻傻的女孩吳佩珍呢?
       全書的主線應(yīng)該就是王琦瑤的愛情罷,在這些個男性中,我最為喜歡的要數(shù)程先生和阿二了,先來說說比較簡單的阿二吧,這個在鄔橋那里的少年,對王琦瑤的應(yīng)該是好奇居多,阿二在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他和吳佩珍有些相似,都屬于很天真可愛單純的孩子,那么羞澀,有著簡單的快樂,簡單的喜歡,簡單的想對你好,也許在王琦瑤眼中或許是稚嫩的少年,他們的感情在全書中應(yīng)該是最為朦朧的,也是我最為喜歡的,阿二對王琦瑤的感情不帶任何功利,或許在那個安靜的地方,什么都變得平靜了,唯一讓我感到遺憾的就是后來阿二再沒有出現(xiàn)過,讓我不禁猜測去了上海的阿二會怎樣,是會考上么?雖然隱隱的覺得這種可能性很低很低,更多的可能是阿二在上海奢靡的環(huán)境中慢慢被同化,但還是默默期待書中的少年會有美好的結(jié)局,作者的用意也許正是想留下朦朧美的意念吧。
       關(guān)于程先生,應(yīng)該是全書最重要的線索,王琦瑤對程先生,既是明白他的一顆心全在自己身上,她高高在上,帶著些許的驕傲,因為這墊底的驕傲。于是她不承諾?!安怀兄Z是一根細鋼絲,她是走鋼絲的人,技巧是第一,沉著鎮(zhèn)靜也是第一?!蓖说阶詈?,還有個程先生。她心安理得的這樣想,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個男人對她的愛,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個男人因為愛她對她那么細微的照顧,還照顧著別人的孩子,從不逾越,因為愛,也是因為尊重,我在想,如果當初王琦瑤不顧蔣麗莉的感受和程先生在一起了,是不是她會很幸福,不過這樣也就不是王琦瑤了,程先生的愛那么沉默,最初在王琦瑤身邊默默地幫她競選“上海小姐”,一直在她的身邊陪伴,或許就像空氣,這樣的愛那么無私,我就想不明白為什么王琦瑤沒有和他在一起,同時因為對王琦瑤的愛,程先生對蔣麗莉或許也不是很公平,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蔣麗莉面前哭了,為了王琦瑤,深愛他的蔣麗莉心里該是何等傷痛……似乎人總是自私的呢,只在乎了自己在乎的人,卻從來不曾回頭看看,還有一個人在默默的守護著守護別人的你,如斯怪圈,程先生的死讓我難過,本來以為在他幫王琦瑤照顧孩子的那段時間里,兩個人應(yīng)該都對彼此有了感情,我覺得他們應(yīng)該理所當然的在一起了,沒想到啊沒想到,輪轉(zhuǎn)了一圈,還是又回到原點,遇到程先生,他無怨無悔地照顧她和她的孩子。王琦瑤心想,若是他提出,她也定是不會拒絕他;但程先生是君子,從不在她那里過夜。兩人都明白王琦瑤此刻對他只有恩沒有愛。他愛她,卻只能不告而別。到底是回不去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如此結(jié)局,既然注定傷痛是不是還不如從未遇見過?
       至于后來的來來往往的過客我沒有什么想說的了,因為前面過于傷痛,后面覺得王琦瑤自作自受,是是非非,都是有緣由的,只是替那些本該得到幸福的人沒有的人感到惋惜。而當年風(fēng)光無限的王琦瑤終究是過眼云煙一場空罷了。
      
  •     這幾日揪著長恨歌不放,到今天,那個女人的一生已經(jīng)鋪陳開來,勉強的用死劃上了句點。死并不算得一個好的結(jié)局,卻是恰當?shù)慕Y(jié)局。因是有了死,王琦瑤就可以徹底脫離了這世間,因是沒了承載往昔風(fēng)情的肉骨,長恨便也化作了無物。
      三小姐的死,本當是最為悲情的一筆,但是此刻的心情卻不是悲哀。唯一的淚流在了程先生最終決定離開王琦瑤的餐桌上,對著那個總是處在憤怒中的蔣麗莉。起先讀是懷著些許贊許的喜悅,看著那弄堂那閨閣中走出一個王琦瑤,小小年紀便有獨樣的風(fēng)情,看她略顯幼稚的懂事,看她可憐的自尊與略帶負擔的努力,看她由滬上淑媛成為上海灘的三小姐,看她在黃白相間的康乃馨里套上最純的婚服成為一個不是新娘的新娘,看她在李主任強有力的臂彎里成為那只終日等待卻仍享受溫存的金絲雀。
      三小姐是不能按著俗世的尺度去丈量的,更不該給她強加寫不適應(yīng)的道德枷鎖。三小姐成為李主任的金絲雀,沒有對或錯,不是這個俗世所理解的小三。三小姐要得不是李主任的錢,只因為懂得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總得依靠一個男人,而要維持最美的姿態(tài)與風(fēng)情,頂好是要有個強有力的男人,她已知上海小姐的榮耀與百樂門的歌舞華場不過是過眼云煙,便順從了這樣一個李主任。
      繁華與沉寂是始終在輪回之中,李主任的離去讓上海的三小姐重回了蘇州鄔橋那樣一個古老如畫中般的城市,心澄凈了下來,李主任死去的時候也帶去了那個曾經(jīng)風(fēng)華絕代的三小姐,如今又重做回閨閣里的王琦瑤,王琦瑤自知經(jīng)歷了這些是回不去那個閨閣里的自己了,但阿二卻是不明白,少年的羞澀和青年的血氣交織,最終只是淺淺留下個影子便離去了。
      回到上海的王琦瑤,是個真正的王琦瑤了,是個女人,是上海最光鮮卻又帶有家庭氣息裝飾性的女人。平安里的生活也是靜,卻與愛麗絲公寓的靜有些千差萬別。愛麗絲公寓的靜,是一群本該鬧騰的女人在各種各樣的枷鎖里壓住了本性的可怕的靜,而平安里的靜是樸實無華融入生活氣息的靜,日子就該在這里靜靜地流淌,不緊不慢。這里沒有上海夜的繁華,卻有小門小戶的炊煙與隨性侍弄的綠意。王琦瑤在這里,和她的牌友和她的話友,品美食,話寂寥,在一句一答中日子也就這么緩緩地過了。若不是毛毛娘舅變成了康明遜,這個故事可能就這么有一搭沒一搭的過完了,只是偏偏變了??v然王琦瑤已經(jīng)歷了那么些許多,可還是個二十多的女子。上海三小姐的日子算是過完了,可王琦瑤的日子,是一天還沒過。她愛康明遜,也不知更愛李主任還是更愛康明遜,太年輕時的愛到底有多少是不自知的,因為人還是可以前進的。當真得得知自己是不可再前進了,或許可以把愛的分量看得更清楚些。王琦瑤不乖康明遜的軟弱,她懂他,愿意為他自己承擔一切,這也不是可以用所謂愛可以奉獻一切來解釋,王琦瑤縱然已不是上海小姐,但那股氣節(jié)和風(fēng)情到底還是存留了下來。那股氣質(zhì),叫她獨立,讓她決定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這不是勇敢,是一種溫情。
      偏在最難的時候,程先生出現(xiàn)了。那個傾慕了她許久卻還是沒能得到她的程先生。程先生做了所有孩子父親該做的事,在分娩前前后后的日子里。這一段,許是我看得最輕松的一段了,比先前的閨閣少女還要輕松,感覺三個人的日子是可以這樣鋪展開來的,王琦瑤是許了程先生的,而程先生也還是愛著王琦瑤的,但最終程先生最終還是在酒桌上對著蔣麗莉哭得像個孩子一樣然后離開了王琦瑤。一個男人,縱然再寬厚,在一個愛的女人面前,還是存著嫉妒心。是看客有私心,想著把所有可能的好都給主角王琦瑤,而不去解讀程先生四十三年的孤寂與凄涼。孩子是芥蒂、康明遜是、李主任是、薩沙是、甚至流轉(zhuǎn)的時光也是。不是所有的愛情,只要有了我還愛你,歷經(jīng)多久歷經(jīng)多少都會笑著接受的,接受明天的同時原本就還是要吞下昨日的。程先生離去的時候,看客的眼淚也是止不住了,物是人非想來是形容的太大了,可卻有找不出好的詞句形容這一種場景。王琦瑤還是恬靜的,從未見她大喜大悲過,見過大場面,所以心情的起伏是可以漸漸縮小的,日子還是要過的,平安里的時間不會靜止,因而一時的聚合離散都是不必費心喜悅傷懷的,時間自會漸漸拂去一切。
      到了薇薇的時代,心里已經(jīng)平靜了許多。三小姐的時代去了,王琦瑤的時代也去了。雖然那些敏銳的時尚感、對于裁衣與飲食以及上海灘生活的獨到見解令她還是能在年輕的時代里獲得尊重和仰慕,但到底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歲月。最后一章的王琦瑤是有些尷尬的,她在不屬于自己的時代,縱然恬淡,內(nèi)心卻還是想引領(lǐng)這個年代的時尚的。張永紅是年輕時自己的影子,老克臘是自己年輕愛情的回憶,一切都是回憶,對老克臘的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懷念。王琦瑤五十六了,心卻總是想回到四十年前。當三小姐的時代與王琦瑤的時代都過去了,卻還是想回到那個上海小姐的年代,所以連得那些恬淡都開始漸漸消逝了。老不會因為想年輕的心而叫時間倒流,皺紋抹去。薇薇恨這個與自己爭美的母親,恨這個在不屬于自己的年代還是想要時尚的母親。薇薇和母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薇薇還是成為了犧牲品。母親犧牲了風(fēng)華絕代的青春裝點了迷人的上海灘,薇薇犧牲了一生去裝點小林的功名路。
      王琦瑤是死在了張永紅男朋友長腳的手里,結(jié)局是有些倉促的,雖有黃金在黑市值錢的前話做底子,但長腳這般怯懦總還是不至于敢掐死自己喜歡的阿姨。但死與王琦瑤是好的,早不是這個年代的了,或許在永遠醒不來的夢里,還可以回到那個四十年代的上海,還有程先生,還有蔣麗莉,還有精致細膩的上海。結(jié)局里說,王琦瑤的那句癟三是激怒長腳的最后導(dǎo)火索了,想也是一個回環(huán)。閨閣少女王琦瑤本就是因著不同的心性經(jīng)歷了別人不曾經(jīng)歷的歲月,再因這略略的氣傲回歸了塵土,也算的完滿。
      碼完字,感覺對王琦瑤有了交代似的,便覺心安。她在長恨歌里,一遍遍被拾起,一遍遍被放回,演完一場,又回歸了最初,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將對她的感悟帶進這般不像書評的書評里,也算塵封起了有關(guān)她的記憶。
  •     很久以前看《長恨歌》,有一點點說不出的酸澀,時至今日,這種感覺仍是余音繞梁。
      
      《長恨歌》被認為是“小資”,因為王安憶實在是太細膩了,在主人公王琦瑤出場之前,她寫弄堂,寫流言,寫閨閣,寫鴿子,點點滴滴,她都大篇幅地渲染。散文一樣的筆法,連綴起來就成了一部小說。然而在上海長大的王安憶,和張愛玲一樣,都有一種冷眼看世界的清醒和決絕。她的筆調(diào)那么冷那么淡,最典型的人,最尋常的故事,娓娓道來,讓人覺得所有的推進都是必然,不知怎么,悲傷的結(jié)局就無可挽回了。像黃梅時節(jié)的雨,每一滴都沾衣欲濕,若有若無,偏偏綿綿不斷,濕潤了一片。
      
      “每天早上,后弄的門一響,提著花書包出來的,就是王琦瑤;下午,跟著隔壁留聲機哼唱《四季調(diào)》的,就是王琦瑤;結(jié)伴到電影院看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瑤;到照相館去拍小照的,則是兩個特別要好的王琦瑤?!薄巴蹒帯钡拿植⒉粍e致,但有上海這座城市的精巧,也有女孩子的可人。她就是最典型的上海女兒,追逐潮流喜歡情調(diào),有一點小小的虛榮。她沒做錯什么,向往上層社會但并不貪財,然后出身平凡,長得漂亮,僅此而已。她一直如此安靜如此含蓄,從拍電影開始,競選上海小姐、拒絕程先生、跟了李主任,半推半就,這些決定似乎都不是她自己做的,而是被命運推著走,每一步都是不得已。遇見一個又一個男人,不是她多情,是始終沒有人能陪他一生;他們不能陪,亦非他們不愿,是生活所迫。
      
      寫李主任之死,淡之又淡。公寓拉上了窗簾,白天也開著燈,晝夜連成一串,鐘停擺,梅蘭芳的唱段百轉(zhuǎn)千回地放著。王琦瑤躲進小樓,想要忘了時間,時間卻不會為她一個人停留?!斑@些日子,報紙上的新聞格外的多而紛亂:淮海戰(zhàn)役拉開帷幕;黃金價格暴漲;股市大落;槍斃王孝和;滬南線的江亞輪爆炸起火,二千六百八十五人沉冤海底;一架北平至上海的飛機墜毀,罹難者名單上有位名叫張秉良的成年男性,其實就是化名的李主任。”每一件轟動的大事都不過是那個時代的報紙上漫不經(jīng)心的鋪排,最后才隨意又刻意地說到李主任遇難,可有了那些亂世紛爭的烘托,我們也只是嘆一口氣,再不覺得奇怪了。
      
      程先生之死,又是另一種寫法,開門見山,再平鋪直敘。那一章節(jié)的標題是“此地空余黃鶴樓”,第一句就是“程先生是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殺者中的一人?!遍_門見山,程先生滿腔癡情不得解,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他們重逢的時候,他依舊對王琦瑤充滿憐惜,多年來激蕩他的情感,全歸于溫存的往事?!捌鋵嵵皇且幻腌姷臅r間,卻有十幾年的光陰從中關(guān)山飛渡,身心都是飄的,光和聲則是倏忽而去。”他們終究回不去了。最后的最后,他還是死于那個時代,“身體觸地的一剎那,他終于聽見了落幕的聲音?!?br />   
      從鄔橋的外婆家回上海以后,王琦瑤住進平安里三十九號三樓。平安里又是最典型的弄堂,就連今天的北京都有一個叫做“平安里”的地鐵站?!吧虾_@城市最少也有一百條平安里……在那開始朽爛的磚木格子里,也會盛著一些談不上如錦如繡,卻還是月影花影的回憶和向往?!边@些巷子的黛瓦或是紅墻,多多少少有一些殘片屬于被時光掩埋的秘密,多多少少有些人,不得已才住到這里。
      
      他們圍爐夜話,講故事,猜謎語,很多謎語猜不出來,很多故事沒有結(jié)局,王琦瑤說:“這就像除夕夜的守歲,可天天守,夜夜守,也守不住這年月日的?!?br />   
      人戰(zhàn)勝不了命運、戰(zhàn)勝不了時間,那樣一種無可奈何彌漫在整部書里,也彌漫在王琦瑤的人生里。老克臘先憐惜后是嫌,皆因為時間的腐蝕力。最后的最后,她竟拿出金條來苦苦哀求,曾經(jīng)風(fēng)華絕代的女子終究抵不過寂寞,顫抖著畫上的人生句點如此不堪。
      
      時間在她單純?nèi)绨捉伒纳锂嬌宵c點的妖冶,畫成一件華麗的旗袍,而這件旗袍又在時間里褪色,有了黯啞的斑駁,“好是好,可是錯過了年頭,披掛上身,一看就是個陳年累月的人,所以它還是給王琦瑤添舊的?!币患路褪菚r間的蟬蛻,抖落開來,全是惆悵。后來她自己都覺得,“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畫的恰是滄桑,是風(fēng)塵中的美,每一筆都是欲蓋彌彰?!?br />   
      此恨綿綿無絕期。
      
      又想起一個人,秦淮八艷之一的寇白門。17歲的時候,保國公朱國弼用五千盞紅燈點亮了明代歷史上最風(fēng)光的一次迎親,令人艷羨自不必說。然后很快朱國弼的薄情寡幸顯露出來,將她淡忘。1645年清軍南下,朱國弼被清廷軟禁,卻是寇白門短衣匹馬帶著婢女回到南京,籌集20000兩銀子將他贖回。朱國弼想重圓舊夢,她冷冷拒絕:“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當可了結(jié)?!?br />   
      多希望時間停留在此刻,永遠記住她人生中最好的一句臺詞??上]有,她后來迅速地流落風(fēng)塵,醉生夢死,遲暮之時甚至迷戀少年的唇紅齒白。
      
      少時的機敏和華麗,老去的掙扎與蒼涼,我一直都以為,她們活得太熾烈,非要把生命燃盡了才罷休。讀了《長恨歌》,才知道不是的,她們恰恰活得太清冷,從不抗爭,全是命運牽著走的。王琦瑤女兒的朋友張永紅也是,她本是稍一努力,就可以留住一個人的,可她偏偏不愿意,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得已盲目地浮沉在時代里。
      
      《紅樓夢》最后一回里襲人嫁蔣玉菡,有一段議論:“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無節(jié)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br />   
      且不說高鶚給襲人安排的結(jié)局是否合適,只是,人世間有多少事情都是不得已,但 “不得已”三個字,哪里可以撇開我們自己身上所有的責(zé)任呢?多數(shù)的錯失,都是因為不堅持,不挽留,然后推說一切都是因為命運。多希望王琦瑤們多一點清明自知,改變不了人生,爭取一下也好。
      
      可這樣,也就不是王琦瑤了。
      
  •     在上海這座城市出生和長大,常常以為很了解她,但有時向旁人介紹起來,卻發(fā)現(xiàn)力不從心。這座城市的過去和現(xiàn)在,給了外人太多綺麗的夢幻般的幻想,由此虛構(gòu)出來一個關(guān)于“上?!钡哪”?。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上海最格格不入,因為她是一切最新潮思想的源頭,但同時生活在這里的人又無比懷舊。當你走在中山東一路上,和平飯店和海關(guān)大樓勾起所有你關(guān)于那個時代的想象,走進隨便哪一棟建筑中,教堂般的肅穆讓你不由屏氣凝神,一剎那時間和空間都會凝固,然后瘋狂倒流回去,空氣變得濃稠,帶著若有似無的香氣和流動的黃金般的色澤。
      
      寫上海仿佛是女人的專利,過去有張愛玲,現(xiàn)在有王安憶、程乃珊和陳丹燕,可惜程乃珊已經(jīng)去世。她們寫上海女人的絲綢旗袍、寫精致的挎包、寫走在大理石地板上發(fā)出鏗鏘聲響的高跟鞋、寫王家沙的蟹粉小籠和喬家柵的青團、寫天鵝閣的雞絲焗面、寫老上海閨閣中放著的桃花心木梳妝臺、寫尋常百姓灶披間的小餛飩和馬蘭頭……當然還有百樂門留聲機的咿咿呀呀和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就像張愛玲在《金鎖記》開頭寫的那樣,“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备糁来タ串敃r的風(fēng)花雪月,朦朧卻有真切的美。那時人的命運被時代推著擠著,到最后只?,F(xiàn)實,無關(guān)風(fēng)月。
      
      今天上海的街頭還看得到王琦瑤嗎?是有的,不過很少了。當暮色降臨后,百樂門舞廳門口停著的某輛轎車里,下來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婦人,她的背還是挺的,妝也是得體的,眼角的魚尾紋里可以看到一點美目盼兮的風(fēng)韻。走上彈簧地板的一刻,她們總會輕輕嘆息,是回想起當年。百樂門曾經(jīng)被改名“紅都電影院”,現(xiàn)在修舊如舊,恢復(fù)了它最原來的模樣。走過的本地或是外地的年輕人總會停下腳步,在馬路的對角凝視它一番,原來這就是當年的遠東第一娛樂場呀。愚園路和萬航渡路交錯的十字路口,還留著幾根電車線,再往前是南京西路,就是曾經(jīng)的靜安寺路。張愛玲站在常德公寓的陽臺上的時候,看到電車在靜安寺路上叮叮鐺鐺駛過,甚至能聽到外灘海關(guān)大樓傳來的鐘聲。今時今日還能在百樂門跳上一曲的老婦人,其中大多數(shù)現(xiàn)在的身份是華僑,是時代大浪淘沙后極少數(shù)的幸運兒,是幸運的王琦瑤。但如果追根溯源,她們的出生恐怕和王琦瑤就不相同了,應(yīng)該是在愚園路或淮海路的大宅子里長大,而不是王琦瑤這樣的弄堂兒女。當今天,她們的舞裙再次在百樂門舞池中畫圈的時候,心里會不會有前朝遺老式的悲涼,想著想著會不會流下一滴眼淚呢?這幾十年的世事蒼涼,是多少言語都說不清道不明的,最后就只好被濃縮在這一滴淚中。
      
      在《長恨歌》里,王安憶用盡全力去描繪上海,力氣落到下筆處卻舉重若輕。這是她生活的積淀,也是她成長過程中地緣的不斷融入。開篇的弄堂、鴿群和其他極其瑣碎又真實的細節(jié),都仿佛電影中的空鏡頭,沒有情節(jié),但卻構(gòu)建了一個意象,只有在這樣的時間和空間里,才能出現(xiàn)王琦瑤,才能出現(xiàn)之后所有的故事和章節(jié)。
      
      照說從前,王琦瑤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詬病,十九歲無名無分地跟了李主任,后來又未婚產(chǎn)子。讀完《長恨歌》,卻對她陡然生出許多同情。就像王琦瑤外婆說的,她人生的頭開壞了,之后也沒有走好。在王琦瑤的許多段真切或似是而非的感情中,最讓人唏噓的是她和毛毛舅舅的一段往事。王琦瑤對程先生只有感激毫無愛情,世上好像有很多程先生這樣的人,付出很多卻得不到任何回報,你不知道他后不后悔,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而王琦瑤和毛毛舅舅之間,是肯定有愛的,摻雜著惺惺相惜的同情。早就知道沒有結(jié)果,但王琦瑤還是暗暗生出希望,并不僅僅貪一時歡愉。如果其中有人換了身份,這未必不是一段良緣。毛毛舅舅的人物形象塑造極為成功,庶出的獨子,本身就充滿矛盾。那時的上海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年輕男子,他們愛上一個出身低微的女人,終究不敢忤逆家族的意愿,讓良緣空成遺憾。沒有人應(yīng)該被責(zé)怪,就像王琦瑤和毛毛舅舅都知道,這段情是肥皂泡一戳就破,就像很多迷沒有謎底,很多故事沒有結(jié)局。
      
      薇薇這個女兒,和母親有太多不相像。王琦瑤早熟,早就看透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她處處小心翼翼,敏感又驕傲,骨子里還有自卑和自憐;薇薇天真,不經(jīng)世故。幫薇薇準備嫁妝的時候,王琦瑤難免想起自己,每個人都渴求白首不相離的婚姻,但她好像從打上“上海小姐”標簽的那刻,就被剝奪了資格。書的第三章對我的吸引力減小了,可能是離我出生的時候近了,一切都有跡可循,反而讓人沒了驚喜。王琦瑤再次在家里舉辦小聚會的時候,她看著身邊的老克臘、張永紅和長腳,可能會不止一次想起二十幾年前的毛毛舅舅、薩沙和嚴師母。西點一下子滿大街都有,但都是串了味的,王家沙的湯團漏了陷,老招牌也不再是老招牌了。當年平安里小房子里那種冬夜里的親昵,相依為命般的陪伴也是再不會回來。
      
      像我這樣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一代,仍對解放前的上海存有一些幻想和留戀,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而現(xiàn)在這座城市已經(jīng)改變太多。《長恨歌》中的細枝末節(jié)都是我極為熟悉的,但時間似乎變成磨砂玻璃橫在我們之間,讓一切都看不真切。書里的百樂門、愚園路,是我從小不知走了幾回的。書里的王琦瑤,也是我有些熟悉的,是某個阿姨的母親。當年她是不折不扣的百樂門里走出來的舞女,多少有錢人家的小開向她獻過殷情,而其中一個與家里一刀兩斷,和她結(jié)為夫妻,就住在梧桐掩映的愚園路上。洋樓、紡紗廠、老媽子,同樣是熟悉又陌生的,那種自家洋樓被外人占領(lǐng)的尷尬和無奈,我的上一輩也體驗過。當年爺爺是上海灘的水產(chǎn)大亨,奶奶年輕時是紡紗廠女工,后來當上爺爺唯一的太太。聽說干活的老媽子偷走一根金條,奶奶說她們家里窮苦,寬容地表示不要追究。爺爺奶奶去世得早,我從黑白照片上看到奶奶穿著旗袍,坐在藤椅上,頭發(fā)被精心燙著卷,手上戴著戒指。書里的嚴太太是不是也打扮成這樣呢?再后來,爺爺奶奶家里的值錢東西被抄走了,三層的樓房里也擠進來其他不屬于這個家的外來人。一個時代終結(jié),另一個時代迫不及待要開始它雄偉壯闊的篇章。
      
      夜晚走在南京路上,兩邊的招牌依舊閃亮,耀眼奪目,身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和心事,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座城市。你會看到一個年紀不小的女子,她唱著憂傷的外文歌,或是跳著屬于她自己的舞蹈,從不理會旁人的鼓掌和喝彩。她身后的兩個或三個男子,那是真正的老克臘,他們涂著發(fā)蠟,皮鞋擦得發(fā)亮,一絲不茍地穿著西裝,吹薩克斯伴奏。圍觀的人群里有常來的,悄悄告訴旁人,你看喏,他們以前都是在和平飯店里表演的。在悠揚的帶著異國情調(diào)的薩克斯聲中,他們回到舊時光里,回到那個百樂門旋轉(zhuǎn)門前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年代,回到屬于他們的世界。那時的上海,摩登又風(fēng)情萬種,包容又生機勃勃。
      
      四十年后王琦瑤暮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時間竟然過得這樣快。那張署名“滬上名媛“的照片、那個被白色粉色康乃馨包裹的夜晚,竟然恍如隔世,它們和之后的悲歡離合被一起撕碎,扔到時光隧道里,一去不復(fù)返。而再過四十年呢,我們在這座城市僅剩的殘骸般的弄堂里,只看得見似水流年,卻再看不到王琦瑤這樣的如花美眷。
      
      
  •     長恨歌
      
       小說被作者分為三部,可以說一部有一部的好,看到后面竟然覺得越發(fā)精彩,甚至看著未讀的書頁陸續(xù)變薄,會對末頁來臨而忐忑。
      
       起初的第一部,開頭幾節(jié)是純散文味道的,初讀很難讀進去,如果靜不下來,私以為是暫且可以跳讀的。 這些文字似是電影的長鏡頭,慢慢拉開序幕,把故事的基調(diào)甚至故事的結(jié)尾都已經(jīng)暗暗的織進去了。到得韻味浸足了,第三節(jié)“閨閣”,主角出場,則是蒙太奇的感覺,頓時有一個形象跳脫出來,活潑潑的,那青春氣息撲面而來。雖然寫的是上海幾十年前的光景,但那種年紀那種樣的女孩子是每個時代都有的,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那樣的一個王琦瑤。
      
      
       說完開頭再講結(jié)尾。一直覺得敢寫結(jié)局的作者是有一定勇氣和膽量的。現(xiàn)在很多討巧的作者都喜歡以“留有余韻”將許多故事不了了之,讓你讀到最后一頁還吊著一個懸而未決的心?;蛟S有時這樣寫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讓人看完惦念著后面的故事,惦念著人物的結(jié)局。但不知這些“未寫完”的故事,若真要動筆,作者可有勇氣寫的出?交予讀者一個精彩的結(jié)局呢?
      
       因此說,王安憶是有勇氣的,敢于寫出這故事里每一個人物的結(jié)局,甚至很直接的寫到了死亡。
      
       這一點上,似乎和張愛玲一些小說宿命的結(jié)局會不謀而合,但私以為張愛玲有時候過于殘忍和直接,王安憶卻難得有一種對人物的悲憫。這種悲憫是你在文字里感受出的,即便是再卑微的角色,作者也是對他們存著一絲憐惜。
      
       因有這份悲憫才能有王琦瑤這樣一個精彩的人物。 是精彩的人物而不是什么女性的楷模之類。只是一個小角色,美貌聰明,但也正因美貌和聰明吃了不少苦。而王安憶的好處正式這里,她并沒有主觀的去評述一個生命意義的值得與不值得,只是去敘述。于是,你會知道每個小人物都有他們所以為的值得的人生——程先生的等,蔣麗莉的軸,老克拉的夢,薇薇的簡單近蠢。每個都鮮活。
      
      
       然后定下心來,多讀幾遍,你也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故事很多地方不乏有狗血的橋段,而作者淡然流水般的文筆鋪開來講,絲毫沒有讓讀者受到撒狗血的驚嚇。高明之極?。榇?,這書遍是可以一讀再讀了。
      
      
       讀王安憶,是常聽人將她和張愛玲兩人做比。對張愛玲,一直是喜歡,但也不至于癡愛。于是存著些許好奇,便起了想讀的念頭。卻不想《長恨歌》居然讓我看到另一美好景色。 那是一個娓娓道來,不急不緩的故事。而作者用心在于,并沒有把所有本末說的過透,把人物描寫的過于死板,他給讀者留下很多可以自己去思索的留白,而不是讓人讀起來時綿密的透不過氣或被文字拖著走。
      
       當然,有一點可以拿來和張愛玲互相參照的,是對于時尚的文學(xué)解讀!你能看出王同張都有相當好的時尚的品味。張愛玲有一篇更衣記自不用說,王安憶在這部書里對上海近半世紀的時尚也是著了許多筆墨的。王琦瑤的一些時尚態(tài)度甚至今天看來仍是稱贊!如寫到潮流,如下“本來時尚確是個好東西,可是精英們不斷其他而走,流失了人才,漸漸地就淪為俗套?!币会樢娧?,十分精準。
      
       另,就她里面寫蔣麗麗的山東婆家人,更是精彩。我懷疑是否與她一些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 不然絕寫不出那么生動的氣氛!也讓這書平添了更多的地氣兒。
      
       王安憶,準備多讀些她的文字,真喜歡。
      
       她就是,寫出來,給你看,讓你想,然后再看,然后悵然。。。
      
  •     一曲長恨歌,兩心難相知。三墜情網(wǎng)終成空,四時轉(zhuǎn)瞬一場夢。
       掩卷,放下《長恨歌》,不知何故,信手寫下這樣的文字。
       王安憶筆下的上海,有永遠低飛著的不知疲倦的鴿群,鴿群下有永遠陰暗悠長的藏著秘密的弄堂,弄堂里有永遠流轉(zhuǎn)著的議論不息的謠言,謠言里有永遠不變的那些平凡人家里走出來的女性。而謠言里時常更換的主角里,就有一位從平凡人家里走出來的女性,王琦瑤。
      王琦瑤是那種生活在里弄的普通女孩,沒有傾國傾城的驚艷美貌,像其他的女孩兒一樣上學(xué),放學(xué),過小女生的生活,有小女生的心事。沒想到,一次偶然的試鏡機會,掀開了她在上海這幾十年來情情愛愛的序幕。
       故事的起點,是三十年代的上海,風(fēng)云變幻的背景。
       王琦瑤不是那種特別漂亮的女子。但她那種出自平凡人家的獨特氣質(zhì),卻留在了每個人的心里。只是第一面,那種逼人的靈動,清麗脫俗的隨性,便不可抗拒,讓人欲拒還迎。試鏡沒讓她得到女主角的角色,可就是因了這個契機,她認識了攝影師程先生,全靠程先生為她拍的照片讓她嶄露頭角。再加上一向親近她的同學(xué)蔣麗莉的幫助,她參加了上海小姐的選舉,還一舉奪得季軍。自此,王琦瑤再不是那個普通弄堂里的平凡女子。她不平凡的情與愛,就要走上舞臺了。
       成為季軍的王琦瑤多少受到一點關(guān)注,而這其中,就有當時國民黨的要員李主任。李主任是那種日理萬機的大忙人,卻對王琦瑤獨特的氣質(zhì)一見傾心。沒錯,她的美不傾國,不傾城,卻足以長留心間。那種初涉世道的單純氣質(zhì),沒一處不讓李主任魂牽夢縈。很快,王琦瑤就過上了好幾年“金屋藏嬌”的生活。那些簡簡單單的日子里,她每天要做的就是思念,在悠長的白天里等待黑夜到來,在短暫的黑夜里等待李主任共度良宵,再在又一個悠長的白天里懷念那些為時不久的纏綿。李主任是她愛的啟蒙,可以說,是他教會了她第一次去愛,第一次體驗?zāi)切┯崎L的思念。她的日子簡單而漫長,漫長卻又短暫。因為,短短幾年后,李主任便神色匆匆地找到她,把一盒金條托付到她手中。王琦瑤也預(yù)感到這次分別很可能就是一輩子。果然,僅僅數(shù)月,報紙上就出現(xiàn)了李主任出意外的消息。
       那個戰(zhàn)亂中的年代,誰可以給誰永恒,誰又可以允諾誰一生。愛的初體驗是太短暫的曇花一現(xiàn),注定在那片陰云中匆匆而去。
       失去李主任的王琦瑤,知道自己是再難一直躲在上海深深的弄堂里了,便到鄉(xiāng)下去躲一躲風(fēng)頭。鄉(xiāng)下里她邂逅了對上海一直心存向往的阿二,阿二的憨直讓她發(fā)笑。而阿二執(zhí)意考了上海的一所師范學(xué)校以后,她覺得,自己也坐不住了,她要回到上海這片曾經(jīng)的傷心地,回到那個給了她一時的光彩也給了她一時的傷痛的地方。她知道,自己是屬于上海的,一成不變的普通生活,她不習(xí)慣。
       重回上海的王琦瑤,接受了培訓(xùn)成為一名靠在弄堂里替人打針為生的注射師。本是平淡無奇的生活,卻因為與嚴家?guī)熌傅腻忮?,打破了平靜。由于嚴家?guī)熌傅慕榻B,她認識了毛毛娘舅,那個讓她付出第二段情的男人。只可惜,毛毛娘舅并不是那種值得她托付終身的人。她懷了他的身孕,他卻不愿承認,還要她把孩子父親的身份轉(zhuǎn)嫁到自己的牌友薩沙身上。在這段愛恨交纏的日子里,幸運的是兒時的朋友蔣麗莉又找到了她,還跟她說了當年共同的朋友程先生的近況。
       有誰知道,當年英俊瀟灑的程先生,竟一直單思著王琦瑤,還為她至今未娶。如今,一個人的他,獨自思念著她,早已形銷骨立。蔣麗莉讓王琦瑤主動去找程先生,無疑把他從痛苦的深淵一下子拯救了出來。重遇王琦瑤的程先生,像換了個人一樣,曾經(jīng)的生命力又活過來了。只是,程先生明白,自己出現(xiàn)的時機終是太遲。他知道此刻的她已心有所屬,卻不作挽留,只靜靜地看著她,希望她幸福。
       是的,正是有了程先生,王琦瑤才能度過那么多次的劫難。臨產(chǎn)的時候,沒有一個男人在她身旁,是程先生,臨時雇了車子,載她到醫(yī)院生下了女兒。生孩子后的王琦瑤,雖說門前又熱鬧了起來,可是去看她的毛毛娘舅,還是帶著那種不敢認她的態(tài)度,隱隱地有著隔閡的。只有程先生,一如既往,伴著他的關(guān)心和愛,在王琦瑤需要的時候,默默站出來,守護著她。
      三年災(zāi)害時期轉(zhuǎn)眼就到,王琦瑤雖說有著李主任遺下的金條,卻輕易舍不得動用;而每當困頓的時候,又是程先生,用自己不多的積蓄,為她和嬰兒買到了營養(yǎng)品,幫她度過了那個艱難的時期??上?,浪漫的情節(jié)是不會發(fā)生在這部略顯沉重的小說里的。王琦瑤跟程先生之間終于也嘗試著邁開那一步,可惜,在最逼近幸福的時候程先生卻選擇了保持現(xiàn)狀,讓他繼續(xù)守護著她,卻不選擇做她的誰。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這樣一直維持下去。
       好景不長,文革的風(fēng)潮打倒了很多人,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自尊心強的他毅然選擇了自殺,那縱身一躍的身影孤單如長空中一片破碎的落葉。孤身一人的王琦瑤,把女兒薇薇拉扯大。薇薇長大的年代正是上海轉(zhuǎn)換姿態(tài)的七八十年代,那時候的年輕人,張揚而喜歡凸顯個性。王琦瑤天生有著洞察時尚的氣質(zhì),可對女兒的品味追求只是笑而不語。薇薇長大以后,給家里帶來了許多朋友,讓這個破舊的家又重新熱鬧了起來。人過中年的王琦瑤,早已心如止水,面對這些后輩,她有著睥睨一切的淡定,卻從不吝于把自己身上獨到的見解帶給他們。派對上遇到的老克臘,算是她遇到的又一段情,但此時的感情已不似年輕,是帶了忘年交一般的惺惺相惜的,多了溝通與探求。當然,身邊的人都不能陪她長久。薇薇出嫁了,丈夫是個很好的男人,不久便把她接往了國外。老克臘也在不久以后離她而去。
       故事的結(jié)局,是倉促而富于戲劇性的。薇薇的朋友長腳,平日一副仗義疏財?shù)臉幼?,?nèi)心卻是財迷心竅,在知道王琦瑤有藏著金條的箱子以后,總是隔三差五上來串門,想要謀取那些金條。有一晚,長腳偷到了鑰匙,偷偷到她家中盜竊,沒想到被她抓個正著,情急之下與王琦瑤起了爭執(zhí),她哪里是對手,就這樣被狗急跳墻的長腳掐住了脖子,與世長辭。
       一個見證上海六十年風(fēng)云變幻的奇女子,就這樣以這樣一種方式離開了這個她愛過恨過的世界,令人唏噓。王安憶那支柔腸百轉(zhuǎn)的筆,與其說是在寫王琦瑤悲劇的一生,毋寧說是要締造一部上海的史詩,一部由普通人見證的史詩。書中無處不穿插著她對上海獨到的描寫,雖說那描寫不一定帶著眼見為實的鮮活質(zhì)感,卻能讓人切切實實捕捉到上海六十年間點滴的變化。書中開頭五章確實略顯沉悶,分別以弄堂、閨閣、鴿子、謠言、王琦瑤這些名詞為題目,純粹的描寫好像要為我們仔仔細細搭建一個宏大卻真實的背景。王安憶寫這部小說確實也是獨辟了蹊徑的,開頭五章沒一個字涉及到情節(jié),都是大段大段的描寫,字字句句是對上海的印象與描述。看這五章的讀者,基本不會覺得這作品有著小說的感覺,像部紀錄片還差不多。確實,這樣一種獨特的編排是巧妙的。
       然而,當翻開第六章的時候,我開始驚嘆于作者那種獨特的描寫與情節(jié)鋪展。文筆略顯冗長是明顯的,人物一舉一動的內(nèi)心世界好像也要刻畫到骨子里一般。那種細膩到骨子里的調(diào)子是需要很大耐心的,然而細細咀嚼下,人物的內(nèi)心也像貼到了心窩子里那樣。也正應(yīng)該感謝王安憶那種接近于工筆畫的細細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也許不夠真實卻足夠精致的王琦瑤。審視她一生中經(jīng)歷過的三段情愛,也是足夠讓人唏噓的。而我卻始終執(zhí)拗地認為,和她在一起過的三個男人,她并不是真的愛他們。李主任無疑給了她愛的啟蒙,可我更覺得那并不是一種屬于女人的摯情摯愛。她跟李主任的交往,多是像不諳世事的女孩兒跟打滾多年的情場老手相遇一般的,卻并不是被征服,只是懵懂地被那種穩(wěn)重可靠的傾慕所迷。李主任身為國民黨要員,她一個小女孩兒,再不喜歡他又能怎樣呢?更何況對方不惜重金將自己安置在愛麗絲公寓里,給她安穩(wěn)而無憂的生活,于是她每天唯一的苦惱就是等待,等李主任的出現(xiàn),來和她短暫的纏綿。而我卻覺得,這日以繼夜的思念,不是以愛做背景的。真正的愛在她這個年紀更應(yīng)像一場奮不顧身的出走,而不是帶了以事業(yè)、金錢為背景的依靠。
       而王安憶很明顯是要將王琦瑤的悲劇延伸下去的。李主任過早與世長辭,讓她短暫的無憂生活就這樣曳然而止。更令我嘆息的是她跟蔣麗莉的友誼。蔣麗莉是為王琦瑤的氣質(zhì)所吸引的,沒有她全心全意的幫助,也沒有王琦瑤當選上海小姐季軍的情節(jié),更別提后面遇到李主任了??擅\捉弄她們的是,偏偏蔣麗莉喜歡的程先生,一直只傾心于王琦瑤,而王琦瑤又對程先生的好感視若無睹。一個情感的連環(huán)套就這樣可笑地禁錮在他們?nèi)齻€人中間??扇齻€人之間的感情,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自此至終都還是真摯感人的。王琦瑤重回上海以后,若非蔣麗莉一直執(zhí)意的尋找,就不會有后來程先生與王琦瑤的重遇。蔣麗莉?qū)λ麄儍蓚€可謂是盡心盡力到了極點,盡管王琦瑤后來對她沒有昔往的那種親密,盡管王琦瑤某程度上還是她最大的“情敵”,她一點兒也沒有計較,還主動制造機會讓他們倆重遇。王琦瑤有此密友,亦可算是幾生修到。
       可自此至終,貫穿整個故事帶給我溫暖和感動的,仍然是程先生這個人,這份情。程先生本是前途大好的攝影家,在王琦瑤出現(xiàn)以前,他的生活一直都是規(guī)整而優(yōu)雅的,舉手投足間有著濃濃的紳士風(fēng)度。他對照片、對模特的要求很高,也正是這樣,王琦瑤身上獨特的氣質(zhì)剛好切合了他對藝術(shù)的所有理解——甚至還切合了愛情。她小家碧玉的那種清麗脫俗,不是程先生用情于人的獨特角度挖掘,是難以在照片上傳遞得淋漓盡致的??擅\偏偏愛開玩笑,這樣一個從別的地方來看根本無可挑剔的男人,卻偏偏得不到王琦瑤的愛。程先生身邊追求者眾,然而他一個也看不上,他心里只有王琦瑤一個,也真像他后來內(nèi)心的獨白一樣,“我這生,是為了王琦瑤一個人操勞的”,他為了她可以終身不娶,可以忽視自己身心的一切享受。因為,她才是整個世界。得知王琦瑤跟了李主任的那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一個人躲到小竹林里放聲大哭,因為一直以來支撐他整個世界的那根愛情的柱子轟然倒塌,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成為她愛的對象,他痛苦于王琦瑤要在這樣一個不諳世事的年紀,委身于當時的要員??墒撬麤]辦法,他所有的愛也難以向她表達,他可以做的只能是以一個無奈的旁觀者的身份,默默祈禱她的幸福。
       所以,程先生后來的轉(zhuǎn)變是巨大的。曾經(jīng)他是愛好攝影的有為青年,守在王琦瑤身邊,替她張羅上海小姐的選舉事宜,帶她出入各式飯店,和她見識各種新式的東西。如今,王琦瑤離他而去,他便變成迥然不同的一個人,萬念俱灰,曾經(jīng)視若珍寶的照相設(shè)備也不檫,居住的整間屋子都積滿了灰塵。而重遇王琦瑤以后,他又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好像重又灌注了生機。只可惜,這個一生都在守護王琦瑤的男人出現(xiàn)的時刻總是那么不湊巧,他重遇她的時候,她早已傾心于毛毛娘舅。那個男人注定是功利化,善于捕捉女人的心的,他不會為女人放下自己的名聲與事業(yè)??赏蹒庍€是陷進去了,或許她不是真的愛,她是知道年過三十的她已經(jīng)輸過一次,她不能再輸,她愿意在這個男人身上尋找依靠,再賭一把。唏噓就唏噓在她偏沒有早點遇上程先生!只有程先生的愛,是純?nèi)徊粨饺魏坞s質(zhì)的,他的愛一直都是在旁邊默默地注視,在王琦瑤最需要的時候站在她身邊。程先生一開始總是給我凄涼莫名的感覺,然而讀久了,我卻覺得,程先生未必不幸?!苁卦谝粋€人身邊,看著她過得好好的,在她需要的時候伸出手去,是他作為一個男人最大的幸福。為她的幸福而幸福著,程先生這一輩子雖說都是為王琦瑤而活的,卻也值了!
       只是,掩卷長思,我一直在想程先生最后為什么沒有靠近。王琦瑤分娩以后了的那段日子,一個人帶著女兒,艱難異常。若不是他每晚陪她徹夜談心,每日陪她料理生活起居,那日子想必會艱苦得多。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要走到一起其實也是不那么難的。而程先生確乎是個君子。每次到她家中, 除談心作陪外,從不做別的猥狎之事,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始終風(fēng)清月朗??沙滔壬褪遣婚_口,不走到那一步去,雖然兩個人都明了,再這樣下去,終會有開口的一天的。王琦瑤的內(nèi)心,也是在想“若是他提出來,我必不會拒絕的?!比欢瘎∏∏∫彩窃谟?,這句其實也暗示了王琦瑤和程先生內(nèi)心都明白,她對他仍是只有恩,沒有愛的,就算不會拒絕,也肯定是出自感激。所以,最后程先生終于開口了,不變的是他的愛,變了的只是他口中的承諾。程先生在她生命中最好的年華里沒有得到她,然而此刻他終于有機會得到的時候,他卻主動提出了保持這一種關(guān)系,也許他經(jīng)歷了太多的變遷,已習(xí)慣王琦瑤帶給他的有笑有淚的感覺了。眼前的這種關(guān)系,雖然相比以前還是沒有太大變化,但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對于他來說,能繼續(xù)守在她身邊,已經(jīng)足夠,就算他不是她的誰,能伴她度過生命里的這一段時光,就夠了。
       或許,人還是在接近幸福的時候最幸福?我想,程先生應(yīng)該已經(jīng)看到了幸福的曙光,可是他沒有選擇去靠近,他選擇了繼續(xù)在原地癡癡地守望,也許這樣一種始終讓他帶著期盼的狀態(tài),更能滿足他心中對幸福的體驗罷?我不是程先生,程先生也終究是王安憶 筆下的一個人物,沒有人可以作出回答。我想說的只是,今日這個社會,已再難有程先生。
       物欲橫流的今天,大家都為各自的飯碗奔忙,當愛心和情感都可以量化的這個世界里,能奮不顧身為所愛的人獻出一切的,早已是屈指可數(shù)了。在略顯浮躁的節(jié)奏里讀到那個年代里如此撼動人心的獻身,怎會沒有久違的感動呢?只可惜,作者仍然要將悲劇進行到底,她讓程先生這個悲情的人物選擇了最奮不顧身的一種方法,從高空一躍而下去告別這個世界,去宣示自己對那些盲目打壓思想的無知者最深的蔑視。
       這個看似柔弱可憐的男人,其實才是整個故事里最剛毅不屈、有情有義的一個。
       看程先生看到潸然淚下,是王安憶筆法的成功。而這部佳作當然也不乏一些敗筆,我覺得她寫七十年代的上海那部分便有著不少硬傷。首先是對于薇薇的描寫,作者也許是想通過她去表達七十年代上海的變化,可這個人物的安插顯得太突然,沒有銜接,寫薇薇的那部分很有喧賓奪主的感覺。還有最后的結(jié)局,更是令人覺得突兀和倉促,整部描寫王琦瑤一生情愛的故事竟然是在長腳的因貪念而殺人中曳然而止,雖說故事是個悲劇,但以這種缺乏銜接性的結(jié)局收尾,與前面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相比未免顯得狗尾續(xù)貂。還有很多非心里刻畫的描寫,也顯得多余冗長,耗去了一些賞讀情節(jié)的樂趣。
       一千個讀者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每個讀完《長恨歌》的人,心里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吧!不僅是對王琦瑤這個人的喜惡,還有對上海的印象,對那個年代里愛恨情仇的看法,大抵都會產(chǎn)生很多分歧的。對于王琦瑤這個人,我只覺得,她一生的愛與恨太過百轉(zhuǎn)千回,而我卻感到她經(jīng)歷過的三段情沒有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只有程先生對她至死不渝的單相思讓我看到了愛的光芒。只可惜,這份純真的愛難以得到她的回應(yīng),她內(nèi)心對于程先生一直也只能是感激,注定了他倆一生的遺憾。或許,很久很久以后,當王琦瑤的靈魂化身上海弄堂上空那群鴿子里的一只,在自由的飛翔中再一次審視這片熟悉的土地,看著這片土地上繼續(xù)為愛恨情仇而糾結(jié)不已的人群,會自心底發(fā)出自己一直以來都想問的問題:“問君何所恨?”
       我想,千言萬語也許都只會匯成一句回答:“此心長恨君?!?br />    因為,那些縈繞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感,只能是回憶里已經(jīng)走遠了的那個人,他在生命里與我們作陪的時光也許只有那么一段,刻下的印記卻是永恒的,像一道血紅的疤,長留心間。
       或許,上海灘旁千千萬萬的王琦瑤一樣的女子,終其一生,都會寫下這樣一首長恨歌吧。
       終究是:問君何所恨,此心長恨君。
  •     王琦瑤的一生,沒有恨過別人,她能恨的只是那個時代與歲月。這恨也是不動聲色、無求無欲、隱隱約約的,可是回望一生的時候,這恨卻是痛入靈魂又無力回天的。
       四五年的大上海,繁華再現(xiàn),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她一生的經(jīng)歷遭遇都始于這里也結(jié)束于這里,這一年她的照片被登在《上海生活》的封面上,稱之為“滬上淑媛”?!耙痪潘牧甑暮推綒庀缶拖袷乔耆f載的,傳播著好消息壞消息,壞消息是為好消息作開場白的”,這一年王琦瑤16歲被選為“上海小姐”,成為最為摩登的代名詞。
       友情也是這一江春水里滾滾流淌的。吳佩珍把王琦瑤帶進了片廠,開始了這愛恨交織造化無常的四十年,年少的友情似乎很是微妙,無緣由的別扭著閨閣里的感情;蔣麗莉和程先生把王琦瑤推上了上海三小姐的位置,帶來了王琦瑤生活起伏無可奈何的四十年;后來在平安里與嚴師母鄰里的那些歲月,圍爐夜話、下午茶、牌友、點心……繁華盡享,熱鬧是連成片的,但孤寂也是連成片的;步入中年和薇薇的朋友張永紅算得上是忘年之交,那種往來和交流是讓人舒服的,至少它給王琦瑤的生活帶來了幾絲生機。
       愛情,不言而喻,是王琦瑤一生的痛也是她一生的恨。程先生,第一個把王琦瑤的好看收進相機的人,卻沒有緣與她一起走;愛麗絲公寓,王琦瑤把一切交付給李先生,明知道會無結(jié)無果,但這就是過日子,李先生并沒有辜負王琦瑤,他是政治家,淮海戰(zhàn)役拉開帷幕,北平飛往上海的飛機墜毀,他喪命,卻是以張秉良的化名,但是這是為王琦瑤所不知的,她只知道愛麗絲再也沒有等來她的李先生。
      逃至鄔橋外婆家吧,阿二卻為之只身赴上海,這是要源于多么無知的力量的,才有了這無畏的行動,這個故事沒有了后來,畢竟茫茫上海城,時間飄渺;平安里的日子,王琦瑤是把時間掰開來過的,她當了注射護士,懷了康明遜的孩子卻是不能與之結(jié)婚的,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薇薇,薩沙的來與去,其實都明白只是不說破罷了,正如那句誰都看得見你我混在凡塵;王安憶在書中說,王琦瑤與康明遜后來成了一對真正的老熟人,是你知我、我知你,卻是橋歸橋、路歸路。1960年再見程先生,這個為她終生未娶的男人,但已然是無力回天,1966年文革到來,他自殺于此年。一直追求程先生的蔣麗莉后來結(jié)婚生子,加入共產(chǎn)黨,但是她并不幸福,最后死于癌癥。
      親情似乎在這個故事里參與的很少,那就是薇薇。薇薇的時代,追求時尚,和母親有著種種的沖突,上海再度繁華,王琦瑤感覺她的世界又回來了可她卻成了個旁觀者。老克臘是王琦瑤的最后一個情人,我無法評論這種感情,它無疑是王琦瑤孤寂人生最后的一點安慰。張永紅的男朋友長腳是改革開放下上海社會的一個受害者,迫于生計、感情,動了念想去占有不義之財,王琦瑤最后的告別就是與長腳,他殺了她。
      王琦瑤眼瞼里最后的景象,是那盞搖曳不止的電燈,長腳的長胳膊揮動了它,它就搖曳起來。這情景好像是很熟悉,她極力想著。在那最后的一秒鐘里,思緒迅速穿越時間隧道,眼前出現(xiàn)了四十年前的片廠……
      王琦瑤這一生的幸或不幸,似乎都源于那個時代,我同情這個女子也敬佩這個女子,她的后40年代表了一個漫長的時代,縱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在王安憶講述的故事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命運。
      
  •     只有時光才是個美人阿。
      到盡頭的船,無處可去。
      沒有什么永恒,只是無奈。一切似乎都有了定數(shù),從一開始,我們就只能跟著走。沒有選擇。
      你所擁有的繁華和絢燦,最終要用余生的孤獨來填補。
      如果我是王琦瑤,我會選擇程先生。人的一生,如果不能選擇自己所愛的,為什么不選擇愛自己的呢。李主任的愛是霸道的容不得說不字。阿二的愛是懵懂的,對阿,他只是個孩子??得鬟d的愛是懦弱的殘忍的。老克臘的愛是幻夢的,也是烏托邦式的。只有程先生,是純粹的深沉的溫暖的。四十年前的舊相片,弄堂,鴿子,開麥拉,鄔橋,愛麗絲公寓,上海。只是浮生若夢。
      繁華褪盡,只愿還有一人陪我看細水長流。
      世界上千千萬萬個人,陪著走的,只可能只有一個。
      只是世界那么大,時光還沒有老,我等的人卻偏偏沒有來。
  •     在發(fā)今天的例圖的時候,看著看著梵高的那副“星夜咖啡店”就想起了王安憶的那本《長恨歌》,想起了王琦瑤趕到鄔橋避難時,那個月夜阿二對她說的那段話。阿二夸王琦瑤是個詩人,王琦瑤問他為什么,阿二說因為“詩就是一幅圖畫”。待王琦瑤領(lǐng)會到阿二的意思時,不覺紅了臉。我是在從重慶到成都的列車上讀到這個片段的,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如果詩文亦畫,畫亦詩文的話,那么在月夜下的那兩人所組成的畫面實在是再美不過的詩篇了。
      王琦瑤最美的瞬間便是此時了。
      我前幾天跟司文君說,我在看《長恨歌》之后才知道一個女人自己孤身一人生活是有多難。雖說憑著王琦瑤的美貌與氣質(zhì),她的身邊是不會缺少男人的,可是無論如何,總是陰差陽錯的,到最后沒有任何一個男人給予她最終的歸宿。無論是李主任、康明遜、還是老克臘都沒有給她一個她也許甘愿過的上海女人的日子。而這三個人她都是有情的。
      程先生,也許是王琦瑤生命中對她最好的人了,從當初的三小姐到最后身為人母,程先生從來都是默默的陪伴在她左右。我不想說程先生是王琦瑤的備胎,總覺得這是對程先生的侮辱,他是一個有人格的人,可是他的人格,他的原諒,他對王琦瑤的情,他對王琦瑤的好,他為王琦瑤做的一切都沒有打動王琦瑤的心?!斑@恩與義是刻骨銘心,永世難報?!笨蔀楹螀s少了個情字呢,王琦瑤自知程先生對她是有情的,可她卻不忍心給程先生個念想。
      程先生其實也心里早就知道是這個結(jié)果,可他總是抱著一絲希望的。“月光透過窗簾,正照在他臉上,真是清涼如水。“人最悲哀的時刻,莫過于本來渺茫卻始終抓著不放的最后希望破滅的時候。有的人害怕這一刻,所以一直在煎熬中誠惶誠恐的等待,自己欺騙著自己,獲得一絲心靈的慰藉。
      一個男人如果真的愛一個女人之切,他是不會求諸于女人做任何事情的,他只求女人一件事,那就是情。程先生第一次醉宿在王琦瑤家,王琦瑤說的那一步之遙,對于程先生來說其實是萬丈深淵,想讓他越過這一步之遙,比登天還難。他不求諸于王琦瑤的身體和名分,他只求一個含情脈脈的眼神就夠了,可他等到的只是一片悄然無聲。
  •      在回家的火車上一口氣看完《長恨歌》。這本書曾在我的書架上擱置了很久,起初買來拆開塑封之后只是略微瀏覽了一下開頭,覺得不那么想讀,便索性放下了。書架上總是有很多這樣的書,倒是圖書館借來的,總是擠出時間看完。
       《長恨歌》分為三個部分,粗看起來第一部是對這個城市局部的細致描寫以及女主人公王琦瑤的出場,第二部則大概算是一個高潮,是屬于王琦瑤的輝煌年代,第三部就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什么都要有個說得過去的結(jié)局。然而其實只是對第二個部分的補充,即使人物都有了新的,時代也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時代,但仍舊還是充滿了對過去的依依不舍。
       整本書讀下來,我看到的似乎只是一個沒有開始就結(jié)束的故事,抑或可以說,在這本書里,上海這座城市,才是主角,而至于女主人公王琦瑤和她周圍來來去去的人,則都像是一個不問來處的點綴,點綴這座年輕又自覺滄桑的城市的一點嘆息。
       上海,始終是年輕的。
       不過,我還是喜歡對這座城市的描寫的,那么詳盡,只有生活在其中很久,只有從小成長在其間,才能有的體會,而這種體會,其實每一個熱愛自己出生地的人都會有。
       我們掌握著這座城市的舉手投足,知道它的每個秘密,像衣服上細密的針腳,每一針都有我們的參與,所以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其間縫制進去的,都是自己的一番心情。
       書里面大概寫的是愛情,然而我也沒看到愛情。因為只有順水推舟似的選擇,有老上海的世故人情,然而除此之外卻沒有主人公自己真切的情感波瀾,或者說有那么一點牽線木偶的味道。寫到王琦瑤在程先生和李主任之間做選擇時,似乎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是老式的,失去新意的,不是角色本能的。
       說實話,在人物的塑造上,這本書并沒有那么令人信服,其中有個人物,叫阿二,寫到后來似乎也沒了音訊,是去了南京,還是只是作者安排的一個借口,讓王琦瑤再次生出回到上海的心?所有的男性人物之中,著墨最多的也只是那個作為“底”的程先生,而其他的諸如李主任,康明遜,薩沙等人,終究只是一個符號,讓人沒有深刻的印象。
       比起王安憶的中篇《小鮑莊》,《長恨歌》似乎顯出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
       曾經(jīng)讀到王的文學(xué)評論,總覺得這才是她的優(yōu)點,心中比誰都明了,然而苦于說不盡興。
      
  •     長恨歌的作者是王安憶,后來聽人說才知道她走的是張愛玲的文風(fēng),不過相比張愛玲來講,只能說差強人意吧。
      這小說里的旁白實在是太冗長了……好啰嗦,剛開始以為是作者的鋪墊,所以她講得那些弄堂啊、鴿子啊什么的我就細心地看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作者一大堆啰嗦的旁述有點像肋骨——取之無用,棄之可惜。我想應(yīng)該也會有不少人詬病她這一點吧。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還有幾點想要說一下。
      先說她的結(jié)局設(shè)定,王琦瑤死得很突兀,就說那個長腳吧,就之前小說的描述,應(yīng)該還不至于是個會發(fā)狂殺人的人,而王琦瑤那么聰明的一個人,明知危險,又怎么可能在自己完全是弱勢的情況下和長腳對峙呢,實在是不合理,有點為死而死的感覺。
      還有一個就是程先生,相對于其他男性角色,程先生算是著墨較多的,性格也比較立體,不像那個李主任或是老克臘一樣比較平面,像個影子一樣就過去了,我是很希望程先生能在王琦瑤心里占有一席之位的,可是在他死后,不管正面還是側(cè)面就完全沒有再寫到了,這點讓我很為程先生不平,私以為作者不喜歡程先生這種類型的男人。
      還有就是王琦瑤,作為小說女主角,毫無疑問作者是想要讓她討人喜歡的,不過看完整部書之后,實在是讓我喜歡不起來,其他的女性配角都是為了托高她而寫低了,我比較喜歡蔣麗莉那一段,特別是她臨死時,王琦瑤在房間里和她的那一段,讓我覺得還蠻有血淚的,越到后面就越不喜歡王琦瑤,可能作者是想要塑造一個為愛而生的女子來反映大上海的風(fēng)情,卻功力有限,如果她最后能把王琦瑤寫成一個歷經(jīng)沉浮又樂天知命的女人,我想也會有不少人喜歡的吧。
  •     王安憶,只聽這名字,便覺得會寫得一手哀婉繁華的東西。
      
      似曾相識的基調(diào)。大三吧,有段時間比較喜歡看安妮寶貝,也是這種讓人欲罷不能的沉郁調(diào)子,也是一些個很特別的處于人世邊緣游離于生活之外的人,他們得不到溫暖親情,不能安慰自己也不能撫慰他人??傊遣荒軒碚娴姆e極的影響,讀完后會更加陰郁。
      
      《長恨歌》,也是相似。
      
      以為是一本寫古人的書,卻不料是老上海的弄堂長短。需耐下性子再耐心一點,才讀得下去那極盡詳致的描畫。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細致,那種對心理的揣摩準確老辣,直看到人心里去。
      
      私下覺得只需看前兩部,故人離散,糾葛消減,恩仇歸于平淡,繁華滄桑落幕,舊上海的弄堂隱于歷史之中。再來第三部,對于一個女人的一生,雖是完整交代,但總覺得是寫與不寫都一樣,能想得到她注定逃不過的孤苦凄涼。而且前兩部總是能出乎意料,又合情理。到第三部,總覺得是牽強刻意,仿佛作者一定要弄出點不尋常的動靜才對得起前兩部的精致一樣。所以故意塞給王琦瑤一些“特別"的東西,疏離的女兒,對年輕人太”過分“的吸引力,以及不了了之的愛戀,以及最后的凄涼他殺。使得故事流于平俗,草草結(jié)尾一般。
      
      阿二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我以為那是一個伏筆。母親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親情何致如此薄情。毛毛娘舅再沒有現(xiàn)身,不合情理,人不至于寡義到那步田地。結(jié)局太過陰暗兇殘,雖是照顧開篇,但與整體基調(diào)有悖。
      
      但是,不管怎樣,我佩服會寫東西的人。
  •      自古以來中國文學(xué)界都沒有把小說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歷史上它出現(xiàn)最晚,脫胎于明清傳奇,當時還只被當做胡夷里巷消乏解悶的俗氣玩意兒。文人輕小說,覺得它太娛樂性了。
       所以在中國當代好的小說泛善可陳。再加上一些文人自輕自賤什么身體寫作下半身寫作一時間泥沙俱下,污濁之氣遠隔千里便聞于是乎嚇得落荒而逃。其實文學(xué)哪有這么多條條框框,文學(xué)就是人學(xué),說人話,寫人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安憶是難得的好作家,特別是難得的好的長篇小說家。早知道長篇小說是最難寫的,不僅講求排兵布局,而且費時費力費神,短則兩三年多則像歌德《浮士德》寫了半輩子63年。
       好的小說像是社會鏡子,百科全書,包羅萬象,參雜作家生活種種感悟。是娛樂性現(xiàn)實性情感性等多種組合。好的小說必須耐讀,可讀,讓人讀起來覺得有趣有意思,不然還要像學(xué)科文章一個教育人,哦米托福那只能說這是教育癖得治了。
       《長恨歌》一看名字就覺得悲劇了,可人生什么時候能樂觀得起來呢?樂觀永遠是膚淺自欺欺人的,而愛到深處你無法不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
  •     一個上海人筆下的上海。多情、細膩。
      
      能讀到潮濕悶熱的空氣,海關(guān)大樓沉悶的鐘聲,狹長、雜亂又充滿生機的弄堂。
      
      最喜歡它的結(jié)局。出乎意外,但又那么的王琦瑤??此茩C敏,在關(guān)鍵時刻卻又主次不分,亂了套。
  •     《長恨歌》的筆法極度寫實,不設(shè)懸念和伏筆,更沒有情節(jié)的穿插。一路平鋪直敘,娓娓道來。
      
      故事的主角是王琦瑤。她是個上海里弄里長大的小家碧玉,有一種乖巧的淑媛氣質(zhì),一種不事張揚的美。小說從她少年時寫起,寫完了她的一生。
      
      寫王琦瑤,就要寫王琦瑤身邊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故事。王琦瑤身邊的人是一撥又一撥,來了又去的。其實我們身邊的人也是這樣,緣分盡了,他們就走了,有的一輩子也不會再見。在交通和通信發(fā)達的現(xiàn)代尚且如此,何況在王琦瑤那個時代呢?
      
      吳佩珍是最早登場的王琦瑤的朋友,對王琦瑤極好。她渴望王琦瑤有出息,所以拉著王琦瑤去表哥的電影廠去試鏡。試鏡的失敗,挫傷了王琦瑤的自尊心。她索性連吳佩珍也疏遠了。1949年,吳佩珍隨丈夫去了香港。吳佩珍是個實心的人,自我期望沒那么高,反而嫁了個好丈夫。
      
      王琦瑤和吳佩珍疏遠后,愛寫肉麻情詩的富家女蔣麗莉趁虛而入。蔣麗莉和程先生一起為王琦瑤當選上海小姐出了大力。當選上海小姐那一年,王琦瑤十八歲,是1946年。蔣麗莉愛著程先生,程先生卻愛著王琦瑤。當蔣麗莉知道王琦瑤和程先生約會后,兩人的友情告一段落。
      
      程先生是個用情極深的好男人。但年輕的王琦瑤眼睛是望著更高處的。當國民黨高官李主任出現(xiàn)的時候,王琦瑤便跟著李主任住進了愛麗絲公寓。好景不長,新中國成立前夕,李主任遭遇空難(應(yīng)該是個刺殺的陰謀吧)。王琦瑤的命運急轉(zhuǎn)而下。在新中國,一個被權(quán)貴包養(yǎng)過的女人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王琦瑤去鄔橋養(yǎng)心里的傷,當?shù)赜袀€少年阿二愛上了她。后來阿二跑去了上海,想去賺生活養(yǎng)她。從此一去無音信,直到王琦瑤死再沒出現(xiàn)過。按慣常講故事的套路,阿二應(yīng)該在某個時機再度登場的,但是作者沒有這樣安排。真實的人生里,確實沒那么多巧合。
      
      王琦瑤也回到上海,住在一條叫平安里的里弄里。新中國建國初的上海,是沒辦法和民國的上海相比的,城市變得破敗、骯臟、粗鄙。王琦瑤靠打針維持生計,和一個富家太太嚴師母來往甚密,后來結(jié)識了嚴師母的表弟康明遜。明知康明遜不會娶她,王琦瑤還是和他開始了同居生活。當不小心弄出個孩子時,兩人發(fā)愁了。當時是什么氣候,打個麻將還得關(guān)上門拉上窗簾,怕鄰居聽到。沒結(jié)婚懷了孩子更是天塌下來的大事。
      
      王琦瑤決定讓康明遜的混血朋友薩沙當替罪羊。畢竟薩沙是中俄友誼的結(jié)晶,是革命功臣的后人。他出了作風(fēng)問題,當局也會從輕處理。于是康明遜消失了,王琦瑤開始和薩沙同居。王琦瑤曾讓薩沙幫忙安排打胎的事。在去打胎的當天,王琦瑤改變了主意,決定把這個孩子生下來。這時薩沙消失了,隨他的姨母回西伯利亞了。
      
      程先生再度出現(xiàn),開始照顧王琦瑤。當時正是饑荒時代,兩人也是為了吃飽搭伙過日子。王琦瑤生下薇薇后,程先生更是悉心照顧。雖然終日同處一室,程先生卻不逾本分。當王琦瑤暗示他愿意和他同床共枕時,卻刺痛了他。多年以來,他對王琦瑤癡心不變。最終王琦瑤在選無可選的時候,才愿意委身于他,他不能接受。他離開了王琦瑤,并委托蔣麗莉照顧王琦瑤。
      
      此時的蔣麗莉已經(jīng)從一個寫肉麻情詩的小資產(chǎn)階級轉(zhuǎn)變成一個積極追隨黨組織的工人階級,嫁人也是嫁了一個渾身散發(fā)著無產(chǎn)階級氣息的工人老粗。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她一心想加入黨組織,到因癌癥而死,也未能如愿。
      
      蔣麗莉生命的最后時刻,王琦瑤和程先生常去看望她,兩人又有些交往。接著文革開始,程先生不堪忍受造反派的侮辱,跳樓自殺。奇怪的是,像王琦瑤這樣經(jīng)歷復(fù)雜的人,竟然毫發(fā)無損地度過了十年浩劫。不管怎樣,蔣麗莉和程先生的死,意味著王琦瑤和她們那一代人告別了。后來聚到她身邊的人都是下一代人了。
      
      接下來王琦瑤的生活開始圍著女兒薇薇轉(zhuǎn),也從而結(jié)識了女兒的朋友張永紅。女兒薇薇交了個不錯的男朋友。這男朋友和王琦瑤走得近,惹得女兒吃醋。女兒結(jié)婚的那一日,王琦瑤心里是有些嫉妒的。她一輩子也沒盼到這樣的一天,以后也不會有盼頭了。薇薇,不算漂亮,直來直去的性格,反而得了個好丈夫。薇薇的朋友張永紅有點象年輕時的自己,千帆過盡,卻不知道該珍惜什么。張永紅雖然漂亮,最后選擇和長腳在一起,又能有個什么好結(jié)局呢?
      
      女兒薇薇和丈夫去美國后,和王琦瑤作伴的就是張永紅。后來王琦瑤又認識了老克拉,一個比她小二十歲的年輕人。經(jīng)常聚的四個人變成了王琦瑤、老克拉和張永紅、長腳。
      
      老克拉是個很懷念舊上海的人,很快被王琦瑤迷住了。他們最終開始同居。當王琦瑤感覺到自己的衰老,想讓老克拉陪他幾年時,老克拉卻離她而去。畢竟她青春不再,美人最怕遲暮。
      
      王琦瑤經(jīng)常在家里組織聚會,來的人魚龍混雜,她也不顧忌。她怕凄涼,怕衰老,便用一場又一場的熱鬧來遮掩。
      
      整日為錢奔波的長腳盯上了王琦瑤的金條,深夜?jié)撊胪蹒幖抑腥ネ?,被王琦瑤抓了個現(xiàn)行。情勢雖有些尷尬,還不至于發(fā)生慘劇。但長腳的一聲“阿姨”讓王琦瑤惱羞成怒,刺痛了她害怕衰老的心。她罵長腳是癟三,并說要報警。長腳一不做,二不休,掐死了王琦瑤。那一刻,他近距離看到王琦瑤皮包骨頭,皺紋叢生的衰老。
      
      而王琦瑤臨死前那一刻,看到搖晃的電燈,想起她第一次和吳佩珍去電影廠試鏡頭時,看到一個女演員躺在床上演被人殺死的一幕,當時女演員頭上的燈光也這樣搖曳著。王琦瑤醒悟到原來那一刻她看到的就是自己。原來,小說還是有伏筆的,從開頭一直伏到故事終結(jié)的地方,讓人腦子里浮現(xiàn)大大的驚嘆號!
      
      其實在小說開頭描寫上海的里弄時,作者就寫道:誰知道這里藏著多少無頭案啊?,F(xiàn)如今,王琦瑤又為這里弄里的無頭案添上了一筆。那是1986年,那年王琦瑤58歲。
      
      其實作者還是耍了些花招的,在長腳登場后,她刻意花筆墨寫了長腳的內(nèi)心善良。這樣當長腳掐死王琦瑤時,便產(chǎn)生了令人錯愕的效果??墒怯衷谇槔碇?,一個混社會的整天為錢掙扎的人,為了錢什么事做不出呢?
      
      王琦瑤一生是悲劇的收場,讓人不禁感嘆紅顏薄命。悲劇原因除了她個人的感性和虛榮,更有政局和時代的原因。她出生的早一些或是晚一些,命運應(yīng)該都會好一些。
      
      作者在敘述王琦瑤悲劇的同時,也順帶寫盡了上海這座風(fēng)情城市,在多變的政治氣候下的種種變遷。作者冒著失去讀者的危險,用大量的篇幅以散文的寫法來描寫上海的種種。通篇文字里,更是借王琦瑤的心,透露著對舊上海的懷念。
      
      2013-12-22 Sun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