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評金庸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陳墨  頁數(shù):438  
Tag標簽:無  

前言

一金庸小說不僅是當今多元文化生活中一種受人喜愛的文化消費品,而且已經(jīng)成了當今影視創(chuàng)作改編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從香港粵語片電影導演胡鵬于1958年率先將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搬上銀幕以來,金庸小說被一次又一次改編成電影或電視連續(xù)劇,至今不絕如縷。在電影銀幕和電視屏幕上,我們見識了金庸小說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1998年臺灣舉行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臺灣電視屏幕上甚至出現(xiàn)過四部《神雕俠侶》同時播放,四對楊過、小龍女打擂臺的盛況。大陸方面,新世紀之初,金庸先生以一元錢象征性版稅將《笑傲江湖》的版權出讓給中央電視臺,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并從此掀開了大陸電視人改編金庸小說的嶄新一頁。短短幾年之間,金庸的絕大部分小說都有了大陸電視改編版本。最新的消息是,已經(jīng)有大陸制片商購買了某些金庸作品的下一輪改編權。如此,根據(jù)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作品,已經(jīng)成為金庸小說研究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子項目。而從電影和電視劇改編的角度來看金庸小說,也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角度,不僅能夠深入其中,往往還能別開生面。二香港、臺灣、大陸、新加坡以及其他地區(qū)華語影視制作機構爭相改編金庸小說,各領風騷三五年的狀況,固然有讓人激動的一面,卻也有讓人憂慮的一面。如今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如此之多的改編作品,究竟有哪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作品稱得上是金庸小說改編的精品或經(jīng)典之作?各領風騷三五年,或一二年,或幾個月,很快就有新的同題作品出現(xiàn),有好的、值得贊賞或可以理解的一面,即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林黛玉和賈寶玉,一千個人就有對金庸小說的一千種不同的理解。改編金庸作品,正是對金庸小說進行不同形式的詮釋和翻譯,你說你的金庸,我說我的金庸,大家都來說,各有所短,自然也會各有所長。但這里也有不大讓人放心的一面,那就是一些號稱改編金庸小說的作品,不過是貌似金庸小說,其實并沒有表現(xiàn)出金庸小說的真精神和真肌理,常常是對金庸小說進行隨意的改動和編造,有些甚至不過借用金庸小說的人物姓名及其個別線索進行讓熟悉金庸小說者瞠目結舌的創(chuàng)新。后一類作品,無論成功或失敗,恐怕都與金庸小說沒有多大的關系。更令人憂慮的是,由于數(shù)千年小農(nóng)經(jīng)濟傳統(tǒng)的影響,在進入現(xiàn)代化商業(yè)競爭市場之初,影視制片商常會重蹈先人無序競爭、小本經(jīng)營、以次充好乃至假冒偽劣的覆轍。在20世紀20年代與30年代之際的上海武俠電影史上,和50年代到60年代之交的香港武俠電影史上,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惡性競爭導致武俠片數(shù)量激增至“臭遍街”的可怕現(xiàn)象。這種追求多快好省,實際上不過是以次充好的短期行為,結果不僅會砸掉制片商的品牌,還會使整個電影類型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金庸小說的聲譽雖然不至于因為部分改編者的假冒偽劣而受到根本性的損害,但若冒改編金庸之名卻少金庸小說之質的作品太多,難免讓人對金庸小說的改編作品印象惡劣,甚至對金庸小說敬而遠之。雖然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電影電視作品很多,金庸小說也被改編了一輪又一輪,但如何對待金庸小說及如何改編金庸小說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一問題其實并沒有真正解決。三近幾年來,我受制片人張紀中先生的邀請,參與了他擔任制片人的長篇電視連續(xù)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已經(jīng)播放,毀譽不一)、《碧血劍》(制作完成,即將播放)、《鹿鼎記》(正在拍攝過程中,即將進入制作階段)和電影《神雕俠侶》(因為多種原因,至今仍未投拍)等作品的改編創(chuàng)作。我的身份是文學顧問,實際上卻參與改編策劃、劇本統(tǒng)籌和劇本編審等多項工作。參與這些作品的改編工作,我曾與不同的導演、投資人及數(shù)十位編劇合作過,見識過多種不同的改編理念和改編方法,與一些編劇和導演之間有過激烈的爭議和大大小小無數(shù)次的討論切磋,總體上是大家合作愉快。經(jīng)過討論和爭議之后,多半都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協(xié)方案。在與富有經(jīng)驗且具藝術才華同伴合作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和新經(jīng)驗。切實了解到電影或電視形式與小說之間的不同,因而必須經(jīng)過艱苦的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才能夠找到恰當?shù)男问綄⒔鹩剐≌f的形象和靈魂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當然也會有難以合作的時候,有些編劇雖然富有編劇經(jīng)驗且有創(chuàng)作才華,但他們的劇本不只改編,更多的其實是改寫;不僅改寫了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甚而改寫人物性格。不能說劇本不好,但卻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金庸小說的改編劇本。我只能說,這些編劇沒有認真閱讀金庸小說原著,沒有深入理解金庸小說的肌理和精髓,甚至對小說原著還缺乏應有的了解和尊重,因而導致有些情節(jié)和場次的改編,看起來雖然有戲,實際上損害了金庸小說的肌理。為了大家有一個共同工作的基礎,從《神雕俠侶》的改編開始,我都會先寫出改編備忘錄。也就是將我能夠想到的一些問題寫出來,諸如對原著的理解,對其中主題和人物的分析,對小說情節(jié)肌理的梳理,對改編風格和改編難點的思考等等,供大家討論,然后再根據(jù)大家的共同認識確定具體的改編思路和改編方案。備忘錄的形式和性質并不一樣,有些只是一個討論提綱,有些則兼具策劃書的性質。因而有些比較簡略,而有些則相當完備周到。四本書收錄了我的幾個備忘錄,需要作一些具體的說明。首先,其中沒有40集電視連續(xù)劇《射雕英雄傳》的改編備忘錄,因為我參與這部戲的改編工作時間比較晚,第一次參加攝制組的集會,已經(jīng)是討論劇本的初稿階段。因為中途加入而后程不得不快馬加鞭,我沒有來得及從容地寫出一份詳細的《射雕英雄傳》改編備忘錄。我的觀點和意見都在討論會上口頭發(fā)表,當場討論,從而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對劇本的審讀報告及其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也大都寫在劇本打印稿的空白處,因為沒想到要保存這些,所以搬家之后,這些劇本文稿和我的意見與建議文字也就全都丟失了。其次,40集電視連續(xù)劇《神雕俠侶》的改編,我寫出了備忘錄,但后半程我一直在國外做訪問研究,只能通過電子郵件與編劇和導演討論。我的電腦曾染上病毒而導致一些文件丟失,所以,這里收錄的關于電視連續(xù)劇《神雕俠侶》的備忘錄也就只是一個提綱,而不是備忘錄的全文。好在我還參與了電影《神雕俠侶》的策劃,并寫出了完整的策劃討論方案,且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了。從中也可以看到我對這部小說的基本看法及其改編思考。再次,這里收錄的30集電視連續(xù)劇《碧血劍》和50集電視連續(xù)劇《鹿鼎記》的改編備忘錄,是我根據(jù)改編工作備忘錄刪節(jié)而成。也就是說,這里發(fā)表的,只是實際工作備忘錄的一部分。因為具體的工作備忘錄中將這兩部作品的所有人物都作了備案索引和分析提示。對于并不實際參與改編工作的讀者來說,有些內(nèi)容未免多余。不過,除了刪節(jié)之外,在其他方面并無修改,全都保持原狀。又次,最后收錄了兩個特殊的備忘錄,即場景設計備忘錄。場景設計和主題影視城的設計,既非我特長,也不是我的正常工作。只是,我曾應邀參加過包括浙江象山《神雕俠侶》影視城等多家主題影視城的策劃討論,有意思的是,最終建成的影視城,我沒有留下文字;而我留下備忘錄文字的影視城卻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最后并未建成。我把它們也收錄在此,也算是熟悉金庸小說的一個非常特殊的角度另外也有一份特殊的紀念價值。五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在過去的幾年間我本人也曾參與過幾部金庸小說的改編工作,我對金庸小說改編作品批評的公正性可能會受到質疑,也確實在一定的程度上喪失了充當公正的批評家的資格。在這里,我不再是以一個批評家的身份說話,而是以一個金庸小說改編的參與者的身份說話。我的這份《備忘錄》,并不是對其他金庸小說改編作品的批評,而是自己參與的幾次金庸小說改編的真實記錄。我當時寫作備忘錄的目的,如前所述,不過是作為一個改編顧問和策劃人,為編劇、導演、制片人和其他策劃人的討論提供一份討論的草案,以便大家有一個開始工作的共同平臺。其中有我對作為改編對象的金庸小說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理解,有對金庸小說改編基本原則和思路的探索,有對一些改編難點的梳理和分析。前車之鑒,無論是作為成功的經(jīng)驗或作為失敗的教訓,都應該也值得與大家分享。對于影視創(chuàng)作界以外的讀者,只要喜愛金庸小說或喜愛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作品,這本書也有一些可以分享的東西。例如,其一,從影視改編的角度看金庸小說與純粹地看金庸小說文本角度大不相同,因而看法和所見都會有所不同。其二,通過這本書,多少可以了解一些金庸小說改編及其影視制作的思路、流程及其相關的內(nèi)部消息。其三,備忘錄說到底仍只不過是一種設想,一種討論的草案,與最終形成的影視作品還有相當?shù)木嚯x,了解其中的差異,或將此作為一種觀看或評價影視作品的參照系,或許不無補益。當然,這不過是我自己的個人想法,真實效果如何,尚待讀者朋友閱讀和鑒定。畢竟,這些“備忘錄”不過是些改編工作的備忘錄而已。是否值得一讀,請您看看再說。

內(nèi)容概要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林黛玉和賈寶玉。一千個人就有對金庸小說的一千種不同理解。改編金庸作品,正是對金庸小說不同形式的詮釋。你說你的金庸,我說我的金庸,各有所短,自然也會各有所長。

作者簡介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xiàn)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1986-1990年間發(fā)表過大量文學評論文章。著作有“評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俠二十家》、《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細讀神雕:問世間情為何物》、《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中國軍事精粹》、《妙悟心禪》以及《劉心武論》、《張藝謀電影論》、《陳凱歌電影論》、《黃建新電影論》、《費穆電影論稿》、《中國武俠電影論》、《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百年電影閃回》、《影壇舊蹤》、《半間齋影話》、《中國電影十導演》。

書籍目錄

自序:關于“改編備忘錄”金庸小說與電影 一、金庸小說的高難度 二、金庸小說的電影改編 三、金庸小說的影響與啟示30集電視連續(xù)劇《碧血劍》改編備忘錄 一、主題研究 二、風格設計 三、情節(jié)與線索 四、改編原則 五、改編難點 六、改編要點 七、人物分析與提示40集連續(xù)劇《神雕俠侶》改編備忘錄(提綱) 一、主題層次與要點二、風格層次與要點 三、重要人物及其個性類型 四、武功打斗的想象和設計 五、需要討論和處理的難題 六、人物關系與重要故事情節(jié) 七、逐回討論電影《神雕俠侶》改編備忘錄 一、引言:改編金庸的難處 二、對《神雕俠侶》小說的理解和電影的設想 三、保留什么:原則與要點 四、刪除什么:原則與要點 五、逐回題材初選與提示 六、三種初步構想及其分段建議 七、重要人物的性格及其相互關系 八、結語:對編劇和導演人選的建議50集電視連續(xù)劇《鹿鼎記》改編備忘錄 一、主題認知二、風格:幽默與卡通 三、結構分析 四、語言藝術 五、情節(jié)與疑問 六、人物與名冊 附錄一:《鹿鼎記》場景提要與說明附錄二:《倚天屠龍記》主要場景策劃備忘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2.俠的三要素金庸小說的“武”與眾不同,其“俠”更是與眾不同。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作者將俠的概念拓展為一定的價值模式、人性特征、個體性格的結合。而上述三者,就是金庸小說的俠的三要素。金庸小說的這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曾經(jīng)受到過指責,輕一點的,說他是“正邪不分”;而重一點的,則指責他“以邪代正”?!鹩剐≌f的發(fā)展趨勢,確實是“俠氣漸消、邪氣漸長”。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金庸將俠義、人性、個體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并且重心由前向后偏移。具體地說,金庸小說的俠的觀念及其人格模式在不斷地由理想化向現(xiàn)實人格發(fā)展,由古典理想向現(xiàn)代理想發(fā)展。先看價值模式的轉變。武俠文學的“俠”是極容易概念化的。無非是鋤強助弱、濟困扶危、替天行道;再提高一步,便是反抗官府統(tǒng)治、抗擊外族入侵;升華到極點,便是民族英雄兼社會精英,或是——如梁羽生先生所說——“時代本質的反映”。不論是哪一種,都很容易概念化和公式化,不容易活,更不容易變。至多不過是在“草莽英雄”與“儒雅之俠”間作些文章。梁羽生先生的小說往往就由于概念化而導致公式化,以至于讓入看多了就會覺得雷同、乏味。金庸小說的創(chuàng)作,自然也是從俠的概念入手,而且順應潮流,寫民族斗爭主題(這與舊武俠小說相區(qū)別)及儒雅之俠,因而他所選擇的俠的價值模式,也就順其自然,從“儒俠”開始?!稌鴦Χ鞒痄洝愤@部書,便是將陳家洛這一形象塑造成一種儒俠的典型,無論是他從事的活動的性質,還是他本人的形象,都符合儒俠的標準?!侗萄獎Α烽_始由儒向俠偏移,袁承志與陳家洛相比,有明顯的兩點差異,一是職業(yè)上不再是地下黨式的領袖,而是地道的江湖中人;二是身份上也由書生向草莽英雄進了一步。但這不妨礙袁承志在客觀上幫助李白成反明朝抗清兵,最后當然又反過來透視李自成?!渡涞裼⑿蹅鳌返闹魅斯?,是徹底的草莽英雄,即他的身份、學歷都降到低點,連袁承志也比不上。但另一方面,郭靖的思想境界——當然也代表作者的思想探索——比前二者更高,他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而且天性樸厚而深受儒家傳統(tǒng)的影響。第一階段是“儒家人格化”階段,特點是要為國為民,愿犧牲自我。緊接著的《神雕俠侶》則大變,其價值形式轉為“道家人格化”形式,特點是至情至性、追求(實現(xiàn))自我。楊過的形象與郭靖等人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讓我們簡單一點,《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的人格模式,又由莊子式的熱情(如楊過)轉為老子式的“無為”?!秱b客行》又標志著一個新的價值模式,即“佛家人格”形式。主人公石破天雖然不是和尚,卻生具佛性,赤子衷腸。特點是無欲無求,無私無我,甚至無名無姓,這種“沒有自我”又與犧牲自我或實現(xiàn)自我大不相同。小說《天龍八部》之名取自佛經(jīng),小說的主題也是從另一面揭示人世間“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的悲劇性,其中段譽、蕭峰、虛竹都是人世苦海的“自我超度”者,慕容復、游坦之無法超度,就或者身敗名裂,或者不得善終。以上是理想化/古典化的階段。其中還有《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試圖寫“真正的俠”,結果未能如意。往下寫,作者的“現(xiàn)代意識”就大大增強了。例子是由大俠到小俠,由自覺行俠到非自覺行俠后,又進一步,從“有俠”到“無俠”?!≌f《連城訣》中的主人公狄云,就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這位鄉(xiāng)下小伙子非但沒有俠的意識,連走江湖的念頭都不曾有。是命運將他卷入一樁無法擺脫的師門矛盾及奪寶之爭的漩渦,而且他是一位純粹的受害者,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受冤枉的人。這與所有的俠都不一樣。小說《白馬嘯西風》中的李文秀也不是一位俠,而是一位傷情者。這一點,《越女劍》中的阿青與之相同。小說《鴛鴦刀》的主人公袁冠南、蕭中慧、太岳四俠等人也都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俠,而是喜劇式的人物?!疤浪膫b”自視甚高,其實不過是江湖小混混,作者如此寫,是明顯地要“開俠的玩笑”?!盁o俠”是一種,另一種則是“浪子”(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根據(jù)林語堂先生對“浪子”的定義,這一類型的人物是反權威、反正統(tǒng)、求自由、圖自在的人物,他們聰明機智,自視不低,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性,而且是“人類希望之所在”。令狐沖形象的不一般處,在于他能夠在爭權奪利的江湖上為自由的信念而奮戰(zhàn)不休,并最終能“笑傲江湖”,這使《笑傲江湖》這部描寫三千年中國政治歷史及權力斗爭的小說中有了現(xiàn)代自由浪子之希望的亮色。

后記

這是一本從未出版過的新書。人民出版社要集中重新出版我曾出版過的金庸小說研究著作,我當然非常高興,也非常感激。高興和感激之余,也有一點惶愧,這一套新書如果全都是舊作,心里總是有點過意不去。因而想:一套書中總要有一兩本新作才好。進而想到,自己近些年來參與多部金庸小說改編工作,其中的一些備忘錄,或許不無出版的價值。于是,就有了這本新書。其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第一次發(fā)表。只有第一篇即《金庸小說與電影》曾收入上海三聯(lián)版《孤獨之俠》一書以及臺灣遠流版《視覺金庸》一書?,F(xiàn)在讓它“歸隊”,而在原《孤獨之俠》即《金庸小說散論》一書中補充新的論文。參與多部金庸小說的改編工作,我總共寫下了超過一百萬字。其中包括策劃書,備忘錄,討論提綱,回應編劇和導演的提問,分集提綱和分場提綱的閱讀意見、建議和總體報告,以及劇本每一稿的閱讀報告、具體意見和建議等等。這里的二十來萬字,就是從這些文字中精選出來的。此前,山東畫報出版社曾出版過我的《細讀神雕:問世間情為何物》(2006年5月第一版),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小說的細讀和細評,其中收入了一些有關這部小說的電影和電視劇改編的文字——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曾設想要專門編輯一本我本人談論該書的電影和電視劇改編的書,但因為我當時忙于別事,有許多文件沒有及時找到,遂作罷論。另外,江西美術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碧血劍〉拍攝秘笈》(2007年1月第一版),將我有關《碧血劍》改編的文字收錄了不少,包括我對劇本一稿到三稿的意見和建議的精選文字。只不過,這是一本圖文書,其中包含了數(shù)百幅最新版電視連續(xù)劇《碧血劍》的劇照,我的文字幾乎成了照片的附屬品。我關于《碧血劍》改編的文字共有35萬多字,那本書也不過收錄了其中的一部分。我自己更看重這一本書。不僅因為這本書全部由我自己編寫成,而且包含了多部作品的備忘錄,集中起來,可以看到更多的內(nèi)容,且能更清晰地看到我的一些改編創(chuàng)作思路,反過來,從這樣的角度看金庸小說又會有新的心得。最后,我想借此機會,向人民出版社及其相關領導表示衷心感謝!感謝責任編輯孫興民先生、許運娜小姐及其他工作人員為此書所付出的辛勞!陳墨2007年1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陳墨評金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內(nèi)地評論金庸小說層次較高并且得到金庸本人認可的只有三人,陳墨先生是其一。(見新修版金庸作品集序言)。所以喜歡金學的或者看完金庸小說之外還想侃侃的人應該讀讀陳墨先生的這套品讀金庸系列書,
  •   看到了金庸的另一種境界!武俠,江湖的世界!
  •   《影像金庸》,是陳墨評金庸里比較特別的一部。
  •   至今未見有讓我滿意的影視改編作品。
  •   還以為是對金庸影視劇的評價,原來是對劇本的構想
  •   紙質倒是不錯,很有厚重的感覺,只不過作者把書名改來改去的,容易弄混淆了,不好分辨。版本很喜歡,設計的很好。只希望別把書名改來改去了,這樣子對于讀書人是不小的負擔。喜歡金庸小說的讀書人大可以收藏該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