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評金庸——琴劍金庸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陳墨  頁數(shù):588  
Tag標簽:無  

前言

看到“金庸小說之武學”這樣一個題目,一定有不少朋友要大大的不以為然,以為我這個人發(fā)癡發(fā)瘋。都知道金庸再了不起,也只是一位小說家,而不是一位武術家。據(jù)說金大俠除了“太極拳經”之外,其他的武功都少涉及,且即便是太極拳也多半是會說不會練、會練也不會精的。都知道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技擊乃是作者的藝術想象,比電影、電視中的特技還要特技。連人影都不必有的。作者怎么寫便怎么有,讀者便怎么看,只要熱鬧、緊張和精彩就行,武功如何如何,還不是由著武俠作家去信口開河?很顯然,即使金大俠被稱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宗師。

內容概要

  《琴劍金庸》分為兩篇,書中強調生活之樹常青,強調向生活學習情感的知識和藝術,強調在實際人生中探索自己的情感人生道路。 金庸小說最重要的藝術成就,在于它在傳奇故事之中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進而探索和抒寫了人性的奧妙。金庸小說情感故事和情感心態(tài)的精彩,根本原因正在于作者對人性和人類情感的奧妙多有探索、披露或揭發(fā),其中當然也有作者的人生和情感的經驗和夢想。

作者簡介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xiàn)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1986-1990年間發(fā)表過大量文學評論文章。著作有“評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俠二十家》、《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細讀神雕:問世間情為何物》、《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中國軍事精粹》、《妙悟心禪》以及《劉心武論》、《張藝謀電影論》、《陳凱歌電影論》、《黃建新電影論》、《費穆電影論稿》、《中國武俠電影論》、《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百年電影閃回》、《影壇舊蹤》、《半間齋影話》、《中國電影十導演》。

書籍目錄

武學篇引言第一卷 武功與藝術一、百花錯出武如文二、信手拈來妙紛呈三、鴛鴦刀劍情趣深四、別后黯然掌銷魂五、技擊何止刀劍影六、武藝道來無止境七、始信武藝亦如人第二卷 武功與學術八、庖丁解牛道可循九、絕頂功夫如常形十、太極無招信如神十一、風師說劍理分明十二、獨孤遺旨在劍墳十三、功分正邪上下乘十四、胸無成見得真經第三卷 學藝與成才十五、高手未必出名門十六、博采百家業(yè)方成十七、機緣雖巧尚須勤十八、絕藝來自大胸襟十九、個性才能不可分二十、走火入魔實堪驚二十一、俠士高人盡歸隱二十二、不才小寶為至尊情愛篇引言第一卷 男女與追問一、問世間,情為何物三、女人:憂傷的情魔二、怯弱的是男人第二卷 迷幻與表象四、愛之秘五、愛之謎六、愛之癡七、愛之妄八、愛之惑九、愛之疑十、愛之幻十一、愛之澀第三卷 本質與探索十二、愛與價值十三、愛與倫理十四、愛與性十五、愛與欲十六、情與孽十七、愛與婚姻十八、愛與迷戀第四卷 奇觀與感嘆十九、與愛無緣二十、武功:獨特的情感表達式二十一、妓院風光:韋小寶婚姻面面觀二十二、此情可待成追憶(代結語)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幸福呢?大部分女子,總是遇不見郭靖這樣的誠實君子,而總是遇見薄情寡義的人。l.失戀與情魔:何紅藥多情女子薄情郎……這大概是許許多多的女性的共同的悲劇吧,可以說是一個模式了。是的,應該承認,這是一種普遍的悲劇模式。在這一模式之中。男人簡直就不是東西、不是玩意兒,是臭狗屎。是的,不過——多情女子也格外偏愛薄情郎?!堆┥斤w狐》中的南蘭離開苗人鳳而與田歸農私奔,不就是因為田歸農風度瀟灑、會調情、會逗趣、會賠小心、會低聲下氣(會弄虛作假、甜言蜜語、會“玩兒”)么?同一部書中馬春花在訂婚的第二天,做了別人的情婦,不也正是因為她的未婚夫一味魯莽,不解風情,而福康安公子則吹得一口好簫,先聽簫聲便覺有千種輕憐、萬種蜜愛么?前面提到的那個穆念慈之所以愛上了輕薄無行的楊康,只怕也有這方面的原因。說到調情逗趣,他顯然比郭靖要占更多的優(yōu)勢。而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則是《俠客行》中的丁當——石中玉叫地是叮叮當當——她對誠樸大度、真摯熱情的石破天(小叫花)和風流淫蕩、輕薄卑劣的石中玉(石破天與石中玉長得十分的相像,然而形似神不似)的選擇就十分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多情女子偏愛薄情郎。對于丁當來說,薄情沒關系,只要會講情話,就好了。

后記

本書是由原來的《金庸武學的奧秘》和《金庸小說情愛論》兩書合編而成的?!督鹩刮鋵W的奧秘》這本書還曾以《金庸小說之武學》和《武學金庸》等書名先后在大陸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臺灣云龍出版社(知書房)等出版社分別出版過。一本書用了三個不同的書名,是因為不同的編輯體例及其責任編輯的不同口味,也是因為一直沒有想到一個合適的書名。當年這部書稿完成的時候,適逢我的女兒陳小墨的4周歲生日。為此,我曾將此書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的親愛的女兒。而現(xiàn)在,當我重新校對這部書稿的時候,我女兒已經20歲,已經在大學二年級就讀了。在重新校對的過程中,我只是對書中的一些標點符號和極小部分的文字作了些微刪改,且將第20章和第21章的順序作了調換,對本書的內容及其基本框架和基本觀點并沒有作出大規(guī)模的修訂。沒有修訂,是因為我覺得其中的一些基本看法,仍然有保留的價值。在本書的初版“后記”中,我曾經寫過,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門新學科轟轟烈烈地誕生,名目叫做“人才學”。如今40歲以上的讀者或許還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人才學”興盛故事。

編輯推薦

《琴劍金庸》: 陳墨評金庸書系。金庸的精妙,在于他胸羅萬象,從而納須彌于芥子之中,因此,一方面把武功要技,也寫得大道在焉:另一方面又把人類古往今來不能解決的一個“情”字寫得既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陳墨評金庸——琴劍金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很快,不過書有點舊了,~
  •   見解很獨特,很多和我想的都一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