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陳墨 頁數(shù):606
Tag標簽:無
前言
要說金庸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大小說家之一,是中國第一流的小說藝術大師,恐不免有些驚世駭俗。然而事實上恐怕就是如此。金庸的小說固然是娛樂性的游戲之作,同時也是精妙的文學藝術。我曾經(jīng)說過,金、梁、古雖然并稱為海外新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的三大家,然而金庸這一家比梁羽生、古龍兩家卻又超出很多,幾不可同日而語。梁、古雖好,總不過是將武俠小說寫到了較高的水準,而金庸的小說則是大大地突破了武俠小說的成就的極限。金庸小說的藝術成就,是不能在武俠小說的世界中得到完滿的解釋的。正如古人所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就是世上只有“金學”而沒什么“梁學”或“古學”的原因吧。
內容概要
金庸的小說確確實實、地地道道的是武俠小說、通俗文學、娛樂游戲,其中充斥了虛構夸張、刀光劍影、奇幻怪誕。金庸自己也說他寫小說是“自娛而且娛人”,是寫著玩的,讓人看著玩兒的。 但是金庸的小說又確確實實、地地道道的玩出了高水平,玩出了新花樣,玩出了高境界,玩出了巨大的藝術成就。 問題便在這里了。我們必須證明:游戲可以是藝術,或藝術可以是游戲。否則我們的研究也就不大好“玩兒”啦。 這就牽涉到上面所說的第二個難點:中國人的文化觀念的難點。 中國是一大文明古國,全世界了解中國人、尤其是了解中國漢民族的人,都知道中國漢民族是一個老成持重、嚴肅端莊的民族,這是一個少年老成的民族。至少這個民族的理想人格是老成持重、嚴肅端莊、少年老成的。在這個民族的歷史上,甚至在這個民族的遠古神話與傳說中,酒神及其酒神精神是不存在的。這個民族甚至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神話,甚至自它的幼年時期開始,便學會了用理智的、現(xiàn)實的、成熟的成年人的目光來打量這個世界。漢民族也沒有童年史詩,“子不語怪力亂神”成了它的銘文。這個民族是不能欣賞游戲、不重視游戲、不承認游戲在人生及其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至少,在漢民族歷史上,持有“正統(tǒng)”觀念的社會高層人士是這樣的。所以當小說這種東西開始出現(xiàn)后,漢民族的圣人孔子將它定性為:“君子不為也”。因為小說這種玩藝兒是街談巷語,是引車賣漿者之流的一種娛樂形式,所以“君子不為”。同時也成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觀念的——正統(tǒng)的、主流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文化觀念的——核心因素。
作者簡介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xiàn)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1986—1990年間發(fā)表過大量文學評論文章。著作有“評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俠二十家》、《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細讀神雕:問世間情為何物》、《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中國軍事精粹》、《妙悟心禪》以及《劉心武論》、《張藝謀電影論》、《陳凱歌電影論》、《黃建新電影論》、《費穆電影論稿》、《中國武俠電影論》、《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百年電影閃回》、《影壇舊蹤》、《半間齋影話》、《中國電影十導演》。
書籍目錄
引言 游戲與藝術第一卷 敘事藝術論 第一章 故事的開頭 第二章 小說的構成 第三章 交響和弦 第四章 重彩與空間 第五章 懸念與巧合 第六章 刻意與任意 第七章 整體與細節(jié) 第八章 語言與敘事 第九章 武打的敘事 第十章 破綻與缺陷第二卷 形象塑造論 第一章 文學與人物形象 第二章 類型與形象 第三章 抽象與形象 第四章 區(qū)別與對比 第五章 情節(jié)與個性 第六章 個性與細節(jié) 第七章 敘議與人物形象 第八章 情感與個性 第九章 武打與個性 第十章 人物的群像 第十一章 形象與名號第三卷 審美境界論 第一章 內功心法 第二章 俗而能雅 第三章 奇而致真 第四章 悲喜交加 第五章 行云流水
章節(jié)摘錄
抽象與形象在金庸小說的人物畫廊中,不僅有各式各樣的個性鮮明的人物,而且還有用各式各樣的畫法繪制而成的不同形態(tài)人物。正如我們在一個大型人物畫展上,不僅能看到寫實的人物,還能看到漫畫的人物、寫意的人物,變型的人物乃至完全抽象的人物。金庸的武俠小說越寫越“邪門”,這是人所共知的,正、邪之間的分別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模糊,使之大大的不同于常規(guī)的武俠小說模式,也與一般讀者的接受心理有很大的差異。為此金庸的小說遭到一些傳統(tǒng)的正派人士的非議,認為他在搞“階級調和”乃至有些“善惡不分”。其實當然不是這樣的。這樣的寫法正是金庸小說的個性特色及其思想藝術成就之所在,因為它超越了簡單的道德判斷,而揭示了更為深廣豐厚的人性內容,同時它打破了武俠小說及通俗文學的傳統(tǒng)模式,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獨特藝術世界。看起來金庸的小說“俠氣漸消,邪氣見漲”,實際上是人陛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而理想人格模式及其簡單化的道德判斷越來越少。
后記
這部書曾以《金庸小說藝術論》和《藝術金庸》為名,由大陸的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和臺灣云龍出版社[知書房]出版過。這一次重新掃描校對,并沒有對當年的書稿進行大幅度的修訂,只是對一些不該用的標點符號、語詞進行了改正;再一點就是將那些引述過多的段落、或重復引述的段落刪除了。所謂校對和修訂,不過是做了一點清潔工作。若說要改,十幾年前寫的書,當然有許多可以改動或需要改動的地方。為了尊重歷史,還是決定大致上保持原貌。我想讀者都明白,這不是我固執(zhí)己見。這本書是在1992年至1993年間寫成的。當時我一邊寫作,一邊為我太太從外地調動到北京而奔波努力。那時候我們倆分居兩地已經(jīng)八年,終于看見了夫妻團聚在北京的曙光。在寫完這部書稿的時候,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所以在當年的“后記”中,寫了我的“愛情故事”和我對我太太的思念。這些對我固然十分重要,但與本書的內容和寫作卻沒有關系。所以,這里就不再多說。這部書仍是用鋼筆寫成,那時候許多先行者已經(jīng)用電腦寫作了,但我還沒有使用,怕在電腦上無法保持自己的寫作熱情和寫作習慣。因此,要重新出版這部書的時候,就要掃描成電子文檔,然后再進行校對。這件事我到現(xiàn)在也還不大會,只好像往常一樣,請求我的內弟朱一多幫忙。由他將書稿掃描出來,初步識別,然后再由我來校對。
編輯推薦
《藝術金庸》由東方出版社出版。有一位金迷朋友,同意我的“金庸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少有的小說藝術大師”之說,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金庸能不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