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詩學語境中的梁實秋詩學思想研究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南健翀  頁數(shù):365  

前言

  南健翀的博士論文《比較詩學語境中梁實秋的詩學思想研究》是2008年五月份答辯的。現(xiàn)在,作者本人和西安外國語大學都想很快把它付梓,要我寫序。為此,我重讀了南健翀的修改稿。最后兩章讀得快了一些?! 嵤虑笫堑刂v,這部博士論文的選題是很好的。經(jīng)過60、70年的時間間隔之后,心平氣和地比較中肯地審視和解讀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在20世紀早期的新文化運動中以及稍后的30年代頗受爭議的一位作家的詩學思想,對其做出符合事實的評價,并從中吸取符合先進文化思想的元素。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學術行為。三十年來,關于梁實秋詩學思想的研究已經(jīng)有一些成果,但相對比較零散。以博士論文的形式集中研究這一個方面,用意就在于推出一部比較厚實完整比較有分量比較扎實的總結性學術成果,可以供學術界在較長的時間內查閱。至于是否達到了這個要求,則要接受讀者們的檢驗?! ≌撐膶Y料的掌握是比較多的,論文作者幾乎收集了原作者在詩學方面的所有材料。為分析梁實秋和白璧德而收集的中英文材料也比較充實。作者在使用這些材料時,概述的形式比較多一些,給人仍然有一些“隔”的感覺。我更希望透過活生生的話語多看到一些原初本真的梁實秋和白璧德。因為概述里已經(jīng)包含著論文作者的闡釋和“同情心”。

內容概要

  《比較詩學語境中的梁實秋詩學思想研究》主要著力對處在上個世紀初期中西文化、文學思想激烈碰撞大背景之中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和分析,通過探討貫穿其整個詩學思想的幾個方法論范疇(“比較”、“整合”、“持中”)以及主要詩學概念(“古典主義”、“人性”、“理性”、“倫理”),進而論證梁實秋是懷著極大的熱情、在吸收中西詩學思想的過程中、在與主流詩學思想的對峙中嘗試構筑自己獨特的詩學體系。梁實秋融通中西詩學思想的胸襟和勇氣、堅持思想創(chuàng)新必須是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展開的治學路徑,無論是對當時還是對當上中國學人的詩學實踐活動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學術借鑒意義和價值。

作者簡介

  南健翀,男,陜西省渭南市人,文學博士,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文學、中西比較詩學。先后主持、參與省級、校級科研項目五項:主編、編著、翻譯英美文學作品、辭書等共九部: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由本人參與編寫的《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出版之后被評為校級和省級優(yōu)秀科研項目,2006年4月,胡錦濤主席在出訪肯尼亞時,將該詞典作為國禮贈與內羅畢孔子學院;曾先后多次獲得校級、院級優(yōu)秀教師獎、校級教學創(chuàng)新獎等。

書籍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梁實秋詩學體系中的幾個主要方法范疇:“比較”、“整合”、與“持中”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和塑型  一 殷實之家走出的謙和俊才  二 儒家思想的守持與“實踐理性”  第二節(jié) 西學的熏陶  一追尋西方詩學的源頭  二 領悟“新人文主義”的真諦  第三節(jié) 影響梁實秋的人與書  第四節(jié) “比較”、“整合''與“持中”,新批評方法的初步嘗試——以《現(xiàn)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為例  第五節(jié) 梁實秋詩學體系的形成    第二章 開放的“古典主義”一“背靠歷史,融化中西”的文學觀  第一節(jié) “古典主義”略考  一 “古典”、與“古典主義”的概念  二 “古典主義”傳統(tǒng)的流變  第二節(jié) 粱實秋的“古典主義”詩學觀  一 現(xiàn)代文學語境中的“古典主義”思潮與梁實秋  二 梁實秋的“古典主義”詩學觀  第三節(jié) 開放的“古典”  一 “古典”的延展  二 “向心”而非“線性”的文學發(fā)展觀  三 “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文學的“自律”與“他律”    第三章 “人性”——中西文化、文學對話的契機  第一節(jié) “人性論”——梁實秋詩學思想的核心和基礎  一 儒家思想與“新人文主義”的“二元人性論”的對接  二 中西方自然人性論  三 梁實秋的“理性人性論”  第二節(jié) 人性燭照下的超越  一 中西文化、文學融合的契機——人性  二 文學“形上之思”的追求  三 “人的法則”與“物的法則”——對科學主義的反撥  第三節(jié) 歷史的透視  一抽象的人性與個性  二 人性與時代性  三 人性與階級性    第四章 “理性”——“健康”、“理想”的文學  第一節(jié) 中西方理性觀的深度整合  一 人文主義對儒家思想的激活  二 理性——文學的紀律  第二節(jié) 理性規(guī)約下“健康”與“理想”的文學  一 文學內容  二 文學形式  三 文學思潮  第三節(jié) “有所感悟”與“感悟不夠”  一 理性與“更高意志”  二 理性與想象    第五章 倫理——“無目的的目的性”  第一節(jié) 人本主義(古典主義)的審美范式  一 “取古”與“通今”  二 倫理與道德  第二節(jié) 倫理的內容——對傳統(tǒng)倫理的豐富與延展  一 人生與倫理——“真”與“善”的相互認同  二 文學的嚴肅性  三 文學的思想性  第三節(jié) 倫理的實質——掙扎與超越  一 “美”與“善”  二 倫理選擇的意義與價值    結語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后記  補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梁實秋詩學體系中的幾個主要方法范疇:“比較”、“整合”、與“持中”“在我們心目中,梁先生是屬于第一批以世界文學的角度來做比較研究的學者?!薄獦拂煸啤 ≈袊鴼v史上,20世紀最初的幾十年,是由古向今、融會中外的一個文化大交流、大沖撞、大建構的時期。身處古與今、中與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十字路口,特別是面對如潮水般涌人國門的西方強勢文化、文學、詩學思想,一代中國學人,在彷徨、苦悶、思索之后,基于自己對中西文化、文學、詩學的體認,基于各自對現(xiàn)實的嚴肅思考,基于自己的不同審美趣味,基于各自的社會、政治、文化抱負,更基于各自不同的才、情、性,而選擇了不同的文化立場和應對策略,并以這種文化立場為指引展開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批評隨即應運而生?! ∽鳛橄到y(tǒng)接受西方文學批評教育的中國學人,梁實秋在這個古今中外文化、文學、詩學交匯和激蕩的大潮中,經(jīng)過嚴肅的思索,基于宏大的文化、詩學抱負,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即,平實、穩(wěn)健的文化、詩學立場。他試圖用西方的文學、詩學思想,激活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詩學思想和體系,在融通中西的基礎之上,嘗試構建新的詩學話語體系,以“療救中國文學之弊”,從而使中國文學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這種志向和努力滲透在梁實秋幾乎所有的作品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詩學語境中的梁實秋詩學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