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中國檢察制度研究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甄貞、 慕平 法律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甄貞  頁數(shù):571  

內容概要

  《21世紀的中國檢察制度研究》是立足于這樣一個社會變革、觀念革新的背景下,緊緊圍繞著中國檢察制度在本世紀建設與發(fā)展這一主題,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檢察制度產生的歷史根源和發(fā)展脈絡,尋找蘊涵其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在借鑒他國檢察制度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檢察理論進行豐富與充實的成果。然而我們也深知,理論探索對先進性、前瞻性和開拓性的追求與司法實踐對現(xiàn)實操作性的期待尚難完美契合,檢察實踐與檢察理論總是呈現(xiàn)相互促進與滾動式的發(fā)展。本書體現(xiàn)著同處在一條戰(zhàn)線上的我們?yōu)槲覈鴻z察理論體系的現(xiàn)代化貢獻綿力的良好愿望。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檢察制度概述第一節(jié) 中國檢察制度概述一、檢察制度簡說二、中國檢察制度的概念厘清三、中國檢察制度的理論基礎四、中國檢察制度的特色第二節(jié) 中國檢察制度的沿革與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檢察制度的雛形二、中國近代檢察制度的建立三、中國現(xiàn)代檢察制度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中外檢察制度的比較一、中外檢察制度理念的異同二、中外檢察制度立法的異同三、中外檢察制度設置的異同四、中外檢察制度改革的異同第二章 檢察權的性質第一節(jié) 檢察權性質問題的提出一、檢察機關及其檢察權的性質與定位問題的由來二、研究范式與改革模式的選擇第二節(jié) 檢察權的本質與檢察權的生成史一、對犯罪實行國家追訴主義的刑事法制意義二、檢察權的產生與分權制衡的司法體制三、檢察權的中國特色及其發(fā)展趨向第三節(jié) 檢察權的法律監(jiān)督權性質一、法律監(jiān)督的概念二、法律監(jiān)督的基本特征第四節(jié) 檢察權的司法權性質一、司法權的語義分析和形式分析與檢察權的司法性二、司法權之純粹法律權力性質與檢察權的司法性三、司法之法與檢察執(zhí)法之司法性第三章 中國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與組織體制第一節(jié) 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與檢察權的性質第二節(jié) 中國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第三節(jié) 中國檢察機關的獨立性一、檢察獨立與公平正義二、檢察獨立與司法獨立第四節(jié) 中國的檢察體制一、檢察體制與政治體制二、檢察體制與司法行政體制三、檢察體制的特殊性第四章 中國檢察機關的職能第一節(jié) 檢察職能概述一、檢察職能與檢察職權二、檢察職能與檢察機關的職能三、檢察職能的體系框架第二節(jié) 刑事檢察職能一、刑事追訴程序中的檢察職能二、刑事審判程序中的檢察職能第三節(jié) 民事、行政訴訟檢察職能一、檢察機關對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二、民事、行政檢察職能與司法審查職能第四節(jié) 檢察職能的改革與完善一、刑事檢察職能的改革與完善二、民事、行政檢察職能的改革與立法完善第五節(jié) 檢察職能的拓展第六節(jié) 檢察職能的行使理念一、檢察理念概述二、檢察理念對檢察職能的意義三、我國檢察理念體系的構建第五章 檢察機關的活動原則第一節(jié) 代表公益訴訟原則第二節(jié) 維護公平和正義的原則第三節(jié) 獨立行使檢察權的原則一、獨立行使檢察權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二、獨立行使檢察權與堅持黨的領導的關系三、獨立行使檢察權與檢察機關領導體制的關系四、獨立行使檢察權與資產階級司法獨立的關系五、如何保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第四節(jié) 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一、以事實為根據(jù)二、依靠群眾,調查研究三、以法律為準繩四、處理好幾個關系第五節(jié) 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第六節(jié) 貫徹寬嚴相濟原則一、檢察工作與寬嚴相濟二、貫徹寬嚴相濟的路徑探究第七節(jié) 依靠群眾的原則第八節(jié)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第六章 中國檢察官的角色定位第一節(jié) 檢察官身份的概述第二節(jié) 檢察官的訴訟權限和訴訟地位立案偵查階段的職權二、偵查監(jiān)督階段三、審查起訴階段四、審判階段五、其他方面的職權第三節(jié) 檢察官的職業(yè)作風一、依法辦案的作風二、為民便民的作風三、公開透明的作風四、文明辦案的作風五、清正廉潔的作風第四節(jié) 檢察官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一、維護捍衛(wèi)社會穩(wěn)定觀念二、樹立實質法治觀念三、堅持黨的領導觀念四、堅持檢察工作的道德性第五節(jié) 檢察官的獨立及保障一、身份保障二、經濟保障三、退休制度四、懲戒制度五、檢察官的職業(yè)道德六、檢察官的培訓制度第六節(jié) 檢察官的任命與精英化一、檢察從業(yè)資格一體化的問題二、檢察官職業(yè)化的問題三、檢察官現(xiàn)代化的問題第七節(jié) 主訴檢察官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一、改革的背景和意義二、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形式三、主訴檢察官的選拔第七章 偵查權與偵查監(jiān)督第八章 審查起訴程序第九章 提起公訴與審判監(jiān)督第十章 刑罰執(zhí)行監(jiān)督的現(xiàn)狀與完善第十一章 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的地位與作用第十二章 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與作用第十三章 中國檢察制度的現(xiàn)代化與國際化第十四章 中國檢察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第十五章 轉型與變革中的中國檢察制度第十六章 檢察改革:整體規(guī)劃與局部設計

章節(jié)摘錄

(一)域外檢察制度概況現(xiàn)代檢察制度起源于歐洲,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世紀的歐洲大陸長期處于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以國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要加強王權,實現(xiàn)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為了對抗封建司法專橫,以法律手段維護國王的利益而形成檢察制度的雛形。資產階級大革命勝利后以資產階級的政治理論改造了封建社會的檢察制度,從而形成現(xiàn)代檢察制度。大陸法系與普通法系的檢察制度分別起源于法國和英國。檢察制度最早萌芽于14世紀的法國。國王菲力四世時期,訴訟模式從以當事人自訴為主的彈劾主義訴訟模式轉變?yōu)橐試抑鲃幼肪康穆殭嘀髁x訴訟模式,原先代表國王私人處理與諸侯之間糾紛的“國王的律師和代理人”改稱為檢察官,成為國家的專職官員,其職能擴展到對犯罪的追訴上,他逐漸具有聽取私人控告,進行偵查,提起公訴,在法庭上支持控訴等職能。17世紀路易十四時期將檢察官分設于各級法院之內,將檢控權力與審判權力分離,從而形成現(xiàn)代意義上的檢察制度的前身。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保留了這種檢察制度,資產階級確立了三權分立、司法獨立機制和無罪推定原則,并使審判與檢控完全分離,從而形成了現(xiàn)代訴訟法意義上的檢察制度。1808年《法國刑事訴訟法典》全面規(guī)定了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職權,法國檢察系統(tǒng)在組織體系、領導體制等方面也逐步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法國的檢察制度也廣為傳播,比如在德國,最早仿效法國設立檢察院是在1843年的普魯士,而在巴黎七月革命以后,北德諸國又仿效1846年普魯士的一般模式,將偵查程序交給了檢察;也嚴格地將主審程序分開。除此之外,歐洲大陸的意大利、芬蘭、俄羅斯、比利時等國以及法國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國家,均以法國為范本建立自己的檢察制度,從而形成了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的檢察制度。英國的檢察制度是在建立大陪審團公訴制度的同時逐步形成的。11、12世紀為維護王室利益,英王亨利二世設立了大陪審團,大陪審團由12名陪審員組成,由他們負責對重大的刑事案件向法院進行控告,從13世紀開始,英王派律師代替其起訴,后來,國王的律師更名為總檢察長,同時設置“國王的辯護人”,國王的辯護人后又稱為副檢察長。其職能主要是在皇家法庭上維護國王的利益,是政府法律顧問。這是英國檢察制度的雛形。

編輯推薦

《21世紀的中國檢察制度研究》為首都檢察文庫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1世紀的中國檢察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