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學勤 頁數(shù):20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從審美形而上學到美學譜系學:論尼采晚期美學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學維度》希望能夠有所突破的地方有三個:第一,指出尼采從早期“審美形而上學”的宣揚者轉向晚期“拋棄一切形而上學”的呼吁者的進步性意義。第二,凸顯譜系學方法對“身體轉向”或“身體美學”的開拓性,發(fā)現(xiàn)尼采晚期思想最具前瞻性的部分。第三,提出一個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即是否正是因為譜系學的異質性,使尼采將權力意志學說從本體論位置上撤離下來,并最終放棄了“權力意志”一書的寫作計劃?這三點分別構成了這本書的三章內容。
作者簡介
馮學勤,文學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現(xiàn)為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美學、文化研究及動畫藝術研究,現(xiàn)致力于身體美學理論及其與當代動漫文化之關聯(lián)的探索。
書籍目錄
導言
第一節(jié) 形而上學
第二節(jié) 審美形而上學
第一章 審美形而上學
第一節(jié) 悲劇的誕生:尼采形而上學的誕生
第二節(jié) 悲劇的死亡與重生:兩種形而上學的斗爭
第三節(jié) 酒神內核的裂縫:兩種形而上學的糾纏
第四節(jié) 形而上學的留與棄
第二章 譜系學方法
第一節(jié) “以身體為引線”
第二節(jié) 以形而上學為批判對象
第三節(jié) 譜系學的幅員
第四節(jié) 美學譜系學
第三章 權力意志:撤離本體論位置
第一節(jié) 本體論立場上的“權力意志”
第二節(jié) “權力意志”本體論的衰變
結語
附錄Ⅰ 系譜學與身體美學:尼采、福柯、德勒茲
附錄Ⅱ 以身體為準繩——論尼采晚期美育思想的身體轉向,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藝術使思想家心情沉重——形而上學的需求多么強烈,自然最后要告別這種需求是多么艱難,這從下列事實中不難看出:自由思想家在放棄所有形而上學之后,杰出的藝術效果也容易在他身上導致沉默已久的形而上學斷弦再度鳴響,參與合奏。比如,在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某一樂章時,他覺得自己似乎騰空而起,漂浮在星辰的大教堂里,心里蕩漾著永生之夢。似乎點點繁星都在他身邊閃爍,大地則在漸漸下沉。——他一旦對這狀態(tài)有所意識,也許心里就會感到深深的刺痛,長吁短嘆,渴望有人替自己找回丟失的情人,無論她現(xiàn)在是名叫形而上學還是喚作宗教。在這種時刻,他的理智性就得接受考驗了。”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宣揚了人類尋求自由的偉大斗爭意志,其中最具有宗教色彩的部分就是以“歡樂頌”為主題的第四樂章,該樂章包含了對前三個樂章的回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高潮和升華。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三個樂章以如歌的柔板(56拍/分鐘)、較低沉的降8大調形式出現(xiàn),其主題包含了靜觀的沉思情緒。從第三樂章的靜觀沉思轉向第四樂章(急板,D大調)的宗教慰藉,可被視為在有限中發(fā)現(xiàn)無限、并從無限中獲得慰藉的形而上學需求的表現(xiàn)。當然,對藝術家來說,這種慰藉只是材料,正如在雞尾酒中調入一種成分;但對靜觀深思的思想家而言,“形而上學斷弦”還是因“要慰藉”的意識而憑空響起,在“漂浮星辰的大教堂”即藝術天國中尋求著“永生之夢”,希望藝術能夠幫他找到“丟失的情人”。此刻,喚作“宗教”還是喚作“形而上學”的確難以區(qū)分,這就是審美形而上學思想的生成心理。藝術撩撥起形而上學的斷弦,這考驗著諸如尼采這類的“自由思想家”的理智,其結果是徹底質疑形而上學的情感: “在甚為罕見的情況下——比如在某人集能力天才、知識天才、道德天才于一身的情況下——除了上文提到的痛苦之外還會雪上加霜,產(chǎn)生另一類痛苦。這種痛苦應視為人世間最大的特例:個人之外和之上的感受,面向民族、面向人類、面向全部文化、面向全部苦惱的存在的感受,通過與特別艱難、特別冷僻的認識相結合(同情本身并無多大價值)而獲得自身價值的感受?!撬鼈兊恼鎸嵭阅苡媚囊话褬顺?、哪一桿金秤來衡量呢?難道不是更應該對所有侈言自己有此感受的人表示懷疑嗎?”① “上文提到的痛苦”指的是藝術天才們曲高和寡、無人欣賞的現(xiàn)實痛苦;而此處提到的痛苦則是一種值得懷疑的痛苦:形而上學思想的持有者動輒談到超個人(“個人之外和個人之上”)的感受,“面向民族”、“面向人類”、“面向全部文化”乃至整個存在的感受如果來自道德(“同情”)則并無價值,只有和“特別艱難、特別冷僻的認識”即形而上學認識聯(lián)系起來,才擁有有限的價值;然而尼采還是從根本上懷疑這種感受的真實性,畢竟,這種動輒超個體的感受面目可疑。至少在藝術和審美領域,超越感和崇高感最好的結果是成為藝術創(chuàng)造和審美體驗中的一種感性成分,而不能被視作占據(jù)審美和藝術活動最高位置和根本目的——甚至連“最高位置”和“根本目的”的設置本身就是形而上學思維的結果。藝術家如果錯誤地占據(jù)上帝死后留下的位置,把審美和藝術活動當作新宗教,以給人形而上的慰藉為最高價值,那么這是此時的尼采堅決反對的。而這也正構成了他與瓦格納決裂的根本原因,瓦格納要求的是“在宗教成為藝術的地方,留待藝術做的,是拯救宗教的精髓”②。宗教的精髓是終極慰藉,瓦格納希望他的音樂劇能夠承擔這樣的功能,讓人們逃進他在拜羅伊特筑起的藝術城堡中去,試圖用美的面紗徹底籠住現(xiàn)代人永恒的傷口;然而這點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晚年的瓦格納最終通過音樂劇《帕西法爾》向基督教諂媚,從半宗教的審美形而上學徹底皈依了宗教。這導致了后來尼采對瓦格納的持續(xù)批判;而此時,尼采更重要的工作是將音樂與形而上學的關系割斷: “音樂——就其本身而言,音樂對我們的內心并非如此意義重大,如此動人肺腑,以至于可以把它看作是感情的直接語言。應該這樣說,音樂與詩的古老聯(lián)系使得節(jié)奏的運動、聲音的強弱中蘊含如此眾多的象征,以至于現(xiàn)在我們誤以為音樂是直接面向內心和發(fā)自內心的語言。
編輯推薦
《從審美形而上學到美學譜系學:論尼采晚期美學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學維度》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