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陳忠,等 編 頁數:511
前言
神經源性膀胱是一類特殊性質的疾病,其發(fā)病率還在呈逐年增高趨勢。雖然隨著現代尿動力學技術的應用,對患者某一階段的膀胱尿道功能有較為準確的臨床評價,但大部分神經源性膀胱的發(fā)病機制尚不甚明了。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亦頗為復雜,涉及泌尿外科、內科、骨科、神經外科、康復醫(yī)學和護理醫(yī)學等多個學科,在世界范圍內,各國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進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雖然總的來說當前的治療手段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排尿功能的完全恢復,但能為許多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改善排尿狀況,提高生活質量,保護腎臟功能,使死亡率顯著降低?! 鴥韧庥嘘P神經源性膀胱的專著相對比較貧乏。目前僅有加拿大的Jacques Corcos教授(國際尿控學會神經泌尿外科學委員會現任主席)于2004年組織編寫了一本《神經源性膀胱》專著,較為系統介紹了神經源性膀胱的相關知識。國內僅有鹿爾馴教授等的譯作《臨床神經泌尿學》。該書為翻譯Robert jK和Mike BS 1979年寫的《Clinical Neuro-Urology》。時隔28年,有關神經源性膀胱的許多認識都發(fā)生了改變,并出現了許多新的藥物、治療設備及方法,該書已不能滿足現代臨床的需要,許多相關知識亟待更新。雖然近年來國內陸續(xù)出版了一些有關尿動力學及尿失禁的專著,對神經源性膀胱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作了~些介紹,但不夠系統、全面和深入。而且國內的許多同仁及相關醫(yī)務人員對神經源性膀胱的認識重視不夠,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如對脊髓損傷的患者,重視肢體的康復而忽視膀胱排尿功能的管理;重視排尿期排尿能力的恢復,而忽視安全儲尿的重要性。一些好的治療方法也沒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如對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大多數采取外接尿袋、膀胱造瘺等姑息治療,而沒有很好的應用自我間歇性清潔導尿技術。因而我們亟需一本專門針對神經源性膀胱進行系統而全面闡述的書籍,介紹相關的基礎理論、臨床表現、診斷及有效的治療方法,規(guī)范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治流程。 由陳忠、崔喆、雙衛(wèi)兵三位醫(yī)師主編,26位長期從事神經泌尿學臨床和科研工作的中青年專家所編寫的《神經源性膀胱》一書系統介紹了與神經源性膀胱相關的神經解剖及排尿生理背景,著重強調具有我國疾病譜特點的神經源性膀胱的發(fā)生機制、臨床表現和診斷、治療措施,重點體現其臨床指導作用,為目前國內介紹神經源性膀胱最為全面的一部專著。本書的出版,在我國泌尿外科學的著作中,又增添了一部完整的新穎的學術著作。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排尿功能障礙研究工作的學者,我熱烈地祝賀本書的出版發(fā)行,并確信本書將有助于提高廣大專業(yè)工作者對神經源性膀胱的認知,從而提高對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及治療水平,造福于病人,造福于社會;同時,本書對神經源性膀胱的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希望更多的學者來關心和參與神經源性膀胱的研究及治療工作,不斷改進,勇于創(chuàng)新,以推動我國泌尿外科學,特別是神經泌尿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內容概要
《神經源性膀胱》一書由國內從事排尿功能障礙診斷和治療工作的中青年泌尿科專家共同撰寫,反映了我國對神經源性膀胱認識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本書共分二十二章,首先介紹了尿路功能解剖、排尿與儲尿生理、神經源性膀胱的動物模型、神經源性膀胱的流行病學、病因、診斷以及對該癥具有重要意義的尿動力學檢查,隨后系統地介紹了顱部疾病、先天性脊髓疾病、脊髓損傷、其他脊髓疾病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以及糖尿病和其他外周神經病變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并對與神經源性膀胱密切相關的遺尿癥與夜尿癥加以介紹。同時論述了神經源性膀胱的并發(fā)癥、治療原則及方法?! ”緯鴥热萆婕懊谀蛲饪啤⑸窠浛?、骨科、內分泌科、康復、護理等多個學科,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在強調理論的同時,更加著重實用性,對相關科室的醫(yī)務人員,以及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均有幫助。
作者簡介
陳忠,1968年出生。1991年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1 999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F于該院附屬同濟醫(yī)院泌尿外科任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F為《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編委,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主編助理,湖北省腔內學組委員,歐洲泌尿外科學會會員,國際泌尿外科學會會員。曾赴意大利巴勒莫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學習深造?! ∨R床工作中主要從事排尿功能障礙、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的診斷和治療。主持科研課題“dsRNA激活膀胱癌細胞p21基因的RNAa機制研究”、參與科研課題“雙層PLCL納米纖維管結合脂肪源于細胞構建功能性尿道的可行性研究”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時還獲得湖北省及武漢市科研課題多項。參與課題“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科技獎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趪鴥韧夂诵钠诳l(fā)表第一作者論文30篇,非第一作者論文60余篇。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視聽教材《壓力性尿失禁》、《尿石癥》,主譯《泌尿外科關鍵決策》,參與全國專升本教材、本科生教材、研究生教材及??漆t(yī)師培訓規(guī)劃教材等的編寫工作,參與《泌尿系內鏡檢查》、《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成形術》、《泌尿系結石》、《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學》等9部專著的編寫工作。 崔喆,1965年出生。九三學社社員。1989年畢業(yè)于天津醫(yī)科大學,1995年獲碩士學位,1998年獲博士學位?,F任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泌尿外科教授、碩士生導師、行政副主任;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尿控學組委員?! ¢L期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工作。于1999年5月在天津市率先開展尿動力學檢查工作,在天津市多次進行尿動力學知識講座,普及了尿動力學知識,為天津市的尿控疾病的精確診斷以及尿動力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嚓P課題“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尿動力學檢查和超微結構研究”獲2005年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天津市衛(wèi)生局科學技術一等獎:“壓力一流率測定診斷下尿路梗阻” “尿動力學多項參數分析在下尿路功能障礙疾病的應用”分別獲得2001、2004年天津市衛(wèi)生系統引進應用新技術填補空白項目。在全國核心期刊發(fā)表泌尿外科相關文章近20篇。率先培養(yǎng)了天津市尿控學領域3名碩士研究生?! ‰p衛(wèi)兵,1974年出生。九三學社社員。博士,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1997年畢業(yè)于山西醫(yī)科大學?,F工作于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現任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藥專業(yè)信息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山西省泌尿外科青年醫(yī)師沙龍召集人,山西省衛(wèi)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歐洲泌尿外科學會會員,國際腔內泌尿外科學會會員?! ≈饕獜氖履騽恿W的基礎與臨床的研究、衛(wèi)生經濟與護理管理研究。主持“神經通路改變在脊髓損傷性膀胱功能障礙的作用與意義”、“膀胱老化的機制與干預研究”等和參與“糖尿病膀胱逼尿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及其膜通道與受體改變的研究”等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十余項,參與并完成2項全國有關膀胱功能新藥的臨床觀察的研究工作?!短悄虿“螂妆颇蚣p傷的系列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評判指標分析》等獲山西省科技進步 二、三等獎各一項,山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 ≡趪鴥群诵钠诳l(fā)表論文30余篇?! ⒕幹饔校骸 冻R娂膊〖彝プo理叢書》 (常務副主編)、 《臨床護理告知程序》 (副主編)、 《護理研究過程及論文寫作》 (編委)。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尿路功能解剖學第一節(jié) 尿路的組織胚胎學演變一、上尿路的胚胎發(fā)育二、膀胱和尿道的發(fā)生第二節(jié) 上尿路的功能解剖學一、腎臟的形態(tài)和結構二、輸尿管的走行三、腎盂、輸尿管肌肉解剖和生理四、上尿路尿液輸送第三節(jié) 膀胱功能解剖學一、膀胱的形態(tài)、內部結構和毗鄰二、膀胱肌肉結構三、膀胱壁組織結構.第四節(jié) 尿道功能解剖學一、概述二、尿道的肌肉結構三、尿道粘膜下層四,尿道的神經第五節(jié) 盆底解剖及相關的支持結構一、肛提肌二、尾骨肌三、盆筋膜四、尿生殖膈第二章 儲屎與排屎生理掌第一節(jié) 儲尿與排尿的基本機制一、膀胱和尿道的固有特性二、膀胱尿道的神經源性反應三、儲尿與排尿的基本過程第二節(jié) 中樞神經系統對排尿的調控一、大腦皮質二、背側丘腦三、內囊四、基底核五、邊緣系統六、小腦七、下丘腦八、腦橋九、錐體外系十、腦干網狀結構十一、脊髓中樞第三節(jié) 儲尿與排尿反射一、儲尿反射二、排尿反射三、意志性中斷排尿和啟動排尿第四節(jié) 下尿路的神經支配一、概述二、膀胱、尿道及盆底的神經支配三、結論第五節(jié) 膀胱尿道的神經受體與遞質一、概述二、乙酰膽堿及其受體三、兒茶酚胺及其受體四、嘌呤類遞質及其受體五、5-羥色胺及其受體六、氨基酸類遞質及其受體七、肽類遞質及其受體八、一氧化氮及其受體九、一氧化碳及其受體十、前列腺素類遞質及其受體十一、結論第三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動物模型第一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的動物模型分型第二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模型常用動物一、大鼠二、貓三、小型豬四、家免第三節(jié) 常用動物模型麻醉方法一、麻醉的目的和原則二、主要方法三、常用動物麻醉第四節(jié) 常用神經源性膀胱動物模型簡介一、大鼠脊髓橫斷模型二、大鼠脊髓撞擊傷動物模型三、脊髓壓迫損傷模型四、大鼠腦梗塞導致神經源性膀胱動物模型五、小型豬膀胱去神經模型六、貓神經干切斷術誘發(fā)神經源性膀胱模型七、曼島貓模型簡介八、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礙模型第四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流行病掌第一節(jié) 中樞性神經系統疾病一、腦血管意外二、帕金森病三、多系統萎縮四、多發(fā)性硬化癥五、脊髓神經管閉合不全六、脊髓損傷七、其他第二節(jié) 周圍性神經系統疾病一、糖尿病二、盆腔手術第三節(jié) 感染性疾病一、帶狀皰疹二、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三、HTLV-1相關性脊髓病四、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第五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因及分類第一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因一、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三、感染性疾病四、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經源性膀胱第二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的分類一、Bors-Comarr分婁二、Hald-Bradley分婁三、Lapides分類四、尿動力學分類五、國際尿控學會分類第六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第一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一、病史采集二、臨床表現三、體格檢查第二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評估一、生活質量的評估二、化驗檢查三、排尿日記四,尿墊測試第三節(jié) 神經源性膀胱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意識和精神狀態(tài)二.腦神經檢查三、運動功能檢查四、反射功能檢查五、感覺功能檢查六、自主神經功能檢查第四節(jié) 電生理學評估一、體感誘發(fā)電位二、動作誘發(fā)電位三、肌電圖第五節(jié) 影像學檢查一、超聲檢查二、X線檢查三、計算機斷層掃描四、磁共振成像檢查五、放射性核素檢查第六節(jié) 內鏡檢查……第七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悄動力學檢查及分析第八章 先天性脊髓疾病導致的神經源膀胱第九章 脊髓損傷性神經源性膀胱第十章 其他脊髓疾病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第十一章 顱部疾病性神經源性膀胱第十二章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第十三章 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第十四章 遺尿癥與夜尿癥第十五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保守治療第十六章 間歇性導尿術第十七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神經刺激治療第十八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神經阻斷治療第十九章 膀胱擴大術和膀胱替代成形術第二十章 神經源性膀胱并發(fā)癥第二十一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護理第二十二章 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原則與隨訪
章節(jié)摘錄
?。ㄈ┖竽I(metanephros) 成體的永久腎由后腎發(fā)育而來。后腎起源于中胚層的生后腎原基和輸尿管芽。人胚第5周初,當中腎仍住發(fā)育中,后腎阻即開始形成。第11~12周,后腎開始產生尿液,其功能持續(xù)于整個胎兒期。南于胚胎的代謝產物主要由胎盤排泄,故胎兒期腎的排泄功能極微?! ?.輸尿管芽(ureteric bud;ureteric diverticulum) 輸尿管芽是中腎管末端近泄殖腔處向背外側長出的一個盲管。輸尿管芽反復分支,逐漸演變?yōu)檩斈蚬堋⒛I盂、腎盞和集合小管?! ?.生后腎原基(metanephrogenic blasterrla) 中腎嵴的細胞密集并呈帽狀包圍在輸尿管芽的末端,即成為牛后腎原基。生后腎原基的外周部分演變?yōu)槟I的被膜,內側部分形成多個細胞團,附干弓形集合小管末端兩側方。這些上皮細胞團逐漸分化成s形彎曲的后腎小管,一湍與弓形集合小管的盲端相連,另一端膨大凹陷形成腎小囊,并與伸入囊內的毛細血管球組成腎小體。s形小管逐漸增長,分化成腎小管各段,與腎小體共同組成腎單位。每個遠端小管曲部與一個弓形集合小管相連接,繼而內腔相通連。近髓腎單位發(fā)生較早,隨著集合小管末端不斷向皮質淺層牛長并分支,陸續(xù)誘導生后腎原基形成淺表腎單位(圖1-4)?! ∮捎诤竽I發(fā)于中腎嵴尾側,故腎的原始位置較低。隨著胚胎腹部生長和輸尿管芽的伸展,腎逐漸上升至腰部(圖1-5)。
編輯推薦
本書共二十二章,由相關解剖、生理、動物模型、流行病學、病因、診斷、不同原因的神經源性膀胱的系統介紹、并發(fā)癥、治療原則和措施、護理、隨訪等構成,對于遺尿癥、夜尿癥、間歇導尿等和神經源性膀胱相關的內容也作了介紹。試圖從理論到實踐,從基礎到臨床,循序漸進地闡述有關神經源性膀胱的各項知識點,將有關基礎理論和尿動力學原理與有關的臨床實踐相結合,使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神經源性膀胱的一些正確信息,從更深的角度理解神經源性膀胱。本書涉及泌尿外科、神經科、骨科、內分泌科、護理、康復等多個學科,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在強調理論的同時,更加著重實用性,適用于有一定尿動力學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的泌尿外科、神經科、骨科、小兒外科、腎內科、內分泌科、康復科醫(yī)生和護理人員閱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