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外科手術麻醉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陶國才 主編  頁數:252  

前言

《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是我國麻醉學知識載體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這項工作在2006年啟動。當時廣泛征求了國內麻醉學界專家教授的意見與建議,經認真研究后決定組織全國麻醉界優(yōu)秀力量編寫出版《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鑒于這項工作是一系統工程,為能規(guī)范、順利推進,按照衛(wèi)生部規(guī)劃教材的編寫模式,2006年9月經有關部門批準,成立《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編審委員會》,其任務主要是按有關規(guī)定條件與程序遴選每本專著的主編、副主編人選,提出編寫思路,宏觀決策每本專著的編寫內容,實行編審委員會領導下的主編負責制。2006年12月15~18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了“第一次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編審委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的編寫思路,決定每本專著的主編、副主編人選,提出每本專著的編寫思路和編寫內容,并擬定了編寫進程。會議認為本系列專著要能涵蓋麻醉學科的各個重要領域,各本專著之間既要統一協調,又能相互呼應,從而成為統一的整體。本系列專著與其他專著的區(qū)別是:①涵蓋麻醉學的各個重要領域,互相聯系而不重復,各自獨立而無遺漏,全面深入而講究實用;②與住院醫(yī)師培訓教材(一套五冊)相比,本系列專著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不作系統介紹,而是突出臨床應用,強調臨床實際指導意義;亞??坡樽碓谝酝闹髦型ǔJ且粋€章節(jié),而在此則是一本專著,更為詳盡、豐富與實用;③撰寫技術操作時要求圖文并茂,以成熟、通用為依據,以能規(guī)范l臨床技術操作;④撰寫基礎理論的目的是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因此以病理生理為主,發(fā)病機制為輔;⑤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編寫指南為準則,統一體例、名稱及計量單位,但每部專著可有不同的寫作及表達風格,如插入病例分析、醫(yī)學倫理等。會議強調本系列專著的讀者對象應是各級醫(yī)院麻醉科高年住院醫(yī)師、主治醫(yī)師以上人員,也可作為麻醉科住院醫(yī)師培訓及進修醫(yī)師用書。會議決定,十九部《專著》的主編人(按“專著”先后為序)為姚尚龍、岳云、熊利澤、李文志、王保國、朱也森、喻田、李立環(huán)、鄧小明、古妙寧、馬正良、陶國才、郭曲練、王國林、田玉科、黃宇光、于布為、傅志儉、龍村教授。根據“第一次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編審委員會議”的決定,2007年1月26~29日在湖北武漢召開了《麻醉學高級系列專著》“以下簡稱《專著》”主編人會議。這次會議遵循上述編寫思路,通過主編人集體討論,決定每本專著的編寫大綱并遴選編者;統一編寫格式;以專著質量為生命線,落實“過程管理”中的有關問題。期間,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頒發(fā)了主編證書。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闡述燒傷患者各期的病理生理學變化、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以及各期手術的麻醉前準備、臨床監(jiān)測特點、麻醉方法與藥物選擇以及麻醉后早期處理。整形外科各種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麻醉前準備、麻醉方法以及術后早期處理。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燒傷麻醉相關基礎理論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皮膚的正常結構與功能    一、皮膚的正常結構    二、皮膚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jié)  燒傷面積和深度的估計    一、燒傷面積的估計    二、燒傷深度的估計  第四節(jié)  燒傷嚴重程度分類    一、1970年上海全國燒傷會議擬訂的分類法    二、目前我國燒傷嚴重程度分類法  第五節(jié)  燒傷的臨床過程    一、體液滲出期    二、急性感染期    三、創(chuàng)面修復期    四、康復期第二章  燒傷休克的體液管理與容量治療  第一節(jié)  燒傷休克的病理生理    一、燒傷休克的病理生理變化    二、燒傷休克病理生理變化的機制  第二節(jié)  燒傷休克的監(jiān)測    一、燒傷休克的臨床常用監(jiān)測指標    二、燒傷休克的其他監(jiān)測指標  第三節(jié)  燒傷休克的臨床處理    一、燒傷靜脈通道的處理    二、液體治療第三章  燒傷早期臟器功能損害及其處理  第一節(jié)  燒傷后“休克心”的病理生理    一、燒傷后“休克心”的發(fā)病機制    二、燒傷后“休克心”的病理生理變化    三、燒傷后“休克心”的圍術期監(jiān)測要點    四、燒傷早期心肌損害的防治  第二節(jié)  燒傷后肺臟功能損傷及其處理    一、燒傷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二、燒傷后肺水腫    三、燒傷后肺部感染    四、燒傷后肺不張    五、燒傷后肺栓塞  第三節(jié)  燒傷后腦水腫的病理生理    一、燒傷后早期腦水腫的變化特征    二、燒傷后早期腦水腫變化的機制    三、燒傷后早期腦水腫的監(jiān)測及處理  第四節(jié)  燒傷后早期其他臟器損傷的病理生理    一、燒傷后腎臟損傷    二、燒傷后肝臟損傷    三、燒傷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四、燒傷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第四章  燒傷免疫  第一節(jié)  燒傷后免疫功能損傷    一、燒傷后細胞免疫的變化    二、燒傷后體液免疫介質的變化  第二節(jié)  燒傷后免疫功能異常的發(fā)生機制    一、血中出現具免疫抑制活性的體液因子    二、具免疫抑制活性的細胞    三、神經內分泌系統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燒傷后免疫功能異常的后果    一、燒傷后的感染并發(fā)癥    二、組織損傷    三、器官功能衰竭  第四節(jié)  麻醉藥物對燒傷病人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    一、局部麻醉藥    二、吸入麻醉藥    三、靜脈麻醉藥  第五節(jié)  燒傷病人圍術期免疫功能的保護    一、早期消除并封閉燒傷創(chuàng)面    二、促進和提高免疫功能    三、拮抗或清除免疫抑制物或其他有害物質    四、細胞因子用于治療    五、短缺物質的補充第五章  燒傷引起的藥代及藥效動力學變化  第一節(jié)  燒傷引起的藥代動力學變化    一、燒傷影響藥代動力的因素    二、燒傷對藥代動力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燒傷引起藥效動力學變化  第三節(jié)  麻醉藥物選擇    一、局麻藥選擇    二、靜脈麻醉及鎮(zhèn)痛藥選擇    三、吸入麻醉藥    四、肌肉松弛藥第六章  燒傷病人的圍術期營養(yǎng)  第一節(jié)  燒傷后的高代謝  第二節(jié)  燒傷病人術前的營養(yǎng)監(jiān)測及評測    一、術前的營養(yǎng)監(jiān)測    二、術前的營養(yǎng)評測  第三節(jié)  燒傷病人圍術期的營養(yǎng)代謝和補充    一、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和補充    二、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代謝和補充  第四節(jié)  燒傷病人圍術期營養(yǎng)支持原則、途徑和方法    一、燒傷病人圍術期營養(yǎng)支持的原則    二、燒傷病人圍術期營養(yǎng)補充的途徑    三、燒傷病人圍術期營養(yǎng)補充的方法第七章  燒傷病人的麻醉  第一節(jié)  燒傷病人的術前訪視與評估    一、燒傷面積、深度及嚴重程度    二、燒傷部位    三、燒傷病程    四、是否有并存疾病    五、循環(huán)功能評估    六、呼吸功能評估    七、其他臟器功能評估    八、術前準備  第二節(jié)  常用麻醉方法    一、局部和區(qū)域麻醉    二、麻醉監(jiān)護    三、靜脈麻醉    四、靜吸復合麻醉  第三節(jié)  麻醉管理與監(jiān)測    一、建立有效監(jiān)測    二、建立有效輸液通道    三、呼吸管理    四、循環(huán)管理    五、其他器官功能的維護    六、術中失血和輸血的管理    七、術中體溫的變化及處理    八、術中監(jiān)測  第四節(jié)  圍術期器官功能的保護    一、維持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    二、維持有效肺氣體交換    三、維持器官灌注和氧供    四、減輕再灌注損傷    五、減輕組織水腫的形成    六、清除壞死組織和抑制感染    七、抑制過度炎癥反應    八、麻醉藥與器官功能保護  第五節(jié)  術后鎮(zhèn)痛    一、手術后疼痛治療的意義    二、術后鎮(zhèn)痛常用的措施  第六節(jié)  術中并發(fā)癥的處理    一、持續(xù)性低血壓    二、低體溫    三、凝血機制異常    四、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第八章  吸入性損傷的麻醉  第一節(jié)  吸人性損傷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    一、吸入性損傷的致病因素    二、吸入性損傷的病理生理    三、吸入性損傷的發(fā)病機制  第二節(jié)  吸人性損傷的處理及氣道管理    一、氣道損傷的常用治療措施    二、吸入性損傷的其他治療措施    三、氣道的管理要點  第三節(jié)  吸入性損傷手術的麻醉處理要點    一、術前訪視的特點及準備    二、機械通氣時生理指標的監(jiān)測    三、圍術期麻醉處理要點與機械通氣治療特點第九章  小兒燒傷手術的麻醉處理  第一節(jié)  小兒燒傷病理生理特點    一、體溫調節(jié)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二、呼吸系統    三、循環(huán)系統    四、泌尿系統    五、消化系統    六、其他病理生理特點  第二節(jié)  小兒燒傷的傷情估計    一、小兒燒傷面積的估計    二、小兒燒傷嚴重程度的分類  第三節(jié)  小兒燒傷休克以及圍術期處理    一、小兒燒傷性休克的臨床特點    二、小兒燒傷休克的圍術期處理  第四節(jié)  小兒燒傷的麻醉    一、小兒燒傷病人的術前訪視特點    二、小兒燒傷手術的麻醉用藥特點    三、小兒燒傷病人的術中補液特點  第五節(jié)  小兒燒傷的麻醉并發(fā)癥及其處理    一、低滲性腦水腫及其處理    二、高熱的處理    三、驚厥及其處理    四、消化道并發(fā)癥及處理第十章  孕期燒傷手術的麻醉  第一節(jié)  孕期燒傷的病理生理及其特殊性  第二節(jié)  孕期燒傷的麻醉    一、麻醉處理原則    二、術前用藥與術前訪視    三、麻醉處理    四、術后期第十一章  特殊原因與特殊部位燒傷的麻醉  第一節(jié)  電燒傷    一、電燒傷機制    二、電燒傷臨床特點與并發(fā)癥    三、電燒傷麻醉的特殊性  第二節(jié)  化學燒傷    一、化學燒傷的特點及致傷機制    二、化學燒傷處理原則    三、化學燒傷麻醉的特殊性  第三節(jié)  瓦斯爆炸燒傷    一、瓦斯爆炸燒傷致病因素    二、瓦斯爆炸燒傷的臨床特點    三、瓦斯爆炸燒傷的圍麻醉期處理的特殊性  第四節(jié)  放射性燒傷    一、致病因素    二、臨床表現及其病理基礎    三、麻醉的特殊性  第五節(jié)  手術室內的燒傷    一、手術室燃燒發(fā)生的條件    二、手術室燃燒的特點    三、麻醉的特殊性  第六節(jié)  特殊部位燒傷    一、頭皮和顱骨燒傷的臨床特點    二、顏面部燒傷    三、眼部燒傷    四、耳燒傷    五、頸部燒傷第十二章  燒傷整形病人困難氣道的處理  第一節(jié)  術前評定    一、燒傷病人困難氣道的評定    二、整形病人困難氣道的評定  第二節(jié)  困難氣道處理技術    一、常用困難氣道處理技術    二、燒傷病人的困難氣道處理    三、整形病人困難氣道處理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Ⅱ度燒傷根據傷及皮膚的深淺分為(1)淺Ⅱ度燒傷:傷及整個表皮和部分真皮乳頭層。由于生發(fā)層部分受損,上皮的再生有賴于殘存的生發(fā)層及皮膚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無繼發(fā)感染,一般經1~2周左右愈合,亦不留瘢痕。(2)深Ⅱ度燒傷:燒傷深及真皮乳頭層以下,但仍殘留部分網狀層。由于真皮的厚度不一,燒傷的深淺也不一,故深Ⅱ度燒傷臨床變異較多。淺的接近淺Ⅱ度,深的則臨界Ⅲ度。由于真皮內毛囊、汗腺等皮膚附件的殘存,仍可再生上皮,成為修復創(chuàng)面的上皮小島。如無感染,一般需3~4周創(chuàng)面自行愈合;如發(fā)生了感染,破壞了皮膚附件或上皮小島,創(chuàng)面需手術植皮方能愈合。由于深Ⅱ度創(chuàng)面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島覆蓋之前就有一定的肉芽組織形成,故愈合后可存留不同程度的瘢痕和瘢痕組織收縮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礙。而且由上皮小島增殖的上皮多較脆弱,缺乏韌性和彈性,摩擦后易發(fā)生小水皰而破損,使創(chuàng)面再現,成為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發(fā)生的原因之一。3.Ⅲ度燒傷一般指全層皮膚的燒傷,除表皮、真皮及皮膚附件全部毀損外,有時可深及脂肪、肌肉甚至骨骼、內臟器官等。故Ⅲ度燒傷的含義較廣,代表的嚴重程度也不一致。曾有人將深及肌肉、骨骼或內臟器官的燒傷稱為Ⅳ度燒傷。但在早期,深在損傷往往被毀損而未脫落的皮膚所遮蓋,臨床上不易鑒別,加之其治療原則基本一致,故較少采用。由于皮膚及其附件全部被毀損,創(chuàng)面已無上皮再生的來源,創(chuàng)面修復有賴于手術植皮或上皮自周圍健康皮膚長人。臨床上習慣將Ⅱ度燒傷的壞死組織稱為“痂皮”,Ⅲ度者為“焦痂”。它們與機體分離脫落的過程稱之為自溶脫痂,開始溶痂的時間因燒傷部位、深度及有無感染而異。一般來說,已感染或潮濕受壓部位自溶脫痂較早;深Ⅱ度較Ⅲ度為早;Ⅱ度燒傷特別是淺Ⅱ度,如無感染,且痂皮保持干燥,可形成痂下愈合,無自溶脫痂的過程。Ⅲ度燒傷的創(chuàng)面,因無上皮再生,不能形成痂下愈合,脫痂后為肉芽組織。

編輯推薦

《燒傷外科手術麻醉》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燒傷外科手術麻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