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三秦 作者:司馬遷 頁數(shù):154 譯者:金源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譽之為“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作者司馬遷,字子長。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詳, 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 《史記》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 、文化等多方面情況,及帝王將相、儒林游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跡。全書 分十二本紀(jì)、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 六千五百字?! 氨炯o(jì)”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tǒng)理國家大事的首腦,為 他們作傳記而名之曰“本紀(jì)”,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tǒng)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 有一定的綱紀(jì)的緣故?! 氨怼笔歉鱾€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lián)絡(luò)和補充?! 皶笔莻€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 、文化、藝術(shù)等方面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與后世的專門科學(xué)史相近?! 笆兰摇庇涊d了諸侯王國的大事,這是因為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 也就把他們的傳記叫做世家?! 傲袀鳌敝饕歉鞣N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shù)列傳則是敘 述國外和國內(nèi)少數(shù)民族君長統(tǒng)治的歷史?! 】傊?,司馬遷寫作《史記》以“本紀(jì)”敘帝王,以“世家”載諸侯,以 “列傳”記人物,以“書”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網(wǎng)羅古今,包 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為起迄,如《春秋》的編年史以地域劃分和《國語》 的國別史的局限,從而創(chuàng)立了貫穿古今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通史先例,成 為正史的典范?! 妒酚洝吩跀⑹律戏浅3晒Γ杨^緒紛繁的人物和事件組織得詳略得當(dāng) 、脈絡(luò)清楚,使全書的結(jié)構(gòu)既宏偉又嚴(yán)整。在藝術(shù)上進行了大量的加工,使 得作品文字流利、形象生動,故事情節(jié)精彩紛呈。同時,全書語言豐富多變 ,洗練曉暢,并且融注了作者深沉而強烈的主觀感情,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妒酚洝吩跉v史文學(xué)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為突出的是對人物的描寫?! 袑ι鐣麟A層人物的活動有廣泛而生動的描寫,特別是對于下層人民的 才智功德作了鮮明的肯定和表彰?!蛾惿媸兰摇穼iT為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涉立 傳,高度評價了他在推翻秦王朝統(tǒng)治中的“首事”之功?!洞炭土袀鳌犯桧?荊軻、聶政等刺客的抗暴精神?!段汗恿袀鳌防镏刭潛P了侯贏、朱亥這 些市井之民的才智和俠義?!敦浿沉袀鳌穭t通過對商賈活動的描述,保存了 極為珍貴的古代經(jīng)濟史料。政治家、軍事家、學(xué)者、文人、游俠、娼優(yōu)、醫(yī) 者、卜者等各類人物都在書中留下栩栩如生的剪影,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 社會生活畫卷,加上作者對所記述的人和事“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 態(tài)度,是《史記》的思想價值高出于后來一切官修史書之所在。 以史為鑒,知千秋盛衰興趣;前事不忘,明萬代是非得失。今讀《史記 》可知王侯將相興衰之道,先哲圣賢治世之方,更可以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實乃一部治國安邦、立身處世的最佳教科書?! 【幷?2008年1月
內(nèi)容概要
《史記》原名《太史公記》,簡稱《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西 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本書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年間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 濟和文化等歷史狀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全書共一 百三十篇,計五十二萬字。其中以記帝王的“本紀(jì)”十二篇,記年代的“表 ”十篇,記典章制度的“書”八篇,記諸侯國的“世家”三十篇,記人物的 “列傳”七十篇?! 笆兰摇敝饕怯浿T侯王,除儒學(xué)宗師孔子和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涉之外, 都是皇子貴胄之后或福勛之矗。“世家”是連接“本紀(jì)”和“列傳”的橋梁 ,是貫穿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部分。
作者簡介
作者:(漢)司馬遷 譯者:金源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歲終。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民國,魯迅)。司馬遷是西漢夏陽龍門人。夏陽(今陜西韓城南),縣名,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司馬遷出生地韓城位置“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dāng)?shù)孛麆俟袍E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公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5年)司馬遷生于龍門。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六歲,在故鄉(xiāng)讀書。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短饭孕颉罚骸罢劄樘饭?,仕于建元元封之間。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歲,在故鄉(xiāng)。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陽,年十歲,則誦古文?!卑矗核抉R遷十歲左右,即在故鄉(xiāng)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歲。 竇太后死,漢武帝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fā)動尊儒。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元光元年)十二歲。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司馬遷時在夏陽耕讀,時在長安求學(xué)。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十九歲,從夏陽遷居長安。 漢武帝從主父偃建議遷民于茂陵。司馬遷隨家遷于京城。從孔安國學(xué)《尚書》,從董仲舒學(xué)《春秋》??装矅鵀槭讨?。 司馬遷生卒年代,史無明文。近人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認(rèn)為司馬遷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約卒于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56歲。據(jù)說司馬遷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司馬錯是秦惠王時伐蜀的名將,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官,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又做漢武帝的太史令,恢復(fù)了祖?zhèn)鞯氖饭俸銟I(yè)。司馬遷的少年時代,“耕牧河山之陽”。司馬遷在這“山環(huán)水帶,嵌鑲蜿蜒”(《韓城縣志序》)的自然環(huán)境里成長,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氣所陶冶,又對民間生活有一定體驗。十歲,司馬遷隨父親至京師長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xué)習(xí);家學(xué)淵源既深,復(fù)從名師受業(yè),啟發(fā)誘導(dǎo),獲益不淺。這個時候,正當(dāng)漢王朝國勢強大,經(jīng)濟繁榮,文化興盛的時候,張騫奉使通西域,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漢武帝設(shè)立樂府……;也是司馬遷在京城里豐富見聞,熱情迸發(fā)的時候。大約二十歲,司馬遷開始外出游歷——“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fēng),鄉(xiāng)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被氐介L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隨漢武帝到過平?jīng)?、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邊是昆明。元封元年(?10年),漢武帝舉行大規(guī)模的巡行封禪,步騎十八萬,旌旗千余里,浩浩蕩蕩。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史官,本應(yīng)從行,但病死在洛陽。司馬遷接受了父親的遺志,趕到泰山,參加封禪,隨后沿著東海,繞道長城塞外回到長安。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的機會,他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國第一部歷書《太初歷》完成,他就動手編寫《史記》。天漢二年(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dāng)時擔(dān)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zhàn)。單于親自率領(lǐng)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單于調(diào)撥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無力與李陵相抗衡。就在單于準(zhǔn)備退軍之時,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變,將李陵內(nèi)部軍情告發(fā)。告訴單于李陵后面沒救兵,而且教單于部下制作連發(fā)連射的弓箭。單于于是繼續(xù)與李陵作戰(zhàn)。最后李陵寡不敵眾,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們都譴責(zé)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么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zhǔn)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漢武帝聽了,認(rèn)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就把司馬遷下了監(jiān)獄,交給廷尉審問。司馬遷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以后,案子落到了當(dāng)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yán)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rèn)罪。司馬遷在獄中反復(fù)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fā)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wù)f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以宮刑。腐刑是個大辱,污及先人,見笑親友。司馬遷在獄中,又備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于圜墻之中,當(dāng)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保ㄋ抉R遷《報任安書》)幾乎斷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資料,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要寫部有關(guān)歷史書的夙愿,因此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忍辱負重,茍且偷生,希圖出現(xiàn)一線轉(zhuǎn)機。太始元年(前96年)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這時司馬遷五十歲,出獄后當(dāng)了中書令,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尊寵任職”,但是,他還是專心致志寫他的書。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書完成,共得130篇,52萬余言。
書籍目錄
卷一 吳太伯世家 齊太公世家 管蔡世家 晉世家 楚世家(熊勇六年—靈王十年) 卷二 楚世家(靈王十一年—王負芻五年) 越王勾踐世家 韓世家 孔子世家 陳涉世家 荊燕世家 留侯世家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十一年,伐徐以恐吳,靈王次于乾谿以待之。王曰:“齊、晉、魯、衛(wèi),其封皆受寶器,我獨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為分,其予我乎?”析父對日:“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惟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周今與四國服事君王,將惟命是從,豈敢愛鼎?”靈王日:“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對曰:“周不愛鼎,鄭安敢愛田?”靈王日:“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吾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畏我乎?”對日:“畏哉!”靈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十二年春,楚靈王樂乾谿,不能去也。國人苦役。初,靈王會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壽過,殺蔡大夫觀起。起子從亡在吳,乃勸吳王伐楚,為間越大夫常壽過而作亂,為吳間。使矯公子棄疾命召公子比于晉,至蔡,與吳、越兵欲襲蔡。令公子比見棄疾,與盟于鄧。遂入殺靈王太子祿,立子比為王,公子子皙為令尹,棄疾為司馬。先除王宮,觀從從師于乾谿,令楚眾曰:“國有王矣。先歸,復(fù)爵邑田室;后者,遷之?!背娊詽?,去靈王而歸。 靈王聞太子祿之死也,自投車下,而曰:“人之愛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蓖踉唬骸坝鄽⑷酥佣嘁樱軣o及此乎?”右尹曰:“請待于郊以聽國人?!蓖跞眨骸氨娕豢煞?。”曰:“且入大縣而乞師于諸侯?!蓖跞眨骸敖耘岩印!庇衷唬骸扒冶贾T侯以聽大國之慮。”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耳?!庇谑峭醭酥蹖⒂脎?。右尹度王不用其計,懼俱死,亦去王亡。 無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殺者,為楚國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庇谑峭跏故怪^奢:“能致二子則生,不能將死?!鄙菰唬骸吧兄粒悴恢??!蓖踉唬骸昂我玻俊鄙菰唬骸吧兄疄槿?,廉,死節(jié),慈孝而仁,聞?wù)俣飧?,必至,不顧其死。胥之為人,智而好謀,勇而矜功,知來必死,必不來。然為楚國憂者必此子。”于是王使人召之,曰:“來,吾免爾父?!蔽樯兄^伍胥曰:“聞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報,無謀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歸死?!蔽樯兴鞖w。伍胥彎弓屬矢,出見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為?”將射,使者還走,遂出奔吳。伍奢聞之,曰:“胥亡,楚國危哉!”楚人遂殺伍奢及尚。 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齊,齊王患之。陳軫適為秦使齊,齊王曰:“為之奈何?”陳軫曰:“王勿憂,請令罷之。”即往見昭陽軍中,曰:“愿聞楚國之法,破軍殺將者何以貴之?”昭陽曰:“其官為上柱國,封上爵執(zhí)硅?!标愝F曰:“其有貴于此者乎?”昭陽曰:“令尹?!标愝F曰:“今君已為令尹矣,此國冠之上。臣請得譬之。人有遺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謂曰:‘?dāng)?shù)人飲此,不足以遍,請遂畫地為蛇,蛇先成者獨飲之?!蝗嗽唬骸嵘呦瘸伞!e酒而起,曰:‘吾能為之足?!捌錇橹?,而后成人奪之酒而飲之,曰:‘蛇固無足,今為之足,是非蛇也?!窬喑ノ?,破軍殺將,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齊,攻齊勝之,官爵不加于此;攻之不勝,身死爵奪,有毀于楚:此為蛇為足之說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齊,此持滿之術(shù)也?!闭殃柸眨骸吧?。”引兵而去。
編輯推薦
《中華國學(xué)百部:史記世家(卷2)》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更是一部成功的傳記文學(xué)名著。其中“列傳”達七十篇之多,從文學(xué)角度審視,“列傳”是《中華國學(xué)百部:史記世家(卷2)》的精華所在。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