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 作者:張榮明 頁數(shù):32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作者在南開大學教授“中國思想與信仰”課程的錄音整理而成,系統(tǒng)地講述了中國思想和信仰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各個歷史時期宗教信仰的主要流派及特色,尤其是從心理學視角對宗教信仰作了全面分析。作者指出,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不是信神,而是追求無知無欲;宗教信仰的主要功能是維護信徒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宗教信仰的心理學取向是體驗道或涅磐——人類共同而遙遠的無意識記憶。 本書既有對歷史上宗教信仰問題的深入闡述,也有對當今人們?nèi)粘I钪懈鞣N心理現(xiàn)象的生動剖析。
作者簡介
張榮明,1956年生于天津。1973年初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當農(nóng)民,1977年進工廠當工人,1979年考入天津師范大學歷史系,1983年獲天津師范大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南開大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國際多元文化綜合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從事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和政治與宗教關系研究。主要著作有《殷周政治與宗教》、《中國的國教》、《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宗教》、《西周諸王年代研究》等。
書籍目錄
第一講 信仰是否永恒不變 一、原始信仰是怎樣的 二、上古時代的血緣信仰 三、中古時代的地緣信仰 四、近代以來信仰的變化 五、信仰是一種精神現(xiàn)象第二講 信仰是不是麻醉人們的鴉片 一、關于宗教信仰的種種理論 二、為社會還是為個人 三、是自我救度還是依賴神靈 四、嘗試性的回答第三講 中國的古典信仰 一、原始信仰的遺存 二、商周時代的上帝信仰 三、商周宗教信仰的古典性質第四講 春秋戰(zhàn)國:一個信仰淪落的時代 一、信仰的淪落 二、思想的自由 三、心靈的物語第五講 中古政治信仰的重建 一、秦時唯物主義信仰的慘痛教訓 二、慘痛之后的反思 三、董仲舒的政治神學第六講 方仙道與黃老道信仰 一、方仙道的流行 二、生命信仰理論的萌芽 三、論生死 四、論形神 五、論真人第七講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信仰 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興起 二、《太平經(jīng)》是部什么書 三、論治世 四、論修道第八講 外丹道教信仰 一、外丹道教的流行 二、外丹道教信神嗎 三、修道的途徑 四、早期道士的特點第九講 靈寶派道教信仰 一、符篆道教與靈寶派 二、神秘的天國世界 三、天界的神靈 四、元始天尊 五、《元始靈書》 六、誦經(jīng)與超度 七、靈寶派道教信仰的特點第十講 佛教是如何在中國立足的 一、為何佛教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 二、最初對佛教的理解 三、沙門應否禮敬君王 四、中國是否需要外來文化 五、中國佛教史上的“法難”第十一講 凈土宗佛教信仰 一、何為凈土宗 二、此岸的苦難及其根源 三、幸福的彼岸世界 四、救世主——阿彌陀佛 五、如何獲得阿彌陀佛的拯救第十二講 天臺宗佛教信仰 一、何為天臺宗 二、修道的若干階段 三、入定的體驗 四、修道的結果 五、修道過程與心理結構第十三講 禪宗佛教信仰 一、何為禪宗 二、慧能與《壇經(jīng)》 三、“三無二不”修行法 四、頓悟與漸悟 五、自度與他度第十四講 禪思想的奧秘 一、“三科法門”到底指什么 二、“自性含萬法”的奧秘 三、答非所問的語言策略 四、佛是什么第十五講 世俗佛教信仰 一、以孝為本 二、天堂地獄 三、修行得道 四、教主柳本尊第十六講 世俗道教信仰 一、《太上感應篇》的流傳 二、《太上感應篇》的內(nèi)容 三、《太上感應篇圖說》中的故事 四、世俗道教信仰的特點第十七講 秘密宗教信仰 一、秘密宗教的起源 二、孫真空與南無教 三、佛祖與眾生 四、得救的途徑 五、秘密宗教信仰的“秘密”第十八講 內(nèi)丹道教信仰 一、內(nèi)丹道教的淵源 二、內(nèi)丹道教基本知識 三、洗凈心靈 四、低級丹法 五、高級丹法第十九講 政教合一的三一教信仰 一、從理學到三一教 二、以儒為本 三、道一教三 四、世俗生活 五、入世與出世 六、別具特色的修行方法 七、三一教的特點第二十講 文化的革命與傳統(tǒng)信仰的衰落 一、新文化思想 二、“文化大革命”第二十一講 20世紀晚期大眾信仰的新趨向 一、氣功思潮 二、生命信仰的復蘇附錄 一、治學心得:探索的歷程 二、主要著作及簡介 三、主要論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講 信仰是否永恒不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宗教現(xiàn)象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假期旅游的時候,無論是到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還是到青島嶗山、遼寧千山,我們都會看到數(shù)不勝數(shù)的宗教建筑和宗教遺跡,見到僧人和道士的行蹤。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宗教是某種被自我認定的東西。對一個宗教信徒來說,宗教是神圣的信仰;對一個不信教的人來說,宗教是迷信,是愚昧者的歸屬。對某些宗教信徒來說,自己信奉的宗教與別人信奉的宗教不同,只有自己信奉的宗教是神圣的,而別人信奉的宗教是“外道”?! ∥覀兘裉焖f的“宗教”一詞,來源于西文religion。什么是宗教?西方學術界有不同意見,存在著激烈的爭論。爭論雖然很激烈,但各種主張之間有一個共同的內(nèi)核,這個內(nèi)核就是信仰或信念。在古代社會中,多數(shù)宗教表現(xiàn)為對神靈的信仰,當然也有不信神的宗教,但它同樣有一個信念,即相信通過一定的手段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中國古代沒有“宗教”這個詞,但有一個與宗教大體對等的概念,這就是“道”?! ∈裁词恰暗馈??“道”就是道術、方術,是為實現(xiàn)某一個既定目標而采用的技術手段。秦漢以后中國本土宗教自發(fā)興起,于是有了方仙道、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方仙道就是學習成為神仙的技術,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就是通過符水咒說達到治病救命,甚至永生不死的法術。當然,這一概念與《道德經(jīng)》中的“道”有關,但也不完全相同。在古代,人們把宗教的實踐活動稱為“修道”。任何“道”都包含著傳播色彩,對“道”的傳播稱為“傳道”,也被稱為“教”。
編輯推薦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名師們手中,這門藝術往往呈現(xiàn)出豐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當下的中國,學術著作往往呈現(xiàn)出嚴肅的面孔,給人的感覺經(jīng)常是嚴峻的、冰冷的,因此,學術著作總是很難理想地實現(xiàn)自身的接受過程,學術的普及因之受到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學術真的就只有人們意料的那副臉孔么? 我們想作一些積極的探索與嘗試?!洞髮W名師講課實錄》叢書因此而出世。 您也許沒有機會去聆聽這些名師講課,但有了這樣的“講課實錄”在手,就相當于旁聽名師講課,應該是可以彌補一些遺憾的。 本書既有對歷史上宗教信仰問題的深入闡述,也有對當今人們?nèi)粘I钪懈鞣N心理現(xiàn)象的生動剖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