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作者:呂思勉 頁數(shù):全2冊 字數(shù):76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大歷史》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具有完全意義上的通史,講述了各個階段的政治史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現(xiàn)象,而且還敘述了各國與中國的關(guān)系。 此書于19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原名《白話本國史》;1990年上海書店影印,收入《民國叢書》第二編;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為了方便讀者更好地閱讀和思考,本次出版將民國紀元改為公元紀年,一些地名的變化也做了標注,并放入精美圖片,僅對少量文字做了技術(shù)處理。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也是呂思勉先生的第一部通史著作。1923年9月出版,此后一再重印,成為20世紀發(fā)行量最大、最受歡迎的一部中國通史。
本書以歷史事件為經(jīng),以經(jīng)濟、文化、社會制度、風俗為緯,詳細地記敘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制度變遷、社會風俗更易、疆域的變化和文化的演變等,內(nèi)容極為豐富。
作者簡介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史學家,知識淵博,學術(shù)造詣高。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lǐng)域都做出了獨到的貢獻,為后人的學習研究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史學四大家”。著作宏富,有《白話本國史》《中國通史》等,于通史著述中頗有開創(chuàng)之功,影響深遠,流傳極廣。
書籍目錄
緒 論
第一章 歷史的定義 / 002
第二章 中國的歷史 / 004
第三章 現(xiàn)在研究史學的方法 / 008
第四章 本書的分期 / 010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漢族的由來 / 012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統(tǒng) / 015
第三章 三皇五帝 / 020
第一節(jié) 三皇五帝時代社會進化的狀況 / 020
第二節(jié) 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 / 022
第三節(jié) 堯舜的禪讓 / 025
第四節(jié) 禹的治水 / 030
第四章 三王時代 / 032
第一節(jié)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興 / 032
第二節(jié) 夏殷的興亡 / 036
第三節(jié) 商朝的事實 / 041
第四節(jié) 商周的興亡 / 044
第五節(jié) 西周的事跡 / 049
第五章 春秋戰(zhàn)國 / 054
第一節(jié) 春秋 / 054
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 / 060
第六章 漢族以外的諸族 / 064
第一節(jié) 獯粥 / 064
第二節(jié) 東胡 / 066
第三節(jié) 貉 / 068
第四節(jié) 氐羌 / 069
第五節(jié) 粵 / 070
第六節(jié) 濮 / 073
第七章 中國古代的疆域 / 074
第八章 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 / 082
第一節(jié) 古代社會的階級制度 / 082
第二節(jié) 封建 / 085
第三節(jié) 官制 / 089
第四節(jié) 教育和選舉 / 093
第五節(jié) 兵制 / 098
第六節(jié) 法律 / 104
第九章 古代社會的經(jīng)濟組織 / 110
第一節(jié) 農(nóng)業(yè) / 110
第二節(jié) 工商業(yè)和貨幣 / 116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經(jīng)濟的變遷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 123
第一節(jié) 古代的哲學和宗教 / 123
第二節(jié) 文字的起源和變遷 / 131
第三節(jié) 東周以后的學派 / 135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這個說法,精核極了;但是王鳴盛是一生“佞鄭”的,他就一口斷定亳在偃師,而于皇甫謐去葛太遠,不便代耕之說,卻只把“其說淺陋,更不足辨矣”九個字,輕輕撇過,這個卻也未足服人(皇甫謐的話,大概是信口開河,沒有一句可據(jù)的。但是這一駁,卻不能全說他無理)。 我說古人的“城名”和“國名”,是分不開的; “國名”自然不能隨時變換,所以新遷了一個都城,大概就把舊都城的名字,做它的名字(譬如晉國的新絳故絳)。商朝是隨便搬到什么地方,都城都喚做亳的;所以“所謂毫的地方”,實在很多;但是當成湯時,考核得出來的,卻也剛剛有三處: (一)是如今陜西的商縣(編者注:今商州市)。這個是魏氏源《書古微》上說的(《湯誓序發(fā)微》)。他所舉最強的理由是(1)《書序》“湯始都亳,從先王居”,先王就是契(《周語》:“玄王勤商,十四世而興?!表f昭注:“玄王,契也?!睋?jù)《史記》世系看起來,契到湯,恰好十四世。又《商頌毛傳》,也說玄王是契。偽孔傳說先王是帝嚳,實在大錯了的);契封于商(《書帝嚳厘沃序疏》:“鄭玄云:契本封商國在太華之陽”)。(2)《詩?商頌》疏引《雒子命》(《書緯》)“天乙在亳,東觀于洛”?!端囄念惥邸芬渡袝泻颉?,“天乙在亳,諸鄰國襁負歸德;東觀于洛,降三分沉壁”。亳一定在洛之西,才可說東觀。(3)《史記?六國表序》:“或日: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于西北;故禹興于西羌;湯起于毫;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笨此B類并舉的,就可以知道亳一定在雍州境內(nèi)。 (二)就是偃師,這個,班固(《漢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有尸鄉(xiāng),湯所都”)、劉昭(《續(xù)漢書?郡國志》,河南郡偃師縣注引《皇覽》,“有湯亭,有湯祠?!庇帧笆l(xiāng),在縣西三十里”)說法,都和鄭玄相同。依我看起來,還有一條證據(jù):《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薄妒酚洝罚骸鞍⒑庥蓽鵁o由,乃為有莘氏媵臣?!庇休肥侵芴Φ哪讣?,在如今陜西合陽縣?!秴问洗呵?本味篇》:“有侁氏得嬰兒于空桑,后居伊水。命日伊尹?!币烈姕臅r候在有莘,后來居于伊水,就是湯始居商縣,后居偃師的旁證。 (三)就是漢朝的薄縣,后來又分置蒙、谷熟的,地當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縣之境。這個班固于薄縣下,雖沒有說是湯所都;然而后文論宋地,說:“昔堯作游成陽,舜漁雷澤,湯止于毫;故其民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好稼穡,惡衣食,以致畜藏?!蓖貘Q盛硬說止字是“游息”;然而古人說“某某之遺風”,都是指他久居之地,不是指他游息之地(《漢書?地理志》的本身,就處處是證據(jù))。不能如此曲解;況且孟子的話,就是一個大證據(jù);豈能袒護著鄭康成,反疑心孟子(孟子所用的,都是《書》說,是有傳授的,上章已經(jīng)證明了)。 然則當湯的時候,既然有這三處可指為亳,湯到底是先住在哪一個亳,后來才遷居到哪兩個亳的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一考當時用兵的形勢。上文《史記》所舉湯用兵之地是: 葛(《漢書?地理志》,陳留郡寧陵下,孟康日:故葛伯國,今葛鄉(xiāng)是。如今河南的寧陵縣); 昆吾(昆吾有兩處:一是左昭十二年,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是如今河南的許昌縣。一是哀十七年, “衛(wèi)侯夢于北官,見人登昆吾之觀”。《注》:“衛(wèi)有觀,在古昆吾之虛,令濮陽城中。”是如今直隸的濮陽縣。桀時的昆吾在舊許,見后); 鳴條; 三□(《續(xù)漢書?郡國志》,濟陰郡定陶,有三□亭。如今山東的定陶縣); 泰卷陶(《書序》,湯歸自夏至于大垌。仲虺作誥?!妒酚浰麟[》: “……卷當為垌……解尚書者以大垌夸定陶——…舊本或旁記其地名,后人轉(zhuǎn)寫,遂衍斯字也?!庇帧蹲髠鳌范ㄔ辍爸衮尘友Α保κ侨缃裆綎|的滕縣一編者注:今滕州市)。 又《詩?商頌》“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則湯當伐桀之前還伐過韋顧兩國;韋在如今河南的滑縣(《左傳》注“東郡白馬縣有韋城”,《郡國志》作韋鄉(xiāng)?!锻ǖ洹罚夯蓓f城縣,古豕韋國),顧在如今山東的范縣(《郡縣志》:顧城,在濮州范縣東二十八里,夏之顧國——編者注:今屬河南)。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編著中國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條例史實,缺乏見解,其書無異變相的《綱鑒輯覽》或《綱鑒易知錄》之類,極為枯燥。及呂思勉先生出,有鑒于此,乃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diào)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 ——顧頡剛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人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洛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嚴耕望 清人章學誠在其名著《文史通義》中指出:“能具史識者,必具史德。”正史出于勝利者,而信史出于旁觀者,從這部敘事心平氣和、解析鞭辟入里的中國通史中,不僅能窺見作者的史德與史識,也可洞悉中國歷代王朝興替的周期律,令后來者鑒之,祈勿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章立凡
編輯推薦
《中國大歷史(圖文珍藏版)(套裝上下冊)》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呂思勉是史學界公認的舊籍讀得最多的一位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shù)遍,為學界同人傳為美談。他是易中天最推崇的史學大師,是錢穆最敬重的授業(yè)恩師,國學基礎(chǔ)深厚,治史意趣生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