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埋藏的大清史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徐廣源  頁數:377  字數:43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是,生前住陽宅,死后靈魂住陰宅。所謂陽宅,對于平民來說就是自己的家院;對于皇家來說就是皇宮。所謂陰宅,對于平民來說就是墳墓;對于帝王來說就是陵寢。    清朝皇帝和以往歷朝封建帝王一樣,憑借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無與倫比的財富,在生前營建了規(guī)模宏大、氣派豪華的皇宮,如秦始皇的阿房宮、明清時期的紫禁城,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為了死后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里繼續(xù)生前的享樂,同時也是為了推崇皇權、蔭及子孫,皇帝們營建了規(guī)模龐大、堪比皇宮的陰宅——陵寢。    在中國的殷周時期,人死入葬后地面上是沒有墳頭的,也不栽種樹木,稱為“不封不樹”。那個時期,即使貴為帝王也是如此。地面上的墳頭,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普遍實行于戰(zhàn)國時期。真正將帝王的墳墓稱為“陵”,則是在戰(zhàn)國中期,在公元前335年左右。    ‘    在中國的陵寢史上,先后有三個輝煌時期。第一個輝煌時期是秦漢時期。這一時期陵寢的特點是封土高大,呈覆斗狀,壙室寬大豪華。秦始皇陵是這一時期的代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zhàn)亂不斷,政權更替,社會秩序混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帝王陵寢多被挖掘,致使許多帝王實行薄葬,陵寢規(guī)模也較小,這一時期是陵寢的衰退時期。第二個輝煌時期是唐朝。這一時期陵寢的特點是因山為陵,以自然山丘為封土,在山腰開鑿墓室。這一時期的代表陵寢是唐太宗的昭陵。唐朝十八陵橫跨關中六縣,綿延300里,展現了大唐盛世的雄渾氣勢。到了五代十國時期,諸侯割據,唐朝時期的統(tǒng)一局面被打破,戰(zhàn)爭連年,民生凋敝。統(tǒng)治者們忙于戰(zhàn)爭,無暇顧及陵寢,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營建規(guī)模巨大的陵寢。到了兩宋時期,社會秩序雖然相對穩(wěn)定,經濟也有所恢復,但國力始終不強,又不時受到北方入侵者的威脅,戰(zhàn)爭也時有發(fā)生。加之宋朝實行皇帝死后建陵,七個月入葬的制度,這就決定了宋朝陵寢的規(guī)模不會很大。元朝則實行深埋,地表不留任何痕跡的做法。因此說,五代十國至元朝是陵寢的收縮時期。在經過了400年的低潮之后到了明清時期,陵寢制度出現了第三個輝煌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對以前的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將封土,即墳丘,由覆斗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    二、陵院由方形、墳丘居中,改為前后多進院落,封土居于最后一院的格局。墳丘改稱寶頂。    三、取消寢宮,擴大獻殿。取消宮人留宿以晝夜服侍墓主人的制度。    四、依山建陵,坐北朝南。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從此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陵寢制度。    清朝入關以后,摒棄了關外的陵制,仿照明陵,同時也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在關內相繼營建了規(guī)模宏大、制度更臻完備的兩大皇家陵園,即清東陵和清西陵。無論是明十三陵,還是清東陵、清西陵,與以往歷朝皇陵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和特點是:眾多的陵寢都建在一個統(tǒng)一的區(qū)域內;有共用的石牌坊、共用的陵園總大門、共用的陵園圍墻;首陵居于陵山的主峰之下,處于全陵園最尊貴的位置;首陵神道盡管彎彎曲曲,但總是曲不離直,最后通到陵園總大門——大紅門,從而成為整個陵園的中軸線;各非首陵的神道又分別與首陵神道相接,形成一個枝狀的神道網。這些特點是以往歷朝皇家陵園所不具備的。特別是清東陵和清西陵又有明十三陵所不具的特點,即將同一朝的皇帝陵、皇后陵和妃園寢建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區(qū)域。在這個區(qū)域內,以皇帝陵為主,皇后陵和妃園寢為輔,尊卑、隸屬關系分明。    帝王的陰宅就是皇陵。清朝是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因而清朝的皇陵就成了中國皇家的最后陰宅。    清朝入關前的皇帝和被追尊為皇帝的祖先葬在關外的今遼寧省。入關后的10個皇帝都葬在了關內的清東陵和清西陵。清東陵和清西陵是我國現存規(guī)模宏大、保護最完整的中國帝王陵園,都建在河北省境內,一個在北京東面的遵化,另一個在北京西面的易縣,距北京都只有130公里左右,坐汽車兩三個小時便可以到達。清東陵和清西陵早在1961年就已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東、西陵和關外三陵又都榮登《世界遺產名錄》。然而許多國人對這些國寶級的文化遺產,卻茫然不知。對于這些人來說,凡一提陵園,言必稱十三陵,似乎中國的封建帝王都埋在了十三陵。我經常進京,無論到商店買東西還是住宿,幾乎每次開發(fā)票時,工作人員問我的單位名稱,我說清東陵時,他們十有八九都表示不知道這個地方。我問他們:“知道康熙、乾隆、慈禧嗎?”他們都毫不遲疑地說:“當然知道”。我說這些人都葬在清東陵了。他們都認為這些人都葬在北京明十三陵了。    我在清東陵工作了30年,一直從事清陵的研究工作。曾親身參加過裕陵地宮、慈禧陵地宮、容妃(香妃)地宮、純惠皇貴妃地宮的清理;探視過誠嬪地宮、果郡王園寢內的永礤、綿從的地宮、保圣夫人地宮、果親王允禮的地宮;親手整理過慈禧的遺體;親身找到了香妃的頭顱骨,對清東陵和清西陵及關外清陵進行過多年的實地考察。我從1977年開始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閱清宮檔案,一直到現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本書對關外清陵、清東陵和清西陵分別進行了介紹。書中介紹了陵寢的選址、營建、規(guī)制、內葬人物、掌故,均以正史和清宮檔案為依據,并結合實際現場調查,同時對野史、民間傳說也予以介紹。特別是對當前社會上和影視劇中不正確的說法進行了匡正。對于清東陵和清西陵共有的內容,如機構、行宮、廟宇、祭祀、禮儀、保護、加入世界遺產等則統(tǒng)一進行了介紹。限于筆者的水平,書中的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指正。    徐廣源    2011年6月1日

內容概要

越來越多的影視劇取材于清朝歷史,或清朝宮廷史,但大多數觀眾并不善于區(qū)別哪些是真實的歷史,哪些情節(jié)哪些人物是虛構的,徐廣源編著的《皇陵埋藏的大清史》從陵墓角度解讀清朝歷史尤其是清朝宮廷史細節(jié),依據清東西陵資料,在尊重史實的同時又有很強的可讀性:如雍正帝母親的死因、慈禧陵墓的規(guī)制問題等,都是歷史愛好者的關注點?!痘柿曷癫氐拇笄迨贰穼﹃P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分別進行了介紹。書中介紹了陵寢的選址、營建、規(guī)制、內葬人物、掌故,以正史和清宮檔案為依據,并結合實際現場調查,同時對野史、民間傳說也予以介紹和澄清。特別是對當前社會上和影視劇中不正確的說法進行了匡正。

作者簡介

  徐廣源,滿族,河北省遵化市人,1946年生?,F任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研究清陵。擔任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室負責人近30年。參加過乾隆帝裕陵地宮、慈禧陵地宮、容妃(香妃)地宮、純惠皇貴妃地宮的開啟清理工作。親身探過8座清陵地宮。是他找到了容妃(香妃)的頭顱骨。1984年親手整理過慈禧的遺體。30多年來一直從事清陵和清代后妃的研究。他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明清皇家陵寢綜合研究》專家組成員。是我國清陵研究的權威專家。其專著有《清東陵史話》、《清西陵史話》、《清東陵》、《清西陵》、《清朝皇陵探奇》、《解讀清皇陵》、《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正說清朝十二帝陵》、《清皇陵地宮親探記》、《大清皇陵》。發(fā)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事跡被90多部辭書所收錄。

書籍目錄

前言
關外清陵篇
 第一章 埋葬追尊皇帝的永陵
  永陵:清朝 第一陵
  有兩對五種文字的下馬牌
  最儉樸的皇帝陵
  與眾不同的功德碑和碑亭
  神樹也會死
  神秘的清朝唯一的衣冠墓
  君臣共葬一陵
 第二章 努爾哈赤的福陵及妃園寢
  沈陽也有一個“東陵”
  清陵中最奇特的下馬標志
  規(guī)模最小但又具特色的石像生
  福陵具有軍事防御功能
  福陵到底葬了哪些人
  神龜流淚
  清朝的 第一座妃園寢
 第三章 皇太極的昭陵及妃園寢
  清朝唯一建在平原上的皇帝陵
  昭陵有座蛇神廟
  雷擊大明樓
  神仙、皇帝、大臣共走一個門
  奇怪的門
  昭陵妃園寢
 第四章 東京陵
  東京陵的由來
  東京陵的輝煌
  現在的東京陵
清東陵篇
 第五章 順治皇帝的孝陵
  關內 第一陵
  孝陵的“之最”和“唯一”
  選陵址:一枚扳指定陵址的傳說
  傳說:拆明陵,建清陵
  風水最佳數孝陵
  運石料:并非潑水凍冰
  洋人參與了孝陵營建
  大紅門外:清東陵 第一景觀
  更衣、方便之所——具服殿
  立碑傳說:魯班爺顯圣
  雷擊孝陵大碑樓
  孝陵“十八對”
  會發(fā)聲的石橋
  二郎神保佑清皇陵
  15歲生皇帝的女人
  寵妃死后的哀嘆
  入關后的 第一次謁陵大典
  神話和傳說保護了孝陵
 第六章 孝惠皇后的孝東陵
  清朝的 第一座皇后陵
  21歲守寡的皇后
  懷孕的皇后被趕回了娘家
  姑侄四女嫁順治
  自殺殉死的皇妃
  漢女能當清朝皇帝的小老婆
  怎么福晉也葬入了孝東陵
  格格是小姐還是皇帝的妾
 第七章 康熙皇帝的景陵
  傳說:龍王三太子讓給的陵址
  因皇后死才建景陵
  康熙帝改革:火化變土葬
  揭秘:孫子給爺爺補建石像生
  雍正帝刺指定陵名
  親寫碑匾表孝心
  皇后入葬不關門
  只當了一天皇后的佟氏
  傳聞:雍正帝的生母是撞死的
  皇貴妃葬入了皇帝陵
  雙碑并峙顯功德
  景陵與火“有緣”
  康熙棺中噴神火
  九龍玉杯今在何方
  竇爾敦盜的御馬有了下落
  至今康熙大帝的遺骨仍泡在泥水中
 第八章 景陵皇貴妃園寢
  雙妃傳奇
  妃園寢中數 第一
 第九章 景陵妃園寢
  關內 第一座妃園寢
  后妃最多數康熙
  四對姐妹嫁一夫
  皇家也有“童養(yǎng)媳”
  雍正帝最惱恨的妃子
  傳聞:惠妃曾有婚外情
  皇子葬入了妃園寢
  園寢內有一個空地宮
 第十章 乾隆皇帝的裕陵
  乾隆帝說:不能冷落了爺爺
  乾隆帝親點陵穴的故事
  乾隆有錢:陵制超越祖陵
  石雕寶庫,地下佛堂
  金剛菩薩把門,佛經咒語護身
  生前請求賜謚號的皇后
  153年的女尸面帶微笑
  可能與乾隆帝婚前偷情的女人
  地宮里葬入了一個朝鮮女人
  乾隆帝居然長了36顆牙
  男女五人殮一棺
  地宮金券歪斜之謎
  嘉慶帝為何不遵父旨建大碑樓
 第十一章 裕陵妃園寢
  為寵妃改建妃園寢
  死無葬身之地的皇后
  香妃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香妃仍有許多謎
  比皇帝小47歲的妃子
  和珅的親家母——惇妃
  葬入石池的妃子
 第十二章 咸豐皇帝的定陵
  國難當頭不忘建陵
  建陵沒錢,用舊料
  規(guī)制之爭
  定陵規(guī)制承前啟后
  死后歷經三朝才入葬的皇后
 第十三章 慈安、慈禧的定東陵
  吉地只能選在這里
  小叔子為嫂子建陵
  為何慈安陵比慈禧陵多花了39萬兩白銀
  西太后為什么葬在了東邊
  慈禧陵的重修
  慈禧陵葬寶知多少
  慈禧用了皇帝的謚號
 第十四章 定陵妃園寢
  差點成了皇后陵
  慈禧恩待麗妃
  咸豐帝可能有“四春娘娘”
  歷經五朝的皇貴妃
 第十五章 同治皇帝的惠陵
  為同治定陵址,慈禧以情不以理
  神道不相接與斷子絕孫沒有關系
  惠陵不設石像生的原因
  吳可讀自殺表忠心
  被剖腹擼腸的皇后
 第十六章 惠陵妃園寢
  營建背后的故事
  皇后侄女姑母妃
  妃子跟皇太后斗氣
 第十七章 孝莊皇后的昭西陵
  為何把孝莊皇后關在了門外
  停靈37年
  曾孫給曾祖母建陵
 第十八章 清東陵的陪葬墓
  順治帝為兒子寫墓志
  神力王園寢
  兩立兩廢的皇太子園寢
  十四王允禵不想葬東陵
  八仙陵
  清東陵唯一的公主園寢
  蘇麻喇姑葬在了清東陵
  撫養(yǎng)過順治、康熙父子的保姆
清西陵篇
 第十九章 雍正皇帝的泰陵
  陰宅分東西:傳說雍正帝怕皇父報復
  奇特的三座石牌坊
  泰陵石像生也是補建的
  雍正帝提前為自己準備隨葬珠寶
  陰宅也有領頭的
  雍正帝死因四說
  大義滅親的皇貴妃
  挖掘雍正陵地宮
 第二十章 孝圣皇后的泰東陵
  孝圣的私心:陰宅獨門獨院
  泰東陵既標準又有獨創(chuàng)
  乾隆帝生母之謎
 第二十一章 泰陵妃園寢
  西陵 第一妃園寢
  活了96歲的妃子
 第二十二章 嘉慶皇帝的昌陵
  陰宅分東西,該入哪宅
  嘉慶說:我的陵要照爺爺的陵、父親的陵建
  建昌陵地宮,到裕陵地宮取樣
  和砷為嘉慶帝的昌陵出過力
  缺楠木:拆了北京東直門城樓
  建昌陵:殺了兩個貪官
  石像生做假,官員商人受罰
  道光帝鉆進了嘉慶陵地宮
  皇父賜的吉地斷不敢更易
  唯一生過皇帝的皇后
 第二十三章 孝和皇后的昌西陵
  道光帝不為孝和皇后建陵之謎
  盡大孝:孫子給奶奶建陵
  神奇的昌西陵
  當皇后時間最長的皇后
 第二十四章 昌陵妃園寢
  規(guī)制最低的妃園寢
  嘉慶帝也有一個莊妃
  兩次工程傷亡事故
 第二十五章 道光皇帝的慕陵
  道光帝想建“清南陵”,大臣反對
  道光帝做夢:皇后挨了淹
  陰宅也可以搬家
  既節(jié)儉又浪費的道光陵
  施妙計:道光帝默定陵名
  改陵制:道光帝后悔了
  葬過三次的皇后
 第二十六章 孝靜皇后的慕東陵
  慕東陵最早建在清東陵
  妃子墓變成了皇后陵
  只當了9天皇太后
  被嚇死的皇妃
  不知去向的珍妃
 第二十七章 光緒皇帝的崇陵
  相度陵址是天機不可泄露嗎
  金龍峪:風水好,土質差
  民國總理為光緒建陵
  “崇陵雪水能募錢”
  盜匪外行,金井珍寶得保全
 第二十八章 崇陵妃園寢
  珍妃的死因之謎
  瑾妃的結局
  為什么說夜盜的不是珍妃墓
 第二十九章 宣統(tǒng)皇帝的墓地
  宣統(tǒng)皇帝選過萬年吉地
  溥儀魂歸何方
  溥儀小傳及軼事
 第三十章 清西陵的陪葬墓
  規(guī)模最大的王爺園寢
  奇特的端親王園寢
  唯一的阿哥園寢
  規(guī)制崇宏的果郡王園寢
  令人費解的公主園寢
 第三十一章 東陵和西陵的行宮及廟宇
  行宮
  廟宇
 第三十二章 東陵和西陵的管理機構及保衛(wèi)機構
  皇陵的最高長官
  內務府
  禮部
  工部
  八旗
  綠營
 第三十三章 祭祀禮儀
  最簡單的祭祀——展謁禮
  清明節(jié),皇家也掃墓
  大祭禮
  小祭禮
  祭品樣色
 第三十四章 清東西陵的被盜和新生
  清東陵的被盜
  清西陵的被盜
  陵寢的保護及地宮的開放
  清陵榮登《世界遺產名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會發(fā)聲的石橋 清東陵的石橋有百余座之多,有拱橋,有平橋;有帶欄桿的、有帶欄板的;在拱橋中,有七孔的,有五孔的,有三孔的,還有一孔的。真可以說是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在清東陵的百座石橋中,當以孝陵的七孔拱橋最著名。 孝陵七孔拱橋全橋長110米,寬9.08米。橋面兩邊的石欄桿有欄板132塊,望柱134根,火焰式柱頭。橋下有7個巨大的拱券式橋洞,遠遠望去如玉龍臥波,長虹經天,十分雄偉壯觀。它是清東陵橋面最長、橋孔最多的拱橋。然而它之所以聞名遐邇,既不在于它擁有最長的橋身,也不在于它具有最多的橋孔,而在于敲擊一下這座橋的欄桿,就能發(fā)出鐘磬般的聲音。盡管每塊欄板的形制相同,大小一樣,同一石質,然而發(fā)出的聲音卻不相同,有的清脆響亮,有的婉轉悠揚,還有的渾厚低沉。我國古代音樂分“宮、商、角、徵、羽”五音,因此有人就把孝陵七孔橋稱為五音橋。 這座橋用的是什么石料?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該橋的石料既不是名貴的漢白玉,也不是堅實的艾葉青,更不是粗硬的豆渣石。從表面看,該橋石料并沒有什么新奇之處。據有關部門初步化驗得知,該橋的石料中含有50%的鐵質方解石,當地人把這種石叫響音石。大概這就是石橋能發(fā)聲的緣故吧。究竟是不是這個原因,還有待于科學工作者進一步研究、考證。 筆者通過30年來對清東陵的實地考察得知,能夠發(fā)出聲音來的,不只是孝陵的七孔橋,孝陵的五孔拱橋、三孔拱橋也都能發(fā)出聲音。而且孝陵華表下的石欄桿也是如此。在一般情況下,每座新建的陵寢,所用的石料都是一樣的。按照這個理論推斷,凡是孝陵初建時的原裝石料都能發(fā)聲??墒鞘聦嵣喜⒉皇沁@樣,有的能發(fā)聲,有的就發(fā)不出聲音來。這是怎么回事?通過對這些石料進行詳細地觀察考證,發(fā)現凡是不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后來維修時更換的新石料,與原來的不是同一種石質。孝陵石料能發(fā)聲堪稱一絕。 當我們在清晨或夜幕降臨之際,漫步于松柏成蔭的東陵古建群之間,敲擊一下五音橋的石欄桿,仿佛聽到了佛山古剎中傳出來的晨鐘暮鼓之聲,頗有一番懷古之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皇陵埋藏的大清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一向喜歡各種陵墓,喜歡去逛也喜歡去研究,去聽它們的故事。去過清西陵,還沒去過東陵,在書店看到了這本書,厚厚的一本,圖文并茂,而且作者也比較權威,滿意。
  •   看過徐廣源的書,比較喜歡他寫的書,他親自參加了有關陵墓的發(fā)掘工作,書很真實。
  •   之前在圖書館讀過,然后買回來,這本書是可以了解到很多清朝id歷史,值得學習,以史為鑒、、、
  •   對大清又有了很多的了解
  •   徐廣源的書買了許多,這本先粗略翻了一下不錯!
  •   書很好看,喜歡歷史,喜歡考古,不錯
  •   讀歷史,樂趣無窮
  •   喜歡歷史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   歷史迷的最愛
  •   書讀了一半,真長見識。學到了很多東西
  •   內容比較全面的書
  •   徐老師的書總是不會讓我失望,印刷很好,如果是彩圖就更好了,老師加油~
  •   書很哈哦,還沒來得及看
  •   非常感興趣的內容,一定會好好閱讀的!
  •   看著像是庫存了很久的那種= =要命
  •   讀了一部分. 不錯.將會認認真真地閱讀.
  •   里面的插圖是我最喜歡的,很棒?。?!推薦
  •   個人不是很喜歡!
  •   好書.豐富了自己.
  •   作者的園寢方面書籍都很好吧。
  •   不錯,一看題目就想看
  •   我想說,第一次在當當購書,書及時收到~但是!這本書明顯的被壓皺了,邊緣有些微破損,感覺像是二手書,沒有塑料外皮包裝,這是因為雙十一的緣故的嗎請問?還是因為書降價了所以就怠慢了我們這些消費者?。渴藒
  •   一直覺得徐老師的作品不錯。
  •   看目錄感覺不錯就買了
  •   這書和徐老師之前出的大清皇陵差不多,大清皇陵雖然少了關外三陵,但其它的資料內容更多,哈哈,
  •   皇家生活,揭秘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
  •   內容太膚淺,就跟一本介紹景點的導游手冊差不多,這個銀子花的不值。
  •   下午六點左右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了!物流很快!
  •   所以看一看就知道下面了
  •   通過這本書對大慶的皇陵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真不錯。
  •   就是覺得圖片好少 還有分的段落不是很清晰 想看的找了一會
  •   內容非常充實,很有意思,對于培養(yǎng)對清朝的興趣、了解古代喪葬制度非常有幫助。真體會到了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魅力所在。非常不錯,紙張很好,排版也很規(guī)矩,厚厚的一本,值得購買
  •   內容涵蓋大清國全部皇陵,但講得卻不精細。
  •   書是很好的,關鍵是覺得作者嚴謹認真,寫出來的東西有理有據。有這樣的作者也是讀者之福。唯一的缺憾在于圖片不是彩色的,但并不影響閱讀。很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