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博愛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詹姆斯·斯蒂芬  頁數(shù):304  譯者:馮克利,楊日鵬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時至今日,“自由·平等·博愛”這三位一體的價值觀,似已成為某種不容置辯的普世信條。1859年,約翰·密爾推出自由主義經(jīng)典《論自由》,然而早在他辭世的前一年,已遭到斯蒂芬針鋒相對的辯駁,這些反潮流的闡釋1873年即結集為《自由·平等·博愛》:自由作為服務于社會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價值,因時因地而有利弊;平等與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資質與所處環(huán)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結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類因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爭,及對社會前景與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達致博愛的境地。    信言不美,本書論點或許刺耳,所揭示的現(xiàn)實世界圖景不甚美好,但也許更接近真實。對于身處娛樂時代的我們,這樣一本特立獨行的振聾發(fā)聵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價值。

作者簡介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iames Stephen,1829-1894),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法學家,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伯父。曾在印度工作,生前積極推動英國刑法改革,長期為多家雜志撰寫評論,對休謨、柏克、吉本、邊沁、托克維爾以及密爾等人的作品也多有減否。主要著作有Ⅸ自由·平等·博愛》、《刑法史》、《四季閑暇》等。

書籍目錄

序(斯圖亞特·D.沃納)編者說明第一版前言第一章  自由概說第二章 論思想和辯論的自由第三章 論世俗權力和宗教權力的區(qū)分第四章  自由學說在道德中的應用第五章 平等第六章 博愛第七章 結語附錄一 功利主義筆記附錄二 第二版前言文獻舉要譯名對照表譯后綴語

媒體關注與評論

如果人類的經(jīng)驗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就是,把限制最小化,把最大限度 的自由賦予所有人,結果不會是平等,而是以幾何級數(shù)擴大的不平等。在各項自由之中,最重要、得到最普遍承認的自由,莫過于獲得財產(chǎn)的自由。如果你在這件事上限制一個人,那就很難看出你給他留下了其他什么自由?!             狫.F.斯蒂芬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愛》堪稱一本杰作?!             绹鴮W者斯圖亞特·D.沃納沒有人會主張,在一個所有思想都被教條所壓制的地方,真理和表達的自由,能夠欣欣向榮。但是,誠如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愛》一書中,猛烈攻擊密爾時所主張的,歷史的證據(jù)卻顯示:在蘇格蘭或英格蘭的加爾文派清教徒那種紀律嚴明的社群中,或是在軍隊中,廉潔的品德、對真理的喜好、強烈的個人主義等,至少也和在比較寬容,比較冷漠的社會中,一樣常見。             ——英國思想家以賽亞·柏林

編輯推薦

信言不美,《自由·平等·博愛:一位法學家對約翰·密爾的批判》論點或許刺耳,所揭示的現(xiàn)實世界圖景不甚美好,但也許更接近真實。對于身處娛樂時代的我們,這樣一本特立獨行的振聾發(fā)聵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自由·平等·博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3條)

 
 

  •   平等是什么,什么又是平等的批判,存在絕對平等嗎
  •   經(jīng)典書目,老師要求看。專業(yè)書本來就難看,外國的翻譯作品就更難看了。。。
  •   只看了 30頁,很享受
    后來送人了,原因這是一本好書 和朋友分享 我再買。
    等我通讀后再來分享內容。
    很有實際意義,似乎可以知道特色XX的發(fā)展呢
  •   喜歡作者理性、冷靜的風格。人類不能沒有理想,但偶爾給自己潑盆冷水也是不錯的~
  •   封皮有些臟,里面還行!反正值得讀讀
  •   很棒的書 O(∩_∩)O~ 中國人都該看看的 O(∩_∩)O~
  •   不是給自己買的,所以沒看過
  •   都很好~
  •   廣西出版社這個系列很不錯,強力推薦。
  •   現(xiàn)在能有的讀者安下心來品味講自由、平等和博愛的話題一定是有遠見的讀者。
  •   人類有共同價值嗎
  •   看不懂,有點艱澀
  •   因為是評論,辯論反駁的性質,所以書的理論框架不是十分清晰,閱讀略感零散。作者從功利和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考量了自由、平等、博愛這些社會理想口號,指出其難以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和原因,但論點中也有不十分正確的部分,較有參考價值。
  •   讀完論自由后,再讀這本,覺得還是密爾寫得好
  •   我們在討論自由的時候不同過度,這本書或者會對我們的自由觀產(chǎn)生改變。書還沒有看,只是看了一下介紹等基本信息。讀者自己閱讀體會吧
  •   看起來有些難受。所以找了原版在看。
  •     按我理解斯蒂芬的意思如下:  自由是個具體的詞,中性而非褒義的表達應該是“不受約束”,模糊籠統(tǒng)的自由未必是好事?! ∑降炔⒎鞘澜绲谋緛砻婺?,人生而有各種不平等的屬性,而且無法也不應該抹平?! 〔凼且环N古怪而令人厭惡的情感,或者會蛻變?yōu)樽砸詾椴壅邔ζ浞磳φ邏褐频泥孱^。    他關于男女平等的方面的論點論據(jù)的確相當?shù)倪^時。另一方面,關于具有才具者對他人的強制也有些過于鼓吹貴族主義而貶低平等和自由?!   ∽髡叩奶攸c就是以經(jīng)驗和自己對概念的定義出發(fā),直接探討那些重大的問題,所以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知識背景也能多少明白他的意思。雖然有偏頗和不成體系的缺點,但對一種已經(jīng)形成不需要思考就天然正確的口號而言,是難得的批判?!   ∽詈蟮母戒浂豢刹蛔x,有難得的對作者理念的正面闡述。
  •   時至今日,“自由·平等·博愛”這三位一體的價值觀,似已成為某種不容置疑的普世信條。信言不美,本書論點或許刺耳,所揭示的現(xiàn)實世界圖景不甚美好,但也許更接近真實。對于身處娛樂時代的我們,這樣一本特立獨行的振聾發(fā)聵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價值。
  •     人格課上,問同學:你覺得自由、平等、博愛分別屬于男性化特質還是女性化特質?你覺得這三個理念怎么樣?
      
      
      
      某童鞋回答:自由:男,平等:男,博愛:還是男。
      
      原因:女性無法自由,平等僅僅可以去追求;雖然可以愛,但是一旦有有了家庭,女性無法博愛。
      
      
      
      信言不美。就像這個童鞋所觀察的一樣,自由、平等、 博愛的理念并不是不容置疑的普世信條。這位童鞋從性別角色的角度出發(fā),認為三個信念其實不過是男性社會中的思想產(chǎn)物(有點女權主義的思想)。
      
      
      
      而在1859年,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法學家對這三個理念進行了更為宏觀的整體分析。他就是Jame Fitzjames Stephen,以對自由、平等、博愛的思考而出名。
      
      
      
      在他看來:自由作為服務與社會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價值,因時因地而有利弊;平等與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資質與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自由造成的結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類因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爭,及對社會前景和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達致博愛的境地。
      
      
      
      還是信言不美。所揭示的現(xiàn)實圖景不甚美麗,但也許更加接近現(xiàn)實。
  •     按我理解斯蒂芬的意思如下:
      自由是個具體的詞,中性而非褒義的表達應該是“不受約束”,模糊籠統(tǒng)的自由未必是好事。
      平等并非世界的本來面目,人生而有各種不平等的屬性,而且無法也不應該抹平。
      博愛是一種古怪而令人厭惡的情感,或者會蛻變?yōu)樽砸詾椴壅邔ζ浞磳φ邏褐频泥孱^。
      
      他關于男女平等的方面的論點論據(jù)的確相當?shù)倪^時。另一方面,關于具有才具者對他人的強制也有些過于鼓吹貴族主義而貶低平等和自由了。我覺得他那種數(shù)百萬人中才有一個的智者和強者有權規(guī)范他人的道德和行為的說法容易成為像希特勒那樣的極權獨裁者的幌子。雖然按照他在其他方面對英國傳統(tǒng)的自由制度的熱愛來說這樣并不可能,不過這是另一層面的事。兩個層面何者為基礎,是有矛盾之處還是可以相互獨立我還沒有弄明白。
      
      作者的特點就是以經(jīng)驗和自己對概念的定義出發(fā),直接探討那些重大的問題,所以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知識背景也能多少明白他的意思。缺點在于以辯駁和批評為主,難以看到作者本身支持的理念,所以也難以進一步加以討論。
      
      作者對密爾的批評據(jù)編者的序言說有幾個誤解之處,我沒看過密爾的原著,不知所指何處。不過好在作者的論述是獨立自成體系的。因此不必把本書看作成對密爾的批判,而只看作一位英國殖民時代法學家的獨立思考,也同樣有不少收獲。畢竟“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流行已久,卻難得看到對其具體含義的思考。
      
      最后的附錄二不可不讀,有難得的對作者理念的正面闡述。
  •   well同學對對自由,平等,博愛三者有著強烈的自我傳統(tǒng)判斷,而非認真的分析.當然這樣來講讀一本經(jīng)驗哲學的書正是恰到好處的...
    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并不妨礙提倡對有才具者統(tǒng)治的理念,換句話講讓有能力的人來管理社會依然是今天西方政治哲學的基礎,也就是為什么Obama總是說put the money in the right hands和現(xiàn)在的Smart power/
    極權的幌子和真實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最明顯的區(qū)別,鼓吹集權的人和邪教一樣一般會同時鼓吹自己或者某一些人應該獲得權利。
  •   恩,我首先承認我也沒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我的確對這三者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框架,但不能完全說是“強烈的自我傳統(tǒng)判斷”,這里面部分源于這三個詞都太大:很多人都用這三個詞,但是具體所指則各不相同。我讀過一些哲學教材和哲學史,里面就比較過自由和平等的多種含義。就以此書為例,斯蒂芬和密爾對于這三種概念就有不同的定義。所以我一般提及自由和平等,也確乎是在一種我理解的“共同概念”下說的。
    有才具者統(tǒng)治這句話的語境,其實是放在斯蒂芬反對平等的框架下的。他以此證明不平等是正當?shù)摹6渌谷颂烊粦撌艿浇y(tǒng)治和強制,這樣才能保持社會的秩序和美德。順便他也反對民主,但同時也不支持任何其他政體。我不是完全反對他的觀點,只是懷疑他的觀點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立。
    恩,最后一段我也同意。
  •   WELL,你把作者理解為一個批判者就行了,作者看得出各種東西的缺點,但是就他自己而言,他無力利這些組織起一個在他看來完美的體系。當然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研究陷入了一個誤區(qū),這是很多人都犯下的錯誤,就是結構至上論,思維被局限在構建組織結構上了。
    當然,本書的作者也在某方面意識到了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他的天才和庸人的理念,但是問題是他靜止的在看待其中的變化,而非選擇了動態(tài)自組織自適應的觀點,所以他也就止步于此了。
    就當批判來看,本書還是很不錯的,至于建設性,相當有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