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烽煙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建行  頁數(shù):372  字數(shù):431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遺詔皇孫朱允墳繼位,一時謠言蜂起。年輕的建文帝一方面推行寬政,蠲減天下賦稅,以收攬人心;一方面采納齊泰、黃子澄的“削藩”之策,先后廢削周、齊、代、岷、湘五王。燕王朱棣是勢力最大的強藩,朝廷處心積慮剪其羽翼,將其護衛(wèi)精銳均調去戍邊,以重兵分駐北平四周,并派布政使張爵、都司謝貴監(jiān)視燕府行動。朱棣于危急時召八百勇士入府,擒殺張、謝二人,起兵反叛朝廷,以“清君側”為名,舉旗誓師靖難。從此烽煙驟起,爆發(fā)了三年內戰(zhàn)。    燕王朱棣統(tǒng)率他的將士先后擊敗耿炳文、李景隆的百萬討伐大軍,但卻受挫于山東的盛庸、鐵鉉。最后朱棣吸取教訓采納道衍“毋取城邑,直下金陵”的戰(zhàn)略,終在淮北平原的小河、靈璧等地打了一場決定勝負的“淮海大戰(zhàn)”,殲敵十余萬,生擒平安、陳暉等三十七名將領。南軍從此一蹶不振,燕王乘勝直下?lián)P州,耀兵江北岸。建文帝遣使求和,許以劃江而治。燕王不許,策反江防舟師,率師渡江。李景隆和谷王開金川門獻降,京都遂淪陷。宮中起大火,燕王于灰燼中找出一具尸骸,內侍指認為建文帝,燕王以皇帝禮葬之。隨即謁孝陵登位稱帝。燕王即位后對建文黨進行了殘酷鎮(zhèn)壓和瘋狂殺戮。    其實,建文帝并未葬身火窟,危急時內侍出太祖所遺秘篋,內有袈裟度牒。建文遂剃度成和尚,在眾臣保護下從秘密地道潛出宮外,輾轉藏于五湖四海之深山古剎。這位遜國的君主從此杳如黃鶴,他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謎!

作者簡介

周建行,1935年生于湖南益陽。五十年代因文事獲罪劃為右派,勞動改造多年,復出后終不悔改,繼續(xù)寫作,先后發(fā)表各類體栽文學作品三百余萬字。曾任文學期刊編輯、主編等職。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近作有長篇歷史小說《大明帝國》(上、下冊)。《靖難烽煙》為其明史系列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二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建文帝即位第二章 削藩風暴第三章 陰云籠罩下的北平第四章 血濺燕王府第五章 誓師靖難第六章 真定之役第七章 大將軍李景隆第八章 危急的北平城第九章 赤裸裸的武力威脅第十章 白溝河大會戰(zhàn)第十一章 亂世出良臣第十二章 東昌噩夢第十三章 從夾河到藁城第十四章 談判·偷襲·反間計第十五章 “毋取城邑,直下金陵”第十六章 六百年前的“滄海大戰(zhàn)”第十七章 從淮河到長江第十八章 “劃江而治”幻想破滅第十九章 金川門之變第二十章 血光中的寶座尾聲 建文帝下落之謎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建文帝即位1.老皇遺詔的秘密朱元璋駕崩,遺詔皇太孫允炆繼位?;侍珜O的憂慮。修改遺詔,只有君臣三人知道的秘密。兵部尚書給燕王報信。遺詔事關重大,燕王拿著信箋的手不由地抖動?!案富蕷浱欤挠胁辉S我們做兒子的去送葬的道理?”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七十一歲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他的靈柩停于南京宮中,等待舉行國葬。這時候正是江南梅雨季節(jié),石頭城上空天氣陰沉,霏霏細雨下個不停?;蕦m內外,到處都掛著孝幡素幛,陡然問成了一片素白的天地。那些值侍的宮女太監(jiān)們,一個個都身著孝服靜靜地佇立著,宛如一些白色的幽靈。二十一歲的皇太孫允炆剛從祖皇靈前守靈回到乾清宮。他身著重孝:長長的白色孝服外面披了一條粗糙丑陋的麻布,頭上戴一頂篾片弓成的孝帽,手里還拄著一根纏著麻布條的孝杖。他清癯的臉上顯露出憔悴和難以掩飾的倦容,這個即將登上皇位的青年人在過去的一天里經歷了震天撼地的劇變,他的身體和靈魂都遭受了沉重的、幾乎難以承受的撞擊!在朱元璋病重期間,允炆衣不解帶地日夜守護在他的身邊,親自侍奉湯藥。直到最后幾天,朱元璋病情急轉直下,太醫(yī)院的御醫(yī)們向他奏明:皇上的病已無可挽回了。聽到御醫(yī)們如此稟奏,允炆傷心地哭泣不止。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倚為精神支柱的祖皇終于要棄他而去,他將面臨一個前途充滿荊棘和艱險的新局面。

后記

拙作《大明帝國》問世后,各方反映尚可,第一版市面上很快就告售罄。出版社的編輯同志鼓勵我將明史小說繼續(xù)寫下去,他們有一個選題規(guī)劃,給明朝幾位較有特點的皇帝各出一本書,做成一個系列。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在籌劃組織這套叢書的創(chuàng)作,希望獲得全國廣大作家的支持。有明一代二百七十七年間經歷了十六朝十五位皇帝,除了赫赫有名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后世子孫也有很多在歷史上令名卓著。比如:永樂篡登大寶,成為明代文治武功最為顯赫的君主;英宗北狩復辟,兩度臨朝稱帝;正德嬉戲荒政崩于豹房;嘉靖與萬歷兩位長壽之君,一個沉溺于道教,寵任權奸,養(yǎng)癰為患;一個晏處深宮三十余年不朝,以致朝綱弛廢,給明亡種下禍根;末帝崇禎銳意革新,然國勢衰頹,無力回天,以致身喪國亡!這些皇帝或賢或否,盡皆有鮮明的個性。在他們身邊,圍繞著一茬茬賢臣、奸佞、后妃、宦官,演出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悲喜劇,給漫長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歷史增添色彩,也給我們這些后世文人還原那段歷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本書主人公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雄鷙一生的明太祖朱元璋咽氣時把大明江山移交給他的孫兒,卻也給他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隱患:朱允炆十三位年長的尊叔藩王分封在北疆和河南山東各個藩國,他們擁有“亞天子一等”的權威和自己的護衛(wèi)軍隊。他們有的一貫專恣不法,欺凌百姓,藐視朝廷;有的擁兵自重,心懷異志,虎視眈眈地垂涎著侄兒的皇位。朱允墳在當皇太孫時即對強藩之患憂心忡忡,就連朱元璋也擔心自己死后諸王在喪禮期間發(fā)難作亂,遺詔明令他的兒子們只在國中哭臨,不得來京師吊喪。年輕的建文帝即位后,一方面詔行寬政,廢除洪武朝許多苛刻的刑律和懲罰性賦稅,重農桑、興學校,啟用獲罪功臣后裔,以圖收攬人心。另一方面采納齊泰、黃子澄的“削藩”之策,掀起削藩風暴,先后廢削周、齊、代、岷、湘五王,湘王朱柏懼罪闔宮自焚。藩王中以燕王朱棣最為勢大,朝廷處心積慮地剪其羽翼,將燕府護衛(wèi)軍的精銳悉數(shù)調去戍邊,以重兵分駐北平周圍,派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監(jiān)視燕王行動。最后頒旨逮系燕府官屬,并密詔都指揮使張信伺機密捕朱棣押解進京。在此危急時刻,早有準備的燕王朱棣急召八百勇士進入王府,設計擒殺張昺、謝貴,進而奪取九門,控制北平城,舉兵反叛朝廷。朱棣以“清君側、除奸宄”為名,誓師靖難。從而爆發(fā)了歷時三年的殘酷內戰(zhàn)。朱棣在太祖晚年即已奉命總領北方軍事,多次率師出塞討伐殘元余部,具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驗。而朝廷由于功臣宿將被朱元璋誅戮殆盡,只能派出耿炳文、李景隆等庸將統(tǒng)軍討伐叛逆。且建文帝尚顧念宗親之誼,嚴旨不許在戰(zhàn)場上殺傷朱棣。由是,兵力處于劣勢的燕軍經過幾番苦戰(zhàn),先后擊潰耿、李二帥統(tǒng)率的百萬討伐大軍。后來朱棣雖在山東受挫于鐵鉉、盛庸,但他及時吸取教訓,調整戰(zhàn)略,采納謀士道衍“毋取城邑,直下金陵”的建議,親率大軍由冀魯豫三省中空地帶直插徐州、沛縣,在淮河流域尋找南軍決戰(zhàn)。終于在靈璧城全殲何福、平安軍十萬余人,俘虜平安、陳暉等將領三十七人。這場六百年前的淮海大戰(zhàn)奠定了燕軍勝利的基礎,朱棣乘勢攻占揚州,陳兵長江北岸。驚慌失措的建文帝無奈派遣王室成員、大臣前往燕營談判,許以“劃江而治”,割地求和。卻被朱棣凜然拒絕。在江防都督陳瑄率舟師叛降后,燕軍大舉渡江,直逼京師。在風雨飄搖中守衛(wèi)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叛降,開城引燕軍人城。建文帝見大勢已去,于慌亂中遵太祖遺篋指示,剃度為僧出逃,并在宮中放起一把大火以為掩護。朱棣于灰燼中掘出一具焦尸,指認為建文帝遺骸,以天子禮葬之。于是燕王朱棣順理成章地登上皇帝寶座。明初的這場內戰(zhàn),導火索是朝廷操之過急的削藩風暴。朱棣借“清君側”為名,以武力傾覆朝廷奪取皇位,打的是一場非正義的戰(zhàn)爭。但從純軍事的角度看,卻是以弱勝強、“以一隅抗全國”的成功典范。朱棣無疑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杰出軍事統(tǒng)帥,他不僅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他的堅毅勇敢和正確的馭將之方、詭異的用兵之道在這場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堪稱完美。筆者在寫作這部小說時,嘗試從地圖上追蹤燕軍在淮北平原迂回轉戰(zhàn)的蹤跡。發(fā)現(xiàn)這里原來是秦末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最后決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虞姬墓等遺跡赫然尚存。和戰(zhàn)勝項羽定鼎中原的劉邦一樣,朱棣在取得淮北戰(zhàn)場的勝利之后,便乘勝驅兵南下,臨江一決,直下金陵,取得戰(zhàn)事的最后勝利。歷史常常有驚人的重復,550年后的一個夏天,在淮河北岸的這片古戰(zhàn)場上,又發(fā)生了一次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戰(zhàn)役——淮海大戰(zhàn)。筆者記得當時的報紙中,曾有戰(zhàn)車和炮彈翻掘出銹蝕的刀矛與白骨的報道。秦末的戰(zhàn)爭太過久遠,我想那很可能是明代這場慘烈內戰(zhàn)的遺留物。這種穿透歷史時空的審視和對照,也使筆者在寫作這部小說時有了一種新的感悟:戰(zhàn)爭是痛苦的、令人憎惡的,但也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時下風行的快餐文化使人們讀起歷史來非常輕松愉悅。但歷史終究是沉甸甸的,人們往往不滿足于了解王朝更迭的結果,也想知道它的進程和古人的喜怒哀樂。也許這部小說讀起來有些令人心情沉重,但對于一些特定的讀者群,比如軍事指揮學院的學員和軍事戰(zhàn)爭史的研習者、愛好者,重溫這場六百年前慘烈內戰(zhàn)的歷史,也許是有所裨益的。作者二00八年三月于長沙。

編輯推薦

《明史系列小說之2:靖難烽煙》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位年輕儒雅的皇帝,他詔行寬政,廢削強藩,贏得了民心,卻喪失了江山!這場叔侄間爭奪皇位的內戰(zhàn)、令人掩卷深思。 老皇遺詔的秘密,藩王!年輕皇帝的夢魘,奸淫父妾的無賴王子,深夜來訪的“誥命夫人”,燕王舉兵反叛朝廷,一位只會紙上談兵的將軍,城墻上豎起高皇帝牌位,殺機重重的淮北戰(zhàn)場,宮中大火,一具焦尸被指認為皇上,建文帝下落之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靖難烽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利欲熏心
  •   這書不錯!寫得也不錯!都是寫書的~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   原來有一套《大明帝國》-感覺還行,和這本正好一系列。
  •   該書從內容、情節(jié)、人物到紙張出奇的一致,兩個字:一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