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四川文藝  作者:郝勤  頁數:387  
Tag標簽:無  

前言

新聞是什么?這是業(yè)界認為不言自明,而學界一直爭執(zhí)不休的問題。編輯本書的目的并不是想參與這場無休止的探討。但編者認為,這本書里面的每一篇報道都回答了這個問題。本書中的大多數報道都是在中國大陸首次披露和發(fā)表。其內容大多是對一個世紀或一個時代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重大事件真相的揭示。對于經歷了上一個世紀的人來說,我們對其中的多數事件都仿佛知道,但卻又未知其詳,更不用說其背后發(fā)生的故事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與其說是若干報道的輯錄,還不如說是一段歷史的勾沉。書中的很多故事仿佛離我們已經很遠,但當其真相發(fā)掘出來并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又似乎一下變得離我們很近。這些來自當年新聞現場的報道,為我們留下了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見證和記錄。它使我們掩卷之時,會概嘆歲月風雨留下的斑駁痕跡,讓我們的思緒在塵封的歷史中飛舞,思索21世紀的人類能夠從上一個世紀的經歷中學到些什么。從新聞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又絕非僅僅是歷史。當我們讀到其中一篇篇仿佛還在燃燒的報道時,似乎還能看到字里行間的金戈鐵馬,斗轉星移、密室陰謀以及血淚交進;聽到那些在槍林彈雨或恐怖威脅下冒死采訪的記者們怦怦跳動的心。新聞在這里不再只是政要視察、外交往來、市場行情和街談巷議,更不只是股票漲跌,娛樂體育;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社會精英們以生命來承負的職責、義務和使命。因此,對于每一位記者或打算從事媒體這一行的人來說,本書輯錄的不是報道,而是一篇篇發(fā)人深思的啟示錄。這些文字告訴我們,今天的記者應當怎樣去從事自己的職業(yè),怎樣去采訪、寫作、報道和工作,怎樣去面對危險、壓力、陰謀和威脅,又應當怎樣去堅守和捍衛(wèi)自己的責任、義務、良知、榮譽。普利策曾說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站在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fā)出警告。他不計自身的成敗榮辱,而是為信任他的人民服務。”因此,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或追溯歷史,我們是在聆聽真相,我們是要從這些報道中感受一種至深至偉的力量,那是通過發(fā)現和揭示真相而引爆的真理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威脅、恐嚇、危險甚至是子彈可以抗拒的。這些報道不是炒作媚俗,嘩眾取寵,不是商業(yè)法則下的收視率或售報量,也不是“人咬狗”還是“狗咬人”一類的麈尾空談。它們好似黃鐘大呂,給世人以振聾發(fā)聵般的警示;猶如矗立于船頭風雨不動的嘹望哨,永遠堅定地指著大海彼岸的方向。本書的編撰目的,是要為新聞從業(yè)者和高校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范文和參考性讀物。因為筆者在長期從事新聞教學過程中,深感手頭缺乏好的范文,尤其是出自國外優(yōu)秀新聞記者筆下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同時,對于普通讀者而言,本書記載的大多是一個世紀以來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重大事件。它們既是故事,更是啟示。我們從中可以了解一段段塵封的歷史,了解我們從不知道的內幕和真相。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了我的老朋友四川文藝出版社編輯李衛(wèi)國的全力支持。沒有他的支持和地主收租逼債式:的工作方式,以我目前手頭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本書還不知要拖到何時。我借此機會感謝他對我多年的幫助和友誼。另外,我的幾位研究生參與了本書資料收集和前期工作。他們是:馬靜雅、周玉蓉、易知之、朱靜、付雯雯。他們都是未來的記者和媒體工作者。在向他們表示感謝之余,也希望將來他們能像本書中的那些前輩一樣生活和奮斗,忠誠于自己選擇的新聞事業(yè)。

內容概要

本書中的大多數報道都是在中國大陸首次年和發(fā)表。內容大多是對一個世紀或一個時代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重大事件真相的揭示。  我們能夠從這些報道中感受到一種至深至偉的力量,那是通過發(fā)現和揭示真相而引爆的真理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威脅、恐嚇、危險甚至是子彈可以抗拒的。

作者簡介

郝勤,籍貫山西大同,成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系主任,體育史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兼職教授,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務院專家津貼獲得者,中國體育新聞偉播學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體育新聞傳播與體育史研究。出版《體育新聞報道》《體育新聞學》等個人專著11部,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書籍目錄

洛克比空難真相“鐵娘子”的秘密戰(zhàn)爭加沙封鎖沙利多胺丑聞被遺棄的民族:盧旺達大屠殺真相布什如何登上總統寶座    涼戰(zhàn)——對伊拉克經濟制裁如何成為大規(guī)模毀滅性武器準是印尼百萬人大屠殺的共犯戰(zhàn)爭給伊拉克平民帶來什么“深喉”與水門事件調查

章節(jié)摘錄

震撼世界的十天(節(jié)選)作者簡介約翰·里德(1887—1920),美國著名記者、詩人、政論家,美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1887年10月22日生于俄勒岡州波特蘭城的一個富有家庭。1910年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之后在《美國雜志》編輯部工作。1913年應聘社會主義者辦的刊物《群眾》編輯部工作。1912年至1914年受《群眾》雜志和《大都會》雜志委派,報道了新澤西州帕特森絲綢工人大罷工、墨西哥農民暴動和科羅拉多州拉德洛礦工罷工,先后寫了《帕特森之戰(zhàn)》與《科羅拉多之戰(zhàn)》等報道,并出版了《暴動墨西哥》一書,產生了較大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作為《大都會》雜志的記者,先后赴法、德、意、土耳其、巴爾干等國家和地區(qū)進行戰(zhàn)地采訪。1917年,與路易絲·布賴恩特結婚。同年8月,受《群眾》雜志、《七藝》雜志和《紐約號角報》的委托,夫妻兩人一起去俄國采訪,親歷了十月革命并作了大量報道。在俄期間,他訪問過許多工廠、農村、學校、街道,與不同階層、不同政治信仰的人廣泛交談,收集了幾百種反映各種政治觀點的報紙,所有官方發(fā)表的法令、命令,蘇維埃政府所公布的帝俄政府與其他國家所訂立的秘密條約等大量的文獻資料。1918年2月他再度采訪俄國時,美國政府拒絕發(fā)給他簽證。4月,當里德終于抵達紐約碼頭時,聯邦特工人員沒收了他在滯留挪威期問寫作的手稿和其他文件,直至秋末才物歸原主。之后,里德集中精力進行十月革命親歷記的寫作,每天工作16至18個小時,他懷著強烈的同情心,持著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報道這場革命。1919年3月,一部新聞史上偉大的著作誕生了,這就是《震撼世界的十天》。此書轟動一時,一個月后便印刷了四次,頭三個月內銷量就近萬冊。這本書在世界各國也成為暢銷書。列寧于1920年1月20日為這本書的美國版再版親自寫了序言。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還于1923年親自把它譯成俄文。1919年,里德主編左翼刊物《紐約共產主義者》,同年9月,參加創(chuàng)建美國共產主義工人黨,先后擔任左派社會主義雜志《革命世紀》《共產黨人》《勞動之聲報》編輯,并經常為《解放者》雜志寫稿。1919年10月,以美國共產主義工人黨代表的身份前往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1920年10月19日因患斑疹傷寒,病逝于莫斯科,葬于紅場克里姆林宮墻下。事件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1917年2月,俄國爆發(fā)了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但出現了資產階級I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立的局面。1917年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在彼得堡的工人罷工和軍隊的嘩變浪潮中退位,讓權給杜馬支持的臨時政府。這時,流亡瑞士的列寧想方設法于4月16日回到了彼得堡,并發(fā)表了《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積極進行宣傳并多次領導工人和士兵舉行示威。11月2日,臨時政府企圖先發(fā)制人,防止布爾什維克黨發(fā)動武裝起義,派士官生占領了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據點,并試圖封閉布爾什維克黨的《工人之路》和《士兵》報,搜捕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切斷彼得格勒蘇維埃與工人區(qū)的電話聯系,密令彼得格勒軍分區(qū)司令派兵進攻斯莫爾尼宮——革命軍事委員會所在地。11月6日,列寧寫信給黨中央委員會,要求在當天晚上逮捕臨時政府人員,解除士官生等的武裝。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提前于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舉行武裝起義。這時,彼得格勒衛(wèi)戍部隊的士兵、喀瑯施塔得的水兵以及工人赤衛(wèi)隊已經統一到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由托洛茨基擔任起義部隊的總指揮。11月7日凌晨,列寧到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從11月6日夜到7日晨,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工人赤衛(wèi)隊和士兵、水兵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橋梁、火車站、郵電局、國家銀行和政府機關等戰(zhàn)略要地;7日上午9點,占領通往冬宮——臨時政府所在地的要道。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乘坐美國大使館的汽車逃走。11月7日下午,兩萬名赤衛(wèi)隊員和士兵包圍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勒令臨時政府在6點20分前無條件投降,但臨時政府指望前線調回援軍,負隅頑抗。9點45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以空炮射擊發(fā)出了開始向冬宮總攻的信號。接著,赤衛(wèi)隊和革命士兵向冬宮發(fā)起總攻,經過短兵相接,到8日凌晨兩點,冬宮被全部攻占,臨時政府的16名部長全部被逮捕。與此同時,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會議在11月8日通過和公布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逗推椒睢废虻谝淮问澜绱髴?zhàn)各交戰(zhàn)國政府建議結束戰(zhàn)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土地法令》規(guī)定廢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實行國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農民耕種。會議莊嚴宣告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選舉成立了工農臨時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由內務、農業(yè)、勞動、陸海軍、工商業(yè)、教育、財政、外交、司法、糧食、郵電、民族事務和鐵路13個人民委員邵組成。11月7日至16日,蘇維埃政權在莫斯科成立。從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并成立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作為全國國民經濟管理機關。十月革命后,蘇維埃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刻影響。它使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傳播。之后,世界范圍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革命日益高漲。報道原文列寧序言我以極大的興趣和不懈的注意力讀完了約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書。我衷心地將這本著作推薦給各國工人。我希望這本書能發(fā)行千百萬冊,譯成各種文字。因為它就那些對理解什么是無產階級革命、什么是無產階級專政具有極端重要意義的事件,作了真實的、異常生動的描述。這些問題現在正在進行廣泛的討論。但是一個人在決定接受或拒絕這些思想以前,必須了解他所下的決定的全部意義。約翰·里德的這本書無疑有助于闡明這些問題。而這,正是世界工人運動的基本問題。——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寫于1919年底11月8日,星期四。黎明的曙光照亮了這座正在經歷著最狂暴的混亂和緊張的城市,整個民族都在呼嘯陣陣的風暴中崛起。從表面上看,一切一切都是那樣的平靜,整個日常的生活盡管紛亂嘈雜卻依然如故地進行著,它就是在戰(zhàn)爭時期也是這樣機械、單調地周而復始。世上沒有別的東西能像社會機體的活力那樣使人感到驚訝了——面臨著最為嚴重的災難,這活力是怎樣地頑強不息?。∪藗冋张f要吃飯、穿衣、娛樂。軍事革命委員會一擺脫了羈絆便像旋風一樣行動起來,拋出了一連串像火花一樣的命令。號召和法令……它下令把科爾尼洛夫押送彼得格勒;它宣布釋放被臨時政府監(jiān)禁的農民土地委員會委員;廢除軍隊中的死刑;命令政府中的公務員要堅守職責,誰敢拒絕,即嚴厲懲罰;它嚴禁一切搶劫、騷亂和投機倒把行為,違者要處以死刑……而另一方則在到處張貼宣言,散發(fā)傳單,利用報紙大喊大叫,進行詛咒謾罵,預言災難即將發(fā)生。好一場宣言、傳單和報紙的暴風驟雨?。∵@是因為一切其他形式的武器都掌握在蘇維埃的手中了,于是他們便采用印刷品的形式打起了一場宣傳戰(zhàn)。斯莫爾尼宮緊張得不可開交,黑洞洞的走廊里人們跑著,到處是帶著槍的工人隊伍,夾著鼓鼓的皮包的領導者們在爭論著,解釋著或正下達著命令,他們都急急忙忙地走著,后面跟著他們的朋友和助手。人們簡直到了忘我的程度,成了只要工作不要睡眠的人間奇才——他們不刮胡須不洗臉,眼睛火紅火紅的,他們意氣風發(fā)地開足馬力朝著既定的目標全速地前進。他們有這么多的事情要做,這么多??!要接管政府,要保衛(wèi)城市,要保證衛(wèi)戍部隊的忠誠,要同杜馬和救國委員會作斗爭,要抵抗德國人……(蘇維埃)代表大會應該在當天中午1點鐘召開,會場上早已擠滿了人群,但是直到傍晚7點還沒有主席團的影子……布爾什維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人正在各自的房間里開會。

編輯推薦

《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編的撰目的,是要為新聞從業(yè)者和高校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范文和參考性讀物。同時,對于普通讀者而言,《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記載的大多是一個世紀以來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重大事件。它們既是故事,更是啟示。我們從中可以了解一段段塵封的歷史,了解我們從不知道的內幕和真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世界著名記者經典報道
  •   案例經典。
  •   有些大事我也曾看過專門的書籍,但是記者的報道更加細節(jié)化,風格不同,挺好的
  •   對于新聞專業(yè)的人來說有些幫助,看看!
  •   讀了,沒有一點意義,不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