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薛莉 頁數:264
Tag標簽:無
前言
MSN上的一位同行名字改為“病假一周”,打電話過去慰問,電話那頭卻傳來一陣壞笑聲:沒什么病,就是不想去上班。原來是“上班病”發(fā)作了。這種慢性疾病幾乎潛藏在每個職業(yè)人的神經系統(tǒng)里,一旦發(fā)作,就會強烈地刺激渾身的神經末梢,讓人無法抑制地懷疑辦公桌上那一堆堆永遠做不完的事究竟有什么意義。之后是一連串的行為反應:眼看著有一堆電話要打,幾個報告要交,下午還有個商務約會,你的手卻突然拿起鼠標點開網站上在線觀看的無厘頭連續(xù)劇《武林外傳》,戴上耳機后,那一堆堆破事好像不再和你有任何關系。再剛強的人也會有這樣的時刻。記得有天下午,我們那位平時神經像銅管一樣粗的女老板突然變得瘋瘋癲癲起來:來來來,我請大家喝一杯去。時值下午三點,很多酒吧還沒有開門。打出租車到一個看得到上海外灘全景的餐廳,被人家禮貌地拒絕:對不起,我 們下午不提供酒類??Х扔袉??咖啡也沒有,檸檬水要嗎?不要。由于上班病急性發(fā)作的時機不太對頭,居然找不到酒精來發(fā)泄,最后只能在一家咖啡館里狂灌了幾杯含威士忌的愛爾蘭咖啡,權作安慰。但這一次的瘋癲行為并沒有改變我對這位老板神經粗細的認識。因為那個下午本來就沒什么重要的事,而且是一個項目已經結束,另一個項目尚未開始的空隙里的快樂時光。也就是說,她即使是在發(fā)泄自己的“上班病”時,也挑選時機和方式。如果說一個任性的職業(yè)人寧可置報告的最后期限于不顧,而一味沉溺在怠惰的情緒中時,那么一個相對更成熟的職業(yè)人則會選擇把這種怠惰的情緒留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和地點來發(fā)作。這大概就是成功的人和不那么成功的人的區(qū)別。最近碰到一個在家里閑了兩年的老朋友,在我對他的生活狀態(tài)表示了高度羨慕之后,他卻一聲長嘆:現在人人都羨慕我這種閑在家里的狀態(tài),可是我看到你們忙忙碌碌地打電話、趕報告的樣子,卻羨慕得要死。當年這位因為患上重度“上班病”而毅然辭職的老朋友,看來又快患上“下班病”了。
內容概要
職場很枯燥,但薛莉告訴每一位職場人,明白了這些,職場其實可以很好玩。
工作就是工作,就是在完成雇主要求的同時,獲取食物和住房的報酬,除此之外的任何收獲都應該視之為額外盈余。
尊重自己工作的人才能尋覓到更多快樂,而工作的尊嚴感就藏在工作的細節(jié)里。
真正需要競爭的,并不是基本的做事的能力,而是是否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潛力。
追尋你想做的事時,最好不要完全丟棄你會做的那些事,尤其是那些你能事半功倍完成的事情。當你追夢受挫時,那些“舊愛”很可能讓你從谷底再度翻身。
最優(yōu)秀的公司也沒有完美的制度。如果你真是遭遇了制度不公,消極一點至少可以明哲保身。
作者簡介
薛莉
筆名“誰誰誰”,商務圈里的時尚人士,時尚圈里的商務人士?,F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生活頻道主編。FT中文網、《Reader’s
Digest-普知》專欄作家?!洞舐曊f》、《上班這點事》、《洋涇一大幫》等電視節(jié)目嘉賓。著有《成功是個什么玩意兒》、《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朝九晚五》。自2000年起,撰寫《朝九晚五》專欄以來,廣受上班族追捧。
書籍目錄
前 言 /
第一部分 職場懵懂期
第一回合:你 VS 公司
你對公司沒那么重要,再大的公司也沒你想的完美
第二回合:你 VS 工作
工作和事業(yè)是兩碼事,我們常常對工作索求太多
第三回合:你 VS 老板
老板都有不自信的時候,混混老板也是老板
第四回合:個人價值 VS 薪水職位
實習生也可以活得很有尊嚴,狗仔隊也可以追求正義與真理
第二部分 職場油條期
第一回合:職場菜鳥 VS 專業(yè)人士
專業(yè)是可以偽裝的,自信是可以修煉的
第二回合:專業(yè)人士 VS 成功人士
成功是需要演技的,競爭力是可以重組的
第三回合:服從老板 VS 駕馭老板
有時向老板示弱,有時跟老板吵架
第三部分 職場不惑期
第一回合:懂事 VS 懂人
太聰明了就是糊涂,最專業(yè)的人最會忽悠
第二回合:“潛規(guī)則” VS 沒規(guī)則
限制一般人的規(guī)則,就是用來被打破的
第三回合:辦公事 VS 辦私事
公私兼顧是必須的,再忙的時候也可以偷閑
第四回合:生存 VS 生活
生活有N種可能性,生存與生活相互依存,又彼此獨立
第五回合:辦公室八卦 VS 舞臺喜劇
辦公室里喜劇和陰謀一樣多,職場八卦比電視劇更好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你的價值真的被低估了嗎? 工作中最郁悶的事情之一就是,你覺得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完全是治國領軍的奇才,但在別人的心中,你也許有那么點特色,比如文筆還不錯,人挺老實,名牌大學畢業(yè)等等微不足道的特色,但與你的自我評估絕對有天壤之別。 不知道你發(fā)現了沒有,人們好像總是過于苛刻地看待別人的優(yōu)點,又總是過于慷慨地對待自己的缺點,所謂嚴于律人,寬以待己是也。因此對他人的好評存在過高期望值的人,首先應該自我檢討心理的成熟度。但好在職場除了“好評”之外,最重要的評定標準還是薪金和職位,因此可以不斷用這兩個硬指標把自我評估調整到最準確。 我的觀察是,對自己適當地高估一點是有益的,一是可以爭取到更好的職位和薪水——至少膽子大,敢開口嘛;二是可以迅速幫助自己提高——占領了制高點后,才有機會比較出自己的不足。但過于高估自己則是有害的,容易給人眼高手低的壞印象,搞不好還會被視為人品有問題。 事實上一些職場新人的價值的確被低估了,因為當前中國職場對工作經歷的估值過高,尤其是在名牌企業(yè)的工作經歷,哪怕只有一年,也可以翻幾番拍賣掉。以前我有個很能干的同事,從大學畢業(yè)起連續(xù)三年和其余同事一樣每年以8%的速度加薪,結果可想而知,人家在第三年以三倍的價格被競爭對手公司挖走了。后來我聽說有的咨詢公司對新招來的大學生的加薪在頭兩年大幅提高,這一定是因為受夠了培養(yǎng)一個就被高薪挖走一個的痛苦之后得到的教訓。 至于名牌企業(yè)工作經歷被高估的現象,我也遇到過。印象比較深的一例是,一個4A廣告公司的資深廣告創(chuàng)意人士,竟然在一個民企廣告公司老板那里,拿著五萬的月薪,做一本難看的雜志。他的經歷說明,在一個帶著光環(huán)的公司的工作經歷和滿嘴的專業(yè)英文術語,在一些本土企業(yè)家的眼里,還是挺值錢的,但真相遲早會被揭穿的。那本雜志在誕生一年零兩個月后就夭折了,被高估的價值當然也被市場打回原形。 英文能力的價值被高估了,這導致一些很有實力但英文不好的人的價值被低估了。因為對英文沒有自信,我在一些私營小企業(yè)見過好多能干的人拿著不高的薪水做著外企里至少兩個人做的事。而實際的情況是,在外企工作過的人也不見得英文就好,英文不好不見得就工作不好。 對市場行情有個準確的判斷,從而給自己找個好價位的位置當然是明智的,但維系并且讓自己的行情不斷升值,就是另一個大系 統(tǒng)工程了,需要用一生來探索了。 你常常忽略的工作附加值 從世界500強公司辭職后自己當老板的李先生感慨道:以前出差住的都是君悅、四季,現在好了,全部換成如家快捷。但從他的言談舉止,你依然能夠感覺到這是個見過世面的人。畢竟他知道君悅洗手間的裝修風格、哪個航空公司頭等艙的紅酒最好或者和歐洲總部的高層們聊些什么樣的中國話題最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你很難判斷出,他氣宇軒昂的神采,究竟是得益于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還是世界500強公司給他的福利和待遇。 我見過兩個大學里同班的人,一個是大公司的部門經理,一個是私人公司的副總經理。如果談到收入,后者應該勝過前者,但有趣的是,因為享受慣了公司的福利待遇,部門經理如今自己休假都習慣性地選擇五星級酒店,而副總經理則覺得五星級酒店和自己沒有關系,并認定部門經理的行為完全是虛榮心作怪。副總經理談生意是一把好手,但一遇到來自歐美的客戶就習慣性緊張,不僅僅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也突然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yè)素質,而大公司的部門經理因為用慣了洋文,看熟了老外,完全不覺得老外比自己更有優(yōu)勢,因此即使在聯合國大堂也是一臉的從容。 出差究竟住五星還是如家,對睡眠和休息的影響其實并不大,但對于人的心理影響卻極大。前者很容易覺得,自己和各種膚色的商務人士并無二致,因而無論是在紐約還是東京,都容易在心理上建立五星級的自信心和優(yōu)越感,而后者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膽怯,不知道是因為住的星級不夠高還是接觸的膚色不夠多,抑或是見過的大老板在國際富豪榜上的排名不夠靠前。 但正如一位美食鑒賞家講的,懂不懂鑒賞美食是一回事,有沒有吃過是另外一回事。言下之意是,你可以不在乎五星級酒店的種種設施,你也大可以說如今的經濟型酒店一點不比君悅差,但前提是兩個酒店你都體驗過才行。工作可以幫助你不用花費自己的錢就能得到這種體驗。 事實上,工作所帶來的附加值絕對不限于五星級酒店的體驗。
媒體關注與評論
薛莉(誰誰誰)是我FT中文網的同事。我是她專欄的粉絲。她寫辦公室的事,寫白領生存。她很像我的另一位女同事,FT專欄作家凱拉韋,有女人的智慧犀利,不求政治正確,調侃中帶些刺,直擊人性痛處。 ——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FT中文網總編輯 張力奮 “在當今社會,工作與事業(yè)對誰來說都意味著許多,但怎樣平衡這兩者的位置,卻不是誰都能拿捏到位的。本書作者以豐富、貼切、生動、現代的語言成功地為我們揭開了職場人的不同面紗以及他們的形形色色。讓我們快樂地工作吧,因為退休也許會讓你寂寞…… ” ——歐萊雅(中國)副總裁 蘭珍珍 這本書告訴我一個道理:我們需要解放自己。同時,這本書教授我一個方法:我們應該如何解放自己。 ——著名主持人 劉儀偉 職場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只要上了路,走錯一步就可能會繞很大的彎路,只有在合適的時候加速、超車、并道,你才能在職場上一路暢行。作為《上班這點事》的資深嘉賓、FT專欄作家,薛莉用心寫作的這本書對于職場生態(tài)有著犀利的洞察,獨到的解讀和細膩的筆觸,稱得上是一本職場暢行寶典,非常值得推薦給職場新鮮人,作為他們進入真實世界的指南;更為難得的是,本書對于那些已經打拼多年的職場老鳥,同樣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資深媒體人、唯眾傳媒總裁 楊暉
編輯推薦
《這樣上班就對了》介紹了上班這件事兒,說難不難,卻一點兒也不簡單。升職、加薪,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更需要聰明頭腦加之源源不斷的職場荷爾蒙。但誰說職場一定要厚黑?深刻的書一定不好讀?《這樣上班就對了》跳脫office之外看職場,每一件小事都是決定職場生存與進化的巔峰對決。且聽薛莉告訴你如何以四兩撥千斤之從容姿態(tài)hold住職場最重要的小事,笑傲職場。 《這樣上班就對了》作者薛莉,因FT中文網專欄“朝九晚五”享譽白領圈,文風幽默犀利睿智,更多溫情。善于發(fā)現枯燥職場生活中的小確幸,堪稱職場治愈系教母。 《這樣上班就對了》匯集了當紅節(jié)目主持人劉儀偉、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副總編張力奮、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蘭珍珍及《波士堂》《中國職場好榜樣》電視金牌制作人楊暉,聯合溫暖推薦,正是新人上班族的成長加油站,職場老人的心靈減壓艙。
名人推薦
薛莉(誰誰誰)是我FT中文網的同事。我是她專欄的粉絲。她寫辦公室的事,寫白領生存。她很像我的另一位女同事,FT專欄作家凱拉韋,有女人的智慧犀利,不求政治正確,調侃中帶些刺,直擊人性痛處。 ——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FT中文網總編輯 張力奮 在當今社會,工作與事業(yè)對誰來說都意味著許多,但怎樣平衡這兩者的位置,卻不是誰都能拿捏到位的。本書作者以豐富、貼切、生動、現代的語言成功地為我們揭開了職場人的不同面紗以及他們的形形色色。讓我們快樂地工作吧,因為退休也許會讓你寂寞…… ——歐萊雅(中國)副總裁 蘭珍珍 這本書告訴我一個道理:我們需要解放自己。同時,這本書教授我一個方法:我們應該如何解放自己。 ——著名主持人 劉儀偉 職場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只要上了路,走錯一步就可能會繞很大的彎路,只有在合適的時候加速、超車、并道,你才能在職場上一路暢行。作為《上班這點事》的資深嘉賓、FT專欄作家,薛莉用心寫作的這本書對于職場生態(tài)有著犀利的洞察,獨到的解讀和細膩的筆觸,稱得上是一本職場暢行寶典,非常值得推薦給職場新鮮人,作為他們進入真實世界的指南;更為難得的是,本書對于那些已經打拼多年的職場老鳥,同樣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資深媒體人、唯眾傳媒總裁 楊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