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楊新筍 主編 頁數(shù):96 字數(shù):66000
內容概要
我國人均占有土地資源少,人增地減趨勢仍在繼續(xù)。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因此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復種指數(shù),一地多種、一地多收,發(fā)展間作、套作、連作、混作等多熟制是必行之路。多熟高效模式不僅挖掘了光、熱、水、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還增強農業(yè)抗風險能力,最終達到增產增收。
2000多年前,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已開始了農作物復種技術。其后逐步發(fā)展,涉及的作物與種植方式越來越廣,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高效種植模式。這些模式都是廣大科技人員和農民從實踐中探索、研究、總結出來的,而且不斷發(fā)展、完善、提高。楊新筍、蘇文瑾、陳新舉、雷劍主編的《一地多種薯類作物高效種植模式》收集編寫的模式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供各地根據(jù)自身情況,因地制宜示范和應用,在應用中進一步提高與發(fā)展。
本書簡明易懂,圖文清楚,便于操作。是面向廣大農民、農業(yè)科技人員、農業(yè)管理人員閱讀的科普讀物,也可作為農業(yè)院校、科研人員及有關部門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一、概述
(一)高效種植模式發(fā)展概況
(二)高效種植模式遵循的原則
二、薯類高效種植模式
(一)甘薯主體作物模式
大麥/春玉米/甘薯
大麥/蔬菜-春玉米/甘薯/秋玉米
春玉米/大豆/甘薯
春甘薯/春玉米-綠肥
油菜大麥/玉米/飼用甘薯
芝麻/甘薯
大麥/花生/甘薯
小麥/菜-玉米/甘薯
小麥-綠豆/甘薯
烤煙/甘薯
秋葵/甘薯
西瓜/甘薯
甘薯/幼林
苦瓜/菜用甘薯
甜高粱/春玉米/甘薯
(二)馬鈴薯主體作物模式
春馬鈴薯/早春玉米/夏大豆
春馬鈴薯/早春玉米-秋馬鈴薯
晚稻拋秧-馬鈴尠青菜/春青玉米
晚稻-馬鈴薯/春玉米
小白菜-馬鈴薯/棉花
晚稻-馬鈴薯/辣椒/春玉米
馬鈴薯-小白菜-中稻-冬菜
小麥/馬鈴尠棉花
馬鈴薯-無架豇豆/棉花
馬鈴薯-甜瓜/棉花
馬鈴薯礦綠肥
地膜馬鈴薯/玉米/蔬菜
馬鈴薯/玉米/白菜
馬鈴薯-番茄/蘿卜
大棚芋頭/馬鈴薯-蘿卜
大蒜/馬鈴薯
冬馬鈴薯/甜脆豆
早熟馬鈴薯/大豆/白菜
馬鈴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
玉米/馬鈴薯
幼齡梨園/馬鈴薯
幼齡桑園/馬鈴薯
馬鈴薯/冬瓜/棉花
馬鈴薯/玉米-煙草
馬鈴薯/蠶豆
免耕馬鈴薯/免耕油菜
抗蟲棉/瓜/菜/馬鈴薯
晚稻-馬鈴薯/西瓜
春玉米/馬鈴薯/蘿卜/甘薯-萵苣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4)選用良種。適宜與蠶豆間作的馬鈴薯品種應具備株型緊湊、適于密植、抗病、高產、耐旱、質優(yōu)等特征和特性。對選定的品種,最好采用經脫毒的小整薯或嫩健薯的切塊作種;蠶豆品種則要求株型緊湊、適宜密植、抗旱?;?、籽粒飽滿、早熟、高產的品種?! ?)適期播種。馬鈴薯間作蠶豆田兩作實行同期播種時,相比單作條件下的最適播期,將使蠶豆播種有所推遲,而馬鈴薯播期則得以提前所以,馬鈴薯間作蠶豆田的播期應調節(jié)在兩作單種適播期的中間在寧南山區(qū),半干旱區(qū)一般于4月中下旬播種較為適宜,陰濕易旱區(qū)則當推遲至4月下旬至5月初?! ?)適施種肥。馬鈴薯間作蠶豆田的種肥施用,應采取薯帶氮磷配合,豆帶控氮增磷的技術措施。每畝間作田內,運用沿播種溝條施的方法,薯帶施用含氮和磷各22-27千克的氮磷化肥,實物形態(tài)氮肥以碳銨、尿素,磷肥以普通或三料過磷酸鈣為好;豆帶施用含磷3.5-4.5千克的普通或三料過磷酸鈣?! ?)加強管理。對薯帶應堅持2次以上的中耕培土,第1次在苗期以中耕為主結合淺培土,第2次在現(xiàn)蕾期高培土并追施氮肥,追肥用量為尿素10千克/畝兩作于開花期各進行1次摘蕾打頂,促進馬鈴薯地下塊莖膨大和蠶豆籽粒灌漿。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