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沖 頁數(shù):21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莎士比亞電影幾乎與電影藝術同時起源,同時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更是出現(xiàn)了所謂的“莎士比亞電影復興”。在“視覺時代”的語境下,作為人類文化和文學經(jīng)典的莎士比亞與作為大眾藝術傳媒的電影之間有著怎樣的互動關系?這樣的互動,對經(jīng)典文學的新語境下的闡述與傳播,對大眾藝術傳媒在新時代遭遇的思想和技術挑戰(zhàn),都將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在國際上,莎士比亞電影研究已成為莎學的重要內容,文學作品的改編研究也正在成為顯學,我國學者和學術界如何應對、參與,并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本書的兩位作者通過各個篇章,從內容、思想、主題、技巧、藝術、社會等角度出發(fā),對十數(shù)部較有代表性的莎士比亞喜劇、歷史劇、悲劇及傳奇劇電影進行細致獨到的釋讀與批評,就上述問題做出了回應。
書籍目錄
導言:視覺時代與莎士比亞.第一編 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 沉默的莎士比亞: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電影第二編 幻境中的歡聲笑語——莎士比亞喜劇的電影改編 一、莎士比亞的性別之戰(zhàn):《無事生非》(1993) 二、并非喜?。骸锻崴股倘恕罚?004).. 三、歌舞片形式的電影詮釋:《愛的徒勞》(2000) 四、浮生內外:《仲夏夜之夢》(1999) 五、微妙的更迭:《第十二夜》(1996) 六、紛亂的文化視覺符號:《皆大歡喜》(2006)第三編 鏡頭中的歷史話語——歷史劇的電影改編 一、“視覺失語”:法雷爾的數(shù)碼版《理查二世》(2001) 二、密室政治的陰暗與罪惡:朗克萊因的《理查三世》(1995) 三、尋找理查,尋找莎士比亞:阿爾·帕西諾的“記錄片”《尋找理查》(1996) 四、重重疊疊的時空:《亨利五世》(1944)第四編 視覺的悲劇、現(xiàn)實的當前——悲劇的電影改編 一、實景+愛情:電影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二、后現(xiàn)代,很當代:巴茲·魯爾曼的后現(xiàn)代《羅密歐+朱麗葉》(1996) 三、精英VS大眾:《哈姆萊特》(1996) 四、在曼哈頓演繹哈姆萊特:阿爾莫雷達的“哈2000” 五、真情錯愛:《奧賽羅》(1995) 六、形異而神似:倫敦LwT版《奧賽羅》(2001) 七、是非成敗轉瞬空:《麥克白》(1971) 八、時空錯亂與電影投射:《泰特斯》(1999) 九、無關立場:《裘利斯·愷撒》(1970)第五編 銀幕上的傳奇故事——莎士比亞傳奇劇的電影改編 人這織成夢幻的材料:《普洛斯佩羅之魔法書》(1991)外一編卡通版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的動畫改編 舞臺的解構和動畫的蒸餾:《馴悍記》附錄一:莎士比亞默片電影年表附錄二:莎士比亞大銀幕有聲影片年表附錄三: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沉默的莎士比亞:默片時代的莎士比亞電影盡管發(fā)明家愛迪生于1893年5月就首次向公眾演示其發(fā)明的膠片放映機,盡管半年后德國的斯克拉丹諾夫兄弟在柏林也有類似的舉動,但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開始于1895年12月的巴黎,因為那是人類第一次在大銀幕上向公眾展映膠片上的連續(xù)畫面。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電影的發(fā)明都是人類利用自然和技術為自己找樂子的革命性事件。歌德的浮士德眼見人類奮斗的壯觀場景,說了句“停一下,讓我好好看看”,結果悲劇降臨,丟了性命,而現(xiàn)在,無論是美好還是丑惡,都可以在人類意志指揮下或去或留了,因為,原來只能短暫停留在人類視網(wǎng)膜上的圖景,從此在理論上得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被任意次地重復。唯一不足的是,由于當時的技術尚未發(fā)展到可以使聲音駐足的地步,大銀幕上的活動影像都是無聲的,是為默片。四年之后,英國人于19世紀行將結束之際,想起了正在成為西方經(jīng)典的莎士比亞戲劇,腦筋一動,“拍”出了“一部”莎士比亞戲劇電影,這就是1899年英國繆托斯柯普傳記公司出品的《約翰王》。從此,莎士比亞與大銀幕結下緣分,開始了一段迄今仍在演繹著的、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莎士比亞電影史,吸引了眾多的眼球,挑起了眾多的口舌,也開始讓眾多的人為之留下筆墨。
編輯推薦
《視覺時代的莎士比亞》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