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作者:王邦雄 頁數(shù):169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圍繞“社會大美術”概念進行深層次思考和解析的著作。它有著宏觀而獨特的審視角度,將傳統(tǒng)美術從狹隘的界限解放出來,拓展到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美術領域。 本書深入探討了美術的社會化途徑的各個方面,切合實際地提出了若干中國美術在思想觀念、基本精神上當下亟需正視的問題。全書既有宏觀的視角、理性的觀點、具體的實例、翔實的數(shù)據(jù)論證,又流露出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美術文化由衷熱愛和關切。讀者在跟隨作者一同思索的過程中,得以對文化美術學、社會美術學有個全新的解讀。
書籍目錄
第一講 美術的藝術屬性和社會屬性 第二講 美術——人的存在方式和超越方式 第三講 社會心理結構——美術和社會關系的重要中介 第四講 兩種方法——外展的美術研究和內超的美術研究 第五講 綜合把握——美術的社會學的研究使命 第六講 美術在工業(yè)化進程中的地位 第七講 現(xiàn)代美術與現(xiàn)代文化 第八講 美術與價值 第九講 美術與現(xiàn)代設計 第十講 美術與經(jīng)濟活動 第十一講 設計的時代 第十二講 人的本質與美術活動的全方位展開 第十三講 人的創(chuàng)造與社會機制的動力 第十四講 現(xiàn)代設計與設計教育 第十五講 美術的社會化途徑(泛美術因子與環(huán)境藝術) 第十六講 西方美術的自律性與實驗性 第十七講 包豪斯與工業(yè)設計 第十八講 西方美術的科學與理性精神 第十九講 文化落差與現(xiàn)代化的挑戰(zhàn) 第二十講 美術與社會發(fā)展的同步反饋機制 第二十一講 中國美術的人文精神 第二十二講 中國美術社會化的若干思考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講美術的藝術屬性和社會屬性 在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大約要算美術活動最為廣泛、最為普及了。人類從用木、石、骨等物制造工具開始,美術就作為一種精神思考融入了物質之中。馬克思正確地指出:“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對象世界……誠然,動物也生產,它也為自己營造巢穴和住所,如蜜蜂、海貍、螞蟻等。但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的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它的肉體相聯(lián)系,而人則自由地對待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薄巴ㄟ^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xiàn)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xiàn)實?!瞬粌H像在意識中那樣理智地復現(xiàn)自己,而且能動地、現(xiàn)實地復現(xiàn)自己,從而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顯而易見,人類從一開始創(chuàng)造工具起,就出現(xiàn)了兩種觀念,馬克思稱之為“目的有用性”。一種為特定的目的而創(chuàng)作,如捕殺野獸、割獸皮、刨地等;一種為造型需求,使一定的造型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使用性即實用,造型性即美觀。這兩種觀念也就是我們認為的美術的兩種特性,即美術的藝術屬性和美術的社會屬性。完全可以這樣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延續(xù)到今天,雖然日趨復雜,但這兩種屬性仍然在我們的生活與社會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兩種屬性合為一體的趨勢日益加強?! ∪祟惖母杏X是多樣的,但不可否認,在人類的所有感覺中,視覺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所謂美不美常常與視覺有關,所謂美術的藝術屬性,常是指“好看”與“不好看”。我們認為,只要進入人們視野中的一切,都是與美術的藝術屬性有著密切的關系。當代人們已經(jīng)將“美術”(Fine arts)一詞改為“視覺藝術”(Visual art)。毫無疑問,“美術,,的傳統(tǒng)意義也是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的,狹義的美術強調藝術屬性,廣義的美術強調社會屬性。但是不論狹義的與廣義的美術,只要與人發(fā)生關系,必然會通過視覺去感受它。據(jù)科學統(tǒng)計,一般成人從外界獲得的信息90%以上來自視覺,而且每只眼睛的視神經(jīng)纖維達到一百二十萬之多,不但在數(shù)量上超過聽、嗅、味、觸這些神經(jīng)纖維的總和,而且視覺過程的復雜性也大大超過了其他的感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