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地理論叢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錢穆  頁數(shù):35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錢賓四先生考論古代歷史地理長短論文之彙集。先生之考地,最先考楚辭地名,遠在民國十一年,尚在其始撰先秦儲子繫年前一年。及際陣成書,續(xù)為此業(yè),成鬧初地理考,時為民幗十九年。此後續(xù)有撰述。最後一種為史記地名考,則完成在二十九年。嗣後以國事日非,先生治學別有關注,於此一領域遂未再有專著。
一九八一。年,先生年八十七,乃將史記地名考以外各文彙編為本書;翌年七月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書籍目錄


古史地理論叢部甲
周初地理考
古三苗疆域考
【附】 饒宗頤「魏策吳起論三苗之居辨誤一附跋
楚辭地名考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那時的長江,在歷史上還占不到重要位置。自唐代天寶以后,中國史漸漸走上衰運,而長江流域卻漸漸見其重要。宋元明清四代的統(tǒng)一,任何方面不能比西漢盛唐,而五代十國以及金宋對峙,乃至黃巢、張獻忠、李自成等的混亂,也較之春秋戰(zhàn)國漢末紛爭以及南北朝抗衡時的氣象遠遜了??傊?,清代乾隆以下暫置不論,就乾隆以前的中國史看,上半部以黃河流域為中心,而后半部以長江流域為主腦,大體上卻是黃河流域代表的文化還超在長江流域所代表的文化之上;這只稍一思考,就可了然。何以忽然說黃河是中國之害呢?原來黃河為害中國之信念,亦恰起于中唐天實之后,經宋元明清歷代之相傳而其說益堅。那時黃河流域的文化,逐漸衰頹,中國人的智慧力量,已是不再能運用黃河了,而才說黃河為中國之害。依照最近事況,長江流域的文化,日趨倒退墮落之境,中國人的智慧力量,又漸漸地表示不能再運用長江了。若循此下去,老還是筑堤搶險,拼命效法共王伯鯀的故智,來防御長江之水害,恐怕在不久將來,便會再有一個長江為害中國之新信念,深印在我們不長進的中國人腦裹。就現(xiàn)狀言之,自然黃河格外見得討厭可怕,好像不當與長江相提并論。但就歷史看,只要承認大陸民族之文化進展——尤其是農業(yè)社會之文化——脫離不開河流之幫助,則中國民族唐以前的文化,實在是多多利用了黃河,而很少利用到長江。易辭言之,即是古黃河之有助于中國文化之進展者,實遠在長江之上。我從未研究過水利工程,對近代黃河為害情形,不能詳說。然就歷史上經過,大略道我所見,亦可為近年來國人深信黃河為害者作一參考。

編輯推薦

《古史地理論叢(新校本)》是錢穆先生全集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史地理論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九州出版的錢穆先生全集很好,為目前大陸最好的版本,比三聯(lián)出版的要好的多,也補充了不少內容。三聯(lián)的刪節(jié)太多。
  •   錢穆的學問,看看絕對有收獲的
  •   書很好。只是運送包裝很差。
  •   有示意圖有圖片很贊
  •   價格方面貴了?!豆攀返乩碚搮病酚腥?lián)書店的簡體本和華夏出版社的繁體本。后者排版稀松,有浪費紙張之嫌,因為是繁體,便將書價提升一倍。內容方面,錢穆先生的考證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其根據(jù)上古典籍的記錄考察,主張將古地名實際范圍聚焦在中原一帶,認為古代地名變遷是沿用了原名而產生重名,很有創(chuàng)見。比如先秦的南岳衡山是今南陽的雉衡山。屈原時代的瀟湘也并非湖南,而是南陽地區(qū)。黃帝問道廣成子的昆侖山,并非遙遠的甘肅平涼,而是河南禹州。這些考論都有理有據(jù)。原書300多頁雖不多,但很精。此書印刷精良,就是紙張?zhí)瘢?00多頁的書拿起來像本字典。
  •   配合其他書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