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郭迎 等主編 頁數(shù):197
前言
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的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國民經(jīng)濟與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日益改變著傳統(tǒng)的人類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實現(xiàn)大眾化后,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會面向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第一線,為行業(yè)、企業(yè)培養(yǎng)各級各類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了大力推廣計算機應用技術,更好地適應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跨躍式發(fā)展,滿足我國高等院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符合社會對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各類要求,我們成立了“21世紀高等院校規(guī)劃教材編委會”,在明確了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的框架下,組織編寫了本套“21世紀高等院校規(guī)劃教材”。眾所周知,教材建設作為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柱及基礎,作為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在當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探索和建設適應新世紀我國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需要的配套教材已經(jīng)成為當前我國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工作面臨的緊迫任務。因此,編委會經(jīng)過大量的前期調(diào)研和策劃,在廣泛了解各高等院校的教學現(xiàn)狀、市場需求,探討課程設置、研究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組織一批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學術帶頭人、科研人員和主要從事該課程教學的骨干教師編寫出一批有特色、適用性強的計算機類公共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yè)及應用技術課的教材以及相應的教學輔導書,以滿足目前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本套教材消化和吸收了多年來已有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緊密結合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實際需要,努力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教材編寫采用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滾動立項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啟動編寫計劃,編寫大綱的確定以及教材風格的定位均經(jīng)過編委會多次認真討論,以確保該套教材的高質量和實用性。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以Fedora Core Linux為基礎的實際操作應用指南,它是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的配套教材,對Linux系統(tǒng)的應用技術做了全面的實訓,主要包括Linux桌面應用、文件系統(tǒng)管理、用戶管理、進程管理、網(wǎng)絡管理、安全管理等實用操作知識,為Linux的初學者能夠快速入門提供了保證。每章都是一個大實訓項目,分成若干個子任務,安排了詳細的實驗內(nèi)容,使讀者能夠邊學邊用,更快地提高使用Linux的實際操作水平。 本書以實際操作對象為實例,內(nèi)容豐富、講解清晰,幾乎覆蓋教程所有的內(nèi)容,因為是分步進行的,有助于初學者理解、把握問題的精髓,提高對應用操作框架的整體認識,為讀者掌握操作技能提供經(jīng)典典范。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含高職)電子類、計算機類、信息類等專業(yè)的Linux課程實訓教材,也可作為廣大Linux用戶、系統(tǒng)管理員和Linux系統(tǒng)自學者的參考書或培訓教材,還可供希望轉入嵌入式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1章 Linux的安裝與配置 1.1 任務1 在本地計算機上安裝Fedora Core Linux單操作系統(tǒng) 1.1.1 做好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1.2 安裝Fedora Core Linux 1.2 任務2 在本地計算機Windows上安裝VMware 1.2.1 準備好軟件資源 1.2.2 安裝VMware Workstation 1.2.3 在虛擬機上安裝Linux 1.2.4 在虛擬機上安裝VMware Tools 1.3 本章小結第2章 文件與目錄的操作 2.1 任務1 熟悉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文件和目錄結構 2.1.1 識別文件類型 2.1.2 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目錄結構 2.2 任務2 創(chuàng)建文件 2.2.1 使用touch命令 2.2.2 使用vi編輯器 2.3 任務3 文件操作 2.3.1 復制文件 2.3.2 移動文件 2.3.3 刪除文件 2.3.4 其他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 2.4 任務4 目錄的操作 2.4.1 建立子目錄命令mkdir 2.4.2 拷貝目錄命令cp 2.4.3 刪除子目錄命令rmdir 2.4.4 其他常用的目錄操作命令 2.5 本章小結第3章 桌面應用 3.1 任務1 使用GNOME面板 3.1.1 由主菜單啟動GIMP程序 3.1.2 查找MP3文件 3.1.3 使用面板上的啟動器 3.1.4 切換工作區(qū) 3.1.5 在面板上添加GIMP啟動器 3.1.6 自動隱藏配置面板 3.2 任務2 文件管理器Nautils 3.2.1 啟動Nautils 3.2.2 新建目錄 3.2.3 復制、移動、刪除文件和目錄 3.3 任務3 使用OpenOffice.org辦公軟件 3.3.1 使用Writer編輯光盤中的doc文檔 3.3.2 使用Calc編輯xls文檔 3.3.3 使用Impress編輯U盤中的ppt文檔 3.3.4 將doc文檔生成PDF文檔 3.3.5 設置和使用本地打印機 3.4 本章小結第4章 文件系統(tǒng)管理 4.1 任務1 了解Linux文件系統(tǒng) 4.1.1 了解文件系統(tǒng)類型 4.1.2 觀察Linux目錄結構 4.2 任務2 Linux系統(tǒng)中對硬盤的操作 4.2.1 物理安裝硬盤 4.2.2 對硬盤進行分區(qū) 4.2.3 創(chuàng)建文件系統(tǒng) 4.2.4 建立掛載點 4.2.5 修改/etc/fstab文件 4.3 任務3 安裝和卸載Linux文件系統(tǒng) 4.3.1 安裝Linux文件系統(tǒng) 4.3.2 確認安裝的Linux文件系統(tǒng)類型 4.3.3 卸載文件系統(tǒng) 4.4 任務4 控制文件和目錄的存取權限 4.4.1 準備知識 4.4.2 修改并查看文件的屬性及權限 4.5 本章小結第5章 用戶管理 5.1 任務1 用戶和用戶組的配置管理 5.1.1 與用戶管理相關的文件 5.1.2 使用adduser增加用戶 5.1.3 用戶的刪除與禁用 5.1.4 設置用戶屬性 5.1.5 管理用戶組 5.2 任務2 配置磁盤配額 5.2.1 啟用磁盤配額 5.2.2 對用戶指定磁盤配額 5.2.3 對用戶組指定磁盤配額 5.2.4 修改過渡期 5.2.5 其他磁盤配額命令 5.3 本章小結第6章 進程管理 6.1 任務1 監(jiān)視進程 6.1.1 了解進程的組成和生命周期 6.1.2 ps——監(jiān)視進程 6.1.3 top——更好的監(jiān)視進程 6.2 任務2 啟動進程 6.2.1 手工啟動 6.2.2 調(diào)度啟動 6.3 任務3 進程間通信 6.3.1 kill命令 6.3.2 trap命令 6.3.3 通信實例 6.4 任務4 改變進程優(yōu)先級nice和renice 6.5 本章小結第7章 網(wǎng)絡管理 7.1 網(wǎng)絡管理基礎知識 7.1.1 TCP/IP網(wǎng)絡 7.1.2 端口和IP地址 7.1.3 路由 7.2 任務1 配置網(wǎng)絡 7.2.1 配置網(wǎng)絡 7.2.2 配置靜態(tài)路由 7.2.3 配置DNS 7.3 任務2 網(wǎng)絡故障的檢測與調(diào)試 7.3.1 定位故障 7.3.2 操作步驟 7.4 任務3 安裝Web服務器 7.4.1 Web服務器簡介 7.4.2 Apache的特性 7.4.3 Apache的配置 7.5 虛擬機上Linux與Windows的通信 7.6 本章小結第8章 Shell編程 8.1 任務1 Shell原理初探 8.1.1 Shell的基本工作原理 8.1.2 了解Shell的使用情況 8.2 任務2 Shell變量的操作 8.2.1 Shell變量的定義與分類 8.2.2 本地變量 8.2.3 環(huán)境變量 8.2.4 特殊變量 8.2.5 位置變量參數(shù) 8.3 任務3 創(chuàng)建和執(zhí)行Shell腳本 8.3.1 創(chuàng)建Shell腳本 8.3.2 執(zhí)行Shell腳本 8.3.3 條件測試 8.3.4 控制流結構 8.3.5 向腳本傳遞參數(shù) 8.4 任務4 Shell腳本練習 8.5 本章小結第9章 安全管理 9.1 任務1 控制對服務的訪問 9.1.1 使用服務配置工具啟動iptables防火墻服務 9.1.2 使用ntsysv應用程序配置httpd萬維網(wǎng)服務——停止自動啟動 9.1.3 使用chkconfig服務配置工具改變named域名服務器的運行級別 9.1.4 各種服務配置工具 9.2 任務2 控制系統(tǒng)運行級別 9.2.1 修改默認的運行級別 9.2.2 立即改變運行級別 9.2.3 Red Hat Linux的運行級別 9.3 任務3 收集系統(tǒng)進程信息 9.3.1 收集系統(tǒng)進程信息 9.3.2 更多查看進程的方法 9.3.3 收集內(nèi)存信息 9.3.4 收集文件系統(tǒng)信息 9.3.5 收集硬件信息 9.4 任務4 構建包過濾防火墻 9.4.1 創(chuàng)建防火墻腳本文件 9.4.2 設置防火墻腳本文件為可執(zhí)行 9.4.3 啟動防火墻并設置自動運行 9.4.4 iptables常用命令 9.5 本章小結第10章 構建嵌入式Linux開發(fā)環(huán)境 10.1 任務1 Linux用戶的登錄環(huán)境 10.1.1 ete/profile文件 10.1.2 運行級別腳本 10.2 任務2 Linux內(nèi)核的操作 10.2.1 了解Linux內(nèi)核源碼 10.2.2 內(nèi)核機制 10.2.3 內(nèi)核模塊的裝入與卸載 10.3 任務3 Linux I/O端口編程 10.3.1 如何在C語言下使用I/O端口 10.3.2 硬件中斷與DMA存取 10.3.3 延遲時間 10.4 任務4 嵌入式Linux開發(fā) 10.4.1 構造嵌入式Linux前先要了解的幾個關鍵問題 10.4.2 嵌入式Linux開發(fā)環(huán)境 10.4.3 開發(fā)嵌入式Linux的步驟 10.5 本章小結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如何引導當一個微處理器第一次啟動時,它開始在預先設置的地址上執(zhí)行指令。通常在那里有一些只讀內(nèi)存,包括初始化或引導代碼。在PC上,這就是BIOS,它執(zhí)行了一些低水平的CPU初始化和其他硬件的配置。BIOS繼續(xù)辨認哪個磁盤里有操作系統(tǒng),把操作系統(tǒng)復制到RAM并且轉向它。實際上,這非常復雜,但對我們的目標來說也非常重要。在PC上運行的Linux依靠PC的BIOS來提供這些配置和OS加載功能。在一個嵌入式系統(tǒng)里經(jīng)常沒有這種BIOS。這樣就要提供同等的啟動代碼。幸運的是,嵌入式系統(tǒng)并不需要PCBIOS引導程序那樣的靈活性,因為它通常只需要處理一個硬件的配置。這個代碼更簡單也更枯燥。它只是一個指令清單,將固定的數(shù)字塞到硬件寄存器中去。然而,這是關鍵的代碼,因為這些數(shù)值要與你的硬件相符而且要按照特定的順序進行。所以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個最小的通電自檢模塊可以檢查內(nèi)存的正常運行、讓LED閃爍,并且驅動其他必須的硬件以使主Linux OS啟動和運行。這些啟動代碼完全根據(jù)硬件決定,不可隨意移動。不過,許多系統(tǒng)都有為核心微處理器和內(nèi)存所定制的菜單式硬件設計。典型的是,芯片制造商有一個樣本主板,可以用來作為設計的參考——或多或少與新設計相同。通常這些菜單式設計的啟動代碼是可以獲得的,它可以根據(jù)用戶的需要輕易地修改。在少數(shù)情況下,啟動代碼需要重新編寫。為了測試這些代碼,可以使用一個包含“模擬內(nèi)存”的電路內(nèi)置模擬器,它可以代替目標內(nèi)存。然后把代碼裝到模擬器上并通過模擬器調(diào)試。如果這樣不行,可以跳過這一步,但這樣就要一個更長的調(diào)試周期。這個代碼最終要在較為穩(wěn)定的內(nèi)存上運行,通常是Flash或EPROM芯片。接下來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將代碼放在芯片上。具體怎么做要根據(jù)“目標”硬件和工具來定。一種流行的方法是把Flash或EPROM片插入EPROM或Flash燒制器。這將把用戶的程序“燒”(存)入芯片。然后,把芯片插入用戶的目標板的插座,打開電源。這個方法需要板上配有插座,但有些設備是不能配插座的。另一個方法是通過一個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聯(lián)合測試行動小組)界面,它是一種國際標準測試協(xié)議(IEEE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內(nèi)部測試。一些芯片有JTAG界面可以用來對芯片進行編程。這是最方便的方法。芯片可以永遠被焊在主板上,一個小電纜從板上的JTAG連接器(通常是一個PC片),連到JTAG界面。下面是PC運行JTAG界面所需的一些慣用程序。這個設備還可以用來小量生產(chǎn)。
編輯推薦
《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實驗指導與實訓》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