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朝東,王金元 著  頁數(shù):245  字數(shù):19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學相長,溫故知新:教育關乎一個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吨杏埂吩疲翰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荀子曰:學以變化氣質。韓愈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育絕不僅僅是職業(yè)教育,亦不僅僅是知識之傳授與學理之傳承,因為任何知識之傳授和學理之傳承均會對受眾造成新的蒙蔽。不斷解學理之弊、啟知識之蒙,據(jù)此而成為教育本身之使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代教育使命乃在于人文精神之培育、公民人格之建構。一個前瞻性時代的教育觀,必同時具備信仰、德性和理性三要素,由此方得以塑造一個以信仰、道德、法律為基本構成要素的公民社會。

作者簡介

  李朝東,1962年7月生,博士,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法學院院長,甘肅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后。西北師大學術學位教學委員會委員。曾在北大、武大進修并研究外國哲學。出版《形而上學的現(xiàn)代困境》等論著,在《哲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六十余篇?! ⊥踅鹪?,1964年11月生,西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哲學系副主任,主編、參編著作多部,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書籍目錄

導論  一  人格的意蘊與教育的啟蒙使命  二  教育啟蒙與人格建構的歷史考察  三  教育啟蒙的時代困境及其批判  四  教育啟蒙及其理念的反思與公民人格的展開第一章  教育的啟蒙使命  一  教育:人共同行走的必由通道  二  教育啟蒙:敢于明智與理性自由  三  理性的變異:啟蒙的辯證法  四  教育啟蒙與個人真實性第二章  知識論:實證主義教育觀批判  一  西方知識論傳統(tǒng)與教育理念的演變  二  實證主義知識論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  三  現(xiàn)代教育的實證經驗理性基礎第三章  美德論:教育與道德價值  一  道德教育的人性論基礎  二  科學求真與倫理求善  三  德性是道德教化的基礎  四  道德教育的歷史旨趣  五  人是道德教化的終極目的第四章  信仰論:教育與理想信仰  一  真理(知識)與意義(信仰)的分離  二  教育的實用化與理想信仰的失落  三  信仰教育與責任承擔第五章  教育與公民人格建構  一  現(xiàn)代公民社會的精神品格  二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信仰、德性和知識的公民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教育的啟蒙使命  本書的研究論域屬于教育哲學的范疇。教育學的部門學科關心此時此刻的教育安排是否合理并為之提供理論上的論證;教育哲學則探索教育是什么,并通過對研究者所確定的特定關系的分析和歷史考察試圖回答教育應該是什么。①教育的部門學科注重對關涉教育的各種現(xiàn)象及其本質的經驗闡明,而教育哲學則具有明顯的先驗反思性質。  二教育:人共同行走的必由通道  孟子曾經說過: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來說,人之異于禽獸在于人有思想。人的思想活動存在于人類的一切行為里,從有人類起,教育就作為一種特殊現(xiàn)象存在于人類社會的活動中。但是,就教育學而言,人類的教育活動和教育現(xiàn)象首先表達在關于教育目的、手段和方法等各種由情緒和表象構成的知識中,而教育哲學則是對這些教育活動和現(xiàn)象以及各種由情緒和表象構成的教育知識進行理論反思。反思一詞在德文中是Nachdenken,它是由Nach(在……之后)與denken(思想、思考)復合而成,直譯為“后思”,黑格爾認為,Nach—denken意即對于具有為思維所決定所浸透的情緒和表象加以思想。黑格爾指出:“有限的東西、內在的和外部的現(xiàn)實被人們用經驗加以把握,并且通過理智提升到了普遍性?!雹倬褪钦f,一般原理性是對經驗特殊性的理論反思和提升。他在論述哲學與其他具體事物和經驗知識的關系時認為,哲學是對具體事物和經驗知識的“后思”。同樣的道理,教育哲學作為教育學科中的“哲學”,其任務就是對于還浸透于各種情緒和表象中關于教育的知識或意識形態(tài)加以后思(Nachdenken)所產生的思想理論和科學體系。沒有這些在歷史上教育活動過程中積累和形成的、浸透在情緒和表象中的關于教育的經驗知識材料,就不可能對之進行教育哲學的后思或反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不得不讀,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