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經濟學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汪洪濤  頁數:221  
Tag標簽:無  

前言

  新制度主義的重新崛起和在中國的傳播,已越來越引起國內理論界的興趣和重視。在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新古典理論及其衍生學派的學說不能完滿地解釋中國市場化取向改革中的問題,新興工業(yè)化國家與地區(qū)的成功模式和經驗也不適用于中國這樣的大國改革,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路徑選擇與定位必須充分考慮并扎基于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習俗、政治等制度性因素的決定性作用。把制度研究作為考察中國社會實現(xiàn)其趕超型、跨越式發(fā)展戰(zhàn)略的落腳點是比較合理的,也是一項有意義的嘗試?! ≡谶^去的十幾年里,中國的經濟學理論界興起了對制度研究的浪潮,認為制度在社會整體進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在經濟學說史上,早就有人對制度進行了專門研究,并將其貫穿于經濟思想史始終,這就是制度主義學派。按照其分析的層次和分析的環(huán)境以及時間的順序,制度學派可大致分為老制度主義(The Old Institutionalism)和新制度主義(The New Institutionalism)兩大門派。  老制度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斯坦?凡勃倫、維斯雷?米契爾、約翰?R?康芒斯以及克萊倫斯?阿里斯等人。這些人的關于制度及其性質的論述在學說史上還被稱為美國制度主義。

內容概要

  本書是以中國現(xiàn)代社會轉型為考察對象的制度經濟學著作,自2003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已經印刷了三次。這次出版的第二版,作者從制度的性質及內涵入手,系統(tǒng)地闡述了制度和制度的供求、制度中的程序公平、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制度變遷與現(xiàn)代化進程、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chuàng)新工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制度變遷與國企改革、制度變遷與新農村建設等內容。     本書基于本土化、系統(tǒng)化、通俗化的原則,緊緊圍繞中國改革的實際和具體案例,利用西方制度經濟學這一理論工具,著重分析了社會心理對制度變遷的影響以及兩者間的共生互動關系,對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要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政府創(chuàng)新工程與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穎的觀點,對國有企業(yè)改革的路徑突破進行了創(chuàng)建性的論述,對中國實現(xiàn)趕超型、大跨越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本書對于高等院校相關院系的學生、政府部門、企業(yè)管理層相關人員學習和了解中國宏觀經濟改革大有裨益,特別對公共管理碩士(MPA)課程的學生具有重要的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汪洪濤 經濟學博士,同濟大學法政學院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兼任上海制度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在《學術月刊》、《社會科學》、《上海經濟研究》和《改革與戰(zhàn)略》及《人民日報》發(fā)表論文與文章100余篇。已出版著作《房地產經濟論:房地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 第一節(jié) 制度主義學派定義中的制度   一、老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   二、制度的定義 第二節(jié) 制度的性質   一、制度的性質和作用   二、制度的結構 第三節(jié) 影響制度供求的因素   一、影響制度供給的因素   二、影響制度需求的因素   本章概要第二章 制度中的程序公平 第一節(jié) 程序不公導致的損失分析   一、程序公平問題的出現(xiàn)   二、程序不公對社會福利影響的數學模型   三、建立在模型基礎之上的程序不公平的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jié) 程序公平與社會選擇的規(guī)則   一、社會公共選擇的原由   二、社會公共選擇的規(guī)則選擇   三、最優(yōu)的社會選擇 第三節(jié) 程序公平中的規(guī)則與程序選擇   一、社會選擇中的周期多數現(xiàn)象   二、決策規(guī)則與程序的價值   三、正確選擇秩序政策與過程政策以達成程序公平 第四節(jié) 程序公平與社會和諧   一、制度中的程序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   二、程序公平的內在品質是提高弱勢群體享受社會基本權益的能力   三、徹底扭轉泛市場化傾向是構建和諧社會程序公平品質的基本前提   本章概要   附錄一第三章 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 第一節(jié) 制度變遷中的成本解釋   一、新古典成本理論的解釋   二、新制度主義的交易成本解釋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中的總體成本變動分析   一、原有制度成本與新制度成本的差額分析   二、制度轉換前后的摩擦成本分析   三、新制度生成后的機會成本分析 第三節(jié) 制度變遷與成本轉移   一、制度變遷條件下發(fā)生的成本的性質   二、新制度設立后尚未完全成熟時的成本變性及約束   本章概要第四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 第一節(jié) 制度變遷的性質   一、制度變遷的含義與特征   二、帕累托改進過程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一、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   二、制度變遷的漸進過程 第三節(jié) 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一、制度變遷的目的   二、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本章概要第五章 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 第一節(jié) 中國制度變遷進程中的社會心理分析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心理與西方的比較   二、社會文化心理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三、當前中國社會心理的特征分析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體制內生的社會心理模式對制度變遷的影響   一、傳統(tǒng)體制內生的社會心理與文化和制度創(chuàng)新目標的沖突   二、市場經濟內生的社會心理對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社會心理與制度變遷的共生互動關系   一、社會經濟的調節(jié) 要能發(fā)揮積極的效應必須注重心理分析   二、20世紀以來非合作博弈理論的發(fā)展是以經濟主體的心理分析為基礎的   三、制度變遷目標的選擇和確定是社會各群體博弈的結果   本章概要第六章 制度變遷與現(xiàn)代化進程 第一節(jié) 中國的現(xiàn)代化與西方化   一、關于現(xiàn)代化與西方化的認識   二、現(xiàn)代化的多方面構成因素的性質 第二節(jié) 中國實施現(xiàn)代化過程中要件的確立   一、經濟市場化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基礎性前提   二、制度創(chuàng)新是有效推進市場化與現(xiàn)代化進程的保障 第三節(jié) 制度是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根本性動因   一、制度創(chuàng)新是科技進步的基礎性前提   二、要正確認識制度及制度創(chuàng)新的內涵   本章概要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第七章 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chuàng)新工程 第一節(jié) 中國政府的過程分析   一、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分析   二、當代中國政府過程的特點分析 第二節(jié) 中國政府過程中的傳統(tǒng)體制偏好與改進   一、傳統(tǒng)體制偏好是中國政府治理結構中政策性文件偏好的根源   二、在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個人權益是改進傳統(tǒng)體制偏好的基礎   三、培養(yǎng)和造就生產性干部隊伍是改進中國傳統(tǒng)體制偏好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jié) 制度創(chuàng)新與政府角色的定位   一、政府不是萬能的   二、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三、聽證會制度是彌補政府知識缺陷的合理選擇   四、發(fā)育良好的中介組織是解放政府的有效保證   本章概要第八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制度選擇   一、構建公眾自主型社會是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科學合理的制度設計是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根本保證   三、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前提條件 第二節(jié) 制度轉軌的路徑選擇及其績效分析   一、兩種不同改革方式的目標與路徑分析   二、可供選擇的路徑及其收益分析   三、兩種不同改革模式出現(xiàn)巨大績效差異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三節(jié) 政府在國民經濟中的職能及其影響   一、轉型期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二、轉型期政府與企業(yè)的關系及其影響   三、轉型期政府主導下的金融體制特征   四、政府職能的實現(xiàn)機制   五、政府職能實現(xiàn)的效率分析   六、現(xiàn)階段中國政府職能的定位   本章概要   附錄一第九章 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 第一節(jié) 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體系   一、政府政策的過程和性質   二、政府政策的主體   三、政府政策的對象 第二節(jié) 政府政策的原則   一、穩(wěn)定的秩序   二、政府政策確立中的基本原則   三、政府政策確立中的輔助原則 第三節(jié) 政府經濟管制政策改革的思路   一、政府經濟管制政策改革的客觀必然性與必要性   二、政府管制體制與政策創(chuàng)新的思路   本章概要第十章 制度變遷與國企改革 第一節(jié) 國企改革的路徑演變   一、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五個階段   二、國企改革實施路徑突破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國企改革中的資產流動與流失   一、資產流轉順暢的關鍵作用   二、MBO與資產流失   三、正確看待產權流動與資產流失之間的差異 第三節(jié) 國企改革與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   一、正確認識法人財產權和法人代表財產權之間的差異   二、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應該是資本的社會化   本章概要第十一章 制度變遷與新農村建設 第一節(jié) “三農”問題與新農村建設   一、問題的提出   二、我國“三農”問題產生的原因   三、以新農村建設來解決“三農”問題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與農業(yè)生產組織方式的創(chuàng)新   一、新農村建設要以生產組織方式的創(chuàng)新來提高農業(yè)生產的績效   二、創(chuàng)新農業(yè)生產組織方式要切忌傳統(tǒng)集體經濟模式的翻版和行政化傾向   三、新農村建設要以發(fā)展統(tǒng)分結合的集體層經營和多樣化模式的合作經濟來取得實效   四、政府要對新農村建設中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第三節(jié)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現(xiàn)行農村土地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依據及其缺陷與現(xiàn)實特征   二、關于農村土地制度的幾種代表性改革思路的評析   三、以國有化為基礎創(chuàng)新農地制度來完善家庭承包責任制本章概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  中國初步改革是以政府放松管制為特征的,這一特征使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在此改革思路下,政府承認了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從而為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拓展了道路??偨Y1978年以來的改革路徑,我們發(fā)現(xiàn),制度的變遷是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改革所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的主要癥結也還是如何處理調整中的制度中存在著的問題與特征,如何解決阻滯改革深化的制度困境,首先必須明晰制度的基本內涵、制度自運行過程的特征及要求。新老制度主義的研究對于我們正確理解制度及其內涵是大有助益的。  第一節(jié) 制度主義學派定義中的制度  一、老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  制度是人類社會賴以形成秩序的保障,社會需要穩(wěn)定,就必須形成一定的組織,并在組織的規(guī)制下,以一定的、為絕大多數成員認可的方式或規(guī)則進行各種層面的交流與交換。在經濟學說史上,對制度進行專門研究并將其貫穿于經濟思想史始終的是制度主義學派。按照其分析的層次和分析的環(huán)境以及時間的順序,制度學派可大致分為老制度主義(The Old Institutionalism)和新制度主義(The New Institutionalism)兩大門派?! 「鶕R爾科姆?盧瑟福在《經濟學中的制度:老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一書中的歸納與研究,老制度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斯坦·凡勃倫、維斯雷·米契爾、約翰·R·康芒斯以及克萊倫斯·阿里斯等人。這些人的關于制度及其性質的論述在學說史上還被稱為美國制度主義。在其內部,有兩個具有重大理論意義的研究綱領。第一個綱領主要是由凡勃倫提出,并由克萊倫斯·阿里斯進行了發(fā)展與修正。該綱領集中考察了新技術對制度安排的影響,考察既定社會慣例和既得利益者阻礙這種變遷的方式。他們的研究往往是與強調大公司政治經濟權力的現(xiàn)代經濟結構觀念結合在一起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制度經濟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