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哈爾濱 作者:周華文 頁數(shù):278
Tag標簽:無
前言
背經叛道,在一個有歷史、有傳統(tǒng)的國度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非議古人,非議經典,稍有不慎,就會貽笑大方?! ≈袊莻€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有經典的疆域??梢哉f,曾經因為我們的歷史與經典過于豐富,以至于我們的民族過于沉重。但到了今天,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與文化最為匱乏的,恰恰是歷史感與經典文化。 我們看了幾本歷史故事與演義,就自以為懂得了歷史,將我們的歷史變成了通俗小說與影視劇本。我們在課本里吟誦了幾首古詩詞,便以為通達了古人的性情,把我們祖宗的臉譜畫得輕佻而膚淺?! ∫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一直以來是道德的楷模。不知何時,翻案風興起,從他不出子午谷,說他不會打仗;以他不用魏延,說他嫉賢妒能;以他貶斥李嚴,說他爭權奪利;以他大權在握,說他欺凌后主;更有甚者,不救關羽,不阻東征,這些事情,都被說成是諸葛亮的無能和罪狀,連著名的《隆中對》也被說成是當時很流行很普通的觀點。假如這些都能翻過來,諸葛亮就成了一個無能無量不忠不義且謀朝篡位但又未遂的野心家?! ∪绱朔?,自然可笑至極。所以,《非議古人》的作者,雖不是名流大家,倒也不敢隨便地寫翻案文章,來吸引讀者朋友們的眼球。 《非議古人》期待的、要展現(xiàn)給讀者朋友們的,只是一個新的視角,對歷史人物一種新的解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倘若《非議古人》能夠仁中見智,智中取仁,又何嘗不可?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聚斂民財,殘害臣民,執(zhí)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趙盾只好逃亡。當逃到晉國邊境時,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于是趙盾返回繼續(xù)執(zhí)政。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壁w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說:“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董狐直筆的故事,實際上向我們傳達了一個很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對歷史的解讀,一定要在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在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中,理清脈絡,找出歷史的真相?! 】磫栴}不能只從一個角度來審視,橫看成嶺側成峰,歷史總是未必同。
內容概要
我們能否了解古人的心境與思想?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古人? 事實上,古人雖然與我們有或長或短的歷史距離,但他們的人生離我們并不遙遠。他們首先是“凡人”,其次才是“古人”,所以我們可以用常人的心理去分析古人的思想,將他們人生經歷中的細節(jié)作為與他們溝通的橋梁,在理解、品味的基礎上評價他們的成敗與得失?! “貤钕壬f,中國的歷史最久,中國的歷史書冊最多,可是中國人對歷史也最懵懂!“非議”古人講述的不再是遙遠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實的和接近現(xiàn)代人語言環(huán)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為人重視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視的特點,是我們發(fā)現(xiàn)和再現(xiàn)古人真實履歷的一種嘗試,同時也就是探索歷史與人生的一個入口。
書籍目錄
亂世恩仇從頭說同室操戈的隱情——非議鬼谷子門生做大事的大俗人——非議管仲忠臣做到底就是叛臣——非議伍子胥被無限夸大的“紙上談兵”——非議趙括國民表率,“國家敵人”——非議屈原英雄時代的凡人開拓者的“狼性”——非議秦始皇鴻門宴上的“小聰明”——非議項羽重蒼生而輕榮辱——非議韓信當?shù)弁鯙榍樗鶄亲h漢武帝裙帶未必不去病——非議霍去病牢騷淘盡英雄選錯了用武之地——非議諸葛亮要傲氣不要腦袋——非議關羽失德者死于非命——非議三國眾生相盛世主角的破綻共生的暴君與圣主——非議楊廣、李世民上位不止靠智慧——非議武則天無過錯的“昏君”——非議唐玄宗立場才是“硬道理”走出土木堡——非議明英宗無為而治的藝術——非議萬歷帝大奸似忠——非議魏忠賢地位:人生的絆腳石忠奸不過是籌碼一非議吳三桂棄位謀國的攝政王——非議多爾袞功高震主的浪子——非議年羹堯關于古人共同點的三個話題也談對亡國之君的評價中國帝王恩愛夫妻排名紅顏禍水區(qū)別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同室操戈的隱情——非議鬼谷子門生: 同學關系,在人際關系體系當中,可以說是很重要很親近的一種關系,與此同時,同學關系,自同學時代起又存在一種自然的競爭關系,同學關系在成年后走到哪一步,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現(xiàn)象?! 髡f中的很多事情總是超凡脫俗的,比如說有關鬼谷子的記載:“其母食鬼示稻谷而有孕,三年后生子,形容古怪,眼放青光,故稱鬼谷子?!薄 ∮幸馑嫉氖?,鬼谷先生的四個徒弟孫臏和龐涓、蘇秦和張儀恰恰是兩對冤家,于是人們覺得,鬼谷子的徒弟太厲害,只有他們才有資格互為對手。鬼谷先生確實很厲害,這位“無鄉(xiāng)、里、族、姓、名、字”的大師“在云夢山與宋人墨翟一同采藥修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叭招窍缶?,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修真養(yǎng)性,服食導引,祛病延年,沖舉可俟”?! ∶l(fā)的手足之爭: 先說說孫臏和龐涓。孫臏是“孫武之后世子孫”,幼年時父母雙亡。叔父孫喬撫養(yǎng)其成人。大概是家學淵源,孫臏有志于行軍布陣,拜隱居的鬼谷子為師,“嘗與龐涓俱學兵法”。據(jù)說師兄弟感情融洽,還曾結為“八拜之交”。龐涓的性格比較浮躁,還沒有學成兵法便辭師出山,鬼谷子警告他:“不要欺人,如若做下欺人之事,到頭還被人欺?!薄?/pre>編輯推薦
或昏或明的君王、或忠或奸的臣子,展現(xiàn)出無數(shù)張面孔、無數(shù)種性格。伍子胥,背叛國家只為復仇;韓信,能忍受胯下之辱,亦能為天下安寧放棄稱帝;漢武帝,雖然擁有國家,卻難得世間真愛;唐玄宗,前半生英明,后半生亦不算平庸……古人的經歷和事跡是歷史中最鮮活的元素,但哪個也不與他人相同,區(qū)別議論實屬必要。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