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松風(fēng)寒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劉大澄  頁數(shù):18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我寫了幾篇漫談舊詩詞的文字后,想把它們匯編在一起并擬另外予以名稱,因此想起唐人劉長卿這首《聽彈琴》的詩: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 」耪{(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艺J(rèn)為“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眱删涞剐U切合我這幾篇抱殘守缺、未合時宜的文字。不過我略嫌這兩句說得太直接了,因此就把詩前面的兩句刪節(jié)合并,用了“泠泠松風(fēng)寒”五個字(松風(fēng)寒在此代表琴曲名)。但又恐讀者未明其由,特在多篇文字之前,為這首詩稍作介紹。  這首詩是唐人劉長卿的一首五言詩。除這篇之外,他還寫了幾篇給朋友的八首詩,其中的首篇《幽琴》:“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颮颮青絲上,靜聽松風(fēng)寒,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逼渲腥浜臀疑厦嫠摹堵爮椙佟吩娤嗤??!般鲢觥币袅?,是形容聲音的清越。在晉人羅含《湘中記》中有:“衡山有懸泉滴瀝巖間,聲泠泠如弦音?!庇謺x人陸機(jī)《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币虼艘话阍娭谐S勉鲢鰞勺謥硇稳菹乙?。至“松風(fēng)寒”,古琴曲中有《松入風(fēng)》的曲名,《樂府歌曲》把它列入于“琴曲歌辭”中。在《松入風(fēng)》歌題下注有“琴集”二字,并曰:“晉稽康所作也”。但在劉長卿這首詩中,雖當(dāng)做琴曲解,也可兼指松林中風(fēng)聲。至稽康(字叔夜)則是魏晉時期極有名的詩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本人亦善鼓琴,曾以善彈《廣陵散》一曲著名于世。另作有《琴賦》一長文,對琴之彈奏和表達(dá)情思有深切精細(xì)之分析。其結(jié)句:“情情琴德不可測兮,體清心遠(yuǎn)邈難極兮。良質(zhì)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眾藝兮。識音者希孰能珍兮,能盡雅琴唯至人兮?!庇肿饔兴难栽姡骸扒僭娮詷罚h(yuǎn)游可珍。舍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于人。長寄靈岳,怡志養(yǎng)神。”此外唐朝李白和宋朝蘇東坡都有一首描寫琴音的詩或詞:李白詩是《夜聽盧子順彈琴》“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fēng)調(diào),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碧K東坡詞是《減字木蘭花》:“神閑意定,萬籟收聲天地靜,玉指冰弦,未動宮商意已傳。悲風(fēng)流水,寫出寥寥千古意。歸去無眠,一夜余音在身邊?!迸c本詩同讀當(dāng)更有情趣?! ≡谖覈幕瘋鹘y(tǒng)中,琴是最被重視的樂器。所謂琴棋書畫,四者為早年所謂書香門第之家所必備。琴本身為一種撥弦樂器,亦稱七弦琴,俗稱古琴。周代就已有了,而定型于漢代。魏晉以降,其形制與現(xiàn)代所見大致相同。面板為桐木所制成(舊詩詞中即有以“桐”代琴者,如賀方回詞《六州歌頭》:“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底板則用梓木。琴面有弦七根,彈時左手按弦,右手彈弦,音域?qū)挾羯兓S富。在漢魏六朝時為伴奏相和歌主要樂器。由于長時期歷史發(fā)展而形成了獨特的演奏藝術(shù)。舊時樂曲賴琴保存者極為豐富;自南北朝以迄清末,琴曲譜集現(xiàn)存者據(jù)說有一百五十余種,代表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另一璀璨的成就?! ∵@首詩首二句系借景抒情,泠泠見琴聲之清越,靜聽指心靈之寧定。松風(fēng)為曲名,伴以林間松風(fēng)輕拂,寒意悄襲,則靜穆中帶有凄清之感(舊詩所指松風(fēng)多指傍晚山間所起之風(fēng)。王勃詩“日落山水靜,為君起風(fēng)聲”故有寒意。又李頎《琴歌》即以“霜寒萬樹風(fēng)入衣”形容琴聲),后二句“古調(diào)自愛”則有孤芳自賞之意。按,隋唐之際,“燕樂”(由域外傳來之聲調(diào)繁促的胡樂及漢人民間音樂之統(tǒng)稱,初起于邊城軍營。)盛行;各項樂器如琵琶(有龜茲琵琶、五弦、忽雷多種)、月琴、羯鼓等,新聲迭出。所謂“琵琶起舞換新聲”(王昌齡詩《從軍行》)及“遼東少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李頎詩《古意》),以滿足當(dāng)時宮廷宴飲,世俗娛樂之需。以致廟堂閶閭所奏,悉為聲音繁變之胡樂,(唯清商一部,尚屬華夏正聲),琴音反被視為“古調(diào)”了。唐時白居易就有一首《廢琴》詩:“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蓖硖圃娚R己更有《贈琴客》詩:“曾攜五老峰前過,幾向松間石上彈。此聲此間誰更愛,掀天羯鼓滿長安?!币蚨刂隆把怕晫嬑?,溺音騰沸”,猶今日爵士、搖滾音樂的流行與古典或藝術(shù)歌曲之和寡同一情形。至本詩作者劉長卿雖才思清敏,唯秉性剛直,兩遭遷謫,故仕途多舛,其詩常凄婉清切,而多羈人怨士之思,本詩古調(diào)自愛句,亦自有身世蹭蹬、懷才不遇之托意?! ∥覈自捨膶W(xué)之倡行,迄將百年,其于散文及小說部分,已完全取代文言文。至白話詩詞之創(chuàng)作,則成就還不算多,欲其普及化及求絕世佳作出現(xiàn)恐尚有待。早年寫白話詩之名詩人如宗白華,梁宗岱,聞一多,陳夢家,林庚等,未至晚年即已擱筆,改為從事古典文學(xué)之研究;至過去以寫白話文學(xué)作品為主之名作家,如郭沫若,朱自清,郁達(dá)夫,方東美諸人,其平日酬應(yīng)寫詩,仍依循傳統(tǒng)。或七言或五言,或律或絕,均多襲舊日成規(guī)。蓋小說重在敘事,散文偏于說理,文字僅為單純之工具,改變較易。而詩作則為抒寫心聲,創(chuàng)造意境,純屬個己性格之表現(xiàn)。沉吟鋪陳,須辭共體并。其傳達(dá)(制作)方式亦不能不受其所處社會習(xí)俗與民族特性之影響,一時改變不易。吾人今日對傳統(tǒng)詩詞之制作固無需刻意倡行或鼓勵,但亦無排斥之必要。

內(nèi)容概要

過去,人們普遍認(rèn)為讀詩可以“怡情養(yǎng)性”,家家大門上的門聯(lián)也多愛用“詩書傳家久,忠厚繼世長”這一類的聯(lián)語。顯見以往讀詩誦詞的被尊重,而且是蔚為風(fēng)氣的。近代人則生活繁忙,業(yè)余娛樂活動又多,“詩”在人們的生活中,似已漸漸失去它原有的地位了。雖是如此,但當(dāng)我們成天與聲、電、化、工為伍,在為賬務(wù)、公牘、計算機(jī)、機(jī)械攪得昏頭的今日,偶然接觸到一首舊日的好詩,仍不免使你有一種新鮮驚喜之感,仿佛一時又遠(yuǎn)離塵囂,重回到風(fēng)光明媚、溫暖親切的故鄉(xiāng),或是像發(fā)現(xiàn)一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置身其中忘懷一切。像“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像“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接觸這類詩句時,眼前所展現(xiàn)的清美意境,仍然使人一時悠然神往,忘卻一切煩惱,滌除一切厭倦。    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富有、最璀璨,也最珍貴的寶藏??v使在這已發(fā)展到被名為e時代或數(shù)字時代的年月,我們整日消磨在科技不斷發(fā)展,感官享受業(yè)已多彩多姿,但心靈生活還是不免時有偏枯抑壓之感的今日,如果仍能繼續(xù)保持舊時美好的傳統(tǒng),每日找出一點時間來,憩游于所愛的古人詩詞中,相信它不特可以調(diào)劑我們生活情趣,還可借以激發(fā)我們工作信心和生活意興,更有助于一個人面對自己未來的愿景,時時創(chuàng)締新境。

作者簡介

劉大澄,安徽人,1918年出生,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為資深寫作人。對日抗戰(zhàn)初期即投身為戰(zhàn)地記者,文章散見各大報。1942年起服務(wù)教界卅余年,閑時筆耕不輟,著有《中國文字淺說》《中國文化教材講義》《唐詩三百首欣賞》及《屈賦新讀》等書。

書籍目錄

序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代序)甲:讀詩說臆  樓前芳草接天涯  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錦瑟無端五十弦  春江花月夜  暗隨流水到天涯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暫借好詩消永夜  郴江幸自繞郴山  濁酒一杯家萬里  迢迢不斷如春水  自“即事敘景”看稼軒與白石詞  觀滄海與望岱岳  暗香與疏影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六朝如夢鳥空啼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人生幾度秋涼  詩人老去鶯鶯在  秋草獨尋人去后乙:雜感  腹有詩書氣自華  永遠(yuǎn)的詩人——屈原  青山遮不往,畢竟東流去  無可奈何花落去  落日山水好  棲棲世中事,歲月共相疏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章節(jié)摘錄

  樓前芳草接天涯  年青的時候,頗愛讀李清照寫的詞;老來興趣轉(zhuǎn)移,對李清照詞,大都少讀。只有她的一首《浣溪沙》和一首《如夢令》還時時想起。這里但講《浣溪沙》:  因為很短,有時我還能把它背出來。這首詞不著聲色,語句平淡,但在白描中卻含有不盡之意,表達(dá)了她的哀傷。尤其“樓前芳草接天涯”一句,詠讀起來,更令人低徊無已。因為高樓遠(yuǎn)眺,但見一片綠草芊綿,遙接天際,最易使人啟動遠(yuǎn)懷。所懷念的,也許只是天涯咫尺,也許山重水復(fù)。然而極目千里,看到的僅是殘陽草色,杳杳茫茫,反而益增傷痛,所以它的下旬緊接“勸君莫上最高梯”句。至過片的三句,則點明了目前已是春殘花謝的時節(jié),盛景難再,卻益顯見其無可奈何的心情?! 『瓦@首詞相似但另有含蓄的,是在李清照之前的范仲淹的一首《蘇幕遮詞》。它的上闋:“碧云天,紅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雖只單寫景色,但言簡意遠(yuǎn),隱約抒志,也饒人深思。這兩首詞,同樣是借登高遠(yuǎn)望,一則寫春懷,一則寫秋思;用詞均婉約自然,令人有同樣感受。只是可惜的,李清照那首詞,明人卓人月所編《古今詞統(tǒng)》認(rèn)為它實系周邦彥(清真)作品;《全宋詞》也把它編入周詞集中,未免使我有點失望,我寧愿相信它是李清照寫的,因為周邦彥用  詞重視工練,另有他的風(fēng)格;這首鬩卻清約平淡。何況《詩詞雜俎》《漱玉詞》《古今詞綜》《歷代詩余》均視為李易安所作;且謂此作神態(tài)非似清真?!傲直矶霹N”之思,清真亦無此懷抱。不過無論這首詞作者是誰,并不影響我對它的欣賞。此外,和李清照、范仲淹詞情相似的,還有姜白石《翠樓吟》詞中“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天涯情味”句,以及歐陽修的《踏莎行》詞中“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也頗深遠(yuǎn)有致,但對我來說,總覺得不如李范兩詞的語句平淺,寄意深刻。又辛棄疾(稼軒)在他的《摸魚兒》詞結(jié)句之“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被批為仿易安高樓句義,但嫌辭贅,遠(yuǎn)不及易安詞句之輕暢。本來中國詩詞向多重在點到為止,目的全在“寓意言外”。作者得之于心,讀者會之以意,詠味再三,彼此相契,才能充分發(fā)揮詩的功能?!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泠泠松風(fēng)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一直以為這本書是教科書似的文章,慢慢讀了后覺得,內(nèi)容很細(xì)膩,而且很秀氣,呵呵,都市賞文本來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所以書里的文字也不是很難懂,僅是缺少點色彩,如果再加上一點繪圖就更完美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