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梁文道 頁數(shù):27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我都知道了;這一切謊言與妄想,卑鄙與怯懦。它們就像顏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無數(shù)的場景和遭遇。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zhí)。 《我執(zhí)》一書所收文章,大多寫于2006年至2007年間。當時在香港一家財務不斷傳出問題的報刊上,出現(xiàn)了“秘學筆記”這個專欄,讓城中的文藝青年像染了毒癮一樣追看,每次談起那些語氣平靜的文章時我們都激動得語無倫次。那個專欄里呈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梁文道——一個理性睿智的公共人物,平時挾泰山而超北海的,原來內在也有諸種深沉的軟弱、難以排解的焦慮,諸種人際必有的摩擦原來也如藤蔓糾纏在他那看來水鏡鑒人的心靈里,長成一片過于深邃的陰霾。被切成豆腐塊專欄,但《我執(zhí)》有完整的敘事。一個看來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的人,在核心的愛情與家庭范疇上遭遇無法扭轉的挫敗,他經(jīng)歷千回百轉的等待與探問,在過程中檢視自身歷史與拷問內心,在絕望中懺悔,背負起自己的罪,然后走向宗教。梁文道做什么都這么有條不紊,總像一早便有計劃了然于胸。而他每次都會告訴你,他是一邊寫一邊想的,并無事先計劃,甚至“沒有你們想得那么多”。如此說來,他如果不是擁有能將未來往他的方向扭轉的意志力,就是擁有極強大的組織能力去言說事態(tài)和自我。
作者簡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開始撰寫藝評、文化及時事評論,并曾參與各種類型的文化及社會活動?,F(xiàn)職鳳凰衛(wèi)視評論員,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報》等中國內地、香港及馬來西亞十余份報刊雜志專欄作家。
書籍目錄
八月 一日 題解 二日 思念那不在這 三日 不可分類者 四日 禁欲 五日 真理 六日 樹猶如此 七日 解謎 八日 空洞 九日 真名 十日 情人之名 十一日 修辭 十二日 點歌 十三日 模式與個人 十四日 從圣詩到情歌 十五日 情歌的幻覺 十六日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十七日 新我 十八日 水底之城 十九日 同一條河 二十日 對不起什么 二十一日 不可饒恕 二十二日 不可能的寬恕 二十三日 無名之傷 二十四日 可怖之美 二十五日 白鯨 二十六日 瓶中信 二十七日 反芻 二十八日 謊言 二十九日 重逢 三十日 黑暗之心 三十一日 河口九月 二日 魂斷威尼斯 三日 暗戀 四日 暗戀的道德 五日 偷窺 六日 愛的理型 七日 視而不見 八日 扮演上帝 九日 沒有心的男人 十日 成就文學的方法 十一日 還債 十二日 他不是 十三日 借用 十四日 笑話 十五日 靜物 十六日 誘人的寂寞 十七日 有錢人的笑話 十八日 空房 十九日 搬出去 二十日 記憶術 二十一日 身體里的家 二十二日 逃逸 二十四日 真空 二十五日 同居 二十六日 生日 二十七日 帝國 二十八日 放逐 二十九日 書房 三十日 殘缺十月 一日 挫敗之書 二日 孤獨如狗 三日 尋常 四日 最初 五日 電視 六日 床邊的故事 七日 因信稱義 八日 月亮的時間 十日 紀念 十一日 傾城 十二日 相信 十三日 信物 十四日 羅馬 十五日 杭州 十六日 杭州繡戶(一) 十七日 杭州繡戶(二) 十八日 尋夢 十九日 新城 二十二日 古代 二十三日 廢墟的冷漠 二十四日 廢墟不在別處 二十五日 垂釣 二十六日 無法承受 二十七日 回歸 二十八日 啟示 二十九日 希望 三十一日 演出十一月 一日 夢的反復 二日 深度 三日 我會做的事 四日 電視里的亡靈 五日 死生契闊 六日 拯救自己 七日 造孽 八日 清洗 九日 兒子的記憶 十日 本能 十一日 碼頭 十二日 忘川 十三日 原初罪行 十四日 虛榮 十五日 奇緣 十六日 明星 十七日 流星 十八日 明星的小孩 十九日 偶像 二十日 驕傲十二月 一日 音訊 二日 光年 三日 風箏 四日 落發(fā)(一) 五日 落發(fā)(二) 六日 獅子 七日 情書 八日 廷滯 九日 追逐 十日 時間里的愛情 十一日 距離的消失 十三日 釋放 十六日 星的距離 十七日 大城之路(一) 十九日 大城之路(二) 二十一日 大城之路(三) 二十三日 大城之路(四) 二十五日 大城之路(五) 二十八日 平安夜 二十九日 佳音 三十一日 沙之書
章節(jié)摘錄
解題 八月一日我都知道了;這一切謊言與妄想,卑鄙與怯懦。它們就像顏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無數(shù)的場景和遭遇。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zhí)。思念那不在這 八月二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戀人絮語》里有一個關于情欲的敏銳觀察:“許多歌謠與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它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述說情人遠去的失落,因離別而起的愁緒,與孤寂守候的難熬。為什么?因為這是一個時常出現(xiàn)的狀況,情人總有暫別或者消失的時候?還是情人按其本質就是一種長久不在、永遠隱身的對象?答案似乎是后者,情人就是那不在身邊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遠消除不了他流離他方的幻覺,與自己被留在原處無法跟隨的惆悵。為了解釋這么奇特的情況,羅蘭·巴特還特別引用了一個古希臘詞:pathos,對于那不在者的思念與渴望。pathos這個詞與其他表述愛欲的希臘文共有一種親緣關系,那就是無法窮盡、永不滿足的缺憾。不知何故,意中人不在眼前,我固然日思夜想;即使他在不遠處,我卻依然難以抑止對他的渴望。何等怪異,卻又何等正常,以希臘人的理解,這正是情欲的定義;而那情之所鐘的對象,就是你的情人了。緣此我們又能領會另外一類不可思議的狀態(tài)了。平常我們老是聽說情人影像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的濫調;但是有些人卻正好相反,愈是思慕,愈是失落,因為他無論如何就是想不起意中人的容貌。由于記不起對方的樣子,他就愈努力去記。以至于再也分不出,究竟是因為忘記了對方而努力思考,所以成了愛情;還是因為愛情,才遺忘了對方,失卻了對象。愈是想得,愈不可得,pathos的終極矛盾。不可分類者 八月三日不可分類,古希臘文有個對應的詞:atopos,意思就是獨一無二,難以收納入任何類別任何范疇。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里如是說:“……很有性格特點,根據(jù)他的特點將他歸類并不難(‘他’‘很冒失’,‘很精明’,‘懶惰’,等等),可我偶爾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里有時竟流露出這樣的‘純真’(沒別的形容詞),以致我無論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將現(xiàn)在的他和原來的他區(qū)別開來,與他的本性區(qū)別開來。在這種時候,我對他不作任何評論。純真就是純真,atopos是無法訴諸描述、定義和言語的?!边@段話涉及西方情愛觀念的核心:歸類與不可分類。所謂歸類,其實就是我們常常會被問到的:“你喜歡哪一類型的人?”似乎在我們愛一個人以前,首先愛的是一個類型,一種體相,一種性格和特質。這樣的類型也許像柏拉圖的“理型”,不存于此世,只能在腦海之中飄浮。然而,正如符合嚴格教學定義的圓形只存在于理念層面,世間卻無一圓形真正完美一樣;你若憑你喜歡的類型尋找,也終將一無所得;即使找到,有一天也必將發(fā)現(xiàn)他原來不是理想中的那個人。因為理想的類型,顧名思義,在理想的世界里面??墒腔蛟S有那么一刻,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能歸類的人,甚至與理想的類型完全沾不上邊,但他那點無法分類的東西卻吸引住了自己。就像巴特所說,那點東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連“東西”二字也難以應用。這就是驚人的純真了,意外而且突然地閃現(xiàn),令人目眩神迷。無法描述,故此不可歸類,因為語言總是類別。文字言語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類的純真。禁欲 八月四日很多人都知道“ 哲學”二字的希臘文本義是“愛智”(Philosophia),對智慧的愛慕。然而,這種愛是什么愛呢?在我的理解里面,它和我們曾經(jīng)說過的pathos同根同源,同樣是一種得不到滿足的愛,因為對象永遠在彼處,或許看得見,可是追不著,猶如夸父逐日。因此哲學教懂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謙卑,因為你雖愛慕智慧,但你永遠得不到智慧,他總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學家是“愛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我一直以為在自己與自己所追求的智慧之間,不可有任何干擾,更不得玷污;以至于偶爾受人稱贊“有學識”的時候,也會因感到不潔而苦惱。長此以往,遂詭異地養(yǎng)成了一種知識上的禁欲態(tài)度,總是想象有那么一天,我應孤身獨處,把剩下的歲月全部用在一部典籍的校注之上。仿佛愛一個人,卻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欲。對于知識與智能,吾人也不應濫情,隨意張口就說:“我愛智慧”;反該默默地謙卑地愛他,自己構想那最終的完美結局。又是羅蘭·巴特:“禁欲是自殺的一種改頭換面的替代品。不因愛而自尋短見也就意味:下定決心不去占有對方。少年維特自殺的那一瞬間,本來大可以選擇放棄對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死亡(可見這是個多么莊嚴的時刻)?!比欢?,終究徒然。因為禁欲那種棄絕占有,任其自來自去的態(tài)度反而是欲望的極度擴張:不占有對方,卻試圖將對方一直默存心中。何苦?真理 八月五日當戀人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純真,他就會以為自己得到真理,他以為自己看到了別人看不見的真實,擁有了一座他人既沒發(fā)現(xiàn)更不理解的隱秘花園。這時外人或許就會嘲諷他:“什么?這有什么特別,誰都知道他很純真,我們誰都看得見?!钡麍猿旨阂姡恍紶庌q,因為他知道自己看見的只屬于他自己,獨一無二,不可形容。更重要的是這種真實的純真,對方最絕對的特點,同時使戀人得救,把他也投進了一個真實的場域。情形一如人神之間的靈契體驗。正在祈禱或者冥想的信徒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信徒,也了解此時此刻還有無數(shù)人也正進入這個神秘的領域。可他硬是覺得神只在聽他一人的言語,又響應他的思緒。這超脫而神圣的一刻使他高拔脫俗,再也不是世間的虛假所能阻擋掩蓋。發(fā)現(xiàn)真理的人是有福的。然而情人卻又最喜歡質疑真實,不只擔憂對方的“真心”,甚至還要像張愛玲那樣去問胡蘭成:“你是真的嗎?”這么一來,他又從真實的領域墜回他人組成的世界了,滿心疑慮,不知何所寄。在真實與虛偽之間往復,在信與不信之間來回,這是戀人和信徒共有的特征。上一刻仍沉浸在出魂的狂喜之中,下一刻瞬即被冷漠刺醒。神曾這樣教訓自己的門徒:“只要信!”不疑不懼。他們實在要明白,情人眼里不只出西施,而且存有真相。屬于真理的領域及時間是另一向度的領域與時間,你無法以此世的尺度估量,所以也根本說不上外延與長久。它無處不在而且無始無終。樹猶如此 八月六日風暴過后,六百七十二棵樹倒下。只值“三號強風信號”的“派比安”臺風卻顯出了八級烈風的威力。那天夜里,我從玻璃窗上劃出的尖叫聲中知悉它的來臨。第二天早上,我就到路上尋找尸體,看見了斷裂的傘具、扯翻了的店招和滿地滾動的垃圾桶。漫天飛雨,我又看到工作地點附近的海岸有浪噴涌,水簾直朝路人頭上撲下,十分兇狠。再到了第三天,我終于在花圃石基的旁邊發(fā)現(xiàn)一對麻雀的翅膀,且還連著模糊的絨毛和一小團灰色的泥狀物,若斷若續(xù)。一開始就擔心小動物們都不知能往哪兒躲,那些活蹦亂跳的麻雀與匆忙覓食的昆蟲,平??倗鴺滢D,以葉蔭為屏障??墒墙裉?,連樹也都斷成兩截。一棵樹的長成,是多么不容易呀。釋迦牟尼總愛以樹取喻,從其種子的抽芽開始說起,再看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長,樹葉的繁茂,花開花落,結實果熟,恰好是生命的循環(huán),更是無數(shù)因緣(如陽光、雨水和空氣)湊合的成就。近日家中多事,倦意頻生,公私兩憂,出門即是一片殘破景象,倒真是應了景。對街一棵大樹,早就是很多禽鳥棲息的老巢,本已顯現(xiàn)朽敗之象,如今剛好垮了。門下還有株新栽的樹苗,正是綠得可愛、不知止境的時候,竟也被連根拔起。沒來由的一陣暴風,毀了多少因緣結下的果子?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但再細想一層,這豈不也是因緣?生滅不止,緣起性空。明日放晴,自有工人清理收拾,大家也就渾若無事,照常來來往往。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也沒什么想再說了。然后,我將獨自點一根煙紀念那被遺忘的樹,以及另一株樹的片段骸骨。
后記
那年夏天,是香港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學校不再上課,或者說,每一節(jié)課都變成了歷史課;平素昏沉呆板的老師這時都成了大演說家,站在桌前慷慨激昂,目光含淚。寫字樓里不再上班,大家圍在收音機旁,老板不只不指責,還從房里走出來下令:“開大聲點!”一室肅然,鴉雀無聲,只聽到紙頁偶爾被風翻動。都已經(jīng)到了這種時候,你卻還在書房里沉吟一句詩的韻腳,琢磨最恰當?shù)碾[喻,好讓詩里的每一個字都像項鏈上的寶石那樣,精穩(wěn)妥當,不可動搖。這,難道不野蠻嗎?那年夏天,我第一次遭遇藝術與革命之矛盾,創(chuàng)作自主與社會責任之優(yōu)次的困境,而且是很切身地遭遇。那年我十八歲,正要參與人生第一部實驗劇場創(chuàng)作,正想把積壓了十幾年的青年郁悶和剛剛學到的青澀理論全部嘔吐到黑色的臺板上。但是所有那些比我年長也比我成熟的伙伴卻在爭論這臺戲還該不該演?!八囆g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們問:“難道不就是為了回應時代,甚至呼喚那未來的世界嗎?如今,世界就在這黑匣子外邊,時代已然降臨。我們竟然還要演戲?這豈不是太過自私!”也有人主張,如果政治是為了實現(xiàn)個人的自主,我們憑什么要在這巨大的熱潮前隱身讓步?始終不懈地實踐自己的藝術追求,恐怕才是體現(xiàn)自由的最佳選擇。畢竟,在屬于斯大林的夜晚,連唱一首情歌也是政治的。就是這樣,兩幫人爭論了幾個日夜,到了演出的那一天,有人留在劇場,有人則上街尋找他們心目中更大而且更真實的舞臺。那年夏天,連劇場的老觀眾也都不見了,他們一一隱身于街頭的人海洪流。很多年后,我在已故臺灣學者吳潛誠的書里初次讀到愛爾蘭詩人希尼(SeamusHeaney)的《契訶夫在薩哈林島》(ChekhoyonSakhalin),乃能逐漸逼近這個問題的核心。契訶夫和魯迅一樣,是位醫(yī)生作家。不同的是,這位短篇小說的王者不只以文字診治俄羅斯,而且從未放棄過行醫(yī)救人。饒是如此,他仍深深愧疚于自己的失責;世間苦難深重,他卻放縱自己的藝術才華,這實在無異于一種輕佻的冒犯。于是他決定走一趟薩哈林島(也就是今天的庫頁島)。那是沙俄時期的監(jiān)獄島,囚禁的全是政治犯和“暴亂分子”。契訶夫要為島上的犯人寫一本書,描述他們的故事,轉達他們的聲音。很明顯,這是一趟贖罪之旅,而且是非常艱苦的旅程。因為從莫斯科到遠東,中間是西伯利亞的苦寒荒蕪,行程至少六個月。起行之前,朋友贈給他一瓶頂級法國白蘭地。他就把這瓶昂貴的瓊漿放進行囊,一路搖搖晃晃,在登陸島上的第一個晚上,他才終于打開了這瓶白蘭地。希尼如此形容那一刻:“作家正在享受琥珀色的白蘭地。在周圍彌漫著迫害氣息和殘酷音樂當中,他品嘗著濃郁的醇酒和奢華的放縱?!蹦瞧烤?,不只是朋友的禮物,也是一位藝術家的“天賦”(gift)。契訶夫在腳銬撞擊的聲音中,盡情享受創(chuàng)作的歡愉,釋放自己天縱的才情。因為這一刻他心安理得,他的贖罪之旅已然結束(卻也同時開啟)。在兩座險峻懸崖之間的鐵索上,他找到了幾不可得的精巧平衡。大概從那年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個作家;而且由于荒廢日久,也必將失去藝術創(chuàng)作的想望與能力。因為我的旅程沒有盡頭,完美的平衡始終未達;在藝術與贖罪之間,我嚴重傾斜,搖搖欲墜。于是這本小書,不妨看作是途中偷偷舔舐酒瓶的結果。路上太過顛簸,天氣陰晴不定,再好的酒也難免走味;就更不要說我深深珍重的,也許只不過是一把破敝的掃帚。再直接點說,這里收錄的全是我在評論(以及“類評論”)之外的副產品。它們全憑外緣而生,如果沒有人約稿,我自己根本不會無端動手。例如,《我執(zhí)》那些看似日記的虛構散文習作,本是香港文壇前輩葉輝約我在他主編的報紙上所開的專欄;他在位多久,這個專欄就有多短壽。所以這堆東西的數(shù)量也就只有這么多。說起來,那還是我寫作量最大的時候,本來每天就要交出一篇以上的評論,可是葉先生的面子我真是不能不給。問題在于該寫什么好呢?時事、飲食、電影、音樂、書評和文化評論,能寫的我都在其他報刊上寫了。想了半天,才決定仿效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弄一批看起來很“感性抒情”的思考筆記,因為葉先生說我還未發(fā)表過“感性的散文”。又如,《我的病歷》,它是應老友胡思威所邀,為劇團“進念·二十面體”的《斷章記》場刊所作。時值1995年年尾,張愛玲幾個月前去世,《斷章記》是獻給她的劇場悼文??墒恰段业牟v》與張愛玲根本無關;如果有關,頂多就是背后那種冷酷的態(tài)度。剩下的全是即興活動,有時是自己的評論專欄快要斷稿,苦無素材下的應急文章;又有時是香港文學雜志《字花》催促出來的湊合游戲。悉小道耳,并不足觀。對了,為我撰序的鄧小樺正是《字花》的編輯,香港文化界的新銳一代(這代人頗成氣象,他們將來一定會踩著我的背脊前進)。由于我自己也不曉得怎么形容這本書,只好請她提出她的詮釋。多謝她在最后一刻交來這篇文章,看得我十分慚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