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8 出版社: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呂德安 頁數(shù):14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千高原詩系”展示了中國當(dāng)代詩歌一方寫作的最新活力與最新創(chuàng)作成果,同時也部分呈現(xiàn)了新世紀初期中國新詩的一種純正、典雅、內(nèi)蘊與意象靈動豐富多變的詩歌審美與創(chuàng)作趨向。 《適得其所》是“千高原詩系”的其中一冊。 《適得其所》集合了詩人呂德安的百余首力作,撐起了詩人整體的輪廓。詩人固執(zhí)地認為,這部詩集“講”出了他的觀點:詩歌永遠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有人讀懂,有人讀不懂。如果一位詩人對語言有貢獻,自然會找到自己的詩歌位置。每個人、每個階段的寫作都在尋找抒情的方式,敘事也是一種抒情,一種抒情的方式 。
作者簡介
呂德安,1960年生,當(dāng)代重要詩人。畫家?,F(xiàn)居住福建和紐約兩地,出版詩集《南方以北》《頑石》以及長詩《曼凱托》《適得其所》。
書籍目錄
第一輯 適得其所 適得其所 序 第一章 陶弟的土地 第二章 仲夏的一天 第三章 為石頭所作的附言 第四章 雖不是伊甸園卻也是樂園 附:夢歌一首第二輯 紐約詩抄 凍門 古琴 河馬 群山的歡樂 解凍 鯨魚 街頭音樂 十一月的向?qū)? 紐約今夜有雪 天鵝 曼哈頓 看房子歸來有感而作 勤奮的玻璃工人 同一只老虎 去健身館 紐約軼事 繼父 在埃及 秘密和見聞 撫摸 呂德安主要作品創(chuàng)作年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陶弟的土地 一座隔著一座山就仿佛在下雨的山谷?!匀沼?1 從一塊磚頭開始,到我們叫人把那片 巨大的長方形玻璃扛上山,中間隔著多少寂靜 多少人爬上爬下,帶著一把卷尺和一個本子,記下尺寸 放在口袋里(而陶弟不知為何把它弄丟了); 從鳥兒啁啾不止,到不知不覺地醒來 這才有了一個印象,仿佛這山中的日子像一顆蛋 有點舊,滿是斑點,卻總能在它自己的世界里孵 從而獲得某種創(chuàng)世般的寂靜—— 這才造成了某種確切的朦朧。 而有人宣稱:這通往我們房子的 從來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這山上山下 曾經(jīng)是,如今也還是我的一種生活 只是現(xiàn)在一切似乎都恰到好處。 2 群山遼闊,也不曾有過這般的前呼后擁: 這僻靜山路上的四個女挑工 和一面這樣的玻璃,當(dāng)她們搖晃 跟著玻璃里的風(fēng)景,晃蕩 閃射出光芒(這時候,或許有人還會看見陶弟 忽東忽西,跌跌撞撞,獨自從山頂上下來)。 一個吊兒郎當(dāng)?shù)娜恕0?,群山遼闊 我們聽見有人在喊,之后 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 而從玻璃的小心翼翼到玻璃 仿佛就要出現(xiàn)可怕的裂痕 中間還會有多少變故 和失敗,在我們 不易察覺的地方…… 3 一座隔著一座山 就仿佛在下雨的山谷 在那里,時間不再是時間 而是時間的最后的言辭; 身體也不再是身體 而是親臨身體的深淵—— 而陶弟不這么看,他說 那一天,如果我搖晃 又凝視起自己的虛幻—— 跟著玻璃,一種超出本身 的不穩(wěn)和重量搖晃 或半途中突然一陣踉蹌 讓路上的石子猛地跳起 “那對每個提心吊膽的人 就會有一場刀片似的玻璃風(fēng)暴 砸人腳趾頭……”他是對的。 4 兩塊巨巖,兩座黑色教堂 我暗紅色的家建立在上面。 緊挨著的另一塊更大更黑的, 我們管它叫“山”。 每當(dāng)日落,西邊的房墻 有它的一半金字塔似的投影。 但如果一棵樹刮歪,又順風(fēng)倒下,樹梢 碰巧搭在那一邊的碎石上 你就不會同意我的說法: “山可不是這么近的東西!”—— 鄰居唐明修就是這么喊的, 一聲高過一聲。 喲,但愿他這習(xí)慣性喊叫 就會安靜下來,因為睡眠中 他也喜歡呆在“山上” 和他的兩只鵝,三只雞,一只狗 喲,上帝愿他高枕無憂。 5 依然是兩塊巨石,中間 一道小小的瀑布 “就象腳趾間流瀉出白銀,” 農(nóng)夫陶弟插進來說?! ?/pre>編輯推薦
呂德安的詩樸素、渾厚,有一種直擊心靈的美。在他的筆下,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物都得到恰當(dāng)、巧妙的安置,放在每一個有效的位置,賦予它們飽滿的形象和豐富的層次。呂德安的詩讓人見了第一次就信任,似乎某種誠摯的聲音在不斷盤旋,他的詩溫和,帶著原生的魅力,仿佛能隨時引領(lǐng)讀者走進他的世界。呂德安似乎一直想表達:詩因質(zhì)樸而獲得天然之力,詩因誠摯而獲得信任,詩應(yīng)追求實質(zhì)的美而非形式的美。《適得其所》是呂德安精選近十來年的滿意之作,從中可見其非凡特色。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