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作者:陳祖恩  頁數(shù):163  
Tag標簽:無  

前言

近代上海之所以號稱“東方巴黎”,之所以被稱為“十里洋場”,都是因為這里受外國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影響濃重,城市建筑有濃郁的西洋風格,特別是居住著數(shù)量可觀的外國人。外國人來滬,最早始于明代,總量以當代為最多外國人來到上海,可以追溯到明代。1608年(萬歷三十六年),意大利傳教士郭居靜受徐光啟邀謊來過上海,建立教堂,發(fā)展信徒,拓展傳教事業(yè)。明末清初,意大利傳教士潘國光在上海居住過28年,建立教堂,收徒傳教,影響相當廣遠。1832年(道光三十二年),英國商人林德賽和德國傳教士郭實臘,受東印度公司派遣,到中國沿??疾欤驳竭^上海,但沒有長留。1843年,上海開辟為通商口岸以后,英租界(1845年)、美租界(1848年)、法租界(1849年)相繼辟設(shè),隨后英美租界合并(1863年),外國人來滬漸多,居留的時間也較前為長。1843年上海登記在案的外國人為26人,1846年超過100人,1850年超過2001人。1853年以前,上海比較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租界發(fā)展不快,外僑增長緩慢。1853年,小刀會起義爆發(fā)以后,縣城被小刀會占領(lǐng),大量華人涌入租界,華洋分居變成華洋混處,租界城市化速度加快,外國人數(shù)也逐漸增多。1860年,上海外僑超過600人,1865年超過2000人,1895年超過5000人,1905年超過1萬,1915年超過2萬,1925年超過3萬,1931年超過6萬人,后幾年保持在六七萬之間。1937年八一三事變以后,大批日本人涌來,上海外僑總數(shù)迅速膨脹,1942年達到高峰,為15093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后,日僑、西方僑民大批回國,上海外僑數(shù)量銳減,到1949年底還有不到3萬人。

內(nèi)容概要

國際友人、海外旅游者來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這座城市有著怎樣的淵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從打開《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開始!    本書帶你尋訪之后,會讓你覺得,上海,其實離你并不遙遠。    以地圖為引導,人物、故事、文化地標、名宅勝跡、人文習尚,璀璨斑斕,目不暇接。

作者簡介

陳祖恩,祖籍浙江寧波,1949年5月生。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yè),曾在日本茨城大學、法政大學、神奈川大學等校訪學?,F(xiàn)為上海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外語學院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日關(guān)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劉海粟年譜》(合著)、《海上十聞人》(主編)、《上海通史》(第11卷,合著)、《日本僑民在上海》(合著)、《尋訪東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白龍山人——王一亭》、《上海日僑社會生活史》等。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一套聯(lián)系上海和世界的書  何承偉總序中國文化在交融和激蕩中升華  熊月之序言  橫井裕壹  上海與日本:社會文化的歷史回顧  1、“千歲丸”首航上海  2、日本人最初的上海觀感  3、《中日修好條規(guī)》  4、海上新航路  5、日本人街的形成  6、上海日本居留民團  7、基層組織町內(nèi)會  8、土著派與會社派  9、“一·二八事變”  10、戰(zhàn)時體制  11、“以德報怨”的遣返政策  12、沒收財產(chǎn)與戰(zhàn)爭賠償  13、10萬日本人平安回國貳  跨越國境的文化傳播與碰撞  1、最早的日本商店田代屋  2、“唐行婦”與東洋茶樓  3、安田老山與《蘇州河木橋》  4、岸田吟香與“玉蘭吟社”  5、三井洋行支店長:山本條太郎  6、“發(fā)明王”豐田佐吉  7、內(nèi)山書店:中日文化交流之窗  8、石井柏亭與上海關(guān)專  9、芥川龍之介的上海之游  10、魯迅家的主治醫(yī)生  11、橫光利一與上海  12、李香蘭與《夜來香》  13、“真正喜歡中國的人”:岡崎嘉平太叁  國際都市的日本文化之窗  1、日本人社區(qū)歲時風俗  2、六三花園:最大的日本私人花園  3、新公園(今魯迅公園)  4、日本人俱樂部  5、最早的日本旅館:東和洋行  6、最早的日本報紙:《上海新報》  7、日本商業(yè)街的藝術(shù)情趣  8、料亭與藝伎  9、三角地菜場(虹口市場)  10、虹口娛樂街  11、日商的廣告文化  12、海外教育的普及與深化  13、紡織工廠的企業(yè)文化  14、日本人墓地與火葬場肆  東瀛文化的歷史遺產(chǎn)  1、遺存的上海主要日本建玩  2、“大自嗚鐘”:至今未消失的上海地名  3、福民醫(yī)院:四川北路歷史最悠久的大醫(yī)院  4、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法租界中的科學“夢園”  5、西本愿寺上海別院伍  新時代的社會文化交流  1、從民間到官方:中日關(guān)系的新發(fā)展  2、虹橋與浦東:新日僑住宅區(qū)  3、東瀛文化的新亮點  4、世博會日本館  5、愛心長存的慈善活動  6、無償資金援助的利民工程  7、全球最大的海外日本人學校  8、國際都市中的日文新媒體  9、上海歷史散步會  10、白玉蘭獎獲得者  11、企業(yè)精英的學術(shù)論著  12、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的上海體驗  13、喜歡上海的日本人  14、在上海安度晚年陸  附錄  1、大事年表  2、主要參考書目  3、旅游地標指南  4、旅游資訊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870年代,在英國領(lǐng)事館后面,寧靜的南蘇州路、圓明園路交界處,有一家經(jīng)營“有田燒”的日本陶瓷店,吸引了不少西洋人。當時,作為日本陶瓷名牌的“有田燒”還不為中國人熟知,但在歐洲卻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家知道,日本最初的陶瓷是在奈良時代,模仿中國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被稱為“奈良三彩”的白、綠、茶色的釉彩。1616年,來自朝鮮的李參平在長崎一個名叫“有田町”的地方成功地燒制了陶瓷,才開始日本陶瓷制作的時代。17世紀80年代,計有60萬件以上的“有田燒”陶瓷被運出日本,風靡歐洲各國的宮殿,常作為王侯貴族的隨身裝飾品。這家經(jīng)營“有田燒”的商店名叫“田代屋”,是上海最早的日本商店,由來自長崎的田代源平創(chuàng)辦。“田代屋”是長崎經(jīng)營“有田燒”的名鋪,店主即田代源平的養(yǎng)父曾來上??疾?,他看到開埠后的上海居住著不少西洋人,城市中彌漫著西洋生活方式的氣息,相信隨著上海作為國際都市的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西洋生活方式,在歐洲受歡迎的“有田燒”在上海也一定會有市場。

編輯推薦

《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是由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很好
  •   有了這本書就可以更好的了解近代以來日本人在上海的生活和活動,以及他們對近代以來上海各方面的影響,特別是文化方面的影響。
  •   geat
  •   此書足可作為可以采信的第一手資料
  •   我不知道本書為什么會得到有的讀者的較低評價,本書有很多缺點,包括定價太高;但優(yōu)點也同樣明顯,請參見我對整套《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的評論。本書在裝幀設(shè)計上存在快餐文化、網(wǎng)絡文化的痕跡,但還是體現(xiàn)了歷史的積淀與厚重。限于篇幅及圖片較多,本書在內(nèi)容上有浮光掠影、點到為止的感覺,有點令人遺憾。我認為,從選題看,對帶有一定歷史人文情結(jié)的讀者,本書還是有吸引力的。
  •   通過本書可以看到當時日本人在上海生活時的影子.尤其是里面介紹了一些當時日本人修建的建筑物.但內(nèi)容有些松散寬泛,不夠深入.對于當時日本人在上海為侵略做過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活動,有的只是一帶而過,有的跟本提都沒提.不過作為一般性的了解可以看看,內(nèi)容還是比較豐富的.
  •   由于是為世博會出的一套書,買的時候我有點擔心有“趕工期”之嫌,但其他的書斷貨了,就買了。讀完了,彩色的,編排緊湊,但太緊湊了,以至于看不清一些關(guān)鍵的主題。但另一方面本書的作者應該是這一領(lǐng)域的權(quán)威之一,具有長期的積累,而不是應景之作。書中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事實,因此想買作者的另一本書來看,故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