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粉造塊理論與實踐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張玉柱、 胡長慶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張玉柱,胡長慶 著  頁數:314  

內容概要

  《鐵礦粉造塊理論與實踐》是作者及其課題組近20年在鐵礦粉造塊領域理論研究與生產應用成果的總結。該書主要內容涉及課題組在鐵礦粉造塊復合添加劑工藝技術、冀東鐵礦粉與進口礦燒結特性和配礦結構優(yōu)化、小球團燒結工藝技術、低硅燒結成礦機理與關鍵技術、膨潤土理化性能及改性技術等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和生產應用實踐。絕大多數科研成果被企業(yè)采用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  《鐵礦粉造塊理論與實踐》可作為鐵礦粉造塊領域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決策人員的重要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玉柱,1956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燕趙學者。歷任唐山工程技術學院副院長,河北理工學院副院長,河北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河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河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F任河北聯合大學黨委書記,兼任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河北省金屬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冶金行業(yè)協會副會長、《鋼鐵》和《鋼鐵研究學報》編委,是河北省省管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長期從事鋼鐵冶金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鐵礦粉造塊、冶金數模、節(jié)能減排等領域形成了穩(wěn)定的科研方向和學術梯隊,先后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成果推廣計劃、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及省攻關項目等縱橫向科研項目60余項。出版專著4部,在各種刊物和會議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多篇被三大索引檢索。先后獲河北省省長特別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河北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胡長慶,1973年8月出生,博士,副教授。1996年7月畢業(yè)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yè);2006年7月畢業(yè)于鋼鐵研究總院,獲工學博士學位。一直從事冶金工程學科相關教學科研工作,在鐵礦粉造塊、煉鐵和鋼鐵工業(yè)能源環(huán)境領域,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參與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等多項縱橫向科研項目。出版《煉鐵節(jié)能及工藝計算》、《鋼鐵產業(yè)節(jié)能減排技術路線圖》兩部著作,在“鋼鐵”、“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多篇被三大索引檢索。獲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河北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冶金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1項。

書籍目錄

1硼鎂交互作用規(guī)律及復合添加劑開發(fā)1.1 硼、鎂對鐵礦粉造塊的作用1.1.1 硼對燒結礦和球團礦的作用效果1.1.2 鎂對燒結礦和球團礦的作用效果1.1.3 含硼、鎂燒結礦和球團礦的工業(yè)應用試驗效果1.2 鐵礦粉造塊應用硼鎂添加劑工藝試驗1.2.1 硼源、鎂源的選擇1.2.2 燒結應用硼鎂添加劑工藝試驗1.2.3 氧化性球團應用硼鎂添加劑工藝試驗1.3 硼、鎂在燒結礦中的分布規(guī)律1.3.1 燒結礦中硼含量的測定與分布規(guī)律1.3.2 燒結礦中鎂的分布規(guī)律及對其主要礦相的影響1.4 硼、鎂對燒結礦主要礦物形成的影響規(guī)律1.4.1 硼、鎂對鐵酸鈣形成的影響規(guī)律1.4.2 硼、鎂對正硅酸鈣形成的影響規(guī)律1.4.3 硼、鎂對玻璃相成分及含量的影響1.5 硼、鎂對球團焙燒溫度的影響1.5.1 硼、鎂對球團礦質量的影響1.5.2 球團礦的礦相特征1.5.3 加鎂球團礦的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1.5.4 硼、鎂對球團礦氧化速率和焙燒溫度的影響機理1.6 硼、鎂復合添加劑工業(yè)應用1.6.1 改進燒結工藝的技術措施1.6.2 推廣實施效果參考文獻2小球團燒結燃料和熔劑添加方式2.1 小球團燒結工藝特征與應用2.1.1 小球團燒結工藝特點2.1.2 小球團燒結的固結成礦機理2.1.3 小球團燒結工藝在生產上的應用2.2 小球團燒結制粒參數的確定2.2.1 鐵精礦制粒理論基礎2.2.2 制粒參數的確定2.2.3 制粒參數及結果2.3 小球團燒結燃料添加方式2.3.1 小球團燒結燃料添加方式試驗2.3.2 燃料添加方式對燒結礦強度影響的顯著性分析2.3.3 燃料用量2.3.4 燃料分加比例2.3.5 外滾焦粉粒度2.4 小球團燒結熔劑添加方式2.4.1 小球團燒結熔劑分加工藝2.4.2 小球團燒結熔劑外加工藝2.4.3 熔劑外加小球團燒結與普通燒結的比較參考文獻3冀東礦與進口礦燒結特性和配礦結構優(yōu)化3.1 國內外鐵礦資源與燒結配礦3.1.1 國內外鐵礦資源狀況3.1.2 燒結配礦研究3.2 冀東礦燒結成礦機理及強度分析……4低硅燒結成礦機理與關鍵技術5膨潤土理化性能對球團礦質量的影響及改性技術附錄 鐵礦粉造塊試驗方法與設備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鐵酸鈣多呈板柱狀,分布于塊邊緣局部,與柳葉狀硅酸二鈣及少量玻璃質共同膠結磁鐵礦呈熔蝕結構,并且礦塊中裂紋發(fā)育。當混合料制粒時間為5min時,礦相結構趨于均勻,金屬礦物主要為赤鐵礦,且被以鐵酸鈣為主的黏結相緊密連接成片,可見大量的細小針狀鐵酸鈣與少量細小的硅酸二鈣共同膠結赤鐵礦。赤鐵礦主要表現為細晶再結晶長大,緊密連接成片,可見局部連接成片的石英。當混合料制粒時間為7min時,燒結礦礦相結構不均勻,以塊狀結構為主,塊中裂紋較多。磁鐵礦多呈他形晶體,部分為半自形晶體,局部集中成片。赤鐵礦含量較多,多呈粒狀集合體,部分呈菱形定向分布于塊、孔邊緣。黏結相主要為鐵酸鈣、硅酸二鈣,且二者共同膠結他形磁鐵礦。綜上可見,由于混合料制粒時間的不同,導致鐵礦物、黏結相主要成分不同及其不同的膠結狀態(tài),從而產生了燒結礦質量的不同。當混合料制粒時間為5min時,通過微觀檢測可發(fā)現大量的細小針狀鐵酸鈣與少量細小的硅酸二鈣共同膠結赤鐵礦,赤鐵礦主要表現為細晶再結晶長大,緊密連接成片。正是由于此時的礦物組成及礦相結構決定了此種狀態(tài)下燒結礦的強度最好。因此,低硅燒結時,適宜的混合料制粒時間為5min。4.2.5.2 料層厚度對低硅燒結礦質量與礦相結構的影響料層厚度直接影響燒結礦的產量和質量。一般說來,料層薄,機速快,生產率高。但在薄料層燒結時表層強度差的燒結礦數量相對增加,使燒結礦的平均強度降低,返礦和粉末增多,同時還會削弱料層“自動蓄熱作用”,增加固體燃料用量,使燒結礦Fe0含量增高,還原性變壞。采用厚料層操作時雖然燒結速度有所降低,但可以較好地利用熱量,減少燃料用量,降低燒結礦Fe0含量,改善還原性,同時提高燒結礦的平均強度及成品率,更利于低硅條件下黏結相數量減少時燒結礦質量改善,但增加料層厚度應以強化制粒、改善料層透氣性為基礎。

編輯推薦

《鐵礦粉造塊理論與實踐》是由冶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鐵礦粉造塊理論與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