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 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明)張岱撰,張新科注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晚明散文家張岱撰。
《陶庵夢憶》八卷,是張岱傳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如茶樓酒肆、說書演戲、斗雞養(yǎng)鳥、放燈迎神以及山水風景、工藝書畫等,構(gòu)成了明代社會生活的一幅風俗畫卷,尤其可以說是江浙一帶一幅絕妙的“清明上河圖”。其中雖有貴族子弟的閑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
《西湖夢尋》五卷,追記往日西湖之勝,以寄亡明遺老故國哀思。其中雖有襲用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舊文處,但張岱在記錄西湖勝景上自具慧眼,遠遠超過了《西湖游覽志》。作者對杭州一帶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賢祭祠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總記、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間順序依次寫來,把杭州的古與今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則記事之后選錄先賢時人的詩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輝。這些詩文集中起來,就是一部西湖詩文選。在七十二則記事中,有不少有關(guān)寺院興廢之事,可以給研究佛教者提供豐富的資料。
從散文創(chuàng)作看,張岱處在晚明時期,深受“公安派”和“竟陵派” 的影響。但又能兼采眾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在《瑯?gòu)衷娂孕颉分姓f:“余少喜文長,遂學文長詩。因中郎喜文長,而并學喜文長之中郎詩。文長、中郎以前無學也。后喜鐘、譚詩,復欲學鐘、譚詩,而鹿鹿無暇?!枘耸贾曰?舉向所為似文長者悉燒之,而滌胃刮腸,非鐘、譚則一字不敢置筆??炭嗍?乃向所為學鐘、譚者又復不似?!惫踩鲝垺蔼毷阈造`,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竟陵派的鐘惺、譚元春又主張“幽情單緒,孤行靜寄”,即作品要有含蓄幽深之美,要有作家的個性精神。張岱在創(chuàng)作中融合了這兩派的長處,所以成為晚明散文方面最為突出的人物。他的散文清新秀麗,情趣盎然,精雕細琢而無斧鑿之痕,具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像《陶庵夢憶》中的一百余篇小品文,短的只有百余字,長的五六百字,生動活潑,各具特色,《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西湖香市》、《柳敬亭說書》、《煙雨樓》等篇,都已是膾炙人口的絕妙文章。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
他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過著封建士大夫的風流浪漫生活,如他在自作《墓志銘》中說:“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br />這一切,他在晚年回憶往事的時候,還悔恨有加,自譴不已。他有較濃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佛教的虔誠信徒;他生于詩書禮儀之家,思想?yún)s自由散漫。但他卻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國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憤,“披發(fā)入山”,表示對清統(tǒng)治者的不滿與抗議,盡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斷炊”地步,也不后悔。
撫今追昔,頗有“五十年來, 總成一夢”之感。于是他以追憶的方式,記敘早年的見聞,寫成《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以及記錄明代史事的《石匱書》, 以寄托故國之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