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林徽因傳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作者:李憲瑜  頁數(shù):198  
Tag標簽:無  

前言

現(xiàn)代作家傳記坊間已有多種,為何還要出這套書?和以往的作家傳記相比,這套書有什么特色?我看有這么四點。    一是圖文互動。這套書命名為“圖本傳記”,因為有大量的“圖”。不是新畫的插圖,而是老照片。每本書的編寫過程,編者都花費很多精力去搜尋有關(guān)傳主的各種照片資料。這套書在“圖”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照片在書中不是文字的附庸或者補充,而是經(jīng)過精心的編排,其本身就構(gòu)成書的主干部分,和文字同等重要。圖與文互動映照,互為闡釋,更生動也直觀地敘說傳主的生平。那些斑駁陳舊的老照片不光為了“好看”,也是為了制造濃厚的歷史現(xiàn)場感,給人某種沖擊,加上文字的點撥,讀者就愈加真切地感受到傳主及其所處的時代的那些情味。    二是回歸日常。和常見的以褒揚頌贊為主的評傳不同,這套傳記更注重把作家看做是特定時代中有個性的。生命體,是“人間的”作家,而不是超人。編者不拒絕傳主的日常表現(xiàn)、逸聞瑣事,格外留意捕捉一些生活細節(jié)、性格側(cè)面,甚至某些獨異的品性。這會和我們通常對這些作家的認識有些“落差”,但閱讀的興趣反而由此生發(fā)。即使魯迅這樣的大作家,也不見得老要對他仰視,有時采取平視,會讓人覺得親切,能觸摸到他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也就可以更放松地走近文學巨人。對傳主的生活與心性的描寫越是具體而豐富,也就越有利于對他們創(chuàng)作的深入了解,幫助讀者進入作家的世界。    三是史家筆法。這套書雖然面向普通讀者,卻有厚實的學術(shù)支持,有史家的眼光與方法。編撰者都清楚意識到,現(xiàn)代作家傳記的寫作其實就是文學史研究的一支,內(nèi)容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是前提,而且因為立足真實,還可以糾正或補充文學史之不足。這套書搜求與考證了許多歷史資料,補正了以往文學史對相關(guān)作家評價上的某些偏失,豐富了對文學史的理解。叢書還吸納了當前學界對相關(guān)作家研究的很多新的成果,顯現(xiàn)出鮮明的學理追求。這套書既注重對傳主創(chuàng)作生涯的輪廓勾勒,又有歷史細部的體察,所喚起的是一種知性與感性的交織。讀這樣的傳記能得到靈魂游歷的快感,又有睿智的啟迪。    四是優(yōu)美可讀。這套書各冊出自不同編者之手,他們都是有建樹的學者,彼此風格不同,共同的都很注重和讀者平等交流,用比較平實而活潑的筆調(diào)去引領(lǐng)讀者。這種圖本敘述方式既是文學的,又帶有濃厚的“科普”特點,文學史研究專深的成果在這里終于轉(zhuǎn)化為平易誘人的傳記論說。這套書總讓讀者感到一種親和力,仿佛可以和編者一起,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傳記林苑中游逛,觸摸那些現(xiàn)代作家非同尋常的生活軌跡,體味他們的苦惱與歡樂,思索他們的經(jīng)驗與忠告,細察各種人生況味,增加生活的見識與樂趣!和那些作家“約會”,不但加深了對他們創(chuàng)作的理解,還能感受某種精神的提升,對應我們自己的生活,也許可以在迷惘中得到啟示,寂寞中領(lǐng)略撫慰,失意中獲取鼓舞。    現(xiàn)代文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傳統(tǒng)”。作為文學傳統(tǒng)的相當重要的部分,是一代代眾多作家的創(chuàng)作積存,保留著社會群體的共同記憶。其中一些作品經(jīng)過時間的篩選,成為經(jīng)典,占據(jù)著傳統(tǒng)中顯要的位置,對后世產(chǎn)生持續(xù)的影響。無論承認與否,現(xiàn)代文學“新傳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某種常識.,或某種普遍性的思維與審美的方式,無孔不入,無處不在,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yōu)楹涡枰喿x現(xiàn)代文學?就因為這是寶貴的資源,因為它在規(guī)范和制約我們的思想與感覺,我們必須了解“新傳統(tǒng)”,不斷從當代的高度去闡釋“新傳統(tǒng)”。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現(xiàn)代作家傳記,了解現(xiàn)代文學作品,就是認識與理解“新傳統(tǒng)”的一種需要。閱讀現(xiàn)代作家傳記,可以拉近我們與現(xiàn)代經(jīng)典的距離,更可以具體感觸已經(jīng)過往的那個世紀的風云,體驗前輩先賢的精神氣度。從傳記角度去理解和闡釋“新傳統(tǒng)”,也就是這套圖本傳記的編撰宗旨吧。    幾年前,我為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過一本《中外傳記作品選讀》,作為高中語文選修教材。我在前言中曾寫下這樣一段話,表示我對傳記閱讀的期望?,F(xiàn)不妨轉(zhuǎn)錄于此,貢獻給讀者,特別是接觸到這套書的年輕的朋友們:    讀傳記常常讓人陷入沉思:我們該怎樣設(shè)計自己的人生?從杰出人物和成功者那里吸取經(jīng)驗,可能是最好的途徑。年輕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偶像,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充實而有意義,不妨就把目標定得高一點,偶像的選擇不是追逐時尚,而是取法乎上,把那些真正能在思想、智慧和人格上不斷激勵我們、完善我們的人物,作為精神上的良師益友,學習的榜樣。青少年時期多讀一些杰出人物的傳記,在接觸人類精神高端的過程中張揚我們的靈性,塑造我們健全的人格,那會終生受益。    這就如同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過的:“用偉人的事跡激勵我們。遠勝一切的教育?!?   2010年5月5日于京西藍旗營寓所

內(nèi)容概要

《圖本林徽因傳/圖本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傳》由李憲瑜所著,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zhì)揉合得渾然一體。她的學術(shù)論文和調(diào)查報告,不僅有嚴謹?shù)目茖W內(nèi)容,而且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和贊美祖國古建筑在技術(shù)和藝術(shù)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而在文學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詩中,就以古塔檐邊無數(shù)風鈴轉(zhuǎn)動的聲音,比喻笑聲的清脆悅耳,直上云天,既貼切,又新穎,別具一格?!秷D本林徽因傳/圖本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傳》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都顯露出驚人的才華,所以在20世紀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譽,被列入當時出版的《當代中國四千名人錄》,與冰心、廬隱同為著名的閩籍女作家。

作者簡介

李憲瑜1971年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第四卷)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一首桃花”
一、徽徽
二、培華女中的女學生
三、在英國
第二章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一、景山雪池與石虎胡同
二、在美國
三、新婚宴爾
第三章 京華煙云
一、東北大學
二、詩人
三、云游的詩人
第四章 客廳之內(nèi)與窗子以外
一、太太的客廳
二、窗子之內(nèi)的觀察者
三、窗子以外
第五章 艱難時世
一、逃難路上
二、昆明
三、李莊
第六章 歸去來兮
一、勝利之后
二、清華大學的建筑師與美術(shù)師
三、萬古人問四月天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23年,梁思成從清華畢業(yè),應該在夏天赴美留學。這個品學兼優(yōu)的年輕人,到美國去學什么專業(yè)呢?他接受了林徽因的建議?!八?指林徽因)談到以后要學建筑。我當時連建筑是什么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shù)和工程技術(shù)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筑這個專業(yè)?!庇纱艘部梢姵?,在梁思成的眼中,林徽因不是一個追逐時髦的嬌小姐,而是一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不僅才貌雙全,而且能對他的想法,甚至職業(yè)選擇這類人生大事,都會提出中肯建議;在他遭受打擊時,又會不離不棄,幫助他減輕痛苦。    1923年5月,就在梁思成籌劃自己的留學事宜時,他出了車禍。5月7日,正值“國恥紀念日”,梁思成與弟弟思永騎摩托車出門,卻撞上了一輛汽車,肇事車竟然不顧而去。當時梁思成即不省人事,輕傷的梁思永跑回家報信,梁家人才火速趕來將梁思成送往醫(yī)院。梁啟超在給長女思順的家信中描述:“出事后約摸二十多分鐘,思成漸漸回轉(zhuǎn)過來了,血色也有了,我去拉他的手,他使勁握著我不放,抱著親我的臉,說道:爹爹啊,你的不孝順兒子,爹爹媽媽還沒有完全把這身子交給我,我便把他毀壞了,你別要想我罷。又說千萬不可告訴媽媽。又說姐姐在那里,我怎樣能見他?我那時候心真碎了,只得勉強說,不要緊,不許著急。……內(nèi)中還把一個徽音也急死了,也餓著守了大半天……”    這次車禍,使得梁思成的左腿和脊椎落下終生殘疾,雖然當時治療及恢復得都還不錯,不過殘疾這一事實,已然確定無疑。這一場變故,對于當時的林徽因,何止是“急死了”,但她的感情,絲毫沒有動搖。梁思成住院期間,林徽因不顧及梁太太的猜忌,“不避嫌疑”地殷勤看護傷者,甚至同時還幫梁啟超處理一些信件等事,這些舉動都表明了她的態(tài)度,也使得梁啟超越發(fā)喜愛這個準兒媳。    P34-35

后記

確定了要寫這本圖文本的林徽因傳之后,我曾經(jīng)簡單地在自己授課的課堂上做了個小調(diào)查。我的學生是文學系大一新生,文學史課程也還沒有講到新月派,當然更遑論京派。這個程度大概正是本書“擬想讀者”的程度吧。我的第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林徽因嗎?全班40位同學,一半多一點舉起了手。第二個問題:讀過她的作品嗎?只有四五位遲疑地舉起了手。第三個問題:那么是從什么渠道知道這位作家的呢?有一個勇敢的聲音響亮地回答:“《人間四月天》!”結(jié)果引起了一片愉快的笑聲,此后此起彼伏的聲音里就滿是“徐志摩”、“徐志摩”了。    從徐志摩進而了解林徽因,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停留于此,那自然極為浮泛。這本林徽因傳,希望對林徽因生平的描述與追摹,是更為“均衡”的,也是更為“多元”的。但這并不代表,我的書寫是“公允客觀”的;事實上,在從收集整理資料到寫作修改的過程中,我有自己偏愛的那個“林徽因”。    不止一位做新詩研究的朋友告訴我,他們覺得林徽因詩歌的價值被低估了,究其原因,仍然主要是出于林徽因與徐志摩的關(guān)聯(lián),她被徐志摩及其詩歌的陰影遮住了,以至于她的詩歌的獨特魅力沒有得以彰顯。我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不過,我更愿意體會的,不是林徽因詩歌的技藝,而是她那一種“愛美的”詩歌態(tài)度。她不是職業(yè)“詩人”,詩歌不是她生命的重心,這種不耽溺,反倒成就了她詩歌中的舉重若輕。與詩歌相比,林徽因?qū)ㄖc裝飾藝術(shù),才更為沉迷。她最旺盛燦爛的生命歲月,在我看來,不是那些光風霽月,而是那些“在路上”奔波勞頓的考察生活。在荒草萋萋間,在漫天沙塵里,找尋那超出“詩”、“畫”以外的“建筑意”。與“太太的客廳”里那個穿旗袍的優(yōu)雅的林徽因比,我似乎確實更欣賞這個穿工裝的滿臉疲憊的林徽因。    甚至,我也更喜歡那個抗戰(zhàn)時期纏綿病榻的林徽因。戰(zhàn)爭爆發(fā)后,林徽因一家同千千萬萬中國人一道經(jīng)歷了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幾年間他們輾轉(zhuǎn)遷徙,即使自己蓋起了簡樸的房舍,也分明知道那未必是安居之所。這種生活里,本該是家庭主心骨的主婦林徽因,卻偏偏疾病纏身,長期臥床。愛好攝影的梁思成,留下了不少他“迷人的病妻”這一時期的照片。林徽因瘦弱,沒有精心梳洗,衣衫簡舊,可以說絲毫看不出曾經(jīng)的風華絕代,但是,我知道這樣的林徽因,在某一天感覺病情略有起色,她就可以到村子附近去看幾小時老師傅做陶坯,然后沿著長了高高桉樹的長堤,在黃昏里慢慢走回“家”來。讀到這樣的材料,我常常比讀到她的詩更有喟嘆之感。    說到照片,最吸引我的是中年林徽因的一張正面頭像,可能是一張證件照。那是在戰(zhàn)后,久病的林徽因回到昆明,一位美國醫(yī)生替她做了檢查診斷,并且告訴她的朋友費慰梅,林徽因大約還可以再活五年。照片上的林徽因表情沉靜,卻有刀鋒一般的犀利感,讓人看得心頭一凜。我覺得這其實是林徽因最縝密的生命質(zhì)地。法國女作家杜拉的《情人》開篇,有一個特別膾炙人口的句子,膾炙人口到有些矯情:“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xiàn)在備受摧殘的面容?!薄斘夷曔@張照片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起了這句話,并且,在重新翻看手邊她的所有照片時,會不時地拿這張照片來參看。    這本關(guān)于林徽因的書一定有著許多的缺陷,但我愿意以我的理解方式,向她,表達我深切的敬意。    李憲瑜    2009年歲末于花園橋

編輯推薦

《圖本林徽因傳/圖本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傳》由李憲瑜所著,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她以與新文學共體的方式,張揚著自我的獨立品格,激蕩著青春氣息與時代風云的美麗人生,她讓我們見識了有別于傳統(tǒng)“象牙美人”的迷人風采。    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小說代表作《九十九度中》與散文代表作《窗子以外》,均已收錄本書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圖本林徽因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條)

 
 

  •   這本傳記里添加了大量的照片,非常有史料價值,作者以尊重史實的精神撰寫這部傳記,圖文結(jié)合,讓我們更加走近林徽因和她的文學世界。
  •   一直對徐志摩感興趣,現(xiàn)在有了這本書,對林徽因也了解了,很多圖片,更真切的反映林是生活,原來她既是美女,還是才女!
  •   關(guān)于林徽因這本書講述了她的一生,雖然圖片比較模糊,但總體上還是很豐富的,從小到大都有。
  •   有圖有文,詳細講述林微因不平凡的一生。
  •   內(nèi)容不錯,紙張也不錯,如果想了解徽因的可以看看
  •   書不錯,就是圖片比較模糊,不清楚。
  •   很好,的啊
  •   書中所有照片都不夠清晰,林洙寫的那本《梁思成林徽因和我》中的照片要清晰很多。
  •   值得一讀...讀了幾本類似的書,相互湖對比了一下,覺得比較客觀真實
  •   紙質(zhì)不好 其他還沒有看
  •   原來不了解林徽因的 ,現(xiàn)在看了大概有個明白了,還不錯
  •   很喜歡里面的老照片,對林徽因有了了解
  •   不像正版。
  •   圖本林徽因傳,但是里面的圖片都是模糊的,我覺得出版社和編輯作者都太能糊弄了,那么多圖片,幾乎只有一張是清晰地,幾乎所有圖片都看不清臉,沒有好的圖片就不要做圖本
  •   是一本真正的傳記,就是照片有些模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